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周瑜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一段歷史,可是最為今天的人們津津樂道的了,那么就是以周瑜和諸葛亮作為雙主角和對方的曹操配角的赤壁的戲了。周瑜和諸葛亮都是才智超群之人,而且智謀都在曹操之上,他們兩個人在互相勾心斗角的過程中還順手消滅了曹操的壓倒性優(yōu)勢,可以說的上事整個小說中最精彩的一點戲了。但是在這段精彩的戲份當中,他們兩個人的關(guān)系是水火不容,那么另一面來說,他們倆的關(guān)系又是如何呢?
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真實的歷史,當中,這一段歷史的過程是究竟如何?曹操以壓倒性的兵力優(yōu)勢打敗了劉備,劉備一路向南跑到了孫權(quán)的界面上,這時候曹操的大兵野威脅到了孫權(quán)到了領(lǐng)土安全,這時候劉備和孫權(quán)方面各有一個深謀遠慮的戰(zhàn)略家站了出來,那就是諸葛亮和魯肅,諸葛亮給劉備說,現(xiàn)在我們窮困潦倒只有借助江東的孫權(quán)才能曹操一拼,而魯肅也分析到了曹操的兵力優(yōu)勢是孫權(quán)無法匹敵的,只有兩個弱者聯(lián)手才勉強能夠擊敗強大的曹操。于是是魯肅先到了劉備那去游說兩家聯(lián)合,而諸葛亮也趁機,和魯肅一起過江去面見孫權(quán),首先歷史當中的諸葛亮是一個十分誠實的君子,他見到孫權(quán)之后,首先表明了他是來求救的,然后又分析了劉備被曹操吞并之后孫權(quán)肯定是自身難保,唇亡后齒寒的道理。孫權(quán)聽了諸葛亮的分析之后非常高興,也同意了他的建議,讓周瑜程普等人帶兵和劉備一起,大敗曹操。成就了三家分天下的局勢。而隨后有記載了諸葛亮和孫權(quán)商議完之后便立即回到了劉備身邊,幫助劉備一起出兵擊敗了曹操。
在以上的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在孫權(quán)和諸葛亮的一番商量當中,并沒有提到周瑜,那么這個時候周瑜在干什么呢?這個時候其實周瑜因為有任命在鄱陽湖一帶帶兵,是孫權(quán)在魯肅的建議下連忙回來,讓他出兵打曹操。但是由于曹操的壓倒性優(yōu)勢,孫權(quán)其實內(nèi)心很害怕,他的手下一些有智慧的人也是建議孫權(quán)投降,以免要是沒打過有生命的危險。孫權(quán)內(nèi)心也是猶豫不定,只有諸葛亮周瑜魯肅三個人共同勸說孫權(quán)抵抗,魯迅曾經(jīng)還私下去見孫權(quán),給他介紹了雙方的兵力實際情況介紹了一下,那些主張投降的人是什么心思,并且,周瑜也指出了曹操所犯的兵家大忌,才讓孫權(quán)下令決心讓周瑜程普等各自帶領(lǐng)1萬多人和劉備一起打曹操,諸葛亮在這個時候也回到了劉備身邊幫助指揮。共同完成了這次大勝利。
可以看得出來,真實的歷史當中諸葛亮和周瑜兩人極有可能是沒有見過面的,首先諸葛亮去游說孫權(quán)的時候周瑜遠在鄱陽一帶,而孫權(quán)下定決心召周瑜帶兵的時候諸葛亮已經(jīng)返回了劉備的身邊。因此他們倆在這一階段沒有見過面,劉備卻是見過周瑜,因為兩家的聯(lián)合周瑜作為這邊的代表,劉備去和周瑜會面了一次,劉備去問他帶了多少人,周瑜就說了有3萬劉備就擔心有一點少而已。而在這場勝利之后,他們兩個人又有什么的關(guān)系變化和會面呢?
