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梟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擊敗呂布、袁紹、馬超等人,逐漸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為了爭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廣招賢士。經(jīng)過一番努力,司馬懿被曹操招到了賬下。
眾所周知,司馬懿以隱忍著稱。曹操在世時,司馬懿以退為進,謹慎小心。公元213年,漢獻帝劉協(xié)冊封曹操為魏公,于鄴城建立魏王宮銅雀臺,享有天子之制,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至高權力。
公元220年3月,曹操病死,長子曹丕繼為魏王。同年秋,漢獻帝被迫禪讓,曹丕登基,是為魏文帝。曹丕稱帝后,司馬懿的地位逐漸提高,官至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參與了曹魏統(tǒng)治集團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成為曹丕的重臣。
公元226年,曹丕病死。按照曹丕遺詔,由司馬懿、曹休等人輔佐曹叡,結果司馬懿被封為舞陽侯,后又遷驃騎大將軍。大將曹真死后,司馬懿多次領兵與東吳、蜀漢對峙,在頻繁用兵中,司馬懿逐漸掌握了曹魏的大權,成為最有權力的大臣。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司馬懿趁著曹爽陪同曹芳離開洛陽至高平陵掃墳,發(fā)動了“高平陵之變”,曹魏大權盡入司馬氏家族手中。高平陵之變后,司馬懿將曹爽誅三族,這是為何?
有人說,這有什么疑問的,這是斬草除根啊??刹芩耆珱]有必要殺啊,曹爽雖然是大將曹真的兒子,可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父親有點影子,更像一個生下權貴家庭的紈绔子弟。
高平陵之變后,曹爽拒絕大司農(nóng)桓范提出的帶著曹爽去許昌,以皇帝之名號召全國兵馬反擊司馬懿,結果放下武器向司馬懿投降。這讓大司農(nóng)桓范憤怒不已,怒斥,“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頭肉,今桓范隨卿滅門也?!?/p>
司馬懿之所以要誅殺曹爽三族,除了斬草除根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曹爽有眾多親信才是根本原因。比如南陽的何晏、鄧飏、李勝,沛國的丁謐、東平的畢軌等人,都曾在曹魏擔任重要職位,如果不小心應對,很有可能起兵造反。
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四個字,“樹大根深”!于是,司馬懿一不做二不休,“於是收爽、羲、訓、晏、飏、謐、軌、勝、范、當?shù)?,皆伏誅,夷三族?!?/p>
政治斗爭中絕對沒有緩和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曹爽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才會被滅三族。我們現(xiàn)代人看起來司馬懿做的卻是太過絕對了,但是這就是政治斗爭的基本原則。曹爽是地道的政治白癡,政治斗爭水平比自己老祖宗曹操差遠了。高平陵政變時曹爽為什么要交出兵權,就是他天真的以為司馬懿會留他一線生機,錯信了司馬懿的甜言蜜語。
《軍師聯(lián)盟》中司馬懿要殺曹爽的小兒子時旁人求情說這還是個孩子啊,司馬懿說如果這時候站在這里的是曹爽,他也會這么對我的孫子。
所以如果你單單問司馬懿為什么滅曹爽三族,我只能說這是政治斗爭的原則,外加上司馬懿此人也實在是一個垃圾,這件事情肯定會發(fā)生。
你可以想想別的例子是否如此,不要舉曹操和漢獻帝的例子,我們在這里說的政治斗爭,曹擦和漢獻帝之間沒有斗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5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