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李密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大業(yè)十四年(公元618年),因開鑿大運河及三征高句麗而導致國庫空虛、民怨沸騰的隋王朝,最終迎來了覆亡的命運。在隋末唐初這段動蕩歲月中,許多英雄人物粉墨登場并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最為后世所熟知的還要屬秦叔寶、程咬金等人。最終成就一番帝業(yè)的李淵則是最大贏家。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些英雄豪杰卻曾經(jīng)對一個乞丐刮目相看,李淵認他作大哥,秦叔寶更是心甘情愿地為他賣命。
這位傳奇乞丐名叫李密。李密出身遼東李氏,曾祖李弼本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北周時期受封太師、魏國公,祖父李曜為北周太保、邢國公,其父李寬為隋朝上柱國,封蒲山郡公。不得不說,李密所在家族底蘊深厚,乃是當之無愧的豪族。正因如此,李密曾憑借父蔭任左親衛(wèi)府大都督、東宮千牛備身。
說起來,隋煬帝楊廣本是雄才大略之君,奈何生性涼薄又剛愎自用。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公元5世紀時已普遍簡稱為“高麗”,君主亦被冊封為“高麗王”,但注意并非王氏高麗)時,因指揮失誤和惡劣天氣導致數(shù)十萬大軍戰(zhàn)死?!扒镲L未到蟬先知”,李密此時已經(jīng)從大隋盛景中嗅到一絲毀滅的氣息。這位心有溝壑的豪杰不甘屈居人下,在隋煬帝第二次征伐高句麗的途中,他就與昔日朝廷重臣楊素之子楊玄感密謀叛亂。楊玄感起兵之后,大隋果然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然而李密卻沒料到,楊玄感居然和楊廣同樣剛愎自用。楊玄感拒絕了李密提出的北據(jù)幽州以斷朝廷大軍后路的計策,執(zhí)意攻伐洛陽,最終兵敗身死。李密隨即淪為天下共誅之叛逆,不得已之下,這位昔日勛貴之子只得隱姓埋名,成為一名乞丐在各地躲藏。在此期間,李密經(jīng)歷了各種各樣的危險。最危急的一次,李密甚至不幸被捕快逮捕。若非押送他的官員被他用銀錢收買,這位后來雄霸一方的梟雄可能早就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在這之后,因為行蹤已經(jīng)暴露,李密只能去更偏僻的地方,生活也變得更加艱苦。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李密在最困難的時候,已經(jīng)淪落到“削樹皮而食之“的悲慘境地。不過正所謂否極泰來,就在他最為落魄的時刻,瓦崗寨的翟讓慧眼識人,非但沒有殺他,還將其委以重任,作為自己的參謀和手下。
飽得詩書的李密,在瓦崗寨中混得如魚得水,短短幾年時間就令瓦崗寨眾人對其佩服得五體投地。寨主翟讓在此情況下,推戴李密為首領(lǐng),稱為魏公,定年號為永平元年,翟讓本人受封司徒,封東郡公。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翟讓之兄翟寬逐漸生出別樣心思,甚至慫恿弟弟奪權(quán)。李密有所察覺后,在一次宴會上安排勇士殺死了翟讓、翟寬及其部將王儒信,顯露出一代梟雄的果斷與狠辣。
