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張行樂的故事。
我們知道,受限于古代的醫(yī)療條件,古人的平均壽命是非常短的,通常只有四十歲左右。不過,除了醫(yī)療條件以外,封建帝制的原因也使得許多惹怒統(tǒng)治者的人被判處死刑,最后掉了腦袋。這其中,不僅有平民百姓,官員們也經(jīng)常被處死。但是,有一個問題非常讓人疑惑,歷史上那么多人被處死,死狀最慘的是誰呢?
我們知道,古人比較愚昧、野蠻,因此使用過不少殘忍的酷刑,例如車裂、凌遲。歷史上,被車裂而亡的比較出名的人有商鞅,商鞅變法觸碰了秦國貴族的利益,在皇帝的示意下,行刑者用五條繩子分別綁住了他的四肢和頭部,用五輛馬車拉著這五條繩子的另一端,并開始奔跑,這樣一來商鞅整個人就直接被分尸了,這也是五馬分尸的由來。而凌遲則是用刀把犯人的肉一片片割下來,這個過程中犯人并不會馬上死亡,而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等到肉割得差不多了,人也就死得,極其殘忍。
其實,要說死狀最慘的人,就不得不說清末的張樂行了。張樂行是安徽的大人物,手下掌控著一股大勢力。他從小就不是個省油的燈,二十七歲那年就已經(jīng)組織過不少“群架”。后來,隨著勢力的不斷發(fā)展,四十歲的張行樂甚至明目張膽地跟清軍對抗,已然成了一大割據(jù)勢力。1851年,他參與了起義,隨后成了捻軍的盟主。最強大的時候,張行樂的軍隊遍布了徽魯蘇豫四個省份,并自立為王。不過,太平天國起義之后,張行樂就加入了太平天國,被洪秀全封了個沃王。
諷刺的是,后來清軍為了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派了一萬蒙古軍隊攻打捻軍。當時,捻軍足足有二十萬人馬,但卻被一萬蒙古軍隊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粗燧斄?,張行樂和他的兩個兒子趕忙逃跑,逃到了一個小農(nóng)村。最后,由于叛徒的出賣,張行樂的行蹤被蒙古人獲悉了,被抓到以后,被處以極其殘忍的刑罰。
張行樂和他的兒子們是怎么死的呢?為什么稱得上死狀最慘?原來,在被送到刑場以后,張行樂首先被開膛破肚,取出了內(nèi)臟。本來,這樣子已經(jīng)是半死不活了,但是蒙古人還有下一步,就是將他們凌遲。在取出內(nèi)臟以后,蒙古人用刀把他們父子三人的肉一塊塊割下來,看著自己的肉被割了下來,忍受巨大的痛苦,但是卻又沒有那么快致命,張行樂父子三人的慘狀堪稱絕無僅有。經(jīng)過一番折磨,這三人才真正死去。這種處罰手段,單從字面上了解都讓人心驚膽顫。
問題一:凌遲處死是怎么個死法 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陵遲原來指山陵的坡度是慢慢降低的,凌遲本意為:“緩緩的山丘”。用于死刑名稱,則是指處死人時將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 凌遲刑最早出現(xiàn)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后,金、元、明、清都規(guī)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
問題二:請問凌遲處死是怎么個死法? “凌遲”俗稱“千刀萬剮”,是我國封建社會死刑中最殘酷的刑罰?!傲柽t”主要是針對犯了謀反、犯上作亂、“口語狂悖”等“大逆”、“逆?zhèn)悺弊锏娜嗽O置的。也就是說,“凌遲”主要是用來處死危及封建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政治犯的?!傲柽t”的執(zhí)行方式是將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極盡痛苦而死,讓那些聲稱“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的好漢,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據(jù)民間傳言,“凌遲”處死時,劊子手先在犯人前大肌上割一塊肉拋上天,這叫“祭天肉”;第二刀叫“遮眼罩”,劊子手把犯人頭上的肉皮割開,耷拉下來遮住眼睛,避免犯人與劊子手四目相對,防止犯人在極其痛苦時放射出異常陰冷、恐懼的目光而使劊子手心慌意亂,影響行刑。
