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劉禪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三國發(fā)展到后期的時候,各方勢力孰強孰弱其實已經(jīng)是很明顯了,沒有了大將支撐的蜀漢就像失去一條腿只得靠拐杖踽踽獨行的老人,相比之下曹魏就顯出了一派欣欣向榮。不過即使是在這樣的逆境中,諸葛亮依舊沒有放棄,到死都想為劉禪留下太平盛世。可惜的是,天不遂愿,最后就連諸葛亮都在路上操勞病逝。
劉禪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對于蜀漢的發(fā)展而言幾乎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此諸葛亮的死也就意味著蜀漢唯一的支柱也斷了。但是,劉禪之所以會養(yǎng)成這樣沒用的性格,其實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他對諸葛亮太過依賴了。諸葛亮一直盡忠職守,劉阿斗也十分聽話,一切大小事務(wù)全都聽諸葛亮的。
但是,時間久了,劉禪也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他一遇到事情,第一反應(yīng)都不是想著自己去解決,而是去找諸葛亮看看該怎么辦。長此以往下去,他也就習(xí)慣了聽從別人的建議,因此在諸葛亮去世以后,他才會聽信宦官的話,最后成了亡國之君。
甚至是到了現(xiàn)在,都會有人用劉禪來調(diào)侃那些無能的人,那么他真的就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廢物嗎?想一想,他在皇位上的時間有四十年之久,已經(jīng)是堅持了很久了,而且在他投降以后,他并沒有與其他亡國之君一樣落得什么凄慘的下場,反而還得了個安樂公的爵位,日常生活也依舊富足。
這樣的人,會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蠢蛋嗎?劉禪的品性到底如何,或許只有最為熟悉他的諸葛亮才是有資格評論的。對他,諸葛亮曾說過:“天資聰敏,愛德下士”,由此可見他并非是真的愚蠢。
阿斗還有兩個兄弟,而且他的母親還只是個妾,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選擇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這說明他身上肯定是有著獨特的閃光點的。他即位的時候年僅十七,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是很稚嫩的,不過好在身邊有著這么一位足智多謀又全心全意為他的丞相,當(dāng)然事事要多請教。
在劉禪接手皇位以后,曾經(jīng)著重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經(jīng)過長期戰(zhàn)斗,他認(rèn)為應(yīng)該要休息下來恢復(fù)元氣了。不過,這時候諸葛亮卻產(chǎn)生了與其不同的意見,他認(rèn)為蜀國的地理位置是不適合長治久安的,因而必須要北伐。阿斗也同意了這個想法,但是北伐多次都失敗了。原本已經(jīng)稍微有些起色的經(jīng)濟馬上又陷入了蕭條之中,后來在諸葛亮去世以后,劉禪就再也沒有北伐。
