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國是東羅馬帝國的別稱,但拜占庭帝國不是東羅馬帝國的國號,東羅馬帝國的國號就是“羅馬”。之所以叫拜占庭帝國,是因為近代歐洲學者在研究歐洲歷史的時候,為了跟羅馬帝國、神圣羅馬帝國區(qū)分開,就引入了東羅馬帝國的國都君士坦丁堡的舊名“拜占庭”,所以稱為“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的國祚長達一千多年(公元395年至公元1453年),但拜占庭帝國不是從開國到亡國都是一個朝代統(tǒng)治,而是經(jīng)歷了十二個朝代之多。今天要介紹的歷史人物,是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之所以介紹他,是因為他值得介紹。
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拜占庭帝國最后一個朝代名叫“巴列奧略王朝”,君士坦丁十一世是這個朝代的第11代及末代皇帝,換言之就是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前代皇帝約翰八世的弟弟。君士坦丁十一世繼承兄長帝位的時候,留給他的是一個千瘡百孔、衰敗不堪的拜占庭帝國,很多領土都已經(jīng)被強大的奧斯曼帝國侵占,隨時都有可能亡國。
奧斯曼帝國的計劃是要征服拜占庭帝國,繼而掃蕩歐洲,隨之征服非洲,最后征服亞洲,建立一個統(tǒng)治亞非歐大陸的歷史第一大帝國,其野心之大就連當年的蒙古帝國也望塵莫及,所以拜占庭帝國在奧斯曼帝國的計劃中必須要滅亡。
君士坦丁十一世還沒繼承兄長約翰八世的帝位前,就作為兄長的軍事統(tǒng)帥帶兵抵抗奧斯曼帝國,公元1443年成為皇帝之后,從沒享受過什么皇帝生活,仍然御駕親征,化解了奧斯曼帝國的進攻。像君士坦丁十一世這樣的皇帝,在拜占庭帝國是很少見的。
可惜由于奧斯曼帝國過于強大,拜占庭帝國的城鎮(zhèn)被攻占一座又一座,到了公元1452年,基本只剩下國都君士坦丁堡。當時奧斯曼帝國蘇丹是著名的穆罕默德二世,到了他做蘇丹,他決心繼承祖上多代蘇丹的遺志:滅掉拜占庭帝國。
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指揮奧斯曼帝國軍隊,把拜占庭帝國的國都君士坦丁堡圍得水泄不通。當時身在國都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知道,拜占庭帝國的亡國之日即將到來,但他誓死與拜占庭帝國和君士坦丁堡共存亡。
同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下令猛烈攻城,這是兩國之間的最后一戰(zhàn),史稱“君士坦丁堡戰(zhàn)役”。當君士坦丁堡被攻破后,君士坦丁十一世帶著僅存的臣民,與敵兵做最后的決戰(zhàn)。君士坦丁十一世斬殺了一個又一個敵兵,把自己的鮮血和敵兵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身體,身受重傷后被敵兵亂刀砍死,整個君士坦丁堡被屠城,無一幸存。
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亡國之日帶著臣民,與外敵奧斯曼帝國血戰(zhàn)至死,展現(xiàn)了一幅壯烈悲涼的亡國畫面。
至此,延續(xù)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國徹底滅亡,所屬疆域全部納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奧斯曼帝國變成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不過,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卻帶來了另一個歷史進程。由于奧斯曼帝國掌握連接亞洲和歐洲的必經(jīng)之路,嚴重阻礙了東西方國家交流,歐洲國家不得不從海上尋找到達東方的通道,從而開啟了航海時代,促進了歐洲國家與東方國家航海貿(mào)易,甚至使歐洲國家發(fā)現(xiàn)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4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