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朱元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一個建立了漢朝一個建立了明朝。
但其實嚴格來講,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草根農(nóng)民。
劉邦好歹當過泗水亭長,是秦朝的底層公務員,相當于現(xiàn)在的派出所所長一類。
而朱元璋不一樣,他家往上幾代數(shù),都是貧農(nóng)。
他小時候就是個放牛娃,后來又在寺廟當了陣子和尚。
所以也有人說他才是唯一的布衣天子,從貧民一路升級打怪,最后逆襲成為一國之君。
也許是因為從前地位太低微,朱元璋心里一直很自卑,經(jīng)常疑神疑鬼,總覺得大家在嘲笑他,最典型的就是文字獄了。
群臣常常因為一兩個字,而被認為是含沙射影,譏諷他的過去而惹來殺身之禍。
例如他最忌諱的就是“則”字,因為他認為這個字和“賊”類似,他建立明朝前,一直是被人當做反賊的,這就是典型的做賊心虛了。
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作《長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斬;福州府學訓導林伯璟作《賀冬表》中有“儀則天下”,斬;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作《謝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
此外他還很在意“生”字,與“僧”類似,常州府學訓導蔣鎮(zhèn)作《正旦賀表》中有“睿性生智”,斬。
所以說在朱元璋手下當官真是心累,啥時丟了命都不知道。
不過雖然他大興文字獄,但并不代表他厭棄一切文化。
他平常也喜歡做做小詩,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他登基那天,聽到雞鳴,以為祥瑞,即興所作的那首《詠雞鳴》了,全詩如下: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詩詞界有種特殊的題材叫打油詩,這類詩多以通俗詼諧為主,最出名的就是唐代的詩人張打油那首《詠雪》:“江上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p>
運用白描的手法,將大雪過后的風景描寫得形象又風趣,引人入勝。
朱元璋這首詩也是如此,這首詩單看前兩句真的是俗得不能再俗。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這兩句寫的是公雞鳴叫的動作,反復詠嘆。
詩歌中也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寫法,例如《詩經(jīng)》的“式微,式微,胡不歸”、駱賓王的“鵝,鵝,鵝”,這樣的描寫往往有強調(diào)作用。
但也許是因為朱元璋這里的“撅”字太過粗鄙,所以被很多人詬病。
當時的大臣一聽說皇帝要作詩,都表示洗耳恭聽。
結(jié)果聽他第一句這么粗鄙,很多人都是想笑又不敢笑。
聽到第二句,全都忍不住了,哄堂大笑。
估計心里都在嘀咕:真是鄉(xiāng)野村夫,這樣也叫詩?
可是朱元璋接下來的兩句卻是讓他們驚掉了下巴。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雞鳴過后,曉月殘星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冉冉初生的太陽,普照大地。
當時朱元璋率領起義軍推翻元朝的政治,新的王朝正如旭日東升,蓬勃向上。
就像毛主席的那句“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他的這兩句也是十分有氣勢,不僅寫出了他開創(chuàng)帝王基業(yè)的霸氣,更是表明了他欲成就千古一帝的決心。
總體來看,這首詩比起唐宋的那些名詩真的是難登大雅之堂,雖然后兩句讓人眼前一亮,但前兩句委實過于粗陋了。
不過有時大俗即大雅,作為一個草根出生的農(nóng)民,能寫出這等氣魄的詩歌,也是不容易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58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