他不但懂得發(fā)展生產(chǎn)的重要性,還很明白要怎樣做才能夠拉攏人心。當(dāng)時,遇上魏國內(nèi)亂,夏侯淵一家逃到了蜀國,劉禪得知這個消息以后,為了拉攏這個大將,完全放棄了彼此之間的仇恨,還派人給了他很多的食物。
后來,還有許多人批判他“樂不思蜀”。但其實只有他做出這樣的樣子,才能夠取得司馬昭的信任。如果他整天就大喊自己要回蜀國,要復(fù)國,那么他的結(jié)局又會是怎樣呢?蜀國百姓的結(jié)局又會是怎樣呢?都不會得到好下場的。既然已經(jīng)成為了對方的俘虜,那么就要有俘虜?shù)臉幼樱舱且驗樗眠@一點,才非但沒有讓人覺得他愚笨,他反而是擁有著大智慧的。
很多人可能會感覺奇怪,如果他真的擁有著大智慧,那么他做皇帝的時候為什么不表現(xiàn)出來呢?這就說到諸葛亮了。當(dāng)時,劉備是希望諸葛亮能夠從旁輔佐劉禪,最后能夠讓他擁有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但是諸葛亮卻像溺愛的“外公”一樣,所有的事情都自己親自去做,這樣既不能讓劉禪得到鍛煉,也助長了劉禪對他的依賴。
諸葛亮是真切的想要幫助劉禪,但是力氣卻用錯了地方。從他的《出師表》中就能看出,通篇言辭感人,使人不禁為之嘆惋。但是再看其中內(nèi)容,這篇文章更加像一篇家訓(xùn),他告訴皇上誰是奸臣誰是良臣,也許諸葛亮是完全出于長輩對晚輩的教導(dǎo),但是他與劉禪之間畢竟有著一層君臣關(guān)系在。隨便換了哪個皇帝收到這樣的文章,心中肯定是有不悅的,但是劉禪作為皇帝,對待他還是充滿了寬懷之心的。
可見劉禪并不是真的傻子,在那個時代中,他是少有的看得清楚局勢的人。不過,也正是生在了帝王家,許多事情他都是身不由己的。
趙遷,作為一個娼妓生的孩子,最后得以繼承王位,成為一國之君,令人有些不可思議。
趙悼襄王的王后生有一個嫡子,叫趙嘉,即歷史上有名的公子嘉。但是,趙悼襄王并不喜歡仁孝的公子嘉,因為他是王后的孩子。有個成語叫“愛屋及烏”,反過來也一樣:“恨屋及烏”。對于王后,也許趙悼襄王并談不上恨,但至少也談不上喜歡,因為他引以為知己的是娼妓出身的趙悼倡后。
趙悼倡后,原本是秦樓楚館的風(fēng)塵女子,因為長得漂亮,被趙國一個王室宗親看上,買回了家。這之前,身為公子的趙偃就對這女的聞名許久、垂涎已久,只是還沒有機會得手。誰知道晚了一步,竟被別人給搶先了。
那個王室宗親將那女的買回家后,著實也寵愛了一段時間,她也過上了幾天好日子。但是不久,那個王室宗親就死了,苦命的她又沒有了依靠。
已經(jīng)失去一次機會的趙偃,豈能再失去一次?于是,在眾人的不解、眾臣的反對聲中,他還是為了美人鋌而走險,不顧一切地將其納入宮中。
這美人入宮后,自然是十分得寵,后來就生下了趙遷。
趙悼襄王即位后,雖然以嫡妻為王后、嫡長子為太子,但是真正喜歡的卻是趙遷和趙遷他娘。王后郁郁而終后,趙王就廢黜了公子嘉的太子位,改立趙遷為太子,其母為王后,即趙悼倡后。
趙悼襄王在位九年,趙國國勢更加衰落、國家更加貧弱、朝政更加混亂、政治更加黑暗、國難更加危急。
到了趙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趙遷繼位成為趙幽繆王時,趙國的國勢已經(jīng)危如累卵、千鈞一發(fā)。
當(dāng)時十分天下,秦國已經(jīng)占了大半。韓國更加弱小,魏國被削去五分之三,楚國自逃亡遷都到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qū))以后,就一直萎靡不振,齊國一直與秦國交好,對于各國提出的合縱攻秦運動不參與、不支持、不合作,燕國自保于東北一隅,趙國的大片領(lǐng)土也已經(jīng)被秦國攻克,多次出兵想收復(fù),都收效甚微。
