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皇太極和孝莊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孝莊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yǎng)、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古人結婚比較早,所以孝莊很小的時候就從家鄉(xiāng)乘坐馬車來到盛京,當時的她僅有13歲,當年就嫁給了皇太極做側福晉。
遠離故鄉(xiāng)的孝莊,在皇宮并非無依無靠,因為她姑姑哲哲也是皇太極的妃子,且身份為大福晉。起初,孝莊在后宮的地位很高,排在第二位,僅次于姑姑哲哲。俗話說,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隨著妃子數(shù)量增加,孝莊的地位越來越低,即使她先后生下三女一子,也未能母因子貴,情況反而更加不利。
皇太極稱帝后,冊封了五位妃子,哲哲自然不用多數(shù),直接被封為皇后,位居六宮之首,其次是宸妃海蘭珠。這個海蘭珠不是別人,正是孝莊的親姐姐,而且她比妹妹孝莊入宮晚了九年。按照古代人成親的習俗,海蘭珠25歲才嫁給皇太極,之前應該有過一段婚姻,只是翻遍史書,沒有找到確鑿資料。
暫且不討論海蘭珠是否有過婚史,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自從她入宮為妃,就得到皇太極獨寵,不是皇后卻勝似皇后,連姑姑哲哲都比不上她,身為妹妹的孝莊亦是如此。作為聰慧過人的孝莊,沒有因此事爭風吃醋,畢竟受寵的是她姐姐,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兒子福臨身上,兒子也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老子曾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孝莊徹底領悟這個道理,因為她清楚地知道,只要兒子以后當上皇帝,她就是最大的贏家。果不其然,皇太極駕崩后,孝莊迅速出手,幫助兒子擊敗其他競爭者,把年僅六歲的福臨扶上皇位,即順治皇帝,單憑這一點,不得不讓人欽佩她的智謀。
孝莊做夢也沒想到,順治的治國才能有限,沉迷于兒女情長,自從娶了董鄂妃之后,更沒有心思治理朝政。董鄂妃死后,順治承受不住這種打擊,幾乎茶不思飯不想,身體每況愈下,始終走不出痛苦的思念,結果年紀輕輕就一命嗚呼。孫子玄燁繼承皇位,史稱"康熙皇帝"。
由于康熙年幼,孝莊親自教他讀書寫字,以及如何處理朝政。幾位輔政大臣根基較深,康熙的帝位并不太穩(wěn)定,尤其是鰲拜,自恃功勞卓著,越來越目中無人,甚至都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飛揚跋扈無人敢惹。孝莊再次運用她的智慧,拉攏文臣武將,幫康熙穩(wěn)定局面。
對于康熙來說,祖母孝莊的重要性為人能比,若沒有孝莊的幫助,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康熙曾流著淚說:"憶自弱齡,早失估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養(yǎng)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
公元1688年,太皇太后孝莊病入膏肓,宮中太醫(yī)皆束手無策,她不久后就病逝了,時年七十五歲,在古代屬于高壽。孝莊身為皇太極的妃子,按照皇宮規(guī)定,理應和皇太極葬在一起。但是,在孝莊去世后,為何不愿意跟丈夫皇太極合葬呢?答案藏在她的遺囑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2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如何評價馬謖之死馬謖真的是罪該萬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