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白蓮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組織。這個組織起源于宋朝,滅亡于清朝。在白蓮教存在的一千多年里,保持著極為頻繁的造反。從北宋的方臘起義,到清朝乾隆年間,白蓮教在四川、甘肅等地組織的起義。可以這么說,中國北宋以后的大型造反活動,幾乎都有白蓮教的身影。這跟白蓮教的自身組織有很大的關系。
雖然白蓮教起源于佛教,但它跟一般的佛教組織不同。它沒有局限于寺廟當中,而是流行一種”結社“的方式念佛。所謂結社,就是形成一個自己的組織團體。
這樣的存在方式,對于后來白蓮教持續(xù)的造反,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因為沒有寺廟地產(chǎn)的影響,白蓮教造反起來,既沒有那么大的目標,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顧慮。雖然白蓮教中也有購置田產(chǎn)的人,但總體來說,目標還是要小一些。
而且,白蓮教吸收的都是以農工商賈為主的庶民。這些人跟官紳士大夫有很大不同。這些人容易對官府朝廷不滿。尤其是官吏腐敗,朝局黑暗,很多人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容易選擇鋌而走險的造反。
白蓮教的最后一次造反,就是在清朝乾隆晚年的時候。這場起義的確切時間是在乾隆退位太上皇的那一年爆發(fā)的。這場起義爆發(fā)的波及了四川、陜西、河南、湖北四個大省,前后持續(xù)了九年時間。對清朝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害。直接促使清朝從康乾盛世,走向了衰落。
不過,這種傷害都白蓮教也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白蓮教自身被破壞得非常嚴重。再也沒有能力發(fā)動起這樣大規(guī)模的起義造反。這是促成白蓮教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縱觀白蓮教的歷史。在歷史上,即便它遭遇到了非常慘烈的打擊,仍有恢復的余地。但這一次,白蓮教卻沒有機會在衰落中重新恢復過來了。到了晚清時期,整個中國的土壤、氛圍,已經(jīng)非常了很大的改變。
自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就陷入到被列強入侵的局面。所以,在晚清時期,有一股非常重要的思潮就是抵抗外國人的入侵。義和團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義和團提出的口號,就是”扶清滅洋“。
據(jù)一些人考證,義和團的起源,跟白蓮教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當時白蓮教有可能已經(jīng)轉為對付外國人,而不再是造反對抗清朝。而義和團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曾遭遇過重大打擊。
慈禧跟為了跟外國人議和,又曾鎮(zhèn)壓過義和團。如果白蓮教跟義和團有聯(lián)系,必然也在被鎮(zhèn)壓的行列。這也是白蓮教為什么會在晚清衰弱的一個可能的原因。
而且,在晚清的造反起義運動中,白蓮教跟太平天國有太多的不同。所以,他們是否有加入到太平天國這場晚清最大規(guī)模的起義中,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不過,自近代以后,白蓮教便徹底的消失在大眾眼中?;蛟S它還在,或許它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云煙。
