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雖然平定了徐敬業(yè)的叛亂,但她意識到潛在的政治勢力仍在威脅著自己,她決心除掉這些反對她的人。正在這時,魚保家獻(xiàn)策,請鑄銅匯,以獎勵全國的告密者。銅陲是個方形的銅匣子,四面各開投書口,可進(jìn)不可出。武則天大喜,下令命魚保家監(jiān)鑄銅,并下了一道命令,發(fā)動全國告密。不論大小官吏、平民百姓,只要發(fā)現(xiàn)有人謀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遇到有人告密,不許自己查問,一定要替告密者備好車馬,供給五品官的伙食,由武則天親自召見。如果告密材料屬實,告密者馬上就可以做官。如不屬實,也不追究誣告的責(zé)任。這樣一來,全國各地告密的人一下多了起來。誰知魚保家自作自受,銅畫鑄成以后,就有仇家投書,告發(fā)他曾參與謀反,武則天也沒多問,就砍了他的腦袋。
銅陲設(shè)置以后,告密者很多,案積如山,武則天就選拔了一些人刑訊治獄。這些人大多是告密者,出身無賴,性情殘忍,善于羅織罪名,陷害無辜。武則天任用這些人,先后誅殺唐宗室數(shù)百人、大臣數(shù)百家,刺史以及官吏不計其數(shù)。胡將索元禮??扛婷芷鸺?,武則天派他專門查辦謀反的案件,索元禮性情極為殘忍,審問案件時,不管有沒有證據(jù),先用刑罰逼犯人招出同謀。他用的刑罰極多,如用木椽枷住犯人的手足,反轉(zhuǎn)用刑,名為“鳳凰曬翅”;又有一種是受刑人雙手捧枷,枷上層層疊上磚頭,名為“仙人獻(xiàn)果”等等。犯人受刑不住,只得胡亂招了假口供。索元禮審問一個人時,常常會牽連出幾十個、幾百個人。株連越廣,案情越大。索元禮向武則天一匯報,武則天直夸他能干。有些官員也都學(xué)起索元禮來。其中最厲害的,要算是周興和來俊臣了。他們每個人都養(yǎng)了數(shù)百個流氓,專門從事告密的行當(dāng)。只要他們認(rèn)為有告密嫌疑的,就派人同時在幾個地方告密,捏造出許多證據(jù)。來俊臣還專門和他的手下編寫了一本《告密羅織經(jīng)》,傳授他們的心得。
他們使用的酷刑名目繁多,被捕的人看了刑具后,都愿承認(rèn)自己的罪名,以免受刑。名相狄仁杰、魏元忠都曾以謀反的罪名被下獄,險遭殺害。名將百濟(jì)人黑齒常之、高麗人泉獻(xiàn)誠等與政局毫無關(guān)系,也都被周興冤殺。酷吏橫行,冤獄遍于國中,全國上下處于一片恐怖之中。大臣們誰也不知何日大難臨頭,每次上朝都要與家人訣別,說:“上朝就像永別,不知還有沒有見面的機(jī)會?!痹写蟪紝ξ鋭t天說:“現(xiàn)在下面告發(fā)的謀反案件,多數(shù)是冤案、假案,陛下還是慎重一些的好。”武則天出于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和清除異己的需要,對這些勸告置之不理。于是告密的風(fēng)氣越來越盛,連掌管禁軍的大將丘神勛也被告發(fā)謀反,被武則天下令處死了。
終于有一天,有人告發(fā)周興和已被處死的丘神勛是同謀,武則天便令來俊臣審理此案。來俊臣不露聲色地將周興請到家中,兩人對飲小酌。席間,來俊臣面露難色地道:“我剛接手一個案件,可罪犯死活不肯招認(rèn),你看如何是好啊?”周興捻著胡須,笑瞇瞇地道:“這不容易嘛!我最近剛想出一個新辦法,取一個大甕,將其置于火上烤熱,誰不肯招認(rèn),就將他放在大甕里烤。還怕他不招嗎?”來俊臣連連稱贊:“好辦法,好辦法!”他讓人取來一只大甕和一盆炭火,又把甕放在了火盆上面。盆里炭火熊熊,烤得廳堂里的人不住流汗。周興正在奇怪,來俊臣站起來向他一揖,笑道:“我剛接到密旨,有人告發(fā)周兄謀反,你如果不老實招供,現(xiàn)在就請周兄進(jìn)甕吧!”