歷史上有記載被“凌遲”處死的人,如明朝末年的大宦官劉瑾?!袄?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頭一天先剮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開刀,一共剮了3天?!痹偃缑鞒靻⑦M士、翰林院庶吉士鄭曼,崇禎年間遭溫體仁誣陷,以“杖母不孝”被“凌遲”處死,剮了3600刀。這兩個案子都是由皇帝欽定的,依據(jù)《大明律》量刑。
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是清末大鬧北京城的惡棍康小八,康小八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有一天,他在一家剃頭棚理發(fā)時,發(fā)現(xiàn)剃頭匠和一位顧客正在閑談,并大罵康小八不得好死??敌“死戆l(fā)完后問二人:“你們認識康小八嗎?”二人說:“誰認識這種混賬的東西。”康小八“嘿嘿”冷笑一聲說:“今天康八爺就叫你們倆當個明白鬼。”說著拔出手槍將二人擊斃??敌“吮痪兡脷w案后,在北京菜市口被“凌遲”處死。
唐代以前最重的刑罰是“斬首”,五代才開始在刑法之外增設了“凌遲”的條款,元朝開始把“凌遲”作為正式條款列入刑法,直到清末。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凌遲”這種慘無人道的酷刑,也隨之被廢除了。
“凌遲”一詞見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北玖x是指逐漸緩慢升高的山坡,把“凌遲”一詞借用來作一種刑罰的名稱,是“殺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漸次之義。”(沈家本《歷代刑法分考》)凌遲刑在史籍中有支解、磔等多種名稱,雖然說法不同,但施刑的手段差不多。這一刑法始于五代?!傲柽t”是死刑的一種。這種刑罰被正式列入刑法法典始見于《遼史?刑法志》:“死刑有絞、斬、凌遲之屬。”沈家本先生說“凌遲之刑始見於此,古無有也。”(沈家本《歷代刑法分考》)遼代以后,宋、元、明、清的史書中均有關于凌遲刑的記載。《宋史?刑法志》介紹:“凌遲者先斷其肢體,乃抉其吭,當時之極法也。”《大明律》、《大清律》中都有明文規(guī)定:“謀反大逆:凡謀反謂謀危社稷。大逆謂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但共謀者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薄敖g斬以外有凌遲,以處大逆不道諸罪者?!笔芯R人“小挨刀的”“干刀萬剮”的說法是有所據(jù)的。官修的史書不便把這種酷刑的手段說得太詳細。明人王明德就說得比較清楚了:“凌遲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體無余臠,然后為之割其勢,女則幽其閉,出其臟腑,以畢其命,支分節(jié)解,菹其骨而后已。”寸磔,就是一寸一寸地割?!跋鄠饔邪说吨f,先頭面,次手足,次胸腹,次梟首。皆劊子手師徒口授,他人不知也,京師與保定亦微有不同,似此重法,而國家未明定制度,未詳其故?!保ㄉ蚣冶尽稓v代刑法分考》)八刀凌遲不能算作寸磔,凌遲究竟割多少刀,正如沈家本先生所說法無明文,全憑劊子手具體操作。據(jù)記載明正德五年(1510)大太監(jiān)劉瑾伏誅,以凌遲處死,“例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頭一日該剮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片,在胸膛左右起初開刀……凌遲三天刑畢?!?
明末崇禎年間鄭被凌遲處死,時人記下了當時的場面“黎明臠......>>
問題三:凌遲處死是怎么個死法 .
把人拖到刑場,把人的肉慢慢的用小刀逐塊割下來。所謂千刀萬剮便是這么來的,。而且,行刑很有講究,劊子手會慢慢的把尼折磨到死,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那么就是這個劊子手無能,行刑失敗。一般受刑者要忍受數(shù)小時的痛楚才會氣絕身亡,這主要看行刑劊子手的功力如何,凌遲刑的處刑方式很殘忍,歷代行刑方法也有區(qū)別,一般是切八刀,先切頭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一部分一部分的切,反正就是要受刑者嘗盡千萬般痛楚,而且死后還要梟首,即把頭割下來示眾尸首戮尸喂畜,乃是古代最最殘酷的酷刑。
---------------來自百度百科世界歷史團隊---------------------
.