我國舊時偽托彌勒教,并混合摩尼教、道教、白蓮宗及民間信仰之秘密教會,屬凈土教系統(tǒng)中之教匪結社,流行于元、明、清三代。其中之彌勒教為崇奉彌勒佛之在家宗教團體,自隋唐之后,野心分子屢藉名彌勒轉世,圖謀造反。摩尼教于唐武后時傳入我國,因唐武宗排佛,摩尼教亦遭禁,而轉入地下,以該教崇尚光明,所崇奉之神稱為明王,故改稱明教。此二教教義中皆含不滿現(xiàn)狀、憧憬未來之思想,燒香、吃齋等儀規(guī)亦多相似之處,二教接觸后,自然趨于融合。每逢現(xiàn)實政治令百姓失望時,彌勒、明王出世之謠傳自然涌現(xiàn)。此外,道教為我國固有信仰,流傳于民間之彌勒教、明教,自不免受其影響。故其后于元代興起之白蓮教,亦融合彌勒教、明教、道教三種信仰。除此之外,白蓮教之另一淵源,即為白蓮社。
東晉高僧慧遠于廬山創(chuàng)建白蓮社,精修念佛三昧,祈愿往生西方凈土。南宋初年,慈照子元(茅子元)崇慕慧遠建白蓮社之遺風,故倡導一庶民念佛宗團,即白蓮宗(信徒被稱為白蓮菜),但由于其門人小茅阇梨之歪曲教理,致宋代末年時被認為是一種邪宗門,盛行于江南一帶。
至于白蓮會之名,系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由江南都邑縣之杜萬一結社集會而來。此時與子元系統(tǒng)之白蓮宗徒是否有連系則不明,但行白蓮佛事則有之。此白蓮會于元代時被視為亂賊,故受彈壓,并敕禁白蓮會之名目及一切左道亂世之術。此時,江西廬山東林寺之白蓮宗僧優(yōu)曇普度,撰“廬山蓮宗寶鑒”十卷,闡明子元所倡之白蓮宗真義,并以之破斥當時白蓮會之邪說邪行。至武宗至大元年(1308),因福建省建寧路后山白蓮堂白蓮道人之非行,復被禁壓。然由于優(yōu)曇普度親自上大都,努力于復教運動,于仁宗即位之頃(1312),又被允許復教。之后,英宗至治二年(1322)復三度被禁止活動。
順宗時,欒城韓山童父子,詭言白蓮花開,彌勒降世,正式創(chuàng)設白蓮會,依托佛教,造作經(jīng)卷符箓,傳布民間,于至正十一年(1351)率愚民為亂,未久俱被處死,此即為“紅巾賊?!泵魈鏁r,曾加以禁抑。
明正德以后, 白蓮會受羅教(明代羅清所創(chuàng),宗旨近于禪宗南派) 之影響,吸取“真空家鄉(xiāng),無生父母”之思想,奉無生老母為創(chuàng)世主,宣稱無生老母派彌勒等神佛下凡,將迷失紅塵中之皇胎兒女收回真空家鄉(xiāng)。此后教派林立,名目繁多,各派之間互不相屬,教主獨攬大權,父死子繼;等級森嚴,教徒入教時舉行一定儀式,交納錢財,定期集會,燒香禮拜,宣講經(jīng)卷,教習拳棒。迄神宗萬歷年間,徐鴻儒、王森又起,提倡白蓮教,此為白蓮教立名之始。然若論白蓮教中彌勒轉世之思想淵源,應始自隋唐;若就其混合諸信仰之型態(tài)而言,則應形成于南宋或元代。王森以得妖狐之異香,自稱聞香教主,率眾謀叛,波及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各省,尋亦敗亡。
清乾隆年間,其教又起,教主安徽劉松,被捕充軍甘肅,又謀反,事敗被殺。其后劉之協(xié)、宋之清、王三槐、冷添祿等人再起,號召教眾,謀起兵覆清,事發(fā),先后被殺。而官吏大肆搜索,株連甚多無辜。于是荊州、襄陽、四川、陜西、甘肅等處之余眾,以官逼民反為詞,紛紛揭竿而起,蔓延達五行省,時稱川楚教徒之役。清軍與之戰(zhàn),無功,乃行堅壁清野之策,由額勒登保、楊遇春、楊芳等次第平定之。然白蓮教之根株,仍未凈絕。
綜觀白蓮教,其于發(fā)展過程中,名稱迭經(jīng)變遷,支庶繁衍,名目百出,而各派之教義、組織、儀規(guī)、活動方式仍多相似,故可統(tǒng)稱為白蓮教。明、清至民國,派數(shù)估計在百種以上。如明代有紅陽、凈空、無為、西大乘,清代至民國有弘陽、混元、收元、老官齋、龍華、八卦、天理、一貫道、義和團、紅槍會、大刀會、小刀會、天門會、無極會、快道、扇子會、妙道會、紅燈會、九仙會、天皇會、無極老母會(黃道會)、天神會、六離會、方道會、大道門、報德門、十祖門、金丹道、老師道、坐功道、老佛門、學好教、賢圣教、大佛教等。[大元通制條格二十八、元典章卷三十三禮部五、廬山蓮宗寶鑒、廬山復教集]p2103
FROM:【《佛光大辭典》(第三版)】
白蓮教的教主和首領們利用白蓮教經(jīng)文中反對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終必將戰(zhàn)勝黑暗的教義,宣傳“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無光”,“黃天將死.蒼天將生”,“世界必一大變”。他們還號召信徒以四海為家,把教友關系看成是同生父母的兄弟姊妹關系,號召同教互通財物,互相幫助,男女平等。這些口號直接反映了廣大農民的利益和迫切要求。因此對貧苦農民有極大的吸引力,發(fā)展非常迅速,成為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 白蓮教,一個民間宗教組織,據(jù)傳說,公元1133年,由茅子元創(chuàng)立佛教分支白蓮宗,因教徒“謹蔥乳,不殺不飲酒”,故又名白蓮菜,后逐漸演化為民間社群組織白蓮教。
