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知道,唐朝詩壇有“三大天王”:李白、杜甫、白居易。
但很少中國人知道,唐朝詩壇還有“三大天后”:李冶、薛濤、魚玄機。
我寫過不少關(guān)于唐詩的文章,卻一直沒有寫過唐朝的女詩人。
經(jīng)常是不忍寫。表面是驕傲與瀟灑,翻開來,內(nèi)里全是掙扎與悲哀。
命若浮萍無定根,哪堪雨打風吹去?
1
從來沒有一個朝代像唐朝這樣,國都長安動不動就淪陷了。終唐一朝,長安至少被攻陷了五六次。
神奇的是,基本上每一次都能轉(zhuǎn)危為安,收復(fù)國都,繼續(xù)李家的統(tǒng)治。代價則是,皇帝還都之后,無一例外都要收拾人心,還有收拾人。
比如建中四年(783),涇原鎮(zhèn)士兵嘩變,攻陷長安,擁立朱泚為帝。經(jīng)過不細說了,反正次年七月,歷經(jīng)死難回到長安的唐德宗,開始收拾人了。
當時長安城里最著名的女詩人李冶,上了黑名單。
涇原兵變時,李冶身陷長安,沒能隨從唐德宗逃離。原因不詳。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她已不受皇帝的寵重,倉皇逃命之際,皇帝身邊人那么多,自然也不會想到要帶著她一起跑。
唐德宗還都之后,倒想起她來了。
據(jù)學者陳尚君考證,可能是朱泚稱帝期間,看中李冶的詩才,因而讓她寫詩歌頌新朝。作為皇帝逃難時被遺落在都城的、年過半百的女詩人,李冶何來抗拒的力量?于是只能寫了,按照慣常的套路,說天下歸心,祥瑞頻現(xiàn)等等。這首歌頌新朝之詩,肯定傳到唐德宗耳朵里,因此要進行追究。
史載,唐德宗召喚李冶,可能是聽了李冶的自辯,仍然覺得不可原諒,遂訓斥她說:你看人家嚴巨川,跟你一樣身處陷城,身不由己,但他怎么寫的?“手持禮器空垂淚,心憶明君不敢言”,看看,人家陷身偽朝,但心存我這個故君吶!而你呢?
訓斥完,不再給李冶辯解的機會,直接下令將她處死。
政治巨變,一個柔弱的女詩人,最終成了帝王無能的犧牲品。
2
李冶,字季蘭,常年生活在吳興(今浙江湖州)。吳興古時候叫烏程,她因此被稱為“烏程女道士”。
她的身世已湮沒在歷史中,我們無法知道她出身在什么樣的家庭。甚至連她的出生年份,也無法確知。學者推測,她可能出生于725年至740年之間。如此,她死時應(yīng)該在45歲至60歲之間。
現(xiàn)在只知道,她很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詩才。五六歲時,她父親抱著她來到庭院里,手指薔薇讓她詠詩一首,她張嘴就來,十足一個小天才。但父親聽到她念末兩句——“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突然心情大壞,對人說:“此女將來富有文章,然必為失行婦人矣?!?/p>
古人相信,詩是預(yù)言,而且往往是不祥的預(yù)言,稱為“詩讖”。在父親聽來,“架”與“嫁”同音,因而這兩句詩的意思就變成:尚未出嫁的女子,心緒就亂縱橫,想入非非,小姑娘長大了鐵定要學壞。
李冶年輕的時候就遁入道門,原因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她成人后,父親怕她有失婦行,將她送入道觀;也有人認為她入道之前,有過“失行”之事,為夫所棄,不得已而入道。
道教在唐代算是“國教”,發(fā)展極盛,道觀林立,還出現(xiàn)了許多女道士觀。公主、宮人入道成為風氣,可以確定的是,許多女性入道,并非出于信仰,而是在陷于某種具體困境時尋求人生的出路。
當然,也有經(jīng)濟上的考慮。唐朝國策規(guī)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官二十畝,僧尼亦如之”。雖然受田之數(shù)不多,但因為免除了賦稅徭役,托身道觀之中能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這應(yīng)該是出身不高、有才而命運不幸的李冶們?nèi)氲赖脑蛑弧?/p>