問題四:那些被腰斬和凌遲的犯人,在臨刑前為什么不咬舌自盡?這樣可以免受酷刑啊! 咬舌自盡沒有你想象的那樣死的那么快,首先要保證是從舌根咬掉,然后吞掉整條舌頭,舌頭會把氣管堵住,這時候你就只需要等待窒息而死。死亡過程參考被噎死的人,這死法反正比腰斬要痛苦。凌遲方面是先從嘴開始的,先割喉管防止慘叫,然后用導管連接氣管,這樣是不會受咬舌影響的。
問題五:有沒有比凌遲更殘忍的死法? 建議您去百度百科搜索滿清十大酷刑看一下古代刑法,都相當暴殘酷。
問題六:凌遲處死是怎樣的做法 千刀萬剮,形象一點叫做魚鱗剮,你可以想象一下,用小刀子一刀一刀把肉切下來,像魚鱗一樣細,而且處刑的過程中還不讓犯人咽氣,至于刀數(shù),很多人說是3600刀,但是我原來看野史的時候,有人被切過4200刀,對于很嚴重的犯人,很多犯了眾怒(激怒了百姓和帝王的那種),在行刑的過程中,甚至民眾很多把劊子手切下來的肉生吞了的,不是很多小說包括電影有個表達恨意的說法“叫恨不得生啖汝肉”,這個就很形象了,也很殘忍。。。其他的,還有什么追問我吧,還有很多有關的描述,字碼起來太多了
問題七:她作為打破約束,即人類敵人拯救了全體人類,卻要凌遲處死一部分曾羞辱她的人及家人,會執(zhí)行么 10分 what?
問題八:在古代,如果你犯了罪要被處死,有以下幾種死法供你選擇,1凌遲,2腰斬,3烹煮,4火燒,你會選哪種? 沒有人會選凌遲,腰斬還算最痛快的。
問題九:假如希特勒活著是凌遲處死的好,還是不打麻藥解剖的好,是你,你會選擇那一種。 不打麻藥解剖的好
看看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問題十:方孝孺是被腰斬還是凌遲 凌遲。建文忠臣大多是被凌遲處死。你去查古代的書,明朝修的《太宗實錄》、清朝修的《明史》在這一點上都沒有疑問,還有其他的野史雜記上像《建文朝野匯編》也這么說。宣德年間官修的《太宗實錄》這樣說的:“丁丑,執(zhí)奸惡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至闕下,上數(shù)其罪,咸伏其辜,磔戮于市。 ”既然是所謂“奸惡”,腰斬自然不夠資格了?!绊萋尽本褪橇柽t的意思。
歷史上被凌遲處死的人最多割了多少刀? 歷史上被凌遲處死的人最多割了3600刀。
明朝天啟進士、翰林院庶吉士鄭曼,崇禎年間遭溫體仁誣陷,以“杖母不孝”被“凌遲”處死,剮了3600刀。
凌遲處死,刑罰名,始見于遼代。“凌遲”俗稱“千刀萬剮”,是我國封建社會死刑中最殘酷的刑罰?!傲柽t”主要是針對謀反、犯上作亂、“口語狂?!钡取按竽妗?、“逆?zhèn)悺弊锏娜嗽O置的。
“凌遲”主要是用來處死危及封建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政治犯的。“凌遲”的執(zhí)行方式是將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極盡痛苦而死,讓那些聲稱“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的好漢,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據(jù)民間傳言,“凌遲”處死時,劊子手先在犯人前大肌上割一塊肉拋上天,這叫“祭天肉”;第二刀叫“遮眼罩”,劊子手把犯人頭上的肉皮割開,耷拉下來遮住眼睛,避免犯人與劊子手四目相對,防止犯人在極其痛苦時放射出異常陰冷、恐懼的目光而使劊子手心慌意亂,影響行刑。
擴展資料: “凌遲”受刑個例:
1、劉瑾:
明武宗時代重要的宦官,1510年被處刑。傳聞磔刑凌遲三日,割三千三百刀。據(jù)說第一天的行刑后,劉瑾回到監(jiān)獄,還吃了白粥。整個行刑過程后,燕京圍觀百姓,特別是受過劉瑾迫害的人及其家屬,以一錢爭奪其肉,下酒生食之,以泄其憤。
2、王杲:
明末建州豪強,曾受封為建州右都指揮使。因?qū)曳该鬟叄?575年被凌遲處死于北京。
3、鄭鄤:
崇禎年間庶吉士,被溫體仁等告以“杖 *** 妹”之罪,1636年凌遲處死。
4、袁崇煥:
崇禎年間著名將領,因崇禎皇帝懷疑其謀反,以“通虜謀叛”被凌遲處死,據(jù)說當時京中百姓爭啖其肉。
5、耿精忠:
清朝康熙年間,因康熙帝撤藩,與吳三桂等人發(fā)動三藩之亂,失敗而被凌遲處死。
6、洪天貴福:
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之子,為清朝大臣沈葆禎所俘虜,判凌遲處死(處決時年僅十五歲,可能是最年輕受刑者)。
7、康小八:
人稱康八爺,搶劫殺人無數(shù)的惡匪,成事全靠他心狠手辣和一把從洋人處偷來的手槍,大鬧京師,驚動太后慈禧,終被正法。
8、符珠哩:
