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為什么要裝病12年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guān)系,小編告訴你。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肯定是一位殺伐果斷的明君,在其手下自然少不了一批跟隨他打天下的人才,這些人在建國之后,自然是享受高官厚祿。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在打天下時期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修建了一座凌煙閣,將24為功高之臣的畫像供奉在閣中。有著這樣流芳百世的機會,手底下的人自然是削尖了腦袋想要爭取一個名額,但是最后都沒成功,因為第24為功臣有點特殊。
凌煙閣第一位功臣長孫無忌,既是自己的親家,又是幫助自己完成玄武門事變逆襲皇位的功臣,一心終于大唐,位列第一位沒什么毛病。但是第24位的秦叔寶就很有意思了,在各種版本的演義小說中,秦叔寶也算是隋唐時期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將,一手殺手锏很少有人能扛得住,后來更是成為了民間的門神形象,庇護百姓的安全。
但是正史中的秦叔寶卻不是這樣的。正史中秦叔寶前半生可以說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先后投靠過來護兒、裴仁基、李密和王世充等。基本上都是才開始得到重用主公就玩完了,或者是不得已投靠的主公自己無法接受,就這樣一直錯拖到了他40多歲的時候,秦叔寶遇到了李淵,這才開始自己輝煌的一生。
李淵有多重視秦叔寶呢?在秦叔寶來投靠的時候,李淵不僅親自迎接,還當眾讓他提要求,只要能滿足的就一定滿足。在秦叔寶為李家征戰(zhàn)多年中,他攻打宋金剛、俘虜尉遲恭,在李世民和王世充的決戰(zhàn)中,也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秦叔寶能力的展現(xiàn),李淵自然是對他十分喜歡,甚至到了宴席上都想把它自己的肉賞給秦叔寶。
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建國之后,秦叔寶卻是稱病12年,基本上沒有再立過功,他的封賞也是停留在玄武門事變的時候??梢哉f玄武門事變應(yīng)該是他一生中的另一個轉(zhuǎn)折點,對于秦叔寶究竟有沒有參加玄武門事變史書中也米有詳細的記載,但是事后李世民確實對他進行了封賞。
也許是因為看到李世民玄武門事變中的冷血無情,唐朝建立之后秦叔寶就選擇了謊稱生病12年,即使是李世民親自過問,他也是回答自己征戰(zhàn)沙場多年落下的病,但是面對太醫(yī)的湯藥,卻是選擇讓兒子倒掉,可能是他的病在心里,湯藥治不好。比較幸運的是,李世民還記得秦叔寶的功勞,不僅位列凌煙閣,他的陵墓也比玄武門事變大功臣尉遲恭的規(guī)格還高。從這點來說是不是有可能秦叔寶是在玄武門事變有著什么重大的作用呢?
秦瓊,瓦崗五虎之一。他的家傳絕技——撒手锏,令敵人談之色變。
瓦崗寨解散后,秦瓊投靠王世充,在看透王世充奸詐自私的本性后,他轉(zhuǎn)投大唐,李淵把他派到李世民帳下聽令。
秦瓊跟隨李世民征戰(zhàn)沙場,為大唐的創(chuàng)建立下汗馬功勞。因他戰(zhàn)功卓著,大唐建國后,他被李淵封為秦國公。
如此厲害的大將,秦瓊為何在李世民登基后,會消失于朝堂之上,又稱呼病十二年呢?
