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韰侨鹪旆吹奈恼?,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吳三桂
1644年,李自成攻城掠地,一路殺進北京,崇禎皇帝無奈于煤山自盡,明朝從此灰飛煙滅。而此時的吳三桂正鎮(zhèn)守邊疆,卻為了一個女人賣國求榮,投靠滿清,使?jié)M人入主中原,開啟了清朝的百年統(tǒng)治。
吳三桂被清廷派往云南鎮(zhèn)守,成為平西王。卻不想?yún)侨鹪诓痪煤缶推鸨旆矗罱K落得一個悲催的下場。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吳三桂放著好好的藩王不做,卻要造反?
忤逆自己的主子,成為朝三暮四的小人呢?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加以分析,就不難看出這位藩王這樣做的幾個理由:
康熙大帝
賣主求榮換得的藩王,極度膨脹的野心昭然若揭。
話說這吳三桂憑借著洞開山海關(guān),立下汗馬功勞也算是居功甚偉。不過這大清也算是沒有虧待這位,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命他鎮(zhèn)守云南,順帶也管轄著貴州等地。本來這樣的待遇已經(jīng)是夠優(yōu)厚的,可是這位西平王卻很是貪心,在朝廷的默認(rèn)之下,權(quán)利得到很大的膨脹,不僅當(dāng)?shù)氐馁x稅不上繳國庫,提留云南自用,而且這位居然有自己的軍隊。
平定三藩示意圖
人的欲望有著獨特的發(fā)展軌跡,在物質(zhì)利益得到滿足之后,精神方面的欲望便隨之而來,獲得世人的贊譽甚至尊崇,這使吳三桂政治上與清廷解除捆綁的私欲更加強烈。西平王不但有自己的貨幣,更有著軍隊,再加上具有自治意義的地方區(qū)域制度,于是,云南乃至貴州等地儼然成了一個獨立王國,而吳三桂便是這個王國的一方諸侯,頗有點與清朝政府分庭抗禮的架勢。
吳三桂
從軍事方面來看,吳三桂坐鎮(zhèn)云南,他的麾下有五十三名佐領(lǐng),此外還有一萬二千的綠營兵,可以說是兵糧充裕,所轄區(qū)域人口達(dá)數(shù)萬。吳三桂手下的部將李本深是貴州都督,手握重兵,基本上是羽翼豐滿。
吳三桂給部下拜官封爵,是不需要朝廷任命,拿現(xiàn)在的話最多是朝廷報備一下,所以由吳三桂遴選出的官員,就被戲稱為西選官,更要命的是,這些官員和軍隊的俸祿是清廷出血,也就是說清廷養(yǎng)活了這些人,卻都是給西平王做事的。
吳三桂雕像
作為云南的藩王的吳三桂,長年經(jīng)營云貴,同時在皇帝的默許之下,征討了我國邊境諸多的邦國,比如今天的尼泊爾以及不丹這些,吞噬了很多的財富,這些都為吳三桂以后的瘋狂擴張做了長久的鋪墊,埋下了隱患和伏筆。
吳三桂
年輕有為的康熙,側(cè)臥之榻豈容他人鼾睡?撤番已是箭在弦上。
實際上,吳三桂的坐大是老皇帝的事,康熙也可以等閑視之,以觀后效。但問題是,擺在康熙面前的事很多,比如臺灣問題等等,這些事要處理,比較而言撤番就顯得有些要靠前解決,畢竟有三藩的掣肘,國力民心乃至康熙的精力必然有限,此時撤番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公元1673年,康熙爺突然命尚可喜撤出廣東,吳三桂一聽有點心慌,這位西平王上疏了一個奏折,自請撤兵。吳三桂這一步棋其實試探康熙,內(nèi)心是希望康熙做出挽留的姿態(tài),借機示好于康熙。如果康熙假裝看不見,吳三桂還會上演君臣相知,惺惺相惜的游戲。沒想到的是,康熙看奏折,馬上順?biāo)浦蹜?yīng)允了,吳三桂頓時心灰意冷,終于卸下虛偽的嘴臉,部署造反。
吳三桂起兵
