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古代皇位的繼承權(quán)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不少皇帝都因為設(shè)立皇儲的事情所搞得焦頭爛額,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老朱家也不能免俗,朱元璋最開始設(shè)立的是正妻馬皇后所生下的嫡長子,朱標。
對于這個兒子,朱元璋非??粗?,讓他跟隨宋濂學(xué)習(xí)經(jīng)傳,朱標年少時就得到了悉心的教育和教導(dǎo),在朱元璋剛剛登基不久,屁股還沒坐熱,就火急火燎的在洪武元年(1368)立 他為太子。
朱標也非常給父親爭氣,他的性格仁慈寬厚,體貼大度,對弟弟們也十分的有友愛,秦王朱樉、燕王朱棣等任有過錯,朱元璋要懲罰他們,都是朱標從中求情,讓他們免受到責(zé)罰,因此朱標在弟弟們當中也是威信最高的人。
按照道理來說,如此一個有威信的人,自然是下任皇帝的不二之選,可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朱標在37歲(1392年),正值壯年的年紀,就因為生病所去世。
朱元璋也是非常無奈,他可是花了大心思,幫助兒子招兵買馬,培養(yǎng)一幫親信勢力的武將,為朱標即位之后,北伐元朝殘余勢力做準備,可是兒子怎么說走就走了呢?當時朱標死后,朝廷對于立皇儲之位也有不同的意見。
很多大臣紛紛認為立燕王朱棣為太子比較合適,他英明神武,斷事果決,朱元璋也很喜歡這個兒子,但是他還是決定,將皇儲位置定給了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炆,立他為皇太孫,這朱元璋這么做的目的也有自己講究,那就是做一個立嫡不立庶的榜樣。
為了給年幼的朱允炆鋪平道路,年事已高的朱元璋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害怕朱允炆駕馭不住那幫朝中老資格大臣,于是對那些跟著他打天下的功臣們大殺特殺。朱元璋同樣不放心讓外姓將領(lǐng)鎮(zhèn)守邊境,于是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了藩王,讓他們?nèi)ナ匦l(wèi)邊疆。
燕王朱棣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他得知大哥的死訊之后,可能也難過傷心了一陣,但終究還是比較高興的,因為下一個做皇帝的人非常有可能是自己了。沒想到半路殺出了一個朱允炆。
朱元璋對于這些身處異地,手握重兵的阿哥們,也是有所戒備的,他擔心他們威脅到南京的中央皇權(quán),朱元璋為保朱允炆繼位,死前下9字圣旨,:“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p>
意思是我的兒子們就沒必要來南京奔喪了,安安心心的在藩國值守吧!朱元璋臨終前所下的這一條圣旨,主要還是針對在北京虎視眈眈的朱棣。
朱棣豈能不明白父親的意思?但是他僅用一辦法就輕松破解,朱棣在朱元璋所下命令的卷宗里翻找,總算找到了一條叫“清君側(cè)”的命令,要求皇室有義務(wù)鏟除皇帝身邊的佞臣。大喜的朱棣急忙拿著這個命令當虎皮大衣,在1399年起兵反對剛剛上位的建文帝。
而建文帝雖然兵比朱棣多,勢力比其大,可是朱元璋在在位期間殺掉了很多有能力的大臣,導(dǎo)致建文帝面對自己的叔叔,卻沒有幾個能夠拿得出手的優(yōu)秀武將,經(jīng)過幾年的斗爭,建文帝兵敗自殺,朱元璋可能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命令,竟然害了孫子。
放牛娃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將馬皇后所生長子朱標立為國之儲君,朱元璋對他親自悉心教導(dǎo),讓他跟明初大才子宋濂學(xué)習(xí)經(jīng)傳,時常放權(quán)讓太子獨當一面,可以說為培養(yǎng)好這個帝國接班人煞費苦心。公元1392年,苦心栽培25年的帝國二號人物太子朱標暴斃身亡,悲傷之余,已64歲的朱元璋力排眾議的選擇了朱標之子朱允文作為帝國新的接班人 。
朱元璋開始的時候就是立自己的大兒子朱標為太子,一則受到以上思想的影響,另外,朱標為人寬和溫順,深受朱元璋的喜愛。朱標死了之后,朱元璋非常傷心。其實,朱元璋的兒子很多,就包括燕王朱棣,此人也是能征善戰(zhàn)之人,立下過赫赫戰(zhàn)功。但是朱元璋還是愛屋吉屋的把皇位傳給了皇孫朱允炆,其實朱元璋也是非常疼愛這個孫子的。
朱棣造反時,也有很多的猶豫,可以說是在一個人的推動下并加上一些外界因素才不得已造反的,這個人是姚廣孝,姚廣孝只比朱元璋小七歲。出生于亂世的他從小就好學(xué),擅長吟詩作畫,十四歲出家為僧,取名道衍。交際廣泛,當時的名士如揚基、宋濂等人和他關(guān)系都不錯。當和尚拜道士為師,學(xué)陰陽術(shù)數(shù)之學(xué),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權(quán)謀機斷等,朱棣是有了他的幫助才造反成功。反觀朱允炆這邊,除了文官還是文官,讀書好并不代表打仗也好,慢慢的朱允炆才敗下來。
當年朱標病死后,朱允炆守孝期間,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曾經(jīng)安慰的說:“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朱允炆的德行是很肯定的。當然,對于朱允炆的軟弱,朱元璋也是有所顧忌的。不過這都不要緊,因為朱元璋早就為自己的后代子孫蕩除了功臣悍將,以免他們威脅自己后世的皇權(quán)。只不過,朱元璋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反而把朱允炆給坑了。由于明初能征善戰(zhàn)的名將都在接連的政治殺戮中,被一個個干掉了。
朱元璋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而不是兒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朱允炆天資聰穎,得朝臣推薦;太子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也是他非常器重的一個兒子,可惜的是太子朱標死得早,朱元璋便將對朱標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孫子朱允炆的身上。他對朱允炆有一種愛屋及烏的感情在里面,以至于這種偏愛讓他忽略了同樣優(yōu)秀出色的兒子朱棣。再加上滿朝文武百官都支持朱允炆,所以朱元璋也就順理成章的傳位給了孫子朱允炆。?
2、朱允炆是太子朱標的長子,嫡長子死后由長孫繼承皇位這在當時也是傳統(tǒng);朱元璋沒有將皇位傳給兒子朱棣,而是直接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子,其實這其中既有對已逝的太子的偏愛,也受到了當時傳統(tǒng)制度的影響。當時社會特別看重“嫡長制”。也就是說嫡長子去世之后可以由嫡長孫來繼承皇位。
3、因為朱元璋不想要兒子們因為皇位產(chǎn)生爭斗。朱元璋有26個兒子,無論傳給哪一個人,都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所以為了避免兒子們之間爭斗,就傳給孫子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0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