白蓮教,最早就是“凈土宗”,創(chuàng)立時間是南北朝時期,最早名為“白蓮社”,據(jù)《佛祖通載卷第七》記載:
后秦改白雀(二)太元九年,法師慧遠以秦亂來歸于晉。遠出雁門賈氏?!榷鴧擦χ轮?,舟輒沒,遂失其像。時謠曰,侃唯劍雄,像以神標,可以誠致,難以力招,及遠創(chuàng)寺,心祈之。于是像冷然自至。時晉室微,而天下奇才多隱居不仕。若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xù)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張士民、李碩等,從遠游,并“沙門千余人”結白蓮社。于無量壽像前,建齋立誓,期生凈土。及聞(鳩摩羅什)羅什法師入關,遠(慧遠)望風欽敬,遺書通好。詞曰:去歲得姚右軍書,且承德聞,仁者曩日殊域,越自外境。于時音譯未交,聞風而悅,頃承懷寶來游,則一日九馳。
《寄清源寺僧》唐朝溫庭筠
石路無塵竹徑開,昔年曾伴戴颙來。
窗間半偈聞鐘后,松下殘棋送客回。
簾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藍水長秋苔。
白蓮社里如相問,為說游人是姓雷。
白蓮教名聯(lián):淤泥源自混沌啟,白蓮一現(xiàn)盛世舉。
印于白蓮教圣物圣蓮令上 “白蓮社”一名,實際來自“修煉凈土”,先有白蓮社,后有白蓮池、白蓮亭,據(jù)北宋陳舜俞著《廬山記卷第一》記載:
少所推重,一見遠公,肅然心服。乃即寺翻涅盤經(jīng),因鑿池為后,植白蓮池中。名其臺曰翻經(jīng)臺,今白蓮亭即其故地。遠公與慧永、慧持、曇順、曇恒、竺道生、慧睿、道敬、道昺、曇詵、白衣、張野、宗炳、劉遺民、張詮、周續(xù)之、雷次宗、梵僧佛馱耶舍,十八人者,同修凈土之法,因號白蓮社。
因“白蓮社”的創(chuàng)建者,就是慧遠,又名“遠公”,所以直到宋朝時期,又名“遠公白蓮社”。
例如:北宋《茅亭客話卷三》(黃休復)記載:
偽蜀大東門外有妙圓塔,院僧名行勤,俗姓張氏?!瓘埖勒?,不聚徒,甚脫灑,不結遠公白蓮社。心似秋潭月一輪,何用聲名播天下。
因“白蓮社”是慧遠創(chuàng)建于“東林寺(北宋初年曾賜名太平興國寺)”,又名“東林白蓮社”。
例如《升庵詩話 卷十》(楊慎):
遠公池上種何物,碧羅扇底紅鱗魚?!螘r得與劉遺民,同入東林白蓮社。
東晉時,凈土宗始祖慧遠在江西廬山邀集十八高賢,于東林寺結社念佛,立誓死后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們還鑿池種植白蓮花。將念佛之地取名為白蓮社。名士陶淵明、謝靈運亦時來游玩酬唱,東林寺遂成為僧俗雅集之地。清道光十八年(1838),寶光寺方丈妙勝禪師仿效慧遠這段故事,在寺后紫霞山西側鑿池種白蓮花,建白蓮社。詩僧含澈有詩紀之:“白云一塢屋之間,拜佛逃禪傍紫山;又在遠公蓮社外,招他陶謝喜歡顏”。 清同治二年(1863),妙勝禪師的弟子自信禪師見白蓮社地方太小,便改建白蓮社于極樂堂后。這是一座環(huán)境清幽的四合庭院,正中為念佛堂,堂前有一蓮花狀的水池,池中長滿白色的子午蓮。此花淡雅馨香,惹人喜愛。在蓮池欄桿外,經(jīng)常圍滿游人,他們將金屬幣一枚一枚地投在池中,沉底了唉聲嘆息,浮起了興高采烈,那是因為“浮起”和“福氣”諧音的關系。 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前后持續(xù)了九年零四個月,最早參加者多為白蓮教徒。參加的人數(shù)多達幾十萬,起義爆發(fā)于四川、湖北、陜西邊境地區(qū),斗爭區(qū)域遍及湖北、四川、陜西、河南、甘肅五省,甚至還波及到湖南省的龍山縣。白蓮教起義軍在歷時9年多的戰(zhàn)斗中,占據(jù)或攻破清朝府、州、縣、廳、衛(wèi)等204個??箵袅饲逭畯娜珖?6個省征調的兵力,殲滅了大量清軍,使清軍損失一、二品高級將領20多人,副將、參將以下的軍官400多人,土豪劣紳1000余人。清政府為鎮(zhèn)壓起義耗費白銀2億兩,相當于當時清政府5年的財政收入,從此,清王朝從所謂“隆盛之世”陷入了武力削弱,財政奇黜的困境,迅速跌入沒落的深淵。