吳三桂起事之初,立意也是很高,他假借朱三太子反清復(fù)明的名號,許多前明的漢人來力挺吳三桂,他的隊伍也勇往直前,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云貴、湖南,南方其他藩王也風(fēng)起云涌,加盟兵變,形勢顯然一派大好。
但吳三桂在此時卻犯下兩個關(guān)鍵錯誤,一是然而在渡江北上這個問題上遲遲舉棋不定,也許是忌憚自己的兒子還在康熙手里,總之各種說法,眾說紛紜。二是吳三桂獨自在衡州建國,這就叫那些曾經(jīng)擁立他復(fù)明的人們失望之至,失去外援的吳三桂,此時已經(jīng)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心力殫竭,剛稱帝不到一年就一命嗚呼。
清軍入關(guān)雕塑
吳三桂猶如一只會咬人的狗,秉性使然這狗早晚會咬自己的主人。
既然是狗,有時很是乖巧,為人效勞多多少少主人會給塊骨頭啃啃。但有的時候,這狗會瘋,也會咬自己的主人。比如吳三桂,這只狗咬了原來的主人——大明皇朝,后來又咬了李自成,后者差一點成為他的主人。叫人想不到的是,這條狗最后咬了自己的新主人——清王朝。
吳三桂畫像
其實從歷史上就可以看出,吳三桂的德與才相比較而言,前者明顯遠(yuǎn)遠(yuǎn)低于后者。說起來,吳三桂在明朝時期還算是一個人才,出生于顯赫的家庭,又是秀才科班出身,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有自己的見解和表現(xiàn)。
后來一直熬到直隸總兵的位置,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這些光輝的歷史本來可以繼續(xù),但就是因為一個陳圓圓,使得吳三桂本性徹底曝光,于是這位打開關(guān)門,迎接清軍入境,從此轉(zhuǎn)身成為清廷的看門狗。但是從這些劣跡斑斑的歷史來看,吳三桂后來一定會咬新主子清廷,也是可以預(yù)見的。
吳三桂
這些年有歷史學(xué)者稱,對于吳三桂而言,康熙完全可以再拖幾年撤番,一直拖到吳三桂死去,三藩問題自己而然就解決了。其實這話我不贊同,一來是康熙是個想做大事的很是敬業(yè)的少壯帝王,為了撤番,朝廷做了很大的讓步,這反而叫吳三桂覺得清廷軟弱,康熙可欺。
二來是吳三桂為首的藩王已經(jīng)是小有氣候,假以時日的話,到時候清廷就是想滅掉他們,恐怕更要費一番周折,若遇見一位賢者,打著反清復(fù)明的旗號,清廷的歷史恐要改寫。三是吳三桂是條有著狼子野心的獵豹,咬自己新主子一口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所以,康熙必須搶先出手,趁著自己年輕,回旋余地大,才能穩(wěn)操勝券。
康熙畫像
吳三桂得不到民心的支持,是他走向覆滅的根本原因。
明清交際之時吳三桂其實有悖于天下,畢竟排斥異族是當(dāng)時社會的人心所向。吳三桂引狼入室的行徑遭到百姓的唾罵,以至于延續(xù)很是長久的時間。再往后到了被迫撤番乃至造反,叫人們對這位的朝三暮四可恥行徑深惡痛絕。
昆明吳三桂金殿
之所以很少有人真正支持吳三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親手殺了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榔。話說這當(dāng)年朱由榔本來已經(jīng)逃到緬甸,吳三桂卻一再威脅緬甸,無奈之下緬甸只好交出。在押解朱由榔的路上,吳三桂對這位昔日的舊主百般凌辱,最后親手殺死了朱由榔。這種悖逆行徑徹底的斷送了吳三桂與明朝的感情紐帶,天下人都把他視為亂臣賊子。藩王之亂還有誰會為他賣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