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唐代宗的故事
廟號制度源自于商朝,一開始只有“太高世中”四種
兩漢時期也嚴(yán)格遵循了這種制度
,比如西漢只有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恒、漢武帝劉徹、漢宣皇帝劉詢四人有廟號;東漢光武帝劉秀取消了漢成帝劉驁、漢平帝劉衎的廟號,漢獻(xiàn)帝則取消了漢和皇帝劉肇、漢安皇帝劉祜、漢順皇帝劉保、漢桓皇帝劉志的廟號,原因就是認(rèn)為他們不夠格。后世之所以廟號開始泛濫,一是王莽帶頭破壞
,比如上面提到的漢成帝劉驁、漢平帝劉衎就是他上的廟號,二是曹魏的曹叡開了個不好的頭,因為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biāo)準(zhǔn),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是太祖或高祖,后面皇帝的廟號都是"宗",可是曹操廟號太祖、曹丕廟號高祖,曹叡廟號烈祖打破了這一傳統(tǒng)和慣例也正因為如此
鋪墊了這么多
唐代宗李豫是唐肅宗李亨長子
,也是嫡皇孫,小時候深受唐玄宗喜愛,安史之亂中以天下兵馬元帥名義先后收復(fù)長安、洛陽兩都,繼位之后頗有作為,先是除去權(quán)臣李輔國,任內(nèi)又改革漕運、鹽價、糧價等,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安史之亂后的混亂局面。《新唐書》評價李豫:“代宗之朝
,馀孽猶在,平亂守成,蓋亦中材之主也。”這個比較客觀,《舊唐書》則有點夸張:“古之賢君,未能及此”,不過唐代宗李豫都算得上是一位明君,所以他死后群臣上謚號睿文孝武皇帝,廟號則是“太高世中”之一的世宗,不過因為要避諱唐太宗李世民,所以改為唐代宗。《后漢書·竇何傳》注解:“代,猶世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明代宗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
,原本他是沒資格做皇帝的,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皇太子朱見深年幼明英宗為朱祁鈺上謚號曰戾
《說文》注解:“代,更也
。凡以此易彼,以后續(xù)前,皆曰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一言以蔽之,唐代宗李豫的代是世代之意
,明代宗朱祁鈺的代則是代替的意思,雖然都是代宗,但是含義卻是截然不同。夏(約公元前21—前16世紀(jì))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
—皋—發(fā)—履癸(桀)
商(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jì))
湯—外丙—仲壬—大甲—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仲丁—外壬—
河稟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
丁—祖庚—祖甲—稟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紂)
周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西周)
武王 B.C.1134 B.C.1116
成王 B.C.1115 B.C.1079
康王 B.C.1078 B.C.1053
昭王 B.C.1052 B.C.1002
穆王 B.C.1001 B.C.947
共王 B.C.946 B.C.935
懿王 B.C.934 B.C.910
孝王 B.C.909 B.C.895
夷王 B.C.894 B.C.879
厲王 B.C.878 B.C.828
宣王 B.C.827 B.C.782
幽王 B.C.781 B.C.771
平王 B.C.770 B.C.720
(東周)
桓王 B.C.719 B.C.697
莊王 B.C.696 B.C.682
僖王 B.C.681 B.C.677
惠王 B.C.676 B.C.652
襄王 B.C.651 B.C.619
頃王 B.C.618 B.C.613
匡王 B.C.612 B.C.607
定王 B.C.606 B.C.586
簡王 B.C.585 B.C.572
靈王 B.C.571 B.C.545
景王 B.C.544 B.C.521
悼王 B.C.520 B.C.545
敬王 B.C.519 B.C.476
元王 B.C.475 B.C.469
貞定王 B.C.468 B.C.442
哀王 B.C.441 B.C.441
思王 B.C.441 B.C.441
考王 B.C.440 B.C.426
威烈王 B.C.425 B.C.402
安王 B.C.401 B.C.376
烈王 B.C.375 B.C.369
顯王 B.C.368 B.C.321
慎靚王 B.C.320 B.C.315
赧王 B.C.314 B.C.256
惠王 B.C.255 B.C.249
秦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莊襄王 B.C.249 B.C.249
始皇帝 B.C.246 B.C.210