白蓮教作為一種宗教概念,包括的內容很廣??梢哉f它是一千多年來,發(fā)生在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各種“異端”、“左道”、“邪教”的總括。是除了佛教、道教以外的又一個很重要的宗教,反映的是中國下層社會百姓的生活、思想、信仰和斗爭,在中國農民戰(zhàn)爭史上充當著突出的角色。
白蓮教教徒主要特征是燒香、誦偈(即寶卷),信奉彌勒佛和明王。他們的經(jīng)典有《彌勒下生經(jīng)》、《大小明王出世經(jīng)》等等,為了適應下層百姓白天勞動的實際情況,白蓮教徒多是“夜聚曉散”,愿意入教的人不受任何限制,不分貧富、姓別、年齡,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均可加入,“男女雜處”。到了明末清初,白蓮教逐漸在教理方面趨于完備,教義也更加體系化。
白蓮教教義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兩種互相斗爭的勢力,叫做明暗兩宗。明就是光明,它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它代表罪惡與不合理。這兩方面,過 去、現(xiàn) 在和將 來都在不斷地進行斗爭。彌勒佛降世后,光明就將最終戰(zhàn)勝黑暗。這就是所謂“青陽”、“紅陽”、“白陽”的“三際”。教徒們侍奉“無生老母”,信奉“真空家鄉(xiāng),無生老母”的八字真言。無生老母先后派燃燈佛、釋迎牟尼佛、彌勒佛下去。他們分別在每一時期統(tǒng)治著人類世界:
青陽時期是由燃燈佛統(tǒng)治著的初際階段,那時還沒有天地,但已有了明暗。明系聰明智慧,暗系呆癡愚蠢;
紅陽時期是由釋迎牟尼佛統(tǒng)治著的中際階段,那時黑暗勢力占上風,壓制了光明的勢力,形成“大患”,這就是所謂“恐怖大劫”的來臨,這時彌勒佛就要降生了,經(jīng)過雙方的決斗,最后光明驅走了黑暗;
白陽時期是由彌勒佛統(tǒng)治著的后際階段,明暗各復本位,明歸大明,暗歸極暗。
初際明暗對立,是過去。中際明暗斗爭,是現(xiàn) 在。后際明暗各復本位,是未來。教首們宣傳,人們如果信奉白蓮教,就可以在彌勒佛的庇佑下,在大劫之年化險為夷進入云城,免遭劫難。待徹底摧毀舊制度,破壞舊秩序后,即可建立新的千年福的境界,那時人們就可以過安居樂業(yè)的好日子了。
白蓮教認為現(xiàn)階段(即中際),雖然黑暗勢力占優(yōu)勢,但彌勒佛最后一定要降生,光明最后一定要戰(zhàn)勝黑暗。它主張打破現(xiàn)狀,鼓勵人斗爭。這一點吸引了大量貧苦百姓。使他們得到啟發(fā)和鼓舞。加上教首們平日的傳授經(jīng)文、符咒、拳術、靜坐、氣功為人治病等方式吸收百姓昄依,借師徒關系建立縱橫聯(lián)系。
白蓮教信徒眾多,主要來自社會下層。各派內部實行家長制統(tǒng)治,尊卑有序,等級森嚴,成為很多農民起義的組織形式。在元末以灤縣為中心,冀東及長城沿邊一直是白蓮教活動的地區(qū),并從這里向全國蔓延,爆發(fā)了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反元大起義。明初永樂年間有唐賽兒領導的起義,明末天啟時期有徐鴻儒、王好賢領導的起義,后被巡撫趙彥、袁可立等鎮(zhèn)壓下去。此外還有很多小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如明代嘉靖年間的江南太湖流域馬祖師領導的農民起義和山西、內蒙一帶的農民起義等。到清朝乾隆年間在山東一帶爆發(fā)了王倫領導的農民起義等。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當屬嘉慶年間,即清代中葉爆發(fā)的川楚陜白蓮教大起義。 南宋紹興三年(1133),江蘇吳郡沙門茅子元創(chuàng)立白蓮宗,初為佛教一支,教義源于凈土宗,崇奉阿彌陀佛(無量壽佛)。該教信徒因“謹蔥乳,不殺不飲酒”,被稱為白蓮教。