答案卻是依然沒有,曹操在失敗之后,回到了北方,留下了自己的猛將曹仁據(jù)守南邊,而這時候劉備和周瑜就有分工了,周瑜去攻打曹操重兵防守的南郡,而劉備趁機收復了就是力量十分薄弱的荊州南部,這些曾經(jīng)屬于劉表的地方。而劉備在占據(jù)荊州南部之后,讓諸葛亮管理這些地方的內(nèi)政,讓他負責地方的賦稅。而周瑜也是花了一年的時間拿下了曹操的南郡,也在這場戰(zhàn)斗中受傷,并且在一年之后病死在了自己規(guī)劃的進攻西川的路上。根據(jù)歷史上對他們兩個人的生平事跡的記憶描寫,他們兩個人各自作為兩家的代表,各自為了主公效力,沒有去私下來去見過面的。
歷史上記載周瑜氣度恢宏,因為他的品行而自己的名聲稱著于大江南北,諸葛亮也一樣,是志慮忠純的人,他們兩個人肯定不會像在小說一樣,在大敵來臨的壓力之下,依然在勾心斗角,不但不是這樣,而且更應該是他們兩人互相敬仰的一種關(guān)系,才一起成就了一次罕見的大勝利。
周瑜很有才華,而且并不像小說里那樣心胸狹隘。
首先,周瑜長得很帥,人稱“周郎”(就是周帥哥的意思);其次,他精通音律,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再一個就是他精通軍事,多謀善斷,深謀遠慮,不能說像賈詡那樣的算無遺策,但也非常厲害,是大軍事家、戰(zhàn)略家;最后就是他真的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劉備曾說周瑜“器量廣大”,陳壽說周瑜“性度恢廓”,之所以在《三國演義》里他被貶低是因為羅貫中以蜀漢為正統(tǒng),所以就需要通過對比來突出蜀漢的“偉大”,不幸的是,周瑜成了諸葛亮的襯托。
我個人很喜歡周瑜,三國演義對他進行了太多的扭曲,比如諸葛亮三氣周瑜,在歷史上諸葛亮和周瑜八成是沒見過面的,赤壁之戰(zhàn)時,諸葛亮在零陵,跟周瑜根本不在一個地方,要說魯肅跟諸葛亮見過還差不多;還有草船借箭,是孫權(quán)的,跟諸葛亮丁點關(guān)系沒有;還有什么智激周瑜抗曹,本來周瑜就是主戰(zhàn)派,沒有周瑜指不定孫權(quán)就投降了,還用別人“智激”么;而且周瑜也不是被氣死的而是病死的,他上書孫權(quán)滅掉蜀國,和曹操二分天下,但最終在征蜀的途中病死了,一代英杰就這樣走了。還有很多很多事情,都是憑空捏造出來的,不可當真。
以上是個人總結(jié),望采納。
三國時期的歷史被人們津津樂道,尤其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廣為流傳以后,那段時期的故事變得更加家喻戶曉。就演義而言,羅貫中老師太偏愛諸葛亮了。羅老特地給諸葛亮強加了一大段戲碼,比如草船借箭,智算華容,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等。?三氣周瑜?是羅老師為了顯示諸葛亮如神一樣的智慧而強加的橋段,但他卻忘了這么一來就會把人家無辜的?美周郎?給抹黑了,從而讓人們對于周瑜的歷史形象產(chǎn)生誤解。
《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真心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的第一聰明人。就連周瑜這樣的人才在諸葛孔明面前就好像是個孩子一樣。赤壁之戰(zhàn)期間,諸葛亮只身前往東吳,也就在這段時期,周瑜多次輸給了臥龍先生諸葛亮。大戰(zhàn)結(jié)束以后,周瑜被諸葛亮氣了3次,而且在最后一次還直接被氣死了。
赤壁之戰(zhàn)結(jié)束后,曹操回到了許昌,并只留下了曹仁、張遼、夏侯惇等人鎮(zhèn)守荊州地區(qū)。曹軍士氣低落,因此荊州地區(qū)就成了劉備、孫權(quán)搶奪的?肥肉?。然而周瑜再怎么聰明也敵不過諸葛亮這位奇才,于是沒有搶到半座城池的周瑜也在這時第1次被諸葛亮給氣暈了。再后來,周瑜提出了用?美人計?來誆騙劉備,可是再次?賠了夫人又折兵?。
最后,周瑜想用?假途滅虢?之計來奪下荊州,但他卻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因此他被孔明巧妙?反殺?。也正因如此,周瑜直接被臥龍先生給氣死了。諸葛亮次次成功算計周瑜,最后還把這位?美周郎?給整死了,這些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的橋段不過是《三國演義》的劇情而已。那么歷史上的周瑜真的如此不濟嗎?他真的是被諸葛亮給氣死嗎?看看正史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真相非常尷尬。