《唐才子傳》說,李冶“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這樣一個才貌雙全的女道士,身邊很快聚集了一幫文人名士。
李冶應(yīng)該很享受這種出世又入世的游宴生活。她一度與名士陸羽、朱放、崔渙、劉長卿,以及詩僧皎然等人過從甚密。有人通過他們之間的酬唱詩作,猜測李冶與他們中的至少一人有超越朋友的關(guān)系,但目前的史料無法證實,只能是猜測而已。
她與寫作《茶經(jīng)》的陸羽關(guān)系很好,有一首詩寫陸羽來探望她,她欣喜不已,顧不得自己虛弱的病體,支撐起來與友人飲酒誦詩:
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無論哪個年代,一名修道的女子卻熱衷于熱鬧的場合,都會被貼上不貞的標簽。所以當時人評價李冶,說她“形氣既雄,詩意亦蕩”。一個“蕩”字,把她的豪放都烘托出來了。
事實上,她和名士們聚會玩樂時,確實很放得開?;ハ嘀g講起葷段子,尺度比開黃腔的馬云大多了?!短綇V記》記載了一個事:
李冶有次和諸名士相聚烏程縣開元寺。得知著名詩人劉長卿患有疝氣,李冶調(diào)侃說:“山氣日夕佳?”劉長卿反應(yīng)很快,對曰:“眾鳥欣有托?!迸e座淫笑。
李冶口中的“山氣”,是說劉長卿有疝氣;劉長卿則反擊說李冶與眾多男人有性關(guān)系,“鳥”指的是男根。兩人都舉出人們熟悉的陶淵明詩句,卻變其意而用之。在寺廟里當眾開黃腔,可見李冶也是個老司機了。
但不能因此就說李冶詩風淫蕩。比如她寫過一首簡單而又深刻的詩,在當時流傳很廣:
八至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詩的結(jié)論是論夫妻關(guān)系,“至親至疏”把人世間結(jié)發(fā)夫妻的感情及其變質(zhì),都說盡了。
難怪劉長卿在不開黃腔的時候,評說李冶是“女中詩豪”。清代詩評家對她的評價也相當高,說她“筆力矯亢,詞氣清灑,落落名士之風,不似出女人手”。
也正因此,她在年近半百之時,居然受到唐德宗的青睞,應(yīng)召入宮。她寫了一首詩跟江南的朋友們告別:
恩命追入,留別廣陵故人無才多病分龍鐘,不料虛名達九重。仰愧彈冠上華發(fā),多慚拂鏡理衰容。馳心北闕隨芳草,極目南山望舊峰。桂樹不能留野客,沙鷗出浦謾相逢。
詩中說自己已經(jīng)“龍鐘”老態(tài),滿面“衰容”,滿頭“華發(fā)”。這不只是抒寫了老年遲暮之感,也表明她不能適應(yīng)華麗富貴卻又森嚴禁錮的宮廷生活。
說起來,也是李冶命該絕。此一去,再無回。
3
像李冶一樣,大唐第一才女薛濤在年幼之時就彰顯了才氣,預(yù)埋了詩讖。
相傳薛濤八九歲時,一日,其父手指井邊梧桐而吟:“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毙」媚飸?yīng)聲而續(xù):“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p>
前面說了,“鳥”在唐代已經(jīng)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代稱,特定的語境下不宜亂說。所以父親聽了薛濤的詩很郁悶,預(yù)感到這個小女孩將來難逃與眾多男人廝混的宿命。
沒過多久,父親因病早逝,薛濤與母親相依為命。整個家庭陷入困頓,唯一不受抑制的,可能只有她的天才發(fā)展了。史載,薛濤能言善辯,機警敏捷,不僅寫得一手好詩,還練得一手好字,筆力頗似王羲之。
大約在15歲那年,她在一個場合遇到時任蜀地的最高長官——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韋皋命她作詩,她提筆從容寫下:
