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0年,鄭厲公策劃,鄭國大夫傅瑕(一作甫假)執(zhí)行,鄭國大亂中最后一個被殺的君主鄭子嬰和他的兩個孩子一起殞命。史書中對鄭子嬰的個人能力并沒有多做描述,但他當上國君十四年,大夫甫假輕易的加殺了他,都費什么筆墨,可以側(cè)面推斷出他能力應(yīng)該十分平庸。但讀到這里的時候,對于“子嬰”這個名字卻產(chǎn)生了疑問,之前這個名字廣為人知的就是殺了趙高但終究回天乏術(shù)的秦三世子嬰,還有一個王莽篡位時期的孺子嬰,這難道是個巧合?下面簡單介紹下這三個“子嬰”:
(1)鄭子嬰:碌碌無為,為人所殺
鄭子嬰,姬姓,鄭氏,名嬰,字子儀,是鄭莊公之子,鄭昭公、鄭厲公和鄭子亹的弟弟,繼位前稱公子嬰。
鄭子亹元年(公元前694年),鄭子亹參加由齊國國君齊襄公主持的諸侯盟會。鄭子亹年少時,曾和齊襄公結(jié)怨有仇。
鄭子亹因不告謝齊襄公,齊襄公發(fā)怒,便埋伏帶甲武士殺死鄭子亹,并將跟隨鄭子亹參加盟會的大臣高渠彌五馬分尸。當時公子嬰在陳國作人質(zhì),鄭子亹死后,執(zhí)政大臣祭仲到陳國迎接公子嬰回國繼位,史稱鄭子嬰。
鄭子嬰十四年(公元前680年),在外流亡的鄭厲公用計俘虜了鄭國大夫傅瑕(一作甫假)。鄭厲公要挾傅瑕幫助自己回國復位,傅瑕說:“如果放了我,我可以替您殺掉鄭子嬰,讓您回國再登君位。”鄭厲公和傅瑕盟誓后,便將他釋放。同年六月二十日,傅瑕殺死鄭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迎接鄭厲公回鄭國,鄭厲公從櫟邑回到鄭國重新繼位。
(2)秦子嬰:英勇果決,回天乏術(shù)
秦三世,嬴姓,名子嬰或嬰,秦朝最后一位統(tǒng)治者,在位46天。初稱皇帝,后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極度膨脹的丞相趙高試圖自立為帝,通過指鹿為馬清洗朝堂后,派女婿咸陽令閻樂逼殺了屠盡兄弟姊妹成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
秦二世死后,趙高召集大臣告知誅殺秦二世的情況,然而發(fā)現(xiàn)群臣和將領(lǐng)們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嬰。但趙高也留了一手,聲稱六國故地相繼起事,秦已失去對整個華夏大地的控制權(quán)。他說:“秦本來只是諸侯,始皇統(tǒng)一天下,所以稱帝。六國各自獨立,秦國地方更狹小,竟然以空名稱帝,這樣不行。應(yīng)該像以前一樣稱王,才合適?!惫识計氩辉撛俜Q“皇帝”,只適合當“王”,并讓子嬰齋戒,到宗廟參拜祖先,接受傳國璽。
趙高稱子嬰為“秦王”,其實是為了日后自己繼續(xù)篡位做準備。
齋戒五天后,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害秦二世,害怕群臣誅殺他,便假裝申張正義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竟與楚國相約,滅掉秦朝的宗族后在關(guān)中稱王。如今讓我齋戒朝見宗廟,這是想在宗廟趁機殺掉我。我裝病不去,趙高必定親自來請,趙高來后就殺死他。”于是,子嬰便假托生病,不理朝政。趙高數(shù)次派人來請子嬰,子嬰不去,趙高果然親自前往子嬰所在的齋宮,說:“朝見宗廟有關(guān)國事,君王為什么不去?”趁此機會韓談刺死趙高,并誅滅趙高三族,在咸陽城內(nèi)示眾。
秦王子嬰元年(前207年)十月,劉邦率大軍攻破武關(guān)(今陜西丹鳳東南),攻下峣關(guān)(今陜西藍田縣東南),兵臨咸陽(今陜西咸陽東北),屯兵灞上(今陜西西安市東)時,派人勸子嬰投降。此時,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劉邦。子嬰眼看大勢已去,便和妻子、兒子們用繩子綁縛自己,坐上由白馬拉著的車,身著死者葬禮所穿的白色裝束,并攜帶皇帝御用的玉璽、兵符等物,從軹道親自到劉邦軍前投降,秦朝滅亡。子嬰共在位僅四十六天。
子嬰投降后,樊噲?zhí)嶙h殺死子嬰,但劉邦沒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一個多月后,項羽率領(lǐng)大軍進入咸陽后,立刻殺死子嬰,縱火焚燒秦宮室,并進行大屠殺,秦朝累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
(3)漢孺子嬰: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
漢孺子劉嬰(公元5年―公元25年),于公元6年至公元8年十一月在西漢皇太子位,沒有當上皇帝,王莽呼之為“孺子”。
他是漢宣帝的玄孫、楚孝王劉囂的曾孫、廣戚侯劉顯的兒子。劉嬰一生僅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5歲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與他講話。孺子嬰長大后,六畜不識,話也說不清楚,成了一個傻子。公元25年2月,在臨涇被李松殺死。
孺子嬰的命運令人嘆息,天潢貴胄卻終究成了一個傻子,可憐可嘆。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
從這幾個“子嬰”的命運來看,似乎“子嬰”這個名字帶著亡國光環(huán)。他們或碌碌無為,或英勇果決,或命運凄慘,終究落得一個身死國滅的下場,到底是他們本來就叫這個名字,還是因為他們亡國之后,被后來改成這個名字,現(xiàn)在還無從考證,不過這也算是歷史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片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9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