清末一名奴隸。因謀反(殺害一名自己侍奉的蒙古王子)于1905年4月10日被處刑,亦可能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凌遲受刑者(凌遲兩星期后被廢除),亦是少有有人拍下整個凌遲過程,而且較為清楚的一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凌遲處死
誰知道凌遲處死到底需要多少刀? 凌遲,愿意指緩緩的山丘,這里取其緩慢之意思。緩緩的死,慢慢的死,用我們俗話就是千刀萬剮。我國歷朝歷代都使用過凌遲之刑。但在明代以前從來沒有超過一千刀的。在元朝,大元律首次明文規(guī)定,凌遲處死需要一百二十刀,第一百九十九刀這人不能死,還要會說話,要會罵人。到了明朝,明太祖一看:“靠,一百二十刀,這哪成???改!乘三十!”就是三千六百刀。這下可難為壞了那些劊子手們,三千六百刀殺一個人,到了三千五百九十九刀這人還要會說話。就有人去跟朱元璋反應:“皇上,你弄那東東我們玩不轉(zhuǎn)?。 敝煸耙宦犚矊?,于是就問:“誰用的刀數(shù)最多啊?”這時一個劊子手就說:“皇上,我的最多!”“你用了多少刀”“回皇上,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從那時開始,大明律上明文規(guī)定,凌遲處死就是三千三百五十七刀!
古代的凌遲處死,他規(guī)定了要剮多少刀嗎? 凌遲發(fā)展到明朝,終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人們發(fā)現(xiàn)一片片臠割皮肉,比連筋帶骨割更省力,時間也更久,大太監(jiān)劉瑾被剮,按例該剮3357刀,每十刀一歇一喝,第一天割357刀,暫時結束時給他喝點粥維持生命,總共剮了三天。后來鄭曼被剮,聞宣讀圣旨,應剮3600刀,可見刀數(shù)并不絕對固定,但這兩例都在3000刀以上。如果劊子手技藝不高,可能犯人老早就死去了,或者犯人家屬給劊子手一些好處,劊子手也會讓他死得痛快些,清代散文家方苞就記錄過劊子手索要賄賂的事情。
望采納 望采納 凌遲處死,剮到50刀以后,大腦神經(jīng)對人體皮層還有疼痛知覺? 多少刀后輪到內(nèi)臟? 嗯,一直到死,也不可能輪到臟器……我覺得你是小說看多了。
————
【現(xiàn)實】凌遲之稱早期多見于宋代記載,如《宋史刑法志一》:「凌遲者,先斷其支(肢)體,乃抉其吭(再挑開喉嚨),當時之極法也。」這是由于宋代對犯罪防治采取了刑罰威脅主義,使得犯罪處罰走向了重典化。不止凌遲,刺配刑也是典型。
而更早則稱「磔(刑)」,但無論叫什么,大致流程多見類同之處。不過字詞含義里,凌遲也指他人正在實施的精神虐待,而磔刑、剮刑則是指心理上已經(jīng)承受的痛苦。類似而不一樣。
至清末,最后遭遇凌遲的幾名罪犯中,分別涉及濫殺(康小八)、弒主(符珠哩)、弒母(佚名少年)和滅族(王維勤)。可以說,受刑者多是豬狗不如一樣的畜類。
PS:我看到評論有說殺這種人連小鬼子都比不上?不知是什么心態(tài)。1900年,日本因《娼妓管理條例》和善種學,曾強制娼戶絕育,即剝削其生育權,尤其是感染性病的那些。此事一直都未停息,1940年《優(yōu)生法》、1996年變體,《產(chǎn)婦(母體)保護法》,多由黑幫“游說(shuì)”那些存在遺傳缺陷的家庭自愿接受絕育手術。
————
【小說】在上世紀的一些民間小說中,凌遲就是千刀萬剮,所以在受刑前,據(jù)稱對犯人的待遇很好,有些劊子手甚至會自己掏錢補貼犯人,因為行刑過程中,如果犯人死了,劊子手也是會倒霉的。
一些詳細的說明會有小刀劉、凌遲時長(三天),固定刀數(shù)等等……并且也有提到,用漁網(wǎng)勒住,讓表皮的肉通過漁網(wǎng)凸出來,這樣方便行刑的說法。但是這大多是受以前的小說,尤其是「分而食之、生啖其肉」的影響所致。比如:
“……一齊擁入宮中,碎割岑昏,生啖其肉。”《三國演義》
“百姓觀者無不下淚而暗恨志伯,幾欲生啖其肉?!薄逗9浮?/p>
“那少年無親眷的餓死了,被人家將衣服扒了去,眾人遂將肉割下分而食之,令人見之可慘?!薄缎⒏刑臁?/p>
所以真實的千刀萬剮并不存在,理解成“千刀萬剮”,是類如萬箭穿心那樣的,突出慘狀,或讓觀者解恨,又或同情。至于其他一些添油加醋的說明,比如澆熱油或其他,在私刑上是存在過的,自秦漢開始可見,比如向民間授權,或“非成例法”的使用,像劉邦把大將彭越剁成肉泥,這就是私刑。至于秦代……「夫為寄豭(jiā,托養(yǎng)別家的公豬,指通奸重婚等),殺之無罪」也是個多有討論的。
小說是小說,演義是演義,很多寫文章的根本連史書都沒仔細考究過,就像現(xiàn)在古裝劇導演能把宋朝的官帽扣到明朝縣老爺?shù)念^上一樣,不可信的。
一位被凌遲處死的公主,被割三千多刀,究竟是為什么 愛新覺羅莽古濟,她是清朝唯一一個被凌遲處死的公主。她究竟犯了什么錯事?竟然要遭受這樣的出發(fā),她是努爾哈赤的女兒,說起關系,她還是皇太極的姐姐,血肉親情并沒有讓皇太極對她手下留情。