在這種情況下繼位的少年君王趙遷,應(yīng)只有十來歲,正是英姿勃發(fā)的好年齡,按說該朝氣蓬勃、陽光萬丈、雄心勃勃、極具開拓精神的,可惜的是,他早就被自己的出身給精神“閹割”了。
趙遷,成長于一個荒縱混亂的環(huán)境里,習(xí)慣了聲色犬馬、吃喝玩樂,對于志向、責(zé)任、義務(wù)、擔(dān)當(dāng)?shù)日芰康膬?nèi)容,從來沒接觸過。而對于那些陰暗消極的東西,卻耳濡目染、無師自通。
他的父親趙偃,為了納娼妓入宮,不顧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只知道縱情享樂,眼看著國將不國,仍不以為意。而他也繼承了老爹的這些特點。
他即位后,只耽于享樂,國事不問、朝政不想、社稷不念、百姓不管,是一個十足的無憂君王。朝政交給郭開,郭開與春平君眼看著趙國亡國在即,居然聯(lián)合起來投靠秦國,心甘情愿做秦國的奸細(xì),做趙國的賣國賊,以為自己留后路。春平君又與嫂子(或弟媳)趙悼倡后勾搭成奸,把朝外弄亂不說,還將個后宮弄得烏七八糟、骯臟無比。他們沆瀣一氣,賣官鬻爵、貪污受賄、任人唯親、胡作非為,對于忠良之士極盡打擊之能事,唯恐國家滅亡的晚了。
趙幽繆王二年(公元前234),秦軍殺來,攻克武城。由于武城戰(zhàn)略位置重要,趙軍在扈輒帶領(lǐng)下,前往反擊秦軍,結(jié)果被秦軍擊潰,扈輒戰(zhàn)死。而后,秦軍又進攻宜安等地,趙國將軍李牧被從北方防御匈奴召回朝中任職,他率軍迎戰(zhàn),在肥下與秦軍相遇,殺得秦軍大敗虧輸。
由于趙軍在對秦作戰(zhàn)中,多年來幾乎都是敗績,此次李牧得勝回朝后,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歡迎。趙幽繆王封李牧為武安君,與當(dāng)年秦國的白起封號一樣。意思是,希望他能像白起為秦國立下功勛一樣為趙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成為趙國的保護神。
不久,秦軍進攻番吾,李牧督軍迎戰(zhàn),再次擊敗了秦軍。
秦國見李牧屢戰(zhàn)屢勝,明白不除掉他滅掉趙國不可能,就派出了以尉繚為首的高端間諜去活動。間諜們到趙國后,一方面重金收買郭開、春平君,一方面散布謠言,說李牧要反向秦國。
趙幽繆王七年(前229),正在前線指揮作戰(zhàn)的大將軍李牧被趙王派人捕獲,當(dāng)即誅殺。與李牧并肩作戰(zhàn)的大將司馬尚也在迎戰(zhàn)秦軍的前線被趙王解除了兵權(quán)。
王室宗親趙怱和齊國降將顏聚接替李牧和司馬尚,迎戰(zhàn)秦軍。結(jié)果,臨戰(zhàn)換將后的趙軍士氣低落,被秦軍大敗,趙怱陣亡、顏聚逃亡。
趙幽繆王八年(前228)十月,秦軍攻入了邯鄲城,趙幽繆王降秦,趙國宣布滅亡。
劉禪為劉備之子,蜀國第二任君主,在歷史上留給后人的形象是呆板、無能、腐朽,后期重用宦官,最后劉備辛苦打下的江山也斷送在他的手上,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罵人都說“你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但他卻是三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那么為何人們要稱他為阿斗呢?