在解決掉潛在威脅后,李密迅速安撫瓦崗寨眾人,并令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分統(tǒng)其眾,取得了對瓦崗軍的絕對領(lǐng)導權(quán)。此時的瓦崗雖名為山寨,實際上已經(jīng)有問鼎全國的實力,當時在太原起兵的李淵,也將李密視為潛在的盟友,寫信給李密時還肉麻地稱“欣戴大哥,攀鱗附翼?!边@位比李密還要大上15歲的大唐開國皇帝,此時卻極盡謙卑,其討好和結(jié)交之情簡直溢于言表。另一方面,李密麾下?lián)碛袉涡坌?、徐世勣、程知?jié)(即程咬金)、秦叔寶、羅士信、王伯當、房彥藻、祖君彥、裴行儼等將領(lǐng),大有一統(tǒng)天下之勢。誰也想不到,當年那個被迫以樹皮充饑的乞丐會成為今日梟雄,實在是令人唏噓感慨。
我一直以為唐朝是個最讓人熱血沸騰的時代,不僅能在國內(nèi)紅一片,還能走紅世界。
唐人街足夠證明他的知名度。
唐人兩人足夠說明了他的世界地位。
就連唐詩,也表明了他的文化水準。
通俗點說,唐朝是唯一一個既能活躍于民間,還能走紅于廟堂的朝代。
這樣一個美好的朝代,作為開創(chuàng)者李淵應(yīng)該是最為人津津樂道。
研究他成功的人按照世俗的邏輯來算,應(yīng)該是最多的。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他的知名度很高,但比不過自己的兒子。
他的功勛很多,但依舊比不過自己的兒子。
他的膽子很大,卻依舊被兒子的鋒芒掩蓋。
時至今日,他留在史書上的謎題還很多。
人生最大的謎題莫過于在造反這件事上,他到底是不是第一人。
市面上流傳的各種版本的小說,史書,都很輕松的將這個唯一拿得出手的功勛劃撥在他兒子的名下。
《舊唐書·高祖本紀》:“太宗與晉陽令劉文靜首謀,勸舉義兵。”
《新唐書·高祖本紀》:“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陰結(jié)豪杰,招納亡命,與晉陽令劉文靜謀舉大事。計已決,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懼不見聽?!?
《 新唐書·太宗本紀》:“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br>
《舊唐書·太宗本紀》記載:“時隋祚已終,太宗潛圖義舉,每折節(jié)下士,推財養(yǎng)客,群盜大俠莫不愿效死力?!?br>
《 資治通鑒》記載:淵與裴寂有舊,每相與宴語,或連日夜。文靜欲因寂關(guān)說,乃引寂與世民交。世民出私錢數(shù)百萬,使龍山令高斌廉與寂博,稍以輸之,寂大喜,由是日從世民游,情款益狎。世民乃以其謀告之,寂許諾。
大意是,造反,李淵很不情愿。
最終經(jīng)不住李世民不斷慫恿,這才被迫起事。
根據(jù)史書記載,造反那天,父子倆在太原的辦公室了密謀了很久。
主旨只有一個,那就是大隋集團已經(jīng)呈土崩瓦解之勢,這個時候挖一下墻角,弄不好就占了大隋集團。
李淵很猶豫。
畢竟造反的風險不是一般的高,萬一墻角沒挖成被人掉過頭來,那是要株連九族的。
見老爹猶豫,李世民、僚屬裴寂、劉文靜干脆玩起了先斬后奏,讓年過五十的李淵睡了一回表弟(楊廣)的妹子。
于是,上了賊船的李淵在李世民等人的幫助下,誅殺了隋煬帝監(jiān)視他的王威、高君雅,正式起兵造反。
大事確定后,李世民率領(lǐng)他精挑細選的起義軍,用了半年功夫,取代隋朝,開創(chuàng)了大唐…………
這種帶有幾分戲說的筆調(diào)很難與 歷史 上李淵不相符?
筆者忍不住要問,這還是那個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遇事無斷制的唐高祖么?
很顯然,不是?
那么真實的李淵是個什么樣子的呢?
