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城濮之戰(zhàn)的導火索,是楚國入侵宋國。
幾年前宋襄公小霸,泓水之戰(zhàn),宋軍被楚軍所敗,宋襄公身負重傷,不久身亡,宋楚結(jié)下大仇。宋成公身背殺父之仇,對楚國恨之入骨,卻只能含恨與楚國結(jié)盟,加入楚國大同盟圈。
隨著晉文公即位,晉軍在東周大發(fā)神威,奪得河內(nèi)郡,晉國與楚國地緣沖突明顯,宋成公撕毀與楚國的盟約,轉(zhuǎn)而投向晉國。
圖-晉文公流亡時從宋國來到楚國
當年晉文公流亡宋國,宋襄公以諸侯之禮相待,讓晉文公在宋國過三年瀟灑舒服的日子。宋國有大恩于晉文公和他的追隨者,這是宋成公投向新靠山的重要原因。
面對宋國的背盟,楚國上下怎能坐視,不然其他諸侯紛紛效仿,楚國的同盟圈就會土崩瓦解。
公元前633年,楚國令尹斗得臣,親率楚國大軍,殺奔宋國。面對志在必得,咄咄逼人的楚軍,宋成公一面堅壁清野,一面頻頻派人向晉國求援。
晉文公和他的一干大將,大多都在宋國呆過三年,對宋國軍力非常了解。宋國肯定不是楚國對手,但若據(jù)城堅守,楚國也討不到太大便宜。
但宋國必須救,因為這是晉楚大戰(zhàn)很好的一個借口,當年晉文公流亡楚國,楚成王對他也相當不錯,晉文公似乎沒有任何好理由主動找楚國開戰(zhàn)。而眼前這個救宋的機會,便是開戰(zhàn)的好借口。
晉文公并沒有立刻救援宋國,而是調(diào)動三軍,開赴楚國的盟國,衛(wèi)國和曹國。
戰(zhàn)爭進行到這里,楚國再圍攻宋國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要么北上與晉軍決戰(zhàn),要么撤圍退兵。
楚軍如何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令尹斗得臣,他既是前線指揮官,又是楚王之下最高指揮官。斗得臣對于晉文公等人,其實早就看不順眼,欲與之一較高下。
當初晉文公流亡楚國,與楚王狩獵,晉文公手下的人射藝精湛,楚成王不斷稱贊:“公子的諸位豪杰,文武俱備,寡人國中很難有這樣的英雄人物!”
當時楚成王說這么一番話,一半是實話,一半是客套,但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楚成王身旁的斗得臣可不甘心楚成王這么貶低楚臣,直言道:“我王夸晉臣之武,臣愿與之比試騎射?!?/p>
楚成王只好敷衍道:“晉人是客,我們當敬之?!闭f罷轉(zhuǎn)移話題,命人準備野外大宴,這才化解一場爭斗。
另有一次,楚成王大宴,問晉文公道:“公子若回國,如何報答寡人?”
晉文公先客套一番,最后說道:“若兩國交戰(zhàn),兵車會于平原廣澤之間,晉軍當退避三舍?!蓖吮苋幔褪浅吠司攀?,以示尊重對手。
圖-城濮之戰(zhàn)
事后斗得臣找楚成王提出不滿道:“重耳出言不遜,楚、晉若交鋒,何用晉軍退避三舍?!?/p>
當然楚成王并沒有怪罪晉文公,始終厚待他和一干追隨者,只是斗得臣對晉國君臣,早就欲除之而后快。
公元前632年春天,陳兵在外一年的斗得臣,又從國內(nèi)調(diào)來援軍,兵車一千多乘,北上尋找晉軍主力決戰(zhàn)。
晉軍的主力,本來集結(jié)在曹國南部,聞楚軍來襲,果然退避三舍,后撤九十里,到達城濮。
城濮這個地方,地形開闊,一馬平川,確實很適合春秋車戰(zhàn)。雙方擺開陣勢,晉軍兵車七百乘,兵力超過五萬;而楚軍兵車超過千乘,總兵力超過八萬。
晉國分三軍,中軍將先軫,中軍佐郤溱;上軍將狐毛,上軍佐狐偃;下軍將欒枝,下軍佐胥臣。
與晉國三軍類似,楚國也分為三軍,分別由斗得臣、斗宜申、斗勃統(tǒng)領(lǐng)。
比較雙方的將領(lǐng),最大的不同,楚軍三位主將,全都是楚國宗室成員,而晉軍的六位大將,無一是晉國宗室,全都來自各大豪族。這種配置,也是晉楚內(nèi)部權(quán)力斗爭的一個縮影,楚國是宗室內(nèi)斗,晉國則是豪族互毆。
兩軍對壘,楚軍的右軍,對壘晉軍的下軍,戰(zhàn)爭首先從這一個方向發(fā)起。
春秋車戰(zhàn),與春秋賽馬的規(guī)則相似,講究下駟對下駟,中駟對中駟,上駟對上駟,順序和位置不能亂。也就是說,晉國下軍對楚國右軍,晉國上軍對楚國左軍,晉國中軍對楚國中軍。
此戰(zhàn)楚國中軍,刨去傷亡和掉隊的軍士,依然還有十之六七,而申息之師則折損嚴重,只剩下十之一二,以至楚國用了好幾年才恢復元氣。
斗得臣倒也是英雄人物,他領(lǐng)敗軍安全撤回楚境,便引咎自殺,一了百了。
晉軍方面,全軍尚存十之七八,繳獲楚軍戰(zhàn)車幾百輛,俘虜對方數(shù)千人,戰(zhàn)果頗豐。
晉軍回師路過東周洛邑,周襄王率領(lǐng)大臣出洛邑三十里外迎接,晉文公將繳獲的戰(zhàn)車一百乘,步卒一千人贈送給周襄王,另有器械衣甲十余車。得到這么厚重的禮物,周襄王喜不自禁,命晉侯為方伯。賜方伯之華服,彤弓一把,彤矢百支,同時還有虎賁之士三百人。
晉文公重耳,繼齊桓公之后,成為春秋第二位霸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3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秦朝宰相李斯,為什么會被趙高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