皇太極繼位以后,莽古濟一母同胞的兄長,莽古爾泰被皇太極革去了大貝勒的稱號,莽古濟從中嗅到了一絲不和諧的氣氛,皇太極的大位慢慢的穩(wěn)定,他就開始排除異己,首當其沖的就是莽古濟的一派親戚,莽古爾泰也嗅到了這一信息,莽古濟幫著他謀劃造反,只可惜,莽古濟并沒能完成她的設想,連邊都沒有挨著,和她相處不歡的丈夫立刻向皇太極自首,一場沒有爆發(fā)的政變,被扼殺于萌芽之中。 造反罪,無論你是什么身份,都是死罪,對于皇太極來說,雖然是他的親人,但是皇族的血是冷的,不得不殺了她,為了不能讓后人效仿她的作為,因此,殺雞儆猴的結果,就是凌遲處死。 可憐的莽古濟,必須要忍受3357刀,在最后一刀的時候,行刑者才能讓她斷氣,真可謂慘! 袁崇煥最后凌遲處死是剮了幾刀?3367刀還是1000刀? 史書沒有記載。
后金軍退兵后,袁崇煥卻被治罪。當初后金軍進入的關口是屬于薊遼總理劉策所管轄,而袁崇煥得知后金軍入關,直逼京城,于是千里迢迢趕來救援,自認為有功無罪,但是朝中大臣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于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后金軍有勾結,朱由檢對此也很懷疑。此時后金軍也設計離間,說袁崇煥與后金軍有秘密約定。十二月,朱由檢將袁崇煥下獄。 魏忠賢遺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勛、史褷等人想趁機給魏忠賢報仇,以擅自與后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沒家產(chǎn)。 的人(175)最多(8)
明朝史上的宦官之禍:大太監(jiān)劉瑾是怎么死的 劉瑾被押到刑場凌遲處死。
張永雖是“八虎”之一,也因與劉瑾爭權而深恨劉瑾?;剀娡局?,楊一清一次在席間與張永談到國患時,就用筷子蘸了酒在桌上寫了個“瑾”字。張永卻說:“劉瑾現(xiàn)在朝中如此勢大,拿他有什么辦法呢?”楊一清聽出話中有意除之,忙拿出了安化王的檄文對張永說:“張公公您在皇上面前也是紅人,況且此番平叛又立了大功,回朝之后,您只要將此文交給皇上過目,再痛訴劉瑾罪行,陛下一定會相信您。到時候劉瑾一死,在皇上面前您可就是說一不二了?!?/p>
張永回京后在慶功宴上拿出了檄文,明武宗用醉眼看罷問道:“劉瑾想要怎樣?”張永忙說:“要奪天下?!闭l知明武宗竟不在意地說:“給他又何妨?”張永急了,拉著明武宗的袍袖哭道:“那時陛下又將怎樣呢?”一句話點醒了明武宗。明武宗馬上傳令逮捕了劉瑾,從劉瑾家中搜出了黃金二十四萬錠外加五萬七千八百兩、元寶五百萬錠外加一百五十八萬三千六百兩,寶石二斗、金勾三千、玉帶四千一百六十二條,其他珍寶不計其數(shù)。
此外還有私制御璽一方、衰袍八件、盔甲三千副、弓弩五百件及扇中利刃兩把。見了這些違禁之物,明武宗這才恍然大悟,怒道:“劉瑾真要造反?!毕铝顚㈣慌c三法司和錦衣衛(wèi)會審。見到堂上的會審官員,劉瑾還在趾高氣揚:“滿朝公卿都是我所起用的,誰敢審我?!睅孜还賳T果然面面相覷,無人發(fā)言。驗馬都尉蔡震見狀,拍案而起,怒道:“我是國戚,我來審你?!鄙锨氨闶且活D耳光,最后這個惡貫滿盈的權臣終于畫了押。
八月二十九日,劉瑾被押到刑場凌遲處死。在三日行刑的時間里,北京城的老百姓爭相來看這個惡棍的下場,有的甚至用錢買下他的一片肉生食以泄憤。三天后,只剩下一副骨架的劉瑾被砍了頭。他的那些親信或掉頭或丟官,也都沒有得到好下場。
劉瑾被割了幾千刀真的假的?根據(jù)常識和凌遲的原則,按道理第一天就會因為大出血而休克,怎么會還有能力罵 凌遲或磔刑,俗稱千刀萬剮,屬于最殘酷的死刑之一。凌遲是指劊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數(shù)百至數(shù)千塊,用小刀逐塊割下來。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數(shù)小時的痛楚才會氣絕身亡。而且,行刑很有講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或刀傷不正確,則說明劊子手行刑失敗,劊子手也可能會受罰。
五代開始出現(xiàn)凌遲,至明清時達至高鋒,用刑廣范。明武宗時,宦官劉瑾被施以此刑,據(jù)說割了三天三夜。
施行方法
部份犯人會在被送往刑場前,先游街示眾。到了刑場,會把犯人捆綁在刑場上,通常是一條柱子上。與其他古代死刑酷刑一樣,大部份的凌遲行刑容許百姓圍觀,有時甚至可以站得非常接近受刑者。有部份百姓更以看人受凌遲為樂。[8]