我認為是個他一直是個心存大志的人。
這一點很早就有人看出來了,一個叫史世良的人,善于給人相面,他告訴李淵說:“您的骨骼驚奇,必為一國之主,愿您自愛,不要忘記鄙人說的話?!?br> 于是,李淵有了遠大的目標。
為了這個目標,他很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分,我相信如果不是表弟(楊廣)在治國這條路上用力過猛,他一定會老老實實做個看門護土的封疆大吏。
但 歷史 給了他機會。
所以他很好的把握了機會。
在他69歲的生命里,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
唯一記住只有兩個字——奮斗。
如果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他的一生未必是鳳凰男奮斗史,但說是富二代努力史并不為過。
下面,就讓我們他逆襲的一生,是如何奮斗的。
公元566年,李淵出生在長安。
人常說投胎全靠撞大運,運氣好的,一出生就什么都有了,運氣差了點,一出生什么都沒有。
李淵就是撞上大運的一撥。
祖上的祖上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世代顯貴。
祖父李虎,在西魏時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國之一。
老爹李昞,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
老媽,對不起沒找到名字,唯一知道的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親姐姐。
這身世,不是一般的嚇人。
出生在這樣的世家,除了天上的月亮不能摘之外,其他的要什么有什么一點都不為過。
你除了羨慕妒忌恨一點辦法也沒有。
七歲,父親李昞去世,其襲封為唐國公。
王侯將相,有人奮斗了一輩子都連門檻都沒進,而他一出生就定了。
氣人不,氣人。
更氣人的還在后面。
大富大貴就算了,性子差一點,再來點敗家的勾當,你我也能平衡一點不是。
可以很豪邁的說一句,老天爺對人是公平的,別看你今日錦衣玉食,明日說不準就睡大街呢?
但這話用在李淵身上一點都不合適。
長大后的李淵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
標準的高富帥不說,會燒飯,會干事業(yè),為人還很溫柔。
站在這樣的人身邊,你也許想到的只有四個字,老天不公。
可老天爺就是喜歡性子溫柔的人。
還沒來得及給自己人生做好規(guī)劃的李淵, 歷史 就送給了他一件大禮。
小姨夫楊堅努力多年,終于取代了北周靜帝的皇位,著手開創(chuàng)了大隋集團,在迅速滅陳后結(jié)束分裂,統(tǒng)一了中國。
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沒有忘記了自己的好外甥,本著公司都是自己人的覺悟,隋文帝任命李淵為千牛備身(皇帝的禁衛(wèi)武官)。
天天跟著領(lǐng)導,你能說沒前途。
有人說,我要是有這條件,我也能成功,沒準做的比他還好。
這話也就是騙騙自己,糊弄糊弄老婆孩子,發(fā)泄發(fā)泄現(xiàn)實的不公而已。
真擱在你身上,未必能做的比李淵好。
試想,能一手打造大隋江山的隋文帝,能輕易用一個被富貴侵蝕的窩囊廢。
很顯然不會。
從后來的結(jié)果來看,隋文帝特別親近器重李淵,累任譙州、 隴州、 岐州三州 刺史。
沒兩把刷子,就是親戚也未必看得上你。
真實的 歷史 告訴我們,李淵會的不光兩把刷子,還有很多刷子。
公元大業(yè)九年(613年),表弟楊廣心血來潮,要打造大同天下的大隋,證明自己是大隋最雄才偉略的太子爺,不顧群臣反對,執(zhí)意征伐高句麗。
鑒于李淵已經(jīng)有二十余年的地方工作經(jīng)驗,又是自己的親戚,所以楊廣讓李淵負責后勤——督運糧草。
歷史 上干這個工作的人很多,前面的蕭何,后來的李善長都是干這個的。
這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工作,但卻最能考驗一個人的能力。
沒有卓越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根本做不好這項工作,很顯然楊廣相信李淵有這個能力。
事實證明,楊廣的眼光很準。
當時楊玄感正在造反,楊廣立馬調(diào)任這位表哥擔負起了鎮(zhèn)守甘肅地區(qū)的任務(wù)。
幾個月后,楊玄感兵敗被殺,去了甘肅的李淵卻廣交天下豪杰。
儼然要走楊玄感的老路。
此時的大隋江山正被無數(shù)起義軍挖墻腳,李淵如此大張旗鼓的拉攏天下豪杰,難免引起了楊廣的懷疑。
他決定來一場試探。
他命人送去了一道詔書,讓李淵立刻來自己的辦公室匯報工作。
李淵沒去。
局勢很明顯,稍有不慎,就會有去無回。
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告訴他,這個時候絕不可能頭腦發(fā)熱沖過去跟領(lǐng)導說什么工作。
得觀望,揣摩領(lǐng)導的意圖。
應(yīng)該說,這一次李淵又對了。
據(jù)說,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就在楊廣的身邊。
隋煬帝問王氏:“你舅舅怎么還沒來?”
