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歷時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迎來了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大決戰(zhàn)時刻,劉邦、灌嬰、英布、彭越各率大軍從各個方向迫近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項羽的十余萬楚軍。
不久,各路大軍會合于垓下,將十萬楚軍層層包圍。韓信用計令漢軍在四面唱起楚歌,使得楚軍思鄉(xiāng)心切,無心再戰(zhàn),一夜之間逃散無數(shù)。項羽自知大勢已去,便率領800親信突圍。第二天劉邦發(fā)現(xiàn)項羽逃走之后,迅速派夏侯嬰率軍追擊。
項羽一路逃奔,突破層層包圍之后來到了烏江邊“欲東渡烏江”,然而卻因一念之差,謝絕了烏江亭長愿渡他過江的好意,放棄了東山再起的機會,橫劍自刎,一代蓋世英雄就此殞落。
項羽不肯渡江的舉動,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但是,假如項羽渡了江,真的可以卷土重來嗎?
假如項羽真的渡過了烏江,來到江東的第一件事首先肯定是招兵買馬。
但是這招兵買馬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劉邦是肯定不會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的,必然會迅速率百萬大軍渡江追擊。
項羽之前那么強悍的精銳部隊都被劉邦給消滅了,這些匆匆忙忙拉攏起來的新兵隊伍在劉邦的大軍面前,無異于螳臂擋車,根本無力扭轉戰(zhàn)局。
再說了,項羽渡江之后,江東父老就算表面歡迎他,但內心深處,恐怕也不會發(fā)自肺腑地支持他而為他賣命了。
畢竟這些多災多難的老百姓,經過多年戰(zhàn)火的摧殘,早已經疲憊不堪。此時人心思定,人們渴望盡快結束戰(zhàn)爭過上安定的生活。而此時劉邦那愛民如子的高大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儼然成了人們心中正義的化身。
項羽此時如果再挑起戰(zhàn)爭,無異于倒行逆施。他不可能再回到滅秦之戰(zhàn)時登高振臂一呼便天下響應的輝煌時代了。由此來說,他可能連召集一支新兵隊伍的威信都沒有了。
再說了,那位亭長所說的“今獨臣有船”這句話,也是頗有深意的。你船是有,但只有一條啊。當時項羽的身邊還有26個生死弟兄呢,項羽這樣的鐵血漢子,怎么可能拋棄這26個兄弟而獨自逃命?
假如,當時多幾條船,項羽是有可能渡江的,因為在他當初領著800人突圍時就是計劃渡江返回江東的。但是當他看到只有一條船時,就徹底地放棄了東渡的念想。
還有,這個神秘的烏江亭長的身份也是頗令人生疑。居然“先知先覺”一般,早就在那里等著項羽。這件事,在史書上寫得很隱晦,誰也不知道他是誰。
雖然這亭長同意載他渡江,但誰又知道他安的是什么心呢?畢竟?jié)h王有令,誰逮到項羽,就可以封為萬戶侯。面對如此大的誘惑,確定這亭長不是無利不起早?萬一將船劃到江心,要想謀害項羽那還不是很容易的事?與其這樣狼狽而亡,還不如慷慨赴死,青史留名。
這種可能性不是完全沒有,早在項羽逃到烏江之前的途中,因迷路去問一位農民,那農民知道他是項羽之后,故意說錯,將他騙進了兵馬難以前行的沼澤地。由此可見,在這個烏江地區(qū),項羽已經完全失掉了人心,那么也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這個烏江亭長也可能是這樣的人。
話說回來,就算這個神秘的烏江亭亭長真是一個先知先覺的大好人,但是他的職位放在今天來說,大概相當于一個村主任吧,在那樣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個小小的亭長能頂什么事呢?