到了元代,該教滲入了其他宗教觀念,主要是彌勒下生說,逐漸轉為崇奉彌勒佛,改稱白蓮教。早期的白蓮教崇奉阿彌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合稱五戒)以求往生西方凈土,教義與凈土宗大致相同。茅子元采用天臺宗教理,繪制《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用佛像、圖形和比喻來解說佛土的高低;簡化并統(tǒng)一前人制作的念佛修懺儀式,制定《白蓮晨朝懺儀》。茅子元將其改為師徒傳授、宗門相屬。他在昆山淀山湖建白蓮懺堂,自稱導師,坐受眾拜,又規(guī)定徒眾以“普覺妙道”四字命名,從而建立了一個比較定型的教門。
元末韓山童、劉福通,明代趙全、徐鴻儒,俱是此教中人。是以白蓮教三字,在朝廷眼中,幾乎便是反叛的同義詞。
白蓮教產(chǎn)生之初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但因教義淺顯、修行簡便而得以傳播。到南宋后期,甚至遠播到蒙古族統(tǒng)治下的北方。元朝統(tǒng)一中國后,白蓮教受到朝廷承認和獎掖,進入全盛時期。廬山東林寺和淀山湖白蓮堂是當時白蓮教的兩個中心。
白蓮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為號召,形成一大批有家室的職業(yè)教徒,稱白蓮道人。因為他們“在家出家”。堂庵供奉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合稱彌陀三圣)等佛像
經(jīng)過長期流傳,白蓮教的組織和教義在元代起了變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改奉彌勒佛。至大元年(1308),朝廷忌白蓮教勢力過大,下令禁止。經(jīng)廬山東林寺白蓮堂主僧普度奔走營救,白蓮教才在仁宗即位(1311年)后恢復合法地位。及至至治二年(1322),其活動又被限制。此后許多地方的白蓮教組織對官府抱敵對態(tài)度,外加其信徒多為下層群眾,故當元末社會矛盾激化時,一些白蓮教組織率先武裝反元。紅巾起義領導人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鄒普勝等都是白蓮教徒,他們以明王(即阿彌陀佛)出世和彌勒下生的讖言鼓動群眾,產(chǎn)生很大影響。
明初嚴禁白蓮教。洪武、永樂年間,川、鄂、贛、魯?shù)鹊囟啻伟l(fā)生白蓮教徒武裝暴動,教義、儀軌頗多歧異,信奉的神極為繁雜,有天宮的玉皇、地獄的閻王、人間的圣賢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彌勒佛。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經(jīng)卷,稱為寶卷。統(tǒng)治者認為這些不同的教派實際上仍是白蓮教,民間也籠統(tǒng)地稱它們?yōu)榘咨徑獭?br>在南宋 , 由于白蓮教在總體上還未脫離正統(tǒng)佛教窠臼,因此還為統(tǒng)治者所容納。元代,由于教內各階層人群所處的地位不同,追求目標也就發(fā)生了明顯的分歧。一派以茅子元正宗流裔自居,在宗教學說及其實踐上,繼承茅子元的衣缽,政治上和元統(tǒng)治者合作;另一派則完全背叛茅子元倡教宗旨,與下層民眾運動相契合,走上了反抗元政權的道路。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元朝政府強征民夫堵塞黃河失口,引發(fā)了全國規(guī)模的白蓮教大起義。起義軍以“彌勒下生,明王出世 ” 相號召 ,受到不堪元朝統(tǒng)治的廣大民眾的積極響應,迅速席卷全國。至正二十八年八月,明軍攻入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王朝。朱元璋深知白蓮教造反的意義,在自詡“大明王”登基稱帝后,立即頒布取締白蓮教的禁令。但是,白蓮教卻并未因此而全然斂跡,經(jīng)過明前期的南北融合之后,反而出現(xiàn)了暗地流傳的盛況。明建國后,白蓮教徒起事造反幾乎接連不斷。明末天啟時期有徐鴻儒、王好賢領導的起義,后被山東巡撫趙彥、登萊巡撫袁可立等鎮(zhèn)壓剿撫下去。清進關入主中原后,白蓮教徒往往多以民族利益為重,倡言“日月復來”,舉起反清復明的旗幟,從而遭到清廷嚴刑峻法的禁止。但是,在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及乾隆時期,白蓮教的反清復明活動,始終沒有間斷過。
