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在十字坡的時候,對孫二娘說饅頭里有彎曲的毛發(fā),從這點可以看出,武松其實是為了故意調(diào)侃孫二娘,也可以看出,武松本質(zhì)上是一個粗俗之人,所以借題發(fā)揮,讓孫二娘難堪。
就這個事情,有很多網(wǎng)友提出,這個說法不對,武松粗俗還是不粗俗先放下不說,就是從武松說出的這句話來看,他的目的是為了刺激孫二娘,激怒孫二娘,從而能收拾孫二娘。很多人都提到,金圣嘆老先生就是這么批注的。
老實說,金批水滸版也看過,對一些觀點表示認同,有些也不認同。對于同樣一部名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這個十分正常,并不一定說,金圣嘆說什么那就必須得是什么,如果是這樣,那還拍什么水滸傳,還多次翻拍,就沒有意義了。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為何不贊同金圣嘆老先生在這件事上的批注呢,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首先,當時武松是什么身份?他是剛剛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被判刺配的犯人,而且他衙門都頭的身份,曾經(jīng)的地位和榮光,在他舉起報仇的刀那一剎那,都全部沒有了。也就是說,此刻的武松不但沒有了親人,連自己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了,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沒有任何牽掛的人,這樣的人,他還在乎什么,他還怕什么,還需要顧忌什么?
第二,武松常年行走江湖,有相當豐富的江湖經(jīng)驗,當時他一看孫二娘的那種出格的打扮,加上她的言語,武松就已經(jīng)斷定這家店有問題,是個黑店。而武松難道不知道自己的本事和武功嗎?他時常以打虎英雄自居,一方面說明他喜歡這個稱號,另一方面其實說明他對自己的武功十分有信心,要不然就不會有專打天下硬漢的豪言壯語了。
在明知道對方是個黑店,對方對他沒有善意,而又明確知道自己可以輕松打贏對方的情況下,武松怎么可能還需要激怒對方?有必要嗎?
所以,理解為,武松當時的心態(tài)絕對是十分輕松,他完全控制了局面,掌握了雙方的心態(tài),所以他說出饅頭里有卷曲毛發(fā)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對孫二娘的調(diào)侃,是一種羞辱和戲弄,甚至還有點調(diào)戲?qū)Ψ降囊馑肌?/p>
武松絕對不會因為這個事情,將它作為激怒孫二娘的手段。反正自己輕松可以打贏對方,而且即便打死了人對當時的武松來說又能怎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武松只會是調(diào)戲?qū)O二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3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