李世民是歷史上少有的沒有殺死功臣的帝王之一,張亮與侯君集這兩個功臣被殺,也是因為他們參與謀反的原因,李靖犯了很大的政治錯誤也能壽終正寢,由此可見李世民對于功臣確實是不錯的。
帝王之所以殺死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能力震懾功臣。而有能力的帝王,諸如秦始皇、劉秀、李世民這些皇帝,自然犯不著殺死功臣。
就拿尉遲恭來說,尉遲恭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打起仗來嗷嗷叫的猛人,追隨李世民屢建奇功,更是在玄武門之變中立下頭功,幫助李世民成就帝位,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恭有著傳統(tǒng)武將的通病,就是政治智商不算很高,并且大大咧咧脾氣火爆,尤其是在建國后自持功高,除了李世民之外誰也不放在眼里(尉遲恭在朝中人員并不好,他喜歡打小報告,與同僚之間也經(jīng)常發(fā)生摩擦甚至斗毆)。
然而就是這么一位人物,李世民僅僅憑借一番話就將尉遲恭治得服服帖帖,甚至回家安心修身養(yǎng)性,整日研究修仙煉丹之事。
貞觀六年(632年)李世民宴請朝中大臣就餐。然而在宴會期間尉遲恭的毛病又犯了,他因為不滿自己的座位排在別人后面,因此與此人發(fā)生爭執(zhí),而前來勸架的李道宗反而遭到尉遲恭的毆打,其中有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點導(dǎo)致失明。
這件事讓李世民非常生氣,于是他在宴會上對尉遲恭說道:
朕覽漢史,見高祖功臣獲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來,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孫無絕。然卿居官輒犯憲法,方知韓、彭夷戮,非漢祖之愆。國家大事,唯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數(shù)行,勉自修飭,無貽后悔也。
這句話直接就嚇壞了尉遲恭,因為之前尉遲恭與其他人爭執(zhí)打架,李世民都只是簡單地責備他一番,而此刻李世民當著所有人的面說了這么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其中的寓意再明顯不過。
李世民刻意強調(diào)“保全功臣,以及讓他們的子孫平安不絕”,那么其反義就是他隨時可以殺死功臣以及其子孫后代。
包括在場的所有臣子,都明白李世民這就是赤裸裸的警告。
尉遲恭嚇得冷汗直流,在此之后變得低調(diào)了很多,之后一直安安穩(wěn)穩(wěn)的過日子,過了幾年更是提出告老還鄉(xiāng)的請求。他在家中也絲毫不敢過任何過分的事,而是選擇了武將很少接觸的愛好——修仙煉丹。
武將一般性子火爆,修仙煉丹這種事非常考驗人的耐性,而尉遲恭這么火爆的脾氣卻選擇與他性格不服的愛好,自然也有向李世民表達自己無志之意。
相比較尉遲恭,秦瓊顯然要活得更明白一些。
李世民稱帝后雖然沒有誅殺功臣,但秦瓊深知功臣與皇帝之間永遠是存有間隙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zāi)。因此或許是秦瓊早已看透了這一點,早早地就選擇了“稱病”修養(yǎng),遠離政治中心。
而事實證明秦瓊的做法是對的,尉遲恭的這番下場就是證明。尉遲恭雖然沒有受到直接的懲罰,但是君臣之間已經(jīng)產(chǎn)生間隙,若尉遲恭再不識趣,就真的可能沒有好下場!
提到秦瓊,想必大部分人都是十分的熟悉,而家門上所貼的門神的畫像,就是他跟尉遲恭,二人猛將的形象可以說是流傳了千年之久,身上的殺氣還有正氣,讓小鬼都不能輕易的靠近的。秦瓊早年跟著李世民征戰(zhàn)四方,可以說是戰(zhàn)無不勝的,而那時的李世民是十分的年輕,只要稍有看不慣的敵方將領(lǐng),就會讓秦瓊?cè)グ褜Ψ浇o滅了,而秦瓊也能做到,可謂是勇猛至極、囂張至極。
關(guān)于秦瓊跟尉遲恭為何是門神這點,其實也是源自一處真實的歷史典故,在李世民登基以后,那一段時間他會覺得冤魂來索命,這其實還是跟他早年征戰(zhàn)四方離不開關(guān)系。甚至于他坐上皇帝的這個位置,一路上都是踩著別人的鮮血過來的,所以在晚年期間不得不害怕這些年喪命的人來索命,特別是在夜間接連做的噩夢,讓他夜不能寐。