二世 B.C.209 B.C.207
三世 B.C.207 B.C.207
漢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西漢)
高 祖 B.C.206 B.C.195
惠 帝 B.C.195 B.C.188
少帝恭 B.C.188 B.C.184
少帝弘 B.C.184 B.C.180
文 帝 B.C.180 B.C.157
景 帝 B.C.157 B.C.141
武 帝 B.C.141 B.C.87
昭 帝 B.C.87 B.C.74
宣 帝 B.C.74 B.C.49
元 帝 B.C.49 B.C.33
成 帝 B.C.33 B.C.7
哀 帝 B.C.7 B.C.1
平 帝 B.C.1 A.D.5
孺子嬰 6 9
(新)王莽 9 23
(西漢)更始帝 23 25
(東漢)
光武帝 25 57
明 帝 57 75
章 帝 75 88
和 帝 88 105
殤 帝 105 106
安 帝 106 125
北鄉(xiāng)侯 125 125
順 帝 125 144
沖 帝 144 145
質(zhì) 帝 145 146
桓 帝 146 167
靈 帝 167 189
弘農(nóng)王 189 189
獻(xiàn) 帝 189 220
三 國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魏)
文帝 220 226
明帝 226 239
齊王 239 254
高貴鄉(xiāng)公 254 260
元帝 260 265
(蜀)
昭烈帝 221 223
后主 223 263
(吳)
大帝 222 252
會稽王 252 258
景帝 258 264
烏程公 264 280
晉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西晉)
武帝 265 290
惠帝 290 306
懷帝 306 311
愍帝 313 316
(東晉)
元帝 317 322
明帝 322 325
成帝 325 342
康帝 342 344
穆帝 344 361
哀帝 361 365
廢帝 365 371
簡文帝 371 372
孝武帝 372 396
安帝 396 418
恭帝 418 420
南 北 朝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宋)
武 帝 420 422
少 帝 422 424
文 帝 424 452
孝武帝 452 464
廢 帝 464 465
明 帝 465 472
后廢帝 472 477
順 帝 477 479
(齊)
高 帝 479 482
武 帝 482 493
林 王 493 494
海陵王 494 494
明 帝 494 498
東昏侯 498 501
和 帝 501 502
(梁)
武 帝 502 549
簡文帝 549 551
豫章王 551 552
元 帝 552 554
貞陽侯 554 555
敬 帝 555 557
(陳)
武 帝 557 559
文 帝 559 566
臨海王 566 568
宣 帝 568 582
后 主 582 589
(北魏)
道武帝 386 408
明元帝 409 423
太武帝 424 452
南安王 452 452
文成帝 452 465
獻(xiàn)文帝 465 471
孝文帝 471 499
宣武帝 499 515
孝明帝 515 528
孝莊帝 528 530
敬 帝 530 531
節(jié)閔帝 531 531
出 帝 531 532
孝武帝 532 534
(東魏)
孝靜帝 534 550
(西魏)
文 帝 535 551
廢 帝 551 553
恭 帝 554 556
(北周)
孝閔帝 557 557
孝明帝 558 560
武 帝 560 578
宣 帝 578 579
靜 帝 579 581
(北齊)
文宣帝 550 559
廢 帝 559 560
孝昭帝 560 561
武成帝 562 565
后 主 565 577
幼 主 577 577
隋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文帝 581 604
煬帝 604 618
恭帝 617 618
唐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高 祖
618 626
太 宗 626 649
高 宗 649 683
中 宗 683 684
睿 宗 684 684
(周)
武 后 684 710
睿 宗 710 712
玄 宗 712 756
肅 宗 756 762
代 宗 762 779
德 宗 779 805
順 宗 805 805
憲 宗 805 820
穆 宗 820 824
敬 宗 824 826
文 帝 826 840
武 帝 840 846
宣 帝 846 859
懿 宗 859 873
僖 宗 873 888
昭 宗 888 904
哀 帝 904 907
五 代 帝 王 年 表
帝 王 即位元年 退位元年
(后梁)
太 祖 907 913
末 帝 913 923
(后唐)
莊 宗 923 925
明 宗 925 933
閔 帝 933 934
廢 帝 934 936
(后晉)
高 祖 936 942
出 帝 942 947
(后漢)
高 祖 947 948
隱 帝 948 950
(后周)
太 祖 951 954
世 宗 954 959
恭 帝 959 959
北 宋
很遺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