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讀書人都喜愛習武,這是為什么呢?確實有很多的明朝念書人愛好習武,或者愛好武事,尤其是在明末,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熊廷弼是湖北江夏人,萬歷二十六年的進士,身高七尺,身段強大,“有膽知兵,善擺布射”。有文獻說,熊廷弼已經在湖廣的武舉考試中獲得過第一名,是一位正宗的武舉人。后來他才棄武從文,又考中了進士。所以他稱得上名副其實的文武全才。另一位袁崇煥是萬歷四十七年的進士,為人沖動大方而有膽略。
“好談兵。遇老校退卒,輒與論塞上事,曉其厄塞氣象,以邊才自許”,換成今天的話來說,袁崇煥就是一個軍迷。第三位是盧象升,天啟二年的進士,長得白皙而清癯,骨骼怪異,力量奇大。盧象升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詩書上,平常一有閑暇就練習射術,五十步外百步穿楊。崇禎十一年尾,盧象升督師入援北京,在巨鹿被八旗軍包抄,盧象升炮盡矢窮,“親手擊殺數(shù)十人,身中四矢三刃”而死。
可以說,明朝的這些念書人都愛好武事,其緣故有這么一些。老朱家的血脈里有著很濃的尚武精神。朱元璋赤手起家,以武力在群豪里勝出,奪得天下。他的兒子朱棣也是依靠武力,硬生生搶下了皇位。后代朱家子孫以他們的勇武而驕傲,要學習他們的英武。朱棣的孫子明宣宗還學得有一些樣子,曾孫子明英宗硬著頭皮還要繼續(xù)學,結果畫虎不成,搞出一次土木堡慘敗,自己淪為階下囚。
他的兒孫消停了兩代,到了明武宗時又開始要做好漢,自封總督,隨處耀武揚威,直到把自己作死。可以說,老朱家的血脈里是有很濃的尚武精神的,不僅影響了子孫,也影響了很多大臣的人生志向。王守仁做為表率的示范作用。王守仁生在書香之家,父親王華是一位狀元。王守仁從小卻愛好軍事,擅長射術,十五歲時就已經拜候居庸關、山海關,并大膽出塞游覽。弘治十二年他考中進士,往后官至南贛巡撫。
期間指揮官軍剿匪,并斑斕地平定了寧王的起義,是以被封為新建伯。在學術上,王守仁創(chuàng)設了心學,講究格物致知,成為陽明學的開山祖師。像他如許文武雙全的精彩人物,對后來的念書人影響極大。形勢的必要。明朝立國,也是明太祖起于草莽,靠的也是武力統(tǒng)一天下,明朝讀書人習武既與文化傳統(tǒng)有關,更是與明代的政治軍事制度有關,明朝開國,明太祖開始著手恢復唐宋,復興華夏文化。
而在傳統(tǒng)文化中,講究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除了讀書,文人也會與古人一樣習武。明朝立國后吸取唐末,藩鎮(zhèn)權力過重,尾大不掉的教訓,又總結宋朝重文輕武,無法抵御外敵的教訓,在各地設衛(wèi)所,并將統(tǒng)兵權和調兵權分開,兵部和武將分掌調兵權和統(tǒng)兵權,而兵部侍郎等官員多是科舉出身,以致文人在讀書時也會習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火器等熱武器的進步。
在戰(zhàn)爭中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與古代直接肉搏的戰(zhàn)爭方式發(fā)生轉變,明朝在調兵時,往往會任命文官為督師,如此,導致讀書人更愛習武,有戰(zhàn)功的文官更受朝廷重用??v觀整個華夏歷史,歷代都有尚武的風氣,即便是讀書人,腰上也會佩劍作為裝飾。這種風氣逐漸演變,加上明朝特殊政治軍事環(huán)境,導致明朝讀書人習武的比例也比較多。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漢人王朝,歷經十二世,在其二百七十多年的統(tǒng)治期間,明朝的軍事力量都是可觀的,統(tǒng)治集團尚武精神并不缺乏。依靠著這種武力,明朝的疆域在永樂皇帝二十二年的時候,明朝國土面積達到極盛,其領土面積約為1000萬平方公里。以下列舉一些例子,可以從中看出一二。
一、朱元璋建國
我們都知道,明朝建立者朱元璋起于微末,但是靠著自己審時度勢和超強的能力,朱元璋在元末崛起于眾起義軍,并且實力一步步強大起來,先后掃滅了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等起義勢力,在1368年于南京稱帝,年號洪武。
之后,朱元璋率領軍隊通過北伐和西征,將元朝朝廷趕出了中原,又相繼消滅了剩余勢力。到了洪武二十一年的時候,藍玉曾統(tǒng)帥十五萬大軍北伐元朝殘余勢力,一舉大破云軍主力,并且俘獲北元脫古思帖木兒次子等家屬,北元勢力也因此而一蹶不振。
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和他的將領,正是依靠著超強的軍事實力和尚武精神,才能一步一崛起并且建立明朝。
二、永樂盛世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得第四子,在朱元璋征伐過程中就曾領兵作戰(zhàn),軍事本領是很強的,也因此在之后受封為燕王,鎮(zhèn)守北平。
在他統(tǒng)治期間,先是出擊安南,將其納入大明版圖,之后,更是親自率領軍隊,五入漠北草原,攻打北元之后的韃靼與瓦刺,其尚武精神可見一二。
三、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是明朝中期的重要事件,最主要的是明英宗的被俘,而明朝也因此由盛轉衰,成為明朝的轉折點。
但回過頭來看一下,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統(tǒng)治者明英宗的尚武精神還是體現(xiàn)出來了,雖然結果是失敗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在這場事變中,還有一個人不能忘卻,那就是堅守北平,扭轉時局的兵部侍郎于謙于大爺。