謁巫山廟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
史書說,韋皋閱后十分欣賞,遂讓薛濤入了樂籍,為營妓(軍中官妓)。此后,薛濤就以樂妓的身份,出入韋皋幕府。
通常都說韋皋是最先賞識薛濤的大人物,但韋皋讓薛濤入樂籍卻頗多私心。這樣,在他舉行公務(wù)接待、私人宴飲之時,薛濤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場作陪,侍酒賦詩,成為韋皋塑造名士風流的門面,一如現(xiàn)在的交際花。
薛濤陰差陽錯,在一個卑賤的身份中,盡顯才華,征服了往來蜀地的所有文人名士。漸漸地,大唐的知名人物都以入川會見薛濤為榮,來訪者絡(luò)繹不絕,而薛濤本性狂逸,反客為主,名氣蓋過了韋皋。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沒有顧及韋皋的感受,引起韋皋震怒。
唐德宗貞元五年(789),也就是李冶被處死五年后,19歲的薛濤被韋皋罰赴偏遠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勞軍。
松州接近吐蕃,是唐朝對外作戰(zhàn)的第一線。一個以詩才出名的年輕女子,從成都跋涉到松州,艱苦可想而知。
而這一懲處,更讓薛濤意識到權(quán)力之網(wǎng)無處不在。她的身份、性別、地位,決定了她只能是任人擺布的奴與妓。達官顯貴喜則寵,怒則罰,人情冷暖,莫此為甚。當她意識到這一點時,她早年的歡快已被巨大的痛苦吞噬。
達到松州后,她給韋皋寫了很多詩,乞求寬宥,放她回去。
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其一聞道邊城苦,今來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其二黠虜猶違命,烽煙直北愁。卻教嚴譴妾,不敢向松州。
這兩首詩,有對往日作樂的懺悔,有對邊關(guān)戰(zhàn)士的同情,有對戰(zhàn)爭前線的愁思,更有對個人命運的憂懼。明代才子楊慎說,這詩得詩人之妙,就算李白見了也要叩首,元稹、白居易之流紛紛停筆。
后來,薛濤又給韋皋寫了卑屈到極點的《十離詩》,把自己比作犬、燕子、鸚鵡等,把韋皋比作主人、巢、籠等,傾吐了她對長官的依賴。
韋皋讀后,深受感動,這才將她召回成都。
回成都后,韋皋為薛濤脫離樂籍,允許她隱居浣花里。算起來,薛濤從妓的時間大約是4年,從15歲到19歲。但這個身份卻跟了她一輩子,以后想甩都甩不掉。
她隱居浣花里時,正當最好的年華。實際上名為“隱居”,但只要韋皋需要陪同或者接待,她均必須隨叫隨到,并無十足的自由。
她一生侍奉了九任蜀地的最高行政長官,一直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狀態(tài)?,F(xiàn)在有一些情感文,說什么“縱使人間不值得,但你(薛濤)從來都不是附屬品”,其實是完全不懂薛濤生存狀態(tài)的瞎說。
段文昌擔任西川節(jié)度使時,薛濤已經(jīng)年過五十。有一次,段文昌要她陪同游覽一座寺廟,病中的薛濤實在無法起身,只好寫詩告假,希望獲得批準。她長期強顏于觥籌交錯間,一顆詩心難掩掙扎與痛苦。
段相國游武擔寺,病不能從,題寄消瘦翻堪見令公,落花無那恨東風。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
這告假之辭說得破費苦心。她說,我因病不能陪同您去游寺,既如此,我是連梳洗都懶怠的。她希望這樣撫慰對方,免使震怒。內(nèi)心的卑微,相信段文昌一讀就能感受到。
4
盡管一生卑怯,薛濤還是成長為大唐最厲害的女詩人。這不得不說是她的天才與造化。
與她同時代的一流詩人,比如白居易、王建、劉禹錫、張祜、杜牧等等,都與她有過唱和之作。