周興聽后嚇得汗流如漿,他是知道來俊臣手段的。知道如不招供,非給折磨得死去活來不可。當(dāng)即跪在地上,磕頭認(rèn)罪。來俊臣錄了口供,定為死罪,上報武則天。武則天想到周興曾為自己立過“大功”,便格外開恩,將他發(fā)配到嶺南。因他仇家太多,中途被殺。不久,索元禮也惡貫滿盈,服罪被殺。周興等人死后,來俊臣更是為所欲為。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想廢掉皇嗣李旦,便指使武則天的寵婢密告李旦謀反。來俊臣立刻將李旦的家丁、侍役全都捕人獄中,嚴(yán)刑訊問。起初家丁、侍婢尚替李旦喊冤,但來俊臣刑杖交加,或被笞,或被撲,或被夾,或被拶,不消半個時辰,已害的滿庭人犯血肉橫飛,個個奄奄一息。來俊臣又再三逼問,喝令他們招供。家丁們受刑不過,只得表示愿意招供。來俊臣早已把寫好的供詞拿出來,迫他們畫押,印指模。
正在這時,太常寺樂工安金藏闖了進(jìn)來,高聲喝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酷刑之下,何求不得!”來俊臣正想發(fā)怒,安金藏又道:“我是一個樂人,本不敢參與此事。但事關(guān)社稷,怎能不辯?我愿剖出心來,替皇嗣表明真跡?!彼蛐厍坝玫兑粍?,頓時鮮血直噴,昏倒在地。武則天知道此事后,立刻命人把安金藏抬到宮中,讓御醫(yī)沈南珍將安金藏的五臟放回原位,用線將裂開的肚子縫好,又在外面敷上良藥,治活了安金藏。等安金藏醒過來后,武則天親自來探視,對他說:“都因為我的兒子自己不能申明原委,才使你受這樣的大苦,你真是一個忠臣啊!”武則天對安金藏大加贊賞,并下令停止審理李旦一案。這樣,李旦才得以免禍。
原文
? ? ?《請君入甕》
周興與丘神勣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dāng)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nèi)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譯文
? ? ? ?周興和丘神勣合伙謀反,太后讓來俊臣來審訊他。來俊臣趁著跟周興一邊吃飯一邊研究事情的當(dāng)口,對周興說:“犯人大多不肯招供,應(yīng)當(dāng)采取什么辦法?”
周興說:“這很容易,拿一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烤,讓犯人進(jìn)到里邊,什么事敢不承認(rèn)!”
來俊臣于是找來一個大壇子,按周興的方法周圍升起炭火。
站起來對周興說:“宮內(nèi)有人遞出狀辭檢舉你謀反,請兄進(jìn)到這大壇子里去吧!”周興驚恐萬狀,連忙叩頭認(rèn)罪。
寓意
? ? ? ?來俊臣本身也是一個酷吏,他非常了解周興的辦案風(fēng)格和特點,知道用自己的方法未必可以解決武則天交給自己的任務(wù),所以設(sh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局,讓周興自己布個局,然后再將他置于這個局之中。這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經(jīng)典代表。
在這個成語故事里,來俊臣用那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極為巧妙地懲治了周興。從心理特點上說,這既代替善良的人們實現(xiàn)了"懲惡揚(yáng)善"的心理愿望,同時又警示作惡多端的人小心將來落得自作自受的可悲下場。
故事典故
? ? ?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zhèn)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罰,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里,內(nèi)容竟是告發(fā)周興與人聯(lián)絡(luò)謀反。武則天大怒,責(zé)令來俊臣嚴(yán)查此事。來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jié)果,皇帝怪罪下來,我也擔(dān)待不起呀。這可怎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于想出一條妙計。他準(zhǔn)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rèn)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jìn)到甕里,你想想,還有什么事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yán)查。對不起,現(xiàn)在就請老兄自己鉆進(jìn)甕里吧。"周興一聽,手里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作品最早出處
《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引唐·張鷟《朝野僉載·周興》:"唐秋官侍郎與來俊臣對推事??〕紕e奉進(jìn)止鞫興,興不之知也。及同食,謂興曰:"囚多不肯承,若為作法?"興曰:"甚易也。取大甕,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處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nèi)狀勘老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咸即款伏。
請君入甕是唐朝的成語典故。
請君入甕,中國成語,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引唐張鷟 《朝野僉載·周興》:“唐秋官侍郎 周興,與來俊臣對推事??〕紕e奉進(jìn)止鞫興,興不之知也。及同食,謂興曰:‘囚多不肯承,若為作法?’興曰:‘甚易也。取大甕,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處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nèi)狀勘老兄,請兄入此甕?!d惶恐叩頭,咸即款伏?!焙笥谩罢埦氘Y”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當(dāng)掬西江之,為爾湔腸;即燒東壁之牀,請君入甕?!币步柚冈O(shè)計好圈套引人上當(dāng)(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六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5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請君入甕的故事,請君入甕的主人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