秦瓊跟尉遲恭聽說了之后,便來門口守夜,而自那以后李世民再也沒有夢到過冤魂來索命之類的噩夢,因為當時他們二人年歲已高,不能天天過來守夜,便畫了二人的畫像,貼到門口,這樣也獲得了奇效,隨后門神的說法也逐漸的流傳至今。而雙方能夠封神,其實還是源于二人的勇猛,還有在早年建立下來的功績,可以說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功過是非,后世評價但在現(xiàn)今,部分人對于秦瓊所立下的功績頗有幾分質(zhì)疑,其中關(guān)于開國功臣的排名中,秦瓊是墊底的存在,其中還是源于一些改編的影視書籍的真實性。其中的秦瓊和尉遲恭都是被"隋唐演義"演弱了的武將,在一些正史的描述里面,無一不突出二人的勇猛之處,但是在一些小說里面,他們二人卻是墊底的存在,甚至武力比他們高強的人大有人在,但他們二人卻是實打?qū)嵉拈T神,而其他的人,卻是叫不出來幾個名號。
而其中,關(guān)于一些史書的記載之中,秦瓊都可以稱之為當時最勇猛的武將。雖然他的出生年月不詳,但是我們可知的是,他出生在將門世家,當時作為隋將的他,是跟隨著都護兒的,他不僅身形氣宇十分的出眾,矯勇善戰(zhàn)更是得到了許多人的賞識。而后他又跟隨了李密,李密也是十分的滿意這個猛將的,覺得他跟程咬金在一起可以抵擋千軍萬馬。
之后,他得到李淵的賞識,李淵對他可是十分的看好,曾多次表示,如果他能過來為其效力,他甚至愿意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給他吃,當然,這是一種比較夸張的說法,但這也說明了秦瓊是個不可多得的武將奇才。但是在"隋唐演義"里面,他被過多的弱化了,甚至描述他在宇文成都手下走不過幾招,但事實并非如此,秦瓊的勇猛是公認的。
勇猛無匹,威懾敵人其中關(guān)于他的勇猛好戰(zhàn),有過這樣的描述,有次殺敵,為了能徹底的把對方的敵人震懾住,他把自己的兵器重重的插在了地上,他的這把兵器跟普通人的不一樣,要比一般人用的粗得多,而敵方十幾個人一起拔,都沒有將其拔出,而他僅用了一只手,就將其拔出。之后,他的這把武器也被陳列在了國庫,為此留作紀念。
關(guān)于秦瓊病逝這點,史籍上記載的史他因為長年征戰(zhàn)之后留下的舊疾,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關(guān)于當時秦瓊為何病了那么久的時間,其實也僅僅只能作為猜測,其中猜測得最多的就是,關(guān)于他得病,其實是裝出來的,對于這點,其實李世民也無可奈何。他早年跟隨李世民打天下,勇猛無雙,天下找不到幾個對手,但是在玄武門兵變時,他沒有參加。
晚年稱病,默默歸隱而當時,很多人都想拉攏他,但是對于戎馬一生的自己來說,他已經(jīng)看淡了這些功成名就,他覺得自己能夠好好的活著就行,這次兵變,他也沒有參加。而在李世民成功的登基之后,他也在家稱病,李世民拿他也無可奈何,也隨他去了,或許,秦瓊在晚年的時候只想安安靜靜的渡過,外面的爭斗他不想再參與。
但,這里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說秦瓊裝病只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而秦瓊的這一生都是忠于李淵的,而他能獲得這樣的成就,也是因為在當初李淵的賞識。而在經(jīng)過了玄武門兵變之后,李世民稱帝,對于李世民來說,秦瓊也只是一個過去式,而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對于李世民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的幫助,這點他也是十分的清楚的。
對于秦瓊這樣的一個"前朝舊臣"來說,唯有就此默默的歸隱,才是正確的做法,而秦瓊也深知這一點,他長達十二年的稱病,無疑不是對自己晚年生活的保障,而這保障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家人。秦瓊在早年被李淵納入旗下的時候,就沒對李淵提任何的要求,他要的只是戎馬的一生,而在晚年也只想要一個安靜的生活。
在貞觀十二年,秦瓊病逝,在他逝世之后,李世民把他的畫像放到了凌煙閣,而畫像的位置卻是在最后一位,在此也可以看出,秦瓊的功勞大部分都是在李淵的時期,而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一直稱病的他,沒有做出多大的貢獻。但不得不說,無論秦瓊是真病,還是假的,他的做法都是對的,他沒有參與那些權(quán)勢斗爭之中,晚年也是過得十分的安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