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這位開國皇帝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對他最大的印象應該就是出生草根,他出生貧窮,但是卻通過自己的努力,拼出了一條血路,最后坐上了皇位,可見,朱元璋這個人還是非常厲害的,他的出生并沒有將他禁錮,反而還激勵他更加的努力,最后成為了萬人之上之人,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
但是身為帝王,向來都有疑心的毛病,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不惜想各種辦法,將那些威脅到自己權力的大臣一個一個都除掉,比方說他曾將掌管朝政的胡惟庸和掌管軍權的藍玉,都除掉,將這些權利都歸到了朱元璋自己的手中,可能這樣他才更有安全感吧。這樣就不會有人可以威脅到自己的政權了。
但是,朱元璋曾經(jīng)還除掉了一個已經(jīng)退休回家的老臣,這位老臣當時已經(jīng)是76歲的高齡了,而且也辭去官位回到老家,每天只是耕地,手上也沒有任何權利,但是為什么朱元璋卻要將他除掉呢?其實是有原因的,朱元璋想要除掉一個人,一定是已經(jīng)蓄謀已久,早已想好該給他定什么樣的罪名,他定了兩個罪狀。
第一個是他認為這位老臣在當時胡惟庸決定造反時,他這位老臣也動心了。動心了?好奇怪的罪名,明明老臣沒有任何舉措,卻被說成動心了。第二個是胡惟庸決定造反時,他知情不報,就算知情不報也不至于是死罪啊。
后來專家分析,其實這位老臣雖然退休,但是在朝廷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所以朱元璋才決定除掉他,可見在皇帝身邊做事實在是危險。
一個人犯了該被處死的重罪,說起來其實還是不太容易的。而還有兩次免死的機會,這也就意味著,這個人基本上可以確保一生平安了。
總會在什么時候被別人抓到錯處。免死令牌是一種榮耀也是一個依托,可以讓人活得不必小心翼翼。在歷史上免死令牌又叫丹書鐵券,早在宋太祖趙匡胤時期,為了安全起見,為了自己不要被朱亮祖加害,道同遞出去一封給朱元璋的信,詳細說明朱亮祖勾結豪強,為非作歹的事情,以及干涉自己判案的事情。就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
這就是明代傳說中的“免死鐵券”,也稱為“世券”。這塊鐵券的主人是會川伯趙安,正統(tǒng)五年(公元1440年)由明英宗所賜。說道這里,估計有些人就要說了:“整這么大一圈過來,那免死鐵卷還不是紙糊的,最后還不是讓朱元璋一個接著一個的給捅死了!你這屬于高級黑吧!”那么就算有一萬塊鐵券也沒用,而這恰恰就是朱元璋日后對功臣們下手的合法漏洞。也就是說,這些功臣想要使用免死鐵券,但卻尷尬地發(fā)現(xiàn)——壓根沒法用。
這是皇帝當眾的承諾,他是不可能違反的。正因如此,很多人都竭力想要拿到它,不過這個東西并不是所有的罪行都能赦免的。比如犯了謀逆這種大逆不道的罪行,免死鐵券就沒有辦法抵罪。
當時那個場面真是太熱烈了,激動的大臣們感到自己遇到了明君,涕淚橫流。手里有了這個免死鐵券,就相當于入了保險,自己可以免死九次,家人可以免死三次。是賜予高官大臣的免死憑證,借此可以在犯罪后,免于死刑或其他刑罰,而且此鐵券還可以繼承。這種制度是漢高祖所創(chuàng),也算是歷史悠久,但真正用鐵券來獲得免死的人并不多。
朱元璋一定要殺了李鴻章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為朱元璋是草根皇帝,上位之后為了保持根基的穩(wěn)定,就要誅殺功臣,保證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脅;第二個原因就是,胡惟庸案的發(fā)生影響到了李善長。綜合這兩方面來看,朱元璋是不會讓李善長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李善長才會官居高位被朱元璋殺了。
首先我們看看朱元璋殺李善長的基礎原因。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開國皇帝都要誅殺功臣,這點其實也不難理解。雖然說是一起拼命過的人,但是皇上的權利至高無上,是不允許任何人來挑戰(zhàn)的。而且,朱元璋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更是絕對不允許大明的江山落到別人手里,所以朱元璋是不信任所有的忠臣的,不僅僅是李善長,就連聰明絕頂?shù)膭⒉疁匾膊焕狻?/p>
雖然朱元璋要誅殺功臣,但是他對李善長還是信任的。后來胡惟庸案發(fā)生了,朱元璋怎么也沒有想到會牽涉到李善長。胡惟庸案發(fā)生以后,朝廷抓了一個叫丁斌的人,這個人曾經(jīng)是李善長的門客,朱元璋就把丁斌交給錦衣衛(wèi)處理,沒想著過多去問,也表明了朱元璋是信任李善長的??墒菦]有想到,錦衣衛(wèi)的人居然審出來丁斌現(xiàn)在是李作義的門下,李作義是李善長的弟弟。但是丁斌這個人呢,還說出了自己曾經(jīng)是胡惟庸的門客。李作義和丁斌多次當著李善長的面討論過謀反,雖然李善長沒有同意,但是他也沒有拒絕啊。
正是因為李善長這種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讓朱元璋起了疑心。朱元璋本來就是個生性多疑的人,肯定不允許這樣一個定時炸彈存在身邊。而且當時李善長官居高位,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一部分勢力,將來更不好收拾,所以朱元璋才會對李善長起了殺心。李善長已經(jīng)了到了朱元璋的態(tài)度,隨即辭官回鄉(xiāng),但還是被朱元璋殺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4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朝時期,為什么讀書人都愛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