當明英宗被俘的消息傳來時,有一些大臣準備逃離北平遷都南京,被于謙駁斥,并且率領兵馬誓死守衛(wèi)北平,最終取得了北平守衛(wèi)戰(zhàn)的勝利。沒有這種尚武精神,估計明朝的歷史就會改寫了。
四、抵抗北虜南倭
有明一朝,北方的入侵一直都未消除,先有北元之后的韃靼與瓦刺,后又有崛起于東北的女真一族,同時還有東南沿海的倭寇的侵擾。統(tǒng)治者以及眾多大臣將領的尚武精神并不缺失,如抵抗倭寇的戚繼光與俞大遒,抵抗女真的袁崇煥等人,正是有著這些人,明朝的統(tǒng)治始終在延續(xù)。
同時,明朝在軍備上也一直都有改變,如發(fā)明出用于水戰(zhàn)的兩級火箭,設計出歷史上最早的鐵殼地雷,第一支騎炮兵等等。
所以,縱觀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明朝并不缺失尚武精神,甚至有些方面在歷史上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1、鑿壁借光
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fā)愁。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墻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到深夜,后來成了西漢著名的學者,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
2、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習。
3、負薪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里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4、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
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5、王冕放牛聽講
王冕,字元章,元末浙江諸暨人。他小的時候,家里很窮,父親讓他去給財主家放牛,賺幾文錢來補助家庭生活。
王冕幼年好學。他每次牧牛從鄉(xiāng)學門前經過,聽到里面瑯瑯的讀書聲,便停下來了,把牛拴在樹上,在門外聚精會神地聽個不止。
有一次,他在鄉(xiāng)學門外聽課,一直聽到天黑,竟把牛給跑掉了。父親聽說丟了財主家的牛,又怕又氣,狠狠地打了他一頓。但是他并不“悔改”,以后出外放牛,路過學堂時,依然像以前一樣專心地聽老師講課。
有一天,王冕的母親對他父親說:“王冕這個孩子既然如此癡呆,索性任他去吧!”父親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從此,王冕便到一座寺廟中,白天替廟里做些雜事,賴以糊口。
到了夜晚,就一個人坐在佛像的膝蓋上,借著佛像前面的長明燈光讀書。由于王冕專心一意地刻苦學習,學問長進很快,后來終于成為一個出色的詩人。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明代對讀書人好,是因為明帝國時期作為文官首腦的內閣深度參與王朝治理,一度擁有制約皇權的力量。而這些文官都是從讀書人進入官僚體系,他們能不對讀書人好嗎?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人里面會不會有自己后來的頂頭上級,帝國官僚體系里面后來者比前輩晉升快的屢見不鮮。
自從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后,國家事務全部由皇帝處理。朱元璋還好精力、體力能應付,后來者明成祖還勉強夠格,即使這樣朱棣也無法忍受繁重的工作。在永樂初年便設立了內閣,遴選一批人才輔助皇帝處理帝國事宜。明代內閣設置以后,類似于皇帝的秘書團,各種事情皇帝都會咨詢他們。無形中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畢竟,從內閣出來的意見是經過皇帝首肯的,誰敢不當回事?
整個明代看似沒有丞相,權力集中在皇帝手中,但內閣的設立使得天下之事中文官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當然,此時在成祖的想法中,內閣還是要限制他們的權力,因此內閣成員官職都很小,五品的樣子。官小權力大,看似完美解決了內閣尾大不掉的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讓他們統(tǒng)領六部大員又困難不少。仁宗時期,為了方便展開工作,又推行了一套兼職體系,內閣成員品級直線上升,成為了二品、三品大員。工作是方便展開了,但內閣的權力卻愈加膨脹了,明宣宗時期,內閣還獲得了“票擬”之權。
何為“票擬”?內閣成員在奏折上加上自己的處理意見上乘皇帝御覽,皇帝同意的話照抄即可。考慮到后來的皇帝都比較懶,國家大事如何處理也就內閣說怎樣就怎樣了,皇帝只保留是否同意之權。
文官的首腦內閣作為明帝國統(tǒng)治機構,對于自己的后備力量肯定要多有照拂,對讀書人當然十分友好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4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