對于這些不利因素的考量,項羽又怎么不清楚呢?所以他選擇了放棄,毅然熄滅了戰(zhàn)火,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天下蒼生的安寧。
歷史的向前發(fā)展,自有它內在的必然規(guī)律,決不是某人的一念之差就會改變其走向。就算項羽渡過了烏江,恐怕也已無力回天了。
可能
西楚霸王項羽有才
項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領袖,著名軍事家,史上最強武將!號西楚霸王。楚亡后,項氏一族慘遭屠殺,他與弟弟項莊隨叔父項梁流亡到吳中(今江蘇蘇州)。年少時項梁曾請人教他書法詩歌,籍學了沒多久便厭倦了;后梁又請人教他武藝,沒多久又不學了;梁大怒!籍曰:“學文不過能記住姓名,學武不過能以一抵百,籍要學便學萬人敵!”于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學了一段時間后又不愿意學了,梁只好順著他不在管他.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氣壓萬夫,年青時志向便極為遠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鼻囟涝辏ㄇ岸?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項羽隨項梁在吳中殺刺殺太守殷通舉兵響應,此役項羽獨自斬殺殷通的衛(wèi)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現(xiàn)了他無雙的武藝!二十四歲的項羽,就這樣被人民起義的急風暴雨推上了歷史舞臺。
經過半日撕殺,楚軍破軍無數(shù),韓信的前軍幾乎被打成了廢渣,但項羽依然沒能突入漢軍指揮部,韓信始終不斷的向后退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在項羽面前。而項羽過于猛烈的沖鋒,卻明顯拉開了軍隊前后的距離。當時的楚軍,項羽本人脫離全軍沖風在前、沖開敵軍一道道兵列線;后面是速度較快的主力騎兵急趕項羽、并將被項羽本人打開缺口的漢軍散兵一一沖散踏過;而最后面的是速度最慢的步兵部隊,他們與未被騎兵踩死的漢兵一邊撕殺一邊繼續(xù)追趕騎兵。楚軍隊形越來越散、越拉越長,已經漸漸失去了緊密的隊形和互相之間的配合。
戰(zhàn)至下午,漢軍中軍一退再退,左右兩軍迂回急進,終于完成了前后夾擊之勢。漢軍左右軍隨之投入了對楚軍后方則翼的進攻,以緊密的陣形兩面壓來,迅速合圍了落在后面的楚軍步兵。楚軍將士殊死抵抗,兩軍官兵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戰(zhàn)狀態(tài),將楚軍步兵、騎兵一分兩半,楚軍攻勢隨之被遷制。項羽不得已,只好率殘存騎兵回師而去、救援步兵。
當?shù)弥笥臆娡瓿捎鼗夭l(fā)動了對楚軍后方步兵的進攻之時,韓信隨即組織反擊,并將劉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軍投入反沖擊。
漢軍向項羽和楚軍前鋒騎兵反撲而來。數(shù)十萬漢軍向楚軍發(fā)起了前后夾擊。項羽見勢不妙,立刻率全軍向反方向突圍,沖開漢左右軍的包圍,退回營中。此戰(zhàn),楚軍陣亡四萬,被俘兩萬,僅剩不到四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漢軍亦傷亡十幾萬,付出了遠高于楚軍的代價。
隨后,韓信率領全軍、并收攏此前被楚軍沖散的部隊全數(shù)壓上,并徹底包圍了楚軍大營。 至此垓下決戰(zhàn)到此結束。
始皇東游,欲取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經過會稽(今江蘇蘇州),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看。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敝淮艘徽Z,就表現(xiàn)出項羽少年時期的宏偉大志和霸者氣概。
不屈人下,先發(fā)制人
陳勝起義后,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見項羽時說:“現(xiàn)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背錾碣F族的項羽豈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fā)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xiàn)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迫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還鄉(xiāng)定都,沐猴而冠
滅秦之后,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借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聞聽此言,就烹殺了說這話的人。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因為項羽的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各路諸侯和天下百姓的支持,亞夫范曾也因項羽過度猜忌而含恨病逝。因此“孤身一人”的項羽軍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遂率數(shù)十麾下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力竭自刎身亡。
武藝小傳
項羽精通十八般兵器,其中獨愛百兵之王--槍!傳說項羽起兵之前會稽郡曾天降隕石,后項梁私下請當?shù)罔T造兵器的名人們來用此石取鐵為項羽鍛造兵器,經九天九夜終鍛成一桿巨型鏨金虎頭槍,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僅槍桿就有碗口般粗細,項羽為其起名曰“霸王”!此槍常人需兩人齊力方可抬動,然項羽天生神力使此槍只有單手,后來更自創(chuàng)出一套無敵的槍法“單手十八挑”!