歷史上的白蓮教起義發(fā)生在清朝嘉慶年間而非乾隆年間,不過在乾隆時期確實有一些起義軍打著白蓮教的名號進行活動,但他們大多是白蓮教的支教而非白蓮教本身,所以普遍認為白蓮教大起義指的就是發(fā)生在嘉慶年間的那場農民運動。
白蓮教是明清時期民間主要的秘密宗教,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唐朝,后來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演變,至明清時規(guī)模達到頂峰,它所宣揚的教義給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勞苦大眾帶去了精神上的寄托,因此白蓮教在民間有著大批信眾,堅實的民眾基礎也是白蓮教后來能夠發(fā)動起義的有利條件。
乾隆后期,土地兼并嚴重,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只能四處乞討。官場更是混亂不堪,各級官吏官官相衛(wèi),朋比為奸,對災民的死活不聞不問。在這樣的情況下,白蓮教的首領們便商量要乘著民怨沸騰之機發(fā)動起義,一舉推翻清朝。
嘉慶元年,白蓮教大起義首先在湖北爆發(fā),戰(zhàn)役初起之時,各路起義軍因缺乏作戰(zhàn)經(jīng)驗而損失慘重,只有襄陽的義軍得以保存實力,成為湖北地區(qū)起義軍的主力。嘉慶二年,襄陽義軍開始流動作戰(zhàn),先后輾轉于湖北、四川、河南、陜西,清廷見勢不妙立即調集部隊四處堵截,終于在嘉慶三年將起義軍包圍,義軍首領王聰兒等人犧牲,余部突圍后與四川的義軍會合。
清廷見白蓮教起義一時不能肅清便制定出?堅壁清野?與?寨堡團練?的策略一步步消耗起義軍的實力,義軍在清軍的打擊之下人數(shù)也不斷減少,到了嘉慶九年,清廷才徹底平息了這場起義。
白蓮教起義平息不久又爆發(fā)了天理教起義,這次起義甚至一度攻打到了皇宮之內,而清朝也在這一波接一波的農民起義的打擊之下日漸衰落,開始慢慢走向滅亡。
白蓮教起源于南宋,脫胎于佛教天臺宗。在初期,也是和朝廷有著好一段蜜月期的,甚至有首領以黃白術干謁,直接走上高端路線了。只是當時民間還有倆大神,一個是摩尼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教,宣傳光明神戰(zhàn)勝了黑暗神然后創(chuàng)造了世界;一個是彌勒教,在大肚子彌勒爺爺?shù)拿缘苊悦脗冃闹校瑥浝辗鹱鳛槲磥矸饡犹嫒鐏矸鹫壬钤谒罨馃嶂械膭诳嗳嗣?。這倆大神當時已經(jīng)是信者甚眾的大教派了,時不時搞出個大新聞,起義暴亂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飯。也不知是白蓮教借了人家的東風,還是大佬們挺喜歡這個潛力無窮的新小弟,干什么總愛捎帶著人家,以至于后世研究者也就是我們去摳索文獻時,老有種白蓮教早就發(fā)達了的錯覺,搞了半天,其實還是人家明教和彌勒教的人在作怪。
白蓮教初期雖然與官府相安無事了好一段時間,在各種蝴蝶翅膀的扇動之下,最終也還是踏上了殊途同歸的造反路。尤其是從明代開始,被靠白蓮教起義發(fā)家而深知其威力的朱元璋給明令禁止了,“為首者絞,為從者各掌一百,流三千里。”這可不是好玩的,白蓮教至此只好隱蔽行事,從此淪為了傳說中的民間秘密宗教的一員,再難出現(xiàn)在光天化日之下,昔者分桃之事不復咯。
然而,官府的嚴加管束不過是表象,實質上反映的確是明代民間力量不斷坐大的現(xiàn)實。這里面的由頭就太多了,明代商品經(jīng)濟的繁榮和市民文化的發(fā)展啦,天不逢時的寒冷期導致的大規(guī)模干旱、蝗災、瘟疫;啊,地主瘋狂土地兼并而導致失去土地的流民過多啦,不一而足。這實在是民間秘密宗教發(fā)展壯大的溫床,要是不好好利用豈不是對不起明王彌勒佛無生老母?這種情況下,官府還在那費勁巴拉地抓白蓮信眾,每到起義了再趕快去鎮(zhèn)壓,如此治標不治本,白蓮教估計心里也得委屈委屈,官府你不給力,怪我咯?
