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為什么喜歡劉備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言為心聲,特別是一些文藝作品,無不體現(xiàn)出作者濃郁的主觀情感色彩,熟悉《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幾乎整部書中,羅貫中都以自己強烈的個人愛好揚劉抑曹。
羅貫中14歲時母病故,即輟學隨父去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羅貫中也曾參與其中?!坝兄緢D王”的羅貫中,在蘇州參加了張士誠反元起義政權,做過一段時間的幕僚,后離開。其間曾與當時的吳王朱元璋為敵,所以,在明朝成立之后,羅貫中放棄了步入官場的打算,致力于文學的創(chuàng)作。
也正是在杭州的這段時間(14——15歲,大約十年),羅貫中結識了許多說書藝人、雜劇作家,更為重要的,結識了當時的著名小說家施耐庵,并拜他為師。
其實,宋代民間的三國故事,就已經表現(xiàn)出“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根據(jù)《東坡志林》載,王彭嘗云:“徐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故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痹恼f書唱戲,大部分都承襲了宋代的故事章節(jié),羅貫中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曹奸劉忠,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也決定了他后來《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
羅貫中青少年時期就有“有志圖王”的志向。是否和他喜歡民間傳奇故事,喜歡聽書說戲有關,我們暫且不論。但作為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人,羅貫中曾經積極爭取過、奮斗過。只不過“天不向劉”,他自己甚至還站錯了隊,最后連官場都不敢進。
可以說,羅貫中一生不喜歡經商,又無緣于官場,只好奮筆疾書,把一生的理想和抱負,寓寄予文字之中。所以說,我們甚至可以從《三國演義》中找到他那時的影子。諸如劉備、關羽,諸如諸葛亮、趙云等等,這些大多都是蜀國的君臣將士,羅貫中給予他們的,也都是忠義賢良的筆墨。
也有人說,羅貫中正統(tǒng)的封建道德思想,決定了他在《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塑造及善惡標準的劃分。歷史上的曹操可以說是文韜武略,但是他挾天子而令諸侯,兒子曹丕篡位稱帝。這些史實,足可以使曹操在正統(tǒng)的封建道德法庭死無葬身之地;而劉備則不然,他有漢皇室的血統(tǒng),又幾近平民出身,逆襲成為一方霸主,幾乎可以和曹操平起平坐,這和羅貫中曾經“有志圖王”的夢想那么地吻合,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羅貫中為何把劉備寫的那樣正統(tǒng),除了應有的同情,幾乎沒有一點兒而可批判之處。
《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jié),自始至終都是以蜀國,也即劉氏的興衰為主線索。這就好像是蓋房子,先把廊柱和大梁主框架支起來,然后再去填補雪柔。所以說,從小說的整體布局和建構藝術上來看,羅貫中把劉備塑造成正統(tǒng)形象,把曹操塑造成反面形象,把孫權塑造成中間形象,既符合他的道德審美取向,又有益于小說的提綱挈領,脈絡清晰,人物形象多樣且血肉豐滿,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三國演義》把曹操寫成一個不折不扣的亂世奸雄,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反派。
其實,這是作者羅貫中出于尊劉和維護漢室正統(tǒng)的需要,有意貶曹罷了。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乃亂世梟雄,三國時期了不起的文武全才。
曹操于永壽元年(公元155年)出生于安徽毫州的宦官世家,字孟德,小名阿瞞,祖上是西漢名相曹參,父親費亭侯曹嵩是東漢時期宦官曹騰的養(yǎng)子。
曹操自幼就有濟世的遠大志向。從小機智過人,才思敏捷,善于因需據(jù)實學習,有針對性地博覽群書,尤喜兵書韜略,注重靈活應變。當時已知人著稱的南陽人許劭篤定地說:曹操,"亂世之英雄"。何颙也預言曹操可"安天下"。
群眾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曹操嶄露頭角后,后來的結局果然應驗了他們的預言。
19歲時,曹操即舉為孝廉,后任東漢都城洛陽北部尉,就以明令嚴紀著稱:有犯禁者,皆棒殺之。一時洛陽秩序井然。
25歲時,曹操被提任為朝廷議郎,以"直諫"聞名,他曾多次向漢靈帝上書:重用忠良,遠奸邪之徒。
遺憾的是,漢靈帝沒有采納。即便采納,東漢末年的政權已搖搖欲墜!面對日益腐朽的狀態(tài),曹操的良藥苦口固然是一劑良藥,已無濟于事,根本改變不了民不聊生的現(xiàn)實。
張角發(fā)動黃巾起義后,曹操臨危受命,官拜騎都尉,出擊穎川的曹巾軍,獲軍功遷任濟南相,后受封典軍校尉。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并州牧董卓入主京都洛陽,立陳留王劉協(xié)為漢獻帝,自稱太師,把持朝政。
董卓的倒行逆施,令曹操反感,遂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
公元190年,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集結天下十八路聯(lián)軍擊殺董卓。由于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其精銳部隊屯兵酸棗相拒,十八路聯(lián)軍又政令不一,各自擁兵自保。當曹操引軍攻打滎陽兵敗后,十八路軍作鳥獸散,紛紛撒退。
不過,曹操的名聲震動朝野,他的義舉得到天下有識之士的認可。
公元192年,曹操在濟北相鮑信的推薦下,出任袞州牧,擊敗青州黃巾軍后,組建號稱百萬的青州兵,始獲得"安天下"的第一桶金。
之后,曹操逐鹿中原,率軍大敗袁術。在征討徐州牧陶謙時,其父曹嵩遇害。又遇上東郡守備陳宮叛亂,迎名將呂布為兗州牧,曹操只得從徐州返回,與呂布相持于濮陽,因軍糧已盡,只好停戰(zhàn)軍還鄄城韜光養(yǎng)晦。
公元195年,40歲的曹操再次集結兵力,一舉拿下呂布,平定兗州。次年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曹操受封為司空,拜車騎將軍,這是曹操獲得"安天下"的第二桶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1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