她后來喜歡著道袍,把自己打扮成女道士。這樣方便于她在公共場合活動。這個社會的男性精英,表面上欣賞她,以與她結(jié)交為榮,但骨子里卻不認同一個曾淪為樂籍的底層女子。
當時人直接說她是“文妖”。
她完全明白自己的處境,雖然時常有女詩人的情懷,以及對愛情、婚姻的渴慕,但并不敢輕易表達。
春望詞(之一)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唯一的一次,她可能對小她10歲的元稹動過心。
晚唐人范攄在《云溪友議》里記載,元稹素慕薛濤之名,等他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出使川東時,地方長官嚴綬便常派薛濤去作陪。后來,元稹回長安,不敢?guī)а瑲w,只好寄詩傳遞相思:
寄贈薛濤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fā)五云高。
傳說元稹后來有意接薛濤到長安,但遇見了更加年輕貌美的劉采春之后,很快就把薛濤這個半老徐娘忘了。
我們現(xiàn)在已無從得知薛濤的心情,但以她的閱歷,她不至于不明白自己的身份,也不至于不明白當時貴賤不通婚的律令。她也許從來就知道元稹是個渣男,只是還想麻痹自己,讓自己投入這段感情,哪怕只是如同一片流云,偶爾投影她的波心,她就足夠了。
而元稹后來并不敢面對這段感情。他在川東寫過32首詩,編集子的時候卻刪掉了10首,極力掩蓋他與薛濤的關(guān)系。對他來說,當時元配韋叢尚在世,這名后來把自己打造成“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癡情專一男,怎么能讓一個身份卑微的女詩人毀了名聲呢?
所有的美好記憶與不堪現(xiàn)實,終成“花開花落時”。
僅此而已。
薛濤獨自面對自己的衰老,憔悴凋零,死時大約63歲。
5
薛濤死后36年,唐懿宗咸通九年(868),都城長按附近的咸宜觀發(fā)生一起殺人案。作案者是年僅25歲的女道士魚玄機。
與魚玄機差不多同時代的皇甫枚在《三水小牘》中記述了案情的詳細經(jīng)過。
這年的正月,魚玄機外出happy,臨走時叮囑婢女綠翹:“你不要出門,如果有客人來,就告訴他我去了哪里?!?/p>
魚玄機玩到晚上才回來,綠翹迎上來開門道:“某某客人來過,聽說您不在,沒有下馬就走了。”這位客人素來跟魚玄機很親昵,關(guān)系非同一般,她不由得多心了:他為何沒有循跡來找自己,真是當即就離開了嗎?
她嚴重懷疑綠翹跟那人有私情。
當晚,魚玄機張燈鎖門,在自己的臥室中審問綠翹。綠翹說:“我伺候您已經(jīng)數(shù)年,一直都很注意約束、督察自己,不要因為類似的過失而惹您生氣。 今天這位客人來叩門后,我只是隔著門扉通報,說您不在。 客人聽罷沒有說話,策馬而去。 說到情愛,我早就沒有把它放在胸襟了,請您不要懷疑我?!?/p>
綠翹這番表白,讓魚玄機更添怒火。她扒了綠翹的衣服,奮力拷打上百下。
綠翹仍然否定有私情,她被打得奄奄一息,請求喝一杯水,隨即以水代酒,澆地立誓:“您想追求三清長生之道,卻忘不了寬衣解帶的枕席之歡,竟然如此猜忌,厚污行得端、立得正之人。我今天必定會死于你的毒手了,若是沒有上天,我就無處訴冤,如果有,誰能抑制我的靈魂?我絕不會輕易銷蝕于幽冥之中,縱容你的淫佚。”
說罷,氣絕而亡。
魚玄機心迷神亂,趁著夜深人靜,把綠翹埋到后院的紫藤花下。
此后,但凡有人問起綠翹,魚玄機總是說:“趁著春雨過后跑了。”
直到有一天,綠翹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告官,事發(fā),魚玄機供認不諱。
按唐律,擅殺婢女,只須流放一年,罪不至死。但負責此案的京兆尹溫璋,向來以嚴酷出名,他早耳聞魚玄機作風不佳,何況魚玄機本來就出身卑微,因此判了死刑。
投入獄中等死的魚玄機,竟然寫出了晚唐最清絕的兩句詩:
明月照幽隙,清風開短襟。
此等豁達,跟她的年齡并不相符,但她年紀輕輕,早已閱盡世事蒼茫,一切也就放開了。
這年秋天,大唐最后一個著名女詩人被處死。