不過也不能小看官府的管制,他們也是能起到一定功效的——畢竟直接促進了被史學家視作白蓮教支派的新教派大量誕生呢。羅教、黃天教、弘陽教、聞香教等皆如是。他們甫一誕生,多立刻與白蓮教這等黑名單上頭一號的邪教劃清界限,換換湯藥,化化妝,成了民間新貴,甚至有羅教這樣的幸運兒,被二五眼的皇帝當作能打擊白蓮教勢力的武器而優(yōu)待縱容,更是叫一個茁壯成長。雖然最后和白蓮教一樣走了那條“殊途同歸”的老路,還要被官府扣上“諱白蓮之名,行白蓮之實”的帽子,幾十年苦苦掙扎都在這一句話中付諸東流了。
到這里,我們基本上可以明了白蓮教并非是從頭到尾出場只穿一件黑風衣的反派,而是在其漫長的發(fā)展史上,有過純如小蓮花一樣的青蔥歲月,也有過眼線飛到鬢角的黑化期,還有過馬甲三千的千面狐時期。其內部也并非是鐵板一塊,而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彌勒明王稱兄弟,無生老母擁入懷,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城里套路深:白蓮教背后的民間傳統(tǒng)結社
或許會有人疑惑,白蓮教教義究竟有什么魅力?如何能有這么大的能量?但事實上,明代老百姓識字率縱使比前代要樂觀,你說寶卷上的字他們就能看懂嗎?脫胎于佛理、混雜了多種宗教的教義中蘊含的高深道理,他們能理解到嗎?只怕都是困難的。那么過去認為是白蓮教利用了佛教、彌勒教、凈土宗等教派的教義并將其改換壓縮為老百姓能理解的知識,以此才吸引大量尋求心靈寄托的老百姓入教,這種思路只怕是有問題的。這種自上而下的預設本身就是一種知識沙文主義的體現(xiàn),就差沒說老百姓是“愚夫愚婦”了。
但如果不是光從文獻出發(fā),而是對民間傳統(tǒng)結社和秘密宗教史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在白蓮教發(fā)展的過程中,對民間傳統(tǒng)結社的利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謂民間秘密社會,無論其存在形式是宗教教派還是會黨幫派,都是具有一定民俗的背景,甚至在普遍意義上某些民間教派就是廟會共同體,只是把自然崇拜或地方崇拜換成了某位教派的神。鄉(xiāng)民不會排斥這種“功能性神靈大雜燴”,相反的,“靈驗”與否才是他們更看重的考慮因素,如果新的教派神更靈驗,香頭能夠治病救人,何樂而不為?這可不是嚴肅的改宗換派,而是把新神請入舊有的大家庭。去看看民間打醮的場景吧,那才是真正的八百萬各路神仙一派和諧地團坐在一起呢!如果暫時忽略宗教因素,民間結社實際上就是一種自助性互助組織,再往高了說,民間結社很大程度上就是作為中國古代社會基層單位的鄉(xiāng)社的一種延續(xù)。正所謂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這是結社的最首要目的。所以說,不管官府愿不愿意,民間始終是有著結社的傳統(tǒng)的,別光看宗教,好比說吧,日常耕種就有看青會,婚喪嫁娶有駕會,這不都是結社嗎?
更何況,率先結社的人往往都是一時一地的邊緣人,老弱病殘、地痞流氓、窮困不堪的破產(chǎn)農民,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不到官府與宗族的救助,只好自己通過各種形式的結社來聯(lián)合互助?;蛘哽ρ獮槊耍Y成擬親緣關系;或者三拜九叩,結成師徒關系;或者燒香磕頭,一起去做無生老母的親子親孫。白蓮教正是以這種形式牢牢把控了這些人。
地獄無門你自來:為何白蓮教起義一呼百應?
那么為何這些秘密結社最后往往會走上造反路?而且常有一呼百應的戲碼?教義魅力沒那么大的話,那是不是因為首領的人格魅力?
當然也不是。舉個例子吧,假如你是河南某地的貧苦農民,當?shù)赜心硞€教派正在茁壯成長,教派的香頭(或名會首、社首)看病請神非常靈驗,教眾也互幫互助的,反正過得比你好。你生病了,只好去找香頭看病,看好了病,你加不加入你恩人的教派?你加入了這個教派,也有兄弟姐妹來和你有難同當了,雖然日子照樣難過,但是大家在一起有個幫襯,總比沒有好不是?更何況,婚喪嫁娶,哪個不要香頭出力?現(xiàn)在香頭拜著無生老母,老母要號召我們去拿到我們該拿到的東西了,你不一起去嗎?也許你害怕,念及家中老小,不敢跟著一起擼起袖子就是干,那香頭怎么看你?你的老母親去世誰來給她主持喪事?你的小孩生重病誰來給他請神神治病?你當然不敢做這個出頭的櫞子,本來就是邊緣,還要去當邊緣的邊緣嗎?