王氏:“他病了?”
隋煬帝又問:“病的要死了嗎?”
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李淵的耳朵里,一番揣摩之下,他迅速做出了判斷——表弟這是懷疑我。
于是我們的李淵開始他的影帝之路。
盡管這個表演很簡單,但要想取信于人,讓人相信那不是在演戲,而是真切的生活,那就得拿出教科書一般的演技。
為此李淵利用了各種生活的細節(jié)。
在看完《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后,李淵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甘肅的街頭上,小酒館里,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一個滿臉胡須的醉漢在不停的喝酒,嘴里說著醉話。
甘肅最有名的酒樓上,李淵出手就是好幾萬。
工作之余,開始向下屬索要過節(jié)費。
利用職務(wù)之便,明目張膽的要人要錢,不給我就不給你辦事,給的少了還不行。
一個演員最好的演技就是用你的愛,用你自己的靈魂,傳遞你的生活。
這一次,李淵做到了。
楊廣相信了。
危機就此過去。
人生誰不是在奮斗,即便是我未來是大唐皇帝,現(xiàn)在的我也在努力奮斗做個好演員。
消除嫌疑的李淵很快被派往山西、河東討伐捕獲賊人。
而這一次,他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奮斗史。
大軍剛抵達到達龍門時,反賊首領(lǐng)母端兒率領(lǐng)數(shù)千大軍包圍城池。
李淵當機立斷親率領(lǐng)數(shù)十鐵騎大戰(zhàn)敵軍,連發(fā)七十多箭,被射中的皆應(yīng)聲倒地。反賊大敗,李淵趁機收編萬余人,實力大增。
被看我平日吃喝玩樂,奮斗的事兒,我一件也沒少做。
如果說這些只是小打小鬧,那么接下來的一撥就是徹底大干一場了。
公元616年,李淵靠著出色的表演得到了右驍衛(wèi)將軍的官職,這是一個正兒八經(jīng)有實權(quán)的官職。
沒有兩把刷子,沒人會將這樣的位置送給你。
親戚也未必管用。
這次李淵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了后人一個道理,再鐵的親戚沒有點才華,親戚也只能是親戚,僅此而已。
當時突厥侵犯邊塞,隋煬帝便讓李淵和馬邑郡守 王仁恭一同北擊突厥。
應(yīng)該說這個安排還算不錯。
三打一,總不會吃虧。
可事實全部是那么回事,馬邑郡守、王仁恭根本就沒帶多少人馬來。
三打一變成了二坑一了。
還是李淵當機立斷,選出擅長騎射的兩千騎兵,吃住騎射仿效突厥兵,趁著空閑就是一陣射獵馳騁,又另挑了一批挑選善于射箭的士兵作為埋伏,愣是將二坑一的局面變成了一比一的局面。
決勝局,李淵親自布置了一撥埋伏,徹底解決了突厥。
這波操作,沒有十幾年的奮斗根本做不來。
誰說李淵不奮斗,他一定會跟誰急。
如果沒有 歷史 給的機會,那么李淵也許只是一個合格的大隋戰(zhàn)士,絕不會是大唐的開國君王。
和所有成就大事的人一樣,李淵早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每個人的人生至少有兩個起點,一個是出生的時候,另一個是你找到了方向并且為之奮斗的時候。
很多人,總是感慨命運的不公,卻忘記了一個人即使選擇不了出身,也要知道自己應(yīng)該選擇去往哪里?
在眼看了各路起義軍風起云涌,大隋集團變成一盤散沙的時候,李淵知道自己應(yīng)該走向哪里。
那個地方的確很兇險,但一個勇敢的人不應(yīng)該怕兇險。
很多時候,我們看 歷史 總是被一些不著邊際的演義左右,久而久之,我們便忘記了真實的 歷史 。
比如我們熟悉的公元617年,這是李淵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日子。
因為這天,是他親自策劃了反隋的大業(yè)。
盡管他已經(jīng)52歲,但他仍然不失為一個有雄心壯志而、又有氣勃勃的干練領(lǐng)袖人物。
很多人都說,這一切都是他的二兒子李世民干的。
對于這一點,他相信稍微看點大唐 歷史 的人都有一個很清晰的分析能力,一個在平叛軍、打突厥,霍邑之戰(zhàn)都十分英明的人,怎么偏偏在準備起兵的這段日子里,變成了窩囊廢呢?
