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是一個縣的行政長官,在周朝的時候稱為縣正;春秋時代主要稱為縣宰、縣尹;秦、漢朝的時候,管轄萬戶的稱為縣令,不足萬戶的稱為縣長;唐時統(tǒng)一稱為縣令;宋朝的時候,由于是由在京朝官出任地方縣令一職,所以稱知某縣事;明清時代統(tǒng)一稱為知縣。
縣令官階一般為七品,又被稱為七品芝麻官。在民間又被尊稱為縣太爺。
別看縣太爺在一縣的民眾之前十分顯赫,但從個體感受的角度而言,其實是里里外外不好當(dāng)。
一、寫錯字縣令難赴任
唐朝人張鷟在《朝野僉載》書中,記載了“侯敏妻”的故事:
在唐朝武則天的時候,擔(dān)任上林令(負責(zé)采購皇宮所需林果蔬菜等食物)的侯敏,因為聽了妻子的話,就和武則天的權(quán)臣來俊臣開始有意保持距離。
來俊臣為此大為不滿,就通過武則天之手,將侯敏貶到涪州下面一個叫武隆縣的地方去當(dāng)縣令。
侯敏在向主管長官涪州刺史報到時,就將自己的手本,恭恭敬敬地遞給了這個頂頭上司。
涪州刺史接過來一看,這一看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原來侯敏竟然在手本中,將上下位置的名字寫顛倒了。于是就很生氣,心想這個人上下顛倒尊卑不分,真是好個糊涂。一個連手本都寫不好的人,怎么可以當(dāng)好一個縣令呢?原文是這樣描述的:“修名不了,何以為縣令!”
涪州刺史在一氣之下,就扣住了侯敏的縣令委任狀,導(dǎo)致侯敏不能去武隆縣赴任。
二、會巧語縣令釋誤會
縣令在外面不好當(dāng),在家里面也不好當(dāng)。
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有一則“失誤”故事:
陽伯博在山南縣當(dāng)縣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副縣長),他的妻子姓陸,出身于一個大戶人家。當(dāng)時山南縣剛剛到任的縣令姓朱,他的夫人姓伍。
有一天,這個朱縣令的夫人伍氏,為了幫助丈夫聯(lián)絡(luò)同僚的感情,就在自己的家里宴請同僚的夫人們。
當(dāng)這些同僚夫人結(jié)伴而來的時候,正在房門口迎接她們的縣令夫人,就客氣地詢問她們的姓氏。
她首先問的是走在最前面的縣丞陽伯博的妻子,陽妻回答說:“伍夫人,我姓陸,你叫我小陸好了?!?/p>
當(dāng)她再問到跟在后面的主簿妻子時,這個主簿妻子回答說:“伍夫人,我姓漆,你也叫我小漆好了?!?/p>
這時候縣令婦人聽了這兩個人的回答后,突然鼻孔里發(fā)出了哼的一聲,一句話也沒有說,就一臉氣鼓鼓的轉(zhuǎn)身往臥室里走去。
所有在場的夫人們,很是感到莫名其妙,左想想右想想,也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什么失禮、或者得罪的地方,覺得這時候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在房間里正在看書的朱縣令,看見妻子腳步蹬蹬一臉怒氣地走進來,就很是不解地向她詢問原因:“你怎么了?”
他妻子一邊拍著胸口,一邊張口就道:“氣死我了,真的氣死我了?!?/p>
朱縣令繼續(xù)問道:“你為什么生氣啊?”
他妻子恨恨地回答說:“我好心好意的問她們姓,第一個回答的是縣丞妻子,她說自己姓陸。緊跟著的是主簿妻子,她接著回答說自己姓漆。她們明明知道我姓伍,所以就故意這樣戲弄我。幸虧我沒有再問其余官員的妻子姓什么了,如果我問了她們,她們一定會回答說姓八、姓九的什么了?!?/p>
朱縣令聽到這里,忍不住的哈哈大笑:“她們姓陸也好,姓漆也好,這本來就是她們自己的姓。她們怎么可能會聯(lián)起手來,在姓上合伙欺負你呢?”
說到這里,朱縣令“復(fù)令其婦出”,就是讓他的夫人重新出去,設(shè)宴款待這些同僚夫人。
三、丞位高縣令遭逼迫
縣令一職,在一些準(zhǔn)備升官人的眼睛里,并不認為是一個很好很優(yōu)的去處。
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一個名字叫韓琬的監(jiān)察御史,在他寫的一本《御史臺記》的書中,就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說:“入御史為佛道,入評事為仙道,入京尉為人道,入畿丞為苦海道,入縣令為畜生道,入判司為餓鬼道。”意思是升任縣令屬于比較差的了,這不是一個當(dāng)官的最好出路。
看過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寫的《藍田縣丞廳壁記》,就可以知道縣令的心理負擔(dān)是有多么的重。
韓愈雖然是為藍田縣縣丞崔斯立鳴不平,但文中一句“丞位高而逼”的說法,特別是其中的一個“逼”字,非常形象的說明了縣令對他的副手縣丞,在感覺上是如芒刺在背坐臥不安的。
就是在唐朝的時候,發(fā)生了一個縣丞用逼的手段迫使縣令告假的事件,這件事件還被詳詳細細地寫進了正史《新唐書》和《舊唐書》。
這個和縣令發(fā)生爭議的人名字叫唐臨,是萬泉縣的縣丞。當(dāng)時萬泉縣的大牢里,關(guān)押著十幾個沒有交納賦稅的囚犯。
由于正是春播時節(jié),正好天上又下著綿綿的春雨,唐臨就對縣令說:“大人啊,這些關(guān)押的犯人們,也有家庭也有妻子兒女也要生活?,F(xiàn)在正是春耕季節(jié),為了不誤農(nóng)時,不如暫時把他們都放了吧?!?/p>
縣令當(dāng)場表示:“不行,這些人如果跑了怎么辦?”
唐臨說:“大人請放心,如果這些人跑了,就是我判斷錯誤,這個錯誤由我一個人負全部責(zé)任?!?/p>
在唐臨這句話的緊逼之下,這個縣令只得隨便找個理由請假走了。史書上的原話是:“令因請假”。
唐臨于是代為行使縣令職能,把這些囚犯全部召集起來,告訴他們現(xiàn)在就可以回家去參加春耕了,并要求他們在春耕結(jié)束后,馬上都通通的再回到監(jiān)牢里來報到。
由于這些犯人在春耕后,果然都一個個的回到了萬泉縣的監(jiān)牢里,唐臨由于這件事出名了。并由此起步,最后將刑部、兵部、吏部三個部的尚書,都輪流的當(dāng)了一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1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縣令和現(xiàn)在的縣長級別是否一樣,古···
下一篇: 古代縣令簡介,該官名的起于什么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