部份受刑者,不論男性或女性會被脫下全身衣服,讓其全身,包括性器宮暴露于群眾目前。只有小部份受刑者可以保留一些衣物掩蓋重要部位。這做法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對受刑者的一種 *** 。
行刑時,施刑者以小刀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逐塊割下。受刑的刀數(shù)不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目,因受刑者而異也因朝代而異。宋朝時只割八刀至一百二十刀[9]。割之前會先打斷犯人四肢,防止其反抗,之后再割咽喉,防止其痛苦得亂喊。[10]
到了明朝時往往超過千刀,甚至達三千刀之說。王明德說:“凌遲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體無余臠,然后為之割其勢,女則幽其閉,出其臟腑,以畢其命,支分節(jié)解,菹其骨而后已?!盵11],“千刀萬剮”至此名實相符。鄧之誠《骨董續(xù)記》卷二“寸磔”條有云:“世俗言明代寸磔之刑,劉瑾四千二百刀,鄭鄤三千六百刀。李慈銘日記亦言之?!钡珦?jù)記載劉瑾實際上被割了3357刀,本計劃分三日割完,第一天三百五十七刀,割10刀休息一下,待劉瑾蘇醒后再割,但割到第二天劉瑾已一命嗚呼。
倘若割多或割少了刀數(shù)、或者死囚的斷氣時間不當,劊子手都可能會受罰。理論上凌遲要割至最后一刀時,犯人剛好斷氣;但亦有傳說家屬有時可以買通劊子手,一刀就把心臟刺破,提早結束犯人的生命以減少痛楚。下刀次序亦有一定的限制:若果是女性犯人,先從 *** 開始,再把雙乳割下,然后才割胸肌,接著割生殖器;如果是男性犯人,割完胸肌,會接著割生殖器;然后輪到大腿、雙臂、腹肌、臀部。最后割耳、鼻、眼、唇[12]。下刀的時候助手負責報告刀數(shù),割下來的皮肉,放在桌上排列出來等待驗查;但亦有丟到地上,甚至是賣給旁觀的群眾。明武宗的宦官劉瑾,受刑后割下的皮肉,便被以一文錢的價錢賣給圍觀的民眾。到了清末,殘肢會被放進一個籃內(nèi)示眾。有時凌遲以后會再以利刃梟首,用巨斧銼尸。
后期,部份受刑者會先被施以鴉片,以保受刑者的清醒,延長其痛苦。清末則有“八刀刑”之方法,下面所提及的符珠哩的受刑便屬于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的所有動作均由左邊部位開始,之后才割右邊相應部位。首先先割胸口,之后割二頭肌,接下來則是大腿,再之后是割手臂至手肘,之后則是割小腿,最后一刀是梟首。頭顱會被吊起,和放在籃內(nèi)的殘肢一起示眾。
劉瑾:明武宗時代重要的宦官,1510年被處刑。傳聞磔刑凌遲三日,割三千三百刀。據(jù)說第一天的行刑后,劉瑾回到監(jiān)獄,還吃了白粥。整個行刑過程后,燕京圍觀百姓,特別是受過劉瑾迫害的人及其家屬,以一錢爭奪其肉,下酒生食之,以泄其憤。
朱厚照和劉瑾那么鐵~~劉瑾最后怎么還落了個凌遲? 劉瑾被凌遲是因為朱厚照受到了極大的震驚。
劉瑾是個有權但沒有文化的宦官,他以為自己架空皇帝操縱朝綱,最后竟起了想當皇帝的念頭!明武宗雖然貪玩,但還不至于傻到甘心讓別人篡位的程度,所以當從劉瑾家里抄出龍袍、玉璽,從隨身扇子里查出兇器的時候,他就認為劉瑾就像快成精的妖怪一樣,需要千刀萬剮才能破除魔障,防止其陰魂不散!不僅是要碎尸,還默許別人吃掉他的肉,從當時的迷信角度出發(fā),可以理解朱厚照不給劉瑾留全尸并且不等秋后就動手的做法。 劉瑾被凌遲后怎么還能吃飯? 凌遲是一刀一刀割肉。在割規(guī)定的刀數(shù)之前不能使犯人死亡。否則行刑就算失敗,執(zhí)行的人也要受到懲罰的。所以劉瑾被凌遲后還能進食。
明朝太監(jiān)劉瑾是什么人劉瑾怎么被判凌遲的 明朝太監(jiān)劉瑾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因為專權使朝政混亂、索賄受賄、惡貫滿盈被判凌遲3357刀,分三天割完。
劉瑾(1451-1510),陜西興平人,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jiān)劉順收養(yǎng),后凈身入宮當了太監(jiān),從此改姓劉。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數(shù)次升遷,官拜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掌權后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劉瑾被捕后,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shù)百萬兩,并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他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被判以凌遲。
