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項羽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有著太多的英雄們隕落其中,他們每一位都是在歷史上留下著光輝的事跡的,也許有的只是短暫的出現(xiàn)過,但是他們卻深深的被人們記在了心中。今天就帶著大家來研究一下,項羽最恥辱的一次敗仗,為何是因為自己的慌張?zhí)优?,導致了自己損失兵力十萬,更是徹底的失敗,自己也因此自刎,來看看這段歷史吧。
那個時候的西楚霸王項羽,是一位名氣十足的猛將。就像當時,他在巨鹿之戰(zhàn)中,打破自己軍隊的鍋,又擊沉了戰(zhàn)船,就是為了不給自己留下后路,以此打敗了秦軍四十萬的大軍;之后又在彭城的戰(zhàn)役中,項羽僅僅只率領(lǐng)了三萬的精兵,就成功的擊潰了劉邦的五十多萬的大部隊,更是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的奇跡。但是隨著時局的變化,項羽最終輸?shù)袅藨?zhàn)爭,特別是他的最后一戰(zhàn),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慘的敗仗!
當時在公元前203年的時候,項羽陷入了困境,一方面是劉邦選擇防守不戰(zhàn),另外一邊就是劉邦麾下的將領(lǐng),不斷的騷擾項羽的大后方,他陷入了想戰(zhàn)又戰(zhàn)不了,想撤退也沒辦法進行后退,就是這樣尷尬的境地。最后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和劉邦達成和平相處的協(xié)議,以鴻溝為界限,平分天下。但也就是在劉邦準備撤軍的時候,自己的軍師張良、陳平卻建議毀約,來偷襲楚軍。
劉邦便聽取了兩人的建議,于是,就率領(lǐng)帶部隊進行追擊,并且還派人通知了彭越、韓信等人,讓他們帶領(lǐng)部隊前來進行包圍項羽。但是劉邦沒有想到他們兩人卻沒有派兵前來,結(jié)果導致劉邦的軍隊被項羽給打敗,因此,劉便選擇堅守,不敢在出戰(zhàn),他便召來張良進行商討,老張?zhí)岢稣f,您現(xiàn)在趕緊用分封土地來作為條件,請他們進行出兵。
在有了對策之后,劉邦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便趕緊的派出了使者,去向韓信、彭越做出許諾,將陳國以東傅海歸于齊王,睢陽以北直到谷城歸于彭相國。這兩個人看到他給出的價格也比較合理,隨即就決定進行出兵。而在這個時候的項羽又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自己的一員大將周殷又叛變到了楚國。
也正是因為這樣,戰(zhàn)場上的形勢發(fā)生了極大的轉(zhuǎn)變,劉邦成功的集結(jié)了四路大軍,人數(shù)高達四十萬以上,他們順利的將項羽以及他的十萬大軍給包圍在了垓下。也就是在垓下的戰(zhàn)斗中,韓信率領(lǐng)著自己的三十萬大軍作為中路大軍,對項羽進行進攻,此時的西楚霸王沒有絲毫的懼怕,還擊退了韓信的主力大軍。
但是畢竟當時的漢軍是在是太多了,位于左右兩側(cè)的孔將軍、費將軍主動出擊,重創(chuàng)了楚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韓信機智的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機,指揮大軍進行沖鋒,最終大敗了楚軍。之后楚軍就陷入到了漢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這場戰(zhàn)斗的失敗對于項羽的打擊是非常大。
也正是在這樣的打擊下,使得項羽失去了往日的冷靜,做出了一個自己人生中最錯誤的決定,他竟拋棄了自己的十萬大軍,獨自率領(lǐng)著八百的精銳士兵趁著夜色進行突圍。在失去了主帥的楚軍自然就陷入了一片的混亂,就這樣垓下之戰(zhàn)直接變成了一場大屠殺,由于項羽他的獨自突圍,導致了他在一日之內(nèi)的時間就失去了十萬大軍。
當劉邦發(fā)覺項羽突圍之后,便立即派自己的騎將進行追擊,也就是在追擊的途中,項羽的兵力越來越少,到最后剩下自己一人了。也許就是在這逃亡的過程中,西楚霸王嚴重的意識到自己的失誤,自己拋棄大軍,拋棄了親人,獨自逃跑,就算逃回到江東,自己也沒有臉面去面對江東的父老們,在逃到烏江的時候,便選擇了自己了解掉了性命,至此一代霸主隕落了。
其實,如果當時他不慌忙的進行突圍,逃跑,率領(lǐng)著十萬大軍一起進行突圍也不是沒有活下的機會。所以,小編認為,正是項羽他的孤傲和自私,才導致了他在慌亂中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導致他獲得了失敗,更是因此斷送了自己的江山和性命,大家認為呢?
根據(jù)《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項羽曾說自己一生大小七十余戰(zhàn),史記并未一一記錄,大體重要的應該有以下幾次:?
1、雍丘戰(zhàn)役,大破秦軍,斬李斯的兒子李由。?
2、巨鹿之戰(zhàn),奠定項羽霸王基業(yè)的戰(zhàn)役。?
3、彭城之戰(zhàn),以三萬楚軍打敗劉邦五十六萬諸侯聯(lián)軍,是軍事史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奇跡。?
4、滎陽會戰(zhàn),與劉邦的諸侯聯(lián)軍相持,后劃定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協(xié)議。?
5、垓下之戰(zhàn),項羽一生唯一的一次敗戰(zhàn)。?