據(jù)歷史記載劉備生前,諸葛亮曾感嘆劉禪“非常聰明,超過人們的期望”。劉備也謙虛地說“審能如此,吾復(fù)何憂!”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薄稌x書.李密傳》載,李密認(rèn)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比,齊桓公得管仲而成霸業(yè),劉禪得諸葛亮而與強魏抗衡。
阿斗是劉禪的小名這也無從考證了,但是歷史上的記載的阿斗,指的是三國時期,漢昭烈帝劉備的兒子,即劉禪,此人不里國事,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諸葛亮受劉備的托孤,逆天而行,想扶持劉禪稱霸中原,但是此人甚是無能,無法扶持。
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算是比較頻繁的,一個王朝時間長的也就四百年左右,而短的可能就十幾年至幾十年。一個王朝興起,必然就會有一個王朝覆滅,而覆滅王朝的最后一任君王,就被稱為是亡國之君;不過很多亡國之君要么選擇與王朝同在,有的則是被殺;而這里盤點的,則是亡國后投降的四位君王,看看都有誰吧。
宋欽宗-趙桓
宋欽宗趙桓是北宋的末代皇帝;原本北宋的末代皇帝應(yīng)該是宋徽宗才對,但宋徽宗卻在最后關(guān)頭把皇帝之位讓給了趙桓,所以這倒霉孩子沒享受幾天皇帝的感覺,就被金兵抓去做了俘虜。不過也是他們父子咎由自取,聽信奸臣讒言,罷免了李綱,以至于金兵圍攻汴京時無力抵抗,這才有了靖康之變。
當(dāng)了俘虜,日子肯定不好過了,金太宗封宋徽宗為昏德公,宋欽宗為重昏侯;在金國受盡屈辱折磨的宋欽宗曾求宋高宗之母帶話給宋高宗,希望能回宋朝,但宋高宗寧可殺掉岳飛,不收回中原,為的就是不迎回“二帝”;據(jù)《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宋欽宗趙桓的死因是金海陵王完顏亮命宋欽宗出賽馬球,趙桓身體孱弱,患有嚴(yán)重的風(fēng)疾,又不善馬術(shù),很快從馬上摔下,被亂馬鐵蹄踐踏死。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最后一任國主,不過這李煜沒有絲毫的爭霸之心,在他繼位后,立馬上表,尊宋為正統(tǒng),歲貢以保平安。在宋太祖趙匡胤滅南漢后,李煜趕緊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以表明臣服之意。而后又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但趙匡胤立志一統(tǒng)天下,又豈能容李煜逍遙?于是揮兵南下,南唐國滅。
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封違命侯。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據(jù)說在李煜42歲生日時,在住所聚會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懷念故國,并命南唐故妓詠唱,宋太宗聽到后非常憤怒,諸罪并罰,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這首《虞美人》雖然是李煜的“絕命詞”,但也成了李煜在中國詞壇的地位。
蜀后主-劉禪
劉禪是不必多說了,因為他實在是太有名了;劉禪是劉備的兒子,三國時期蜀漢的第二位君王,同時也是亡國之君;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云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后入蜀,蜀漢建立后被立為太子。在劉備去世后,登基為帝,拜諸葛亮為相父,并支持其北伐,后又支持姜維北伐,后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
后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后,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期間最有名的事件莫過于“樂不思蜀”,也因此給后世留下了“扶不起的阿斗”一說;就連司馬昭都說:“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陳后主-陳叔寶
陳叔寶是南北朝時期陳國的后主,同時這陳國也是南朝(宋、齊、梁、陳)的最后一個朝代;他是陳宣帝陳頊嫡長子,母為皇后柳敬言;后被授寧遠(yuǎn)將軍,遷太子中庶子、侍中,不久后被立為皇太子;在其父駕崩后,繼任陳國皇帝位,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詩文和音樂。
這陳叔寶在文學(xué)上的成就也是頗高,而且也有個極為寵愛的女人,那就是張麗華,寵愛到了國家大事也“置張貴妃于膝上共決之”的地步。后隋軍大舉南下,攻破廣陵、京口和都城建康,滅亡陳朝。陳叔寶被擄至長安,受封長城縣公。隋文帝楊堅賜予宅邸,禮遇甚厚,他仍舊沉湎酒色,醉生夢死。
其實中國歷史上投降的亡國之君還有很多,如三國時期曹魏的后主曹奐,東吳的后主孫皓等等,而且曹奐還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好運的末代皇帝;但歷史上最有名的還是以上四位,宋欽宗是最慘的,南唐后主最有才,劉禪據(jù)說是最傻的,但也有人說是最聰明的;至于陳后主,只能說是最沒心沒肺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3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宮女被遣送出宮嫁父子兩人,為王朝續(xù)命···
下一篇: 八阿哥胤禩為什么當(dāng)不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