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將明朝太監(jiān)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至于他的財產(chǎn),據(jù)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所載,劉瑾被抄家時有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余兩。其它珍寶細軟無法統(tǒng)計。開創(chuàng)了"罰款"先河,領先世界1000多年!被后人發(fā)揚光大!另據(jù)報道,劉瑾曾是世界首富。
明朝大太監(jiān)劉瑾為何會被處以凌遲3357刀處死的酷刑? 歷史記載,劉瑾在正德五年被賜凌遲酷刑,據(jù)說這一場凌遲一直持續(xù)了兩天。那么正德皇帝為什么要用這樣的酷刑來對待他之前如此信任的劉瑾呢。能傷害自己的的永遠是自己心愛的人,劉瑾作為正德的心腹,被抄家之時,不僅抄出巨額白銀,還有玉璽龍袍,各類兵器,正德崩潰了,那么信任的人居然時刻想著要傷害自己,雷霆盛怒之下,只有凌遲能解心中之恨。
其實讀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就很奇怪,一個太監(jiān),究竟是有了什么樣的膽子,貪錢還不夠,竟然要去私藏龍袍玉璽,難不成想當君王。還是從這場紛爭的源頭講起吧,正德這個天下第一大奇葩帝王,在位之時,盛寵八位宦官,時稱“八虎”,劉瑾就是其中之一。從后世的史料中可以看出,這人深受正德皇帝的喜愛,授予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的職責,他在政治上擁有很大的權力。但此人品德不良,而且巨貪,弄得朝堂上下是烏煙瘴氣。
此時一位名叫楊一清的大臣站了出來,他利用楊瑾和同為“八虎”之一的張永之間的矛盾,和張永聯(lián)盟,使得皇上逐漸對楊瑾失去信任。可終究是從小陪伴正德長大的奴仆,正德一直不忍心賜死他,張永這時慌了,如果弄不死劉瑾,那么等劉瑾回過神來,死的一定是自己,此時張永直接抄了劉瑾的家。
現(xiàn)在已無法推測那些龍袍玉璽是否真是劉瑾私藏的,但明朝皇權、相權、宦權三者之間的相互制衡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停止,也還尚未分出勝負。
中國歷史上被凌遲的人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被凌遲的人有石達開、曾仕和、劉瑾、袁崇煥、方孝孺、鄭鄤、李付一、趙鐇、趙鎬與其兄趙鐩、練子寧、胡閏等。
凌遲也稱陵遲,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凌遲刑最早出現(xiàn)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后,金、元、明、清都規(guī)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
一、石達開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qū)奇石鄉(xiāng))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廣東省和平縣。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戰(zhàn)略家,武學家,詩人,書法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1851年12月,太平天國在永安建制,石達開晉封“翼王五千歲”。1857年,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本人謙辭不受)。
二、練子寧
練子寧(1350~1402),名安,臨江府三洲 (今江西省新干縣金川鎮(zhèn)東門村人)。英邁超群,洪武十八年(1385)以貢士廷試對策,力言強國富民之道,擢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間(1398~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舉賢薦能為己任,政聲斐然。
三、劉瑾
劉瑾(1451—1510),陜西興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jiān)伯父劉順收養(yǎng),后凈身入宮當了宦官。