社首對地方的控制可見一斑。在這樣的集體的抱團和控制中,地域內的聯(lián)系愈發(fā)緊密。當災難饑荒到來、官府的鎮(zhèn)壓到來、無生老母的代言人的號召到來,這些百姓一擁而上,云集響應。但是他們所擁護的不是那虛無縹緲的教義,也不是為了根本落不到他們頭上的錢權,而是為了一口飯、一口水,跟著他東家的李大爺、西家的張大姐一起掙命。
史冊中記載的眾多白蓮教起義也不外乎如此。白蓮教是被選中的道具,是穿慣了的戲服,是效果拔群的口號,但永遠不是最終的目的。那逼死人的渾濁的世道中,苦苦掙扎的、上躥下跳的、運籌帷幄的人們,不是救人于水火的彌勒、明王或老母,而是為了不同的目的拼命地向前擠去的眾生,盡管這前路是光明還是黑暗,對于當時的他們永遠是未知。
很多人一定聽說過“白蓮教”,雖然這個教派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歷史背景是清朝時期的影視劇當中,但實際上,它已經(jīng)存在了一千年了。白蓮教興起于唐宋時期,有過一點了解的人可能知道,這個教派所做的事情,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總是在合適的時候出來造反,打的旗號還總是反當前的朝代,恢復上一個朝代。那么又是為何,白蓮教樂此不疲地要造反,并且能夠持續(xù)千年之久呢?
白蓮教,原本是唐、宋以來流傳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結社。
隨著漢朝以來絲綢之路的開通,一個叫做“摩尼教”的古代波斯薩珊王朝的宗教開始傳入我國的新疆、漠北回紇等地。唐代宗時期,摩尼教開始傳入中原江淮等地,摩尼寺建立。
唐朝滅佛時期,摩尼教也遭受了重大打擊,故轉為秘密宗教,之后受道教影響,改稱明教。明教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來臨,把這種極有煽動性的言論立為教義,無怪乎千年來屢有反政府之舉,仿佛造上癮了一般。可以說,這個教派從思想本質上就是相當激進的和反叛的,不管當權的是誰,只要他們覺得當權者昏庸無能、朝堂腐敗政治黑暗,他們就會認為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要奮身而戰(zhàn),迎接光明。
從歷史上看,白蓮教的第一次造反,是在五代十國時期,毋乙、董乙以“末尼”為旗幟,在陳州造反。之后在北宋徽宗時期,則有方臘之亂和鐘相起義。從此,白蓮教被宋朝定位邪教,政府開始嚴厲打壓這個稱為“摩尼”的宗教組織。于是,為了避免遭惹官府的注意,“摩尼教”改稱“明教”。其后,明教又與彌勒教、白蓮社相結合,逐漸演變成我們口中的白蓮教。
到了元朝,由于蒙古人初來乍到,不知道白蓮教的“光輝歷史”,一直遭到官方打壓的白蓮教終于得到機會,趁機死灰復燃。元朝末年,由于黃河決口、干旱等自然災害頻發(fā),百姓苦不堪言,蟄伏已久的白蓮教終于忍耐不住,舉起反旗,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起義,史稱“紅巾軍起義”。
至于創(chuàng)立“大明”的朱元璋,當時“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已經(jīng)流傳多年,當時的起義軍領袖韓山童,劉福通,彭瑩玉等人都是明教領袖或教徒,所以,若說“大明”和明教沒有關系,我是不相信的。雖然朱元璋在稱帝后,就下詔嚴禁一切邪教,包括白蓮社、彌勒教和明教。
隨后,白蓮教再次轉入地下,直到歷史恍若再次經(jīng)歷了一次輪回,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敗,“黑暗”再次降臨,白蓮教就理所當然地又反了。不過,由于明朝一直大力打壓一切邪教,白蓮教的這次造反之路走得沒上個朝代那樣順暢。他們在明朝官府的追不下不得不向北逃入蒙古,成為蒙古一位酋長的部下,為“反明復元”的大業(yè)出謀劃策、鞠躬盡瘁。當蒙、明兩國朝講和,這些白蓮教眾們就被當做禮物送給了明朝,而明朝對這幫“反骨仔”也不客氣,將他們全部殺死示眾。
到了清朝,數(shù)百年前還在“反明復元”的白蓮教又再一次轉換了立場,開始“反清復明”的大業(yè),雖然遭到清朝官方的多次暴力鎮(zhèn)壓,但仍一直壯大。到了嘉慶年間,白蓮教大起義席卷了四川、陜西、河南和湖北,歷時9年,是清代中期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zhàn)爭。
這場戰(zhàn)爭,耗費了清政府大量人力物力,之后清朝正式開始走向衰落,所以,白蓮教也算是間接達到了目的吧。白蓮教——最奇葩的組織: 持續(xù)造反一千年,仿佛上了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7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王安石變法,急功近利,注定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