6
在同時代人的眼中,魚玄機是一個披著女道服的蕩婦、娼婦。當時人說她入道后,“自是縱懷,乃娼婦也”。又說她是“亂禮法、敗風俗之尤者”。
但也可以看出,這個他們心目中風流成性的女道士,有一個蛻變的過程。
魚玄機出身在長安一戶普通人家,但“性聰慧,好讀書,尤工韻調(diào),情致繁縟”。后來被進士李億看上,納為妾。
唐朝等級森嚴的通婚制度,決定了出身平凡的魚玄機不可能成為士族門閥或科舉新貴的正室。但她似乎很接受自己作為一個妾的身份。
期間,她陪李億輾轉(zhuǎn)外地做官。盡管有正室的干擾,使得她不能與李億同住一處,但她還是給夫君寫下了許多情意滿滿的相思之詩:
送別
秦樓幾夜愜心期,不料仙郎有別離。
睡覺莫言云去處,殘燈一盞野蛾飛。
她是飛蛾,李億是火。這也預(yù)示了她飛蛾撲火般的命運。
在李億回到長安候補新官職之時,魚玄機被拋棄了。對此,史書記載不明,有的說李億拋棄她是因為“愛衰”,不再愛了,有的說是李億正室的嫉妒,把她趕出家門。
現(xiàn)在普遍認同后一種說法,理由有二:第一,被拋棄后,魚玄機還給李億寫過情詩,說明他們之間感情未消減。第二,魚玄機隨后入了咸宜觀當女道士,咸宜觀是唐玄宗之女咸宜公主出家后所居,此后長安城中貴族女眷出家多居此觀。如果沒有李億支持,魚玄機恐怕難以進入這座女道觀。
總之,魚玄機因為社會身份阻隔,經(jīng)受情傷后,性情大變。正如邵氏電影《唐朝豪放女》中,她的臺詞所說:
有學問的女人可以做什么?我不喜歡做人家的妻子,我不喜歡做人家的小妾,我不喜歡做妓女,我不喜歡做尼姑,我舍不得我的頭發(fā),所以,我只有做女道士咯!
如同李冶和薛濤一樣,魚玄機開始與當時的文人名士酬唱往來,包括著名詩人溫庭筠、李郢等等。
后人將魚玄機和溫庭筠湊成一對,但實在沒有證據(jù)能支撐這一點。倒是李郢,應(yīng)該是魚玄機傾慕的類型。魚玄機給他寫過這樣的詩:
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無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處弄船歸。自慚不及鴛鴦侶,猶得雙雙近釣磯。
詩中用了阮肇遇合仙女的傳說,將自己比喻為主動追求的仙女。但是,李郢似乎并未對這一追求給予回應(yīng)。想必魚玄機也是心碎過幾秒鐘。
之后,她給交往過、看得上的文人名士都寫過大尺度的詩。
在那首著名的《贈鄰女》中,她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態(tài)轉(zhuǎn)變:
贈鄰女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此詩前三聯(lián)寫盡了被拋棄后的斷腸之情,最后一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卻說宋玉、王昌這樣的美男子多的是,我們完全可以擺脫憂愁,主動追求。對此,明朝人黃周星調(diào)侃說,魚老師這是在“誘人犯法”呀。
的確,在男權(quán)主導的社會里,只要拋卻心中的條條框框,女性至少也可以獲得情感的自由,盡管這跟現(xiàn)實的自由還有很大的距離。
為了這點內(nèi)心的情感自由,魚玄機被同時代的男人罵作“娼婦”。直到元代之后,社會開始渴求這些自由,她才被奉為典范,她的詩才被認可。明朝人鐘惺甚至說,魚玄機是“才媛中之詩圣”,是女詩圣。
但這些都是后話了。當她被嫉妒、猜疑、偏激與狂暴裹挾的那一刻,失手打死了婢女綠翹,“魚玄機”三個字已經(jīng)染上了不潔的濃郁腥氣。
大唐最后一個著名女詩人,僅留給時代一個悲哀的背影。
說起來,大唐詩壇的“三大天后”,真的沒有一個命好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8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