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數(shù)次升遷,官拜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掌權后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劉瑾被捕后,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shù)百萬兩,并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
四、袁崇煥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通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后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zhèn)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后金)的戰(zhàn)爭中先后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xiāng)。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后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于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后,魏忠賢余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認為與后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
五、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后因拒絕為發(fā)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處死于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睹魇贰分袨槭┮粤柽t。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參考文獻資料:
百度百科-凌遲
百度百科-石達開
百度百科-劉瑾
百度百科-袁崇煥
百度百科-方孝孺
百度百科-練子寧
中國明朝受到凌遲的劉瑾,其做了什么落得如此凄慘? 劉瑾不僅謀反了還貪污了,所以明朝的劉瑾要被凌遲處死。這是一種非常殘酷的刑法,這種刑法,凌遲又稱千刀萬剮,受刑的人要忍受非一般的折磨,還需要看自己的肉被切割下來,手法極其殘忍。但是劉瑾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貪污也就算了還被發(fā)現(xiàn)了,竟然還謀反,這兩項罪名都是非常嚴重的,怪不得會被凌遲了。
劉瑾在位的時候,故意對那些 *** 和彈劾他的官員進行報復。他不顧一切地毆打內(nèi)閣大臣。30多名彈劾他的官員被殺。由于這起轟動一時的彈劾案,劉瑾被提升為司祭太監(jiān),并蓋上了公章。從那以后,他掌握了所有的權力。但正是因為權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導致他竟然有了謀反之心,辜負了皇帝的信任。
他千方百計地切斷臣民與皇帝的聯(lián)系,假扮“皇帝”,經(jīng)常讓軍政將領集體下跪,甚至數(shù)百次貶斥或逮捕,這種暴虐的統(tǒng)治是可怕的。事實上,凌遲的懲罰力度大致相同,只是刀的數(shù)量不同,劉瑾被砍了357次。劊子手從劉進的胸口抽出刀來,每隔十刀就喊一聲,以免犯人暈倒。
劉瑾去世以后,就會有新的人分割他手中的權力,但是當時的正德皇帝發(fā)威了,不僅讓劉瑾小時了,還讓江彬,錢寧等人一起消失了,但這么做也是未來國家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直到后來日漸衰敗,明朝才滅亡了,后來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繁榮盛世了,但當時皇帝懲奸除惡的行為贏得了民心。
明朝(326)宦官(18)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6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