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御駕親征無疑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就能讓軍隊士氣大漲,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順風可揚國威,逆風則可絕地求生一轉(zhuǎn)攻勢;但若沒用好所導致的后果也是相當嚴重的,輕則國家威嚴掃地臉面無存,重則君王被俘動搖國本,所以很少有皇帝會選擇御駕親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御駕親征失敗的戰(zhàn)役。
一,漢高祖劉邦親征匈奴,白登之圍
公元前201年,劉邦親自率領大軍迎擊匈奴。首戰(zhàn)告捷后,劉邦輕敵冒進,只帶了先鋒部隊和少量糧草就踏入了匈奴軍隊的包圍圈,結(jié)果就是劉邦被圍困在白登山上長達7天7夜,多虧了謀士陳平的計謀,才得以才得以脫險。而這次親征導致的后果就是劉邦將女兒嫁給匈奴單于,并且漢朝還要每年都給匈奴送去大量物資。
二,蜀漢皇帝劉備攻打東吳,夷陵之戰(zhàn)
三國的故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劉備稱帝后打著替關羽報仇的名號,親征東吳。結(jié)果自然不必多說,火燒連營的故事大家也應該都聽過,這次失敗直接導致了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多名將領陣亡,精銳部隊損失殆盡,劉備本人也因這次失敗心力憔悴,第二年就去世了。
三,蒙哥汗圍攻釣魚城,釣魚城之戰(zhàn)
南宋末年,蒙哥汗親率大軍攻取四川,宋朝將領王堅等人死守釣魚城,蒙古大軍怎樣都沒能攻破這道防線,甚至蒙哥汗本人都死在了這座城下,蒙哥汗的死直接導致了蒙古軍撤退,蒙哥汗遣旭烈兀發(fā)動的第三次西征剛打到埃及就被迫撤回,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繼位之爭,最終導致了蒙古帝國分裂。
四,明英宗親征瓦剌,土木堡之變
明正統(tǒng)十四年,明英宗聽信宦官王振的讒言不顧群臣的勸阻,執(zhí)意親征,結(jié)果絲毫不懂打仗的明英宗居然把所有的軍政事務全交給宦官王振處理,隨軍出征的會打仗的大臣的建議王振一概不理,直接導致了明軍在土木堡遭遇大敗,多名朝廷大臣戰(zhàn)死,朱棣留下來的精銳部隊全軍覆沒,明英宗本人也被抓去當了俘虜,也就有了后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發(fā)生。
所以若是沒有本領,還是別去御駕親征了吧,看看上述的例子,真是個比個慘。大家是否還知道哪些失敗的御駕親征呢?你們又覺得哪次御駕親征最慘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29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