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是大清入關第一任皇帝,他六歲登基,其實當時,大清政權下人才輩出,除了他,好幾位和碩親王都有繼承大統(tǒng)的資格,而當時他的父親皇太極猝死,未來得及留下什么遺囑,因此,順治皇帝的登基純屬大清皇族為了權衡黨派之爭的權宜之策。
說白了,讓一個年幼的孩子夾在黨爭之中,著實殘忍,六歲的福臨此時就是政治的犧牲品,好在他有一位睿智的母親孝莊太后,孝莊太后是經歷過大世面的人,他曾目睹過皇太極登基時皇位爭奪的爾虞我詐,因此,順治能把皇位坐穩(wěn)也是她的功勞。
但是,就算如此,順治在他整個皇帝生涯中過得并不如意,當初他即位時是和碩禮親王、睿親王、肅親王擁立的,而其中禮親王是為了權衡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之間的黨爭,才把福臨扶上位的。
因此,順治繼位后的很長時間里,他基本上是沒有話語權的,而后來,隨著禮親王的去世,豪格又被多爾袞誣陷害死,多爾袞的權勢到達了頂峰,順治便成了傀儡,也多虧了孝莊的百般周旋,甚至不惜下嫁多爾袞,才保住了兒子的皇位,將多爾袞熬死。
經歷了這一切之后,順治的成長經歷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至少在我們現(xiàn)在人眼中,那舉世向往的皇位對他來說沒有多少意義,所以他才會奮不顧身的愛上董鄂氏,為她甘愿舍棄江山,可以說是他慘不忍睹的經歷,讓他極度缺乏安全感,除了跟隨董鄂氏或者出家或是病死,他一生基本上沒有自己能掌握的一件事,不得不說這是他最大的悲哀。
而他的兒子康熙皇帝就不一樣了,雖然登基之時也僅僅只有八歲,好在大清政局已經比較穩(wěn)固,孝莊太后此時也是很有權勢了,她完全不必為了保護皇帝而委曲求全了,更不用擔心因為自己的委曲求全而給皇帝留下什么陰影了。
除鰲拜、平吳三桂都是在康熙羽翼還未豐滿之時做的,之所以康熙有這么大的膽量,除了他自己的氣魄之外,最重要的莫過于孝莊太后的輔佐了,正是孝莊太后拉攏索尼,才斗敗了權傾朝野的鰲拜。
另外,康熙有別于順治還在于很多事情康熙是自己能拿主意的,例如當初削三藩正是他拿的注意,可以說父子兩人成長的環(huán)境完全不同,一個受人擺布幾乎被當做傀儡,一個胸懷大志,在祖母的庇護之下茁壯成長,當出來的皇帝效果截然不同也在情理之中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47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非嫡非長,乾隆為什么會選擇永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