歷史上的周瑜出生名門,本人又生得高大英俊,姿容秀美,可以說是典型的高富帥。周家是吳地的名門世家,周郎的老爹周異是洛陽令,甚至連他的堂叔周忠還做到了三公之一太尉這樣的高官。據(jù)《三國志》記載,劉備曾評價周郎?公瑾(周瑜)文武籌略器量廣大?可以看出來,美周郎心胸開闊,很有氣量。這樣的一個俊杰并不是被演義?所黑?的小氣鬼。因此他也不可能被別人輕易氣死。
公元208年,孫劉聯(lián)合對抗強敵曹操。歷史上的這場大戰(zhàn)沒有?草船借箭?、?借東風?、?連環(huán)計?等橋段,聯(lián)軍統(tǒng)帥也是周瑜,劉備兵少力弱只能服從別人東吳的統(tǒng)一指揮。當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zhàn)里并不像演義那樣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這么說,整個東吳在大破曹操的戰(zhàn)役里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勝利的果實主要為周郎的杰作,臥龍兄弟似乎作用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大。
按照《三國志》記載:?(周)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于巴丘病卒。?公元210年,周瑜返回江陵,可是在到了巴丘時就不幸病死,時年36歲。從正史來看,美周郎完全是屬于自然死亡,根本不是被諸葛亮給?整死?的。而且據(jù)《三國志》描述,就在周郎幫助孫權(quán)構(gòu)建宏偉藍圖之時,諸葛亮還在桂陽、零陵、長沙3地進行招兵買馬工作,并沒有和周郎有正面交鋒。所以怎么來看,歷史上的周瑜都不可能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羅老師所寫的《三國演義》畢竟是文學作品,而諸葛亮又似乎是男主。所以為了給足男主的?主角光環(huán)?,于是只有多?黑?一些高手,這樣才能襯托出來諸葛亮的優(yōu)秀;而周瑜名揚天下,因此他就成了羅老不得不?黑?的犧牲品。所以如果大家看了正史后,再去看演義,多少會讓人產(chǎn)生一些反差:原來諸葛亮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神奇。
根據(jù) 《易中天品三國》
三國演義為了美化諸葛亮,對周瑜做了大量的扭曲和貶低,在此將演義與正史不同之處進行對比,以正視聽。
1 諸葛三氣周瑜:周瑜氣量寬宏,諸葛亮也沒那個本事氣到周瑜,周瑜當時并未注意過諸葛亮...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zhàn)結(jié)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后勤工作,地位不高,也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國吊唁的代表是龐統(tǒng),而不是諸葛亮。
2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孫權(quán),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3 賠了夫人又折兵:孫權(quán)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單純的政治婚姻
4 借東風:虛構(gòu),諸葛亮并未參與赤壁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乃周瑜一人之功
5智激周瑜:純粹捏造,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zhàn)派人士,孫權(quán)聽了他的勸說才有了赤壁之戰(zhàn)。
?。稓饬开M小的周瑜:三氣周瑜純屬羅貫中為抬高諸葛亮而虛構(gòu),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三國演義里的周瑜氣度小,嫉妒諸葛亮,最后被諸葛亮這個冤家活生生的給氣死了!而真實歷史中的周瑜氣度不凡,心胸大度,又帥又多才多藝,很完美哦!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是貶周揚諸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4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這首詠贊橘樹的詩,不輸屈原的《橘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