6、東城快戰(zhàn),項羽一生最后一次戰(zhàn)役,僅二十八騎。
項羽驍勇善戰(zhàn),為何最后輸給了屢戰(zhàn)屢敗的劉邦?若論中國真實歷史上的猛將,項羽絕對能名列前茅,動不動就手刃百人的事情,實在是太恐怖了,在太史公司馬遷的認知里,也就只有戰(zhàn)神蚩尤才有這本事吧。然而,項羽這么能打,最后還是在垓下一敗涂地,敗給了漢高祖劉邦。為什么?其實這并不奇怪,正因為項羽太能打,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所擊者服,所擋者破,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取,所以他并不會把別人放在眼里,劉邦也好,韓信也罷,在他項羽眼里,就是垃圾。
但是,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劉邦、韓信、英布、彭越等人,或許單拿出來,都不如他項羽能打,都沒法像他項羽那樣橫掃六合,氣吞八荒,但這些人聚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就是他項羽萬萬敵不過的了。更何況,劉邦、韓信、英布、彭越等人未必遜色于他。拿劉邦來說,以百八十位壯士舉事,兵不血刃地拿下沛縣,而后據(jù)有泗水郡,后又以偏師之力西進,接連攻破秦地多座城池,逼迫秦王子嬰投降,這份能力,也夠強悍吧?
再后來,劉邦兵出漢中,迅速還定三秦,并持續(xù)地東略地,直取項羽都城彭城,彭城之戰(zhàn)雖失敗,但卻始終能堅守住滎陽前線,楚漢相爭四個年頭,項羽始終未能進入到劉邦的腹地關(guān)中,但劉邦的人馬卻能持續(xù)地在項羽的后方搗亂,甚至在楚漢象征末期兵臨彭城之下。再說彭越吧,看上去就是個莽夫,實際上卻是天生的領(lǐng)袖,永遠都得審時度勢,破秦之時就主動跟劉邦匯合,共擊秦軍,在楚漢相爭中,彭越投靠到劉邦的陣營中,直插項羽的腹背,多次攻下項羽的城池把項羽搞得疲于奔命。
至于韓信,就不用細說了吧。一生未有敗仗,垓下對壘項羽,項羽也只能在四面楚歌聲中逃之夭夭。而英布,在劉邦晚年造劉邦的反,直接侵吞了劉邦叔伯兄弟劉賈的荊國,逼劉邦四弟劉交戰(zhàn)略撤退,無奈和,劉邦親征英布,劉邦的長子劉肥也率十二萬齊軍前來助陣,才使劉邦穩(wěn)住基本盤。這個早年破秦的先鋒,雖然能力不如劉邦、韓信和彭越,但也絕非善茬。這么些人一起搞項羽,項羽焉能不敗?
項羽攻破咸陽后,一把火燒光咸陽,分封十八路諸侯,他自己封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
這個彭城,就是項羽的老窩了。
那么,劉邦是怎么把項羽的老窩給端了的呢?
當時的情況是,齊國的田榮造反了。這時,關(guān)中的劉邦也想借機東出,但是為了麻痹項羽,他讓張良做了兩件事。
劉邦讓張良做的第一件事是,讓他寫信告訴項羽,劉邦得到關(guān)中后,心里已經(jīng)很滿足了,不敢東出與霸王爭鋒。第二件事是,讓張良把田榮及彭越的反書,送給項羽。說齊國與趙國聯(lián)合起來滅楚國。
于是項羽就以為,他的打擊目標是齊國的田榮。搞定齊國,再來對付劉邦。
于是,項羽率主力攻齊,只留部分兵力留守,防備劉邦東進。
公元前205年春天,項羽在陽城大破齊國,田榮敗死。 項羽立田假為齊王,進軍至北海,不料沿途燒殺掠奪,引起齊民反抗。這時候田榮之弟田橫乘勢而起,收集數(shù)萬人,立田榮子田廣為破,跟項羽死嗑到底。
項羽掉頭對付田橫,但是屢戰(zhàn)屢敗,被田橫狠狠地咬住,一時拖不開身。
面對項羽被田橫拖在齊國困境之中的大好戰(zhàn)機,劉邦果斷出擊。
當時, 天下諸侯都紛紛背叛項羽,劉邦收諸侯之兵,共五十六萬向楚都彭城進攻。
部署如下:命蕭何鎮(zhèn)守櫟陽,籌集軍資,補給前線;命曹參,周勃,樊噲,灌嬰等人由朝歌經(jīng)定陶,胡陵出蕭縣,彭城;命韓信繼續(xù)圍攻廢丘的章邯。
劉邦親率夏侯嬰,盧綰等一支部隊由洛陽經(jīng)雍丘,睢陽出彭城。當大軍進抵外黃時,彭越率軍三萬來會,劉邦命令彭越繼續(xù)襲擾梁地,掩護漢軍側(cè)背。
這招就叫, 集中優(yōu)勢兵力,一舉襲取彭城, 消滅進退兩難的項羽。
當然,項羽眼睛沒瞎,他派人前往漢軍偵探,已獲知劉邦東向的動向。但是,他卻不以為然。
在他一生之中,幾乎沒吃過敗仗,當年王離章邯數(shù)十萬的政府軍,都不在的話下,何況劉邦那幾十萬的烏合之眾。而他自認為,他最大的敵人是齊國的這個猶如小強般頑強的田橫。
他不能讓田橫破了他戰(zhàn)而不敗的紀錄。
于是,項羽還是堅持之前的方針,先定田橫,再定劉邦。
楚國的主力部隊都被項羽帶去打田橫了,所以漢軍進攻彭城時,進展相當順利,沿路都沒經(jīng)歷什么大戰(zhàn),就輕而易舉地攻下了彭城。就這樣,項羽的老窩就被劉邦一手給端了。
劉邦進入彭城之后,自以為大事已定,給各路諸侯封官以后,就在彭城里“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宴會”,準備大慶功績了。
這時候,項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2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諸葛亮是怎么想出兩路北伐的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