當初起義之時項羽曾獨自斬殺殷通的衛(wèi)兵近百人,嚇的眾人趴在地上不敢動彈,后來的百余次大戰(zhàn)每次都身先士卒殺兵斬將,于最后的烏江邊上更是獨殺數(shù)百人!人類歷史上自古不乏勇者,而一生親自斬人過千者獨項羽一人!說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強的武者也不為過!不愧為史上最強武將!
項羽與秦軍背水一戰(zhàn),他命令士兵打破自己的鍋子,鑿沉自己的船只,與決心與秦軍一決雌雄。他們面對人多勢眾的秦國大軍,拼死大戰(zhàn),終于馬到成功,旗開得勝。
有了這些理由,他怎么不可能東山再起呢
項羽是中國古代最為勇武的軍事統(tǒng)帥,在正面戰(zhàn)場上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史書上稱之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項羽的失敗,在于政治上分封諸侯,廢棄郡縣制,違背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軍事上樹敵過多,雖然他百戰(zhàn)百勝,卻奔赴于各個戰(zhàn)場,疲于奔命;在團隊建設上,他自恃神勇,不重視人才,忽視了團隊建設,造成大量人才流失。
最終,項羽被各個戰(zhàn)場所牽制,力量分散,導致了失敗的結局。
垓下之戰(zhàn)失敗后,項羽突出重圍,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引起千百年來無數(shù)后人的惋惜。
那么,項羽如果渡過烏江,重返江東,能否東山再起,卷土重來呢?
我認為項羽一旦回到江東,是能夠東山再起的。
首先,項羽家族在江東威望卓著,深得江東人心。再加上追隨項羽出征的江東子弟大多戰(zhàn)死沙場,其親人家族自然會有與漢軍血戰(zhàn)到底,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的意念;江東人民是會支持項羽的。
另外,楚軍并沒有完全被消滅,只是被打散了。一旦項羽重新樹起西楚霸王的大旗,散居各地的楚軍將士們會很快回到項羽身邊的。像智勇兼?zhèn)涞拇髮㈢婋x眜、季布等人肯定會繼續(xù)回到楚軍,與項羽并肩作戰(zhàn)的。
其次,項羽退回江東,劉邦雖然一定要斬草除根,追殺項羽;可是,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未必愿意再率部去江東作戰(zhàn)了。
他們急于趕緊要求劉邦兌現(xiàn)承諾,把許給他們的領土分封到手,好回到自己的封國去經營自己的家業(yè)。
因此,劉邦籠絡來的異姓王們是為利益而來的。打敗項羽之后,他們一心要求取得劉邦許給他們的利益,而不愿進軍江東地區(qū),去跟困獸猶斗的項羽拼命的。那樣,只能是消耗了自己的力量,便宜了劉邦。
而楚漢爭霸的戰(zhàn)爭中,已經無數(shù)次證明了:劉邦自己領兵與項羽作戰(zhàn),可以說是百戰(zhàn)百敗的。
最后,自秦末大起義以來,又歷經幾年的楚漢戰(zhàn)爭,天下百姓早已困苦不堪,對戰(zhàn)爭已經極度厭惡。如果劉邦繼續(xù)把戰(zhàn)爭進行下去,老百姓也會拋棄他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8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干寶的《搜神記》中臥冰求鯉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