很顯然,他被嚴重低估了。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農(nóng)歷五月十五日,那場左右 歷史 的演戲他才是主角。
是他決定先發(fā)制人,殺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晉陽。建大將軍府,與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3萬南下,正式開啟了逐鹿中原的道路。
“太武皇帝(李淵)發(fā)號晉陽(太原),公之戾止,若何符契,以石投水,百中之策無遺;言聽計從,千里只勝斯決” ——《唐儉墓志銘》
此后的路,依舊是他在安排。
是他,在起兵之初就明白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道理,所以他提前給突厥寫了封書信:“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蓖ㄟ^突厥搞好關(guān)系,他的后方才一直穩(wěn)定。
不然,這么好的機會,突厥不上門,那不是傻子么?
其次,是他知道做人要低調(diào),就算有野心,也不能過早的暴露,不到最后一刻,堅決不暴露。
本著這個心思,他前期還博取世人的同情和贊揚,打上了清君側(cè)的口號,甚至在微信里對瓦崗軍首領(lǐng)李密說一大堆肉麻的話,這些話聽得自己都嫌惡心,這么做,還不是為了讓李密放松警惕,自己好放手一搏。
這些策略都很成功,靠著大赦、封官許愿和大加賞賜的政策,再加上李世民在戰(zhàn)場上的勝利,他竟一夜之間成為各路起義軍最猛的一路。
公元(618年),他眾望所歸在長安登基為帝。
如果,他沒有活躍戰(zhàn)場,那么就是從這一天起。
這么做并非他不想上戰(zhàn)場,一個努力奮斗的人,又怎么會不想念戰(zhàn)場呢?
可后方總要人來守,大家都去打仗,建設(shè)靠誰呢?
那幾年,大唐百廢待舉。
是他一面組織力量進行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一面注意加強政權(quán)建設(shè)??梢载撠熑蔚恼f,李世民能毫無顧忌的在前方建功立業(yè),靠的還是他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上的大力支持,沒有他的奮斗,大唐還是那個大唐,難免會少了些底蘊而已。
他一生活了69歲,前面52年,他努力做一個合格的高富帥。
后面的9年,他努力的讓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皇帝。
最后的7年,他努力的讓自己做一個不問世事的老人。
應(yīng)該說,他很好的完成了這一項工作。
如果說,他做錯了什么,那就是在挑選接班人的事情上大意了些。
他有21個兒子、19個女兒。
最出色的算二兒子李世民,比其他人的能力,世民在軍事上,胸懷上、政務(wù)上、用人上面高出了太多太多。
多得讓人有些妒忌。
當初,他起兵造反之時,世民出力最多,后來南征北戰(zhàn)也是世民戰(zhàn)功最豐,可以負責任的說,大唐的江山有一大半是世民打下來了。
為此,他曾經(jīng)承諾過,事成,當立世民為太子。
可等坐上了皇位,他才知道,一個父親對做不到的事不該那么早就給出承諾。
都是自己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誰做接班人他都愿意。
所以,他選擇了大兒子建成。
作為接班人,建成雖說沒有世民那么出色,但也是出類拔萃的人物。
當初起兵造反,建成率軍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guān),攻克長安。
大唐建立后,他率軍打退突厥入侵,平定山東,功勛也不少。
在接班人這個問題上,建成沒毛病。
但他還是低估了世民的影響力。
由于處處活在世民的陰影下,建成時時刻刻都抱著一種緊張的狀態(tài)。
整整8年,他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為了壓制世民,他不得不和元吉混在了一起。
兩個孩子時時嘀咕,最終演變了殺戮。
他們先是通過手段來削弱世民的兵權(quán),繼而各種下毒,刺殺,都有。
這些他不是不知道,可他始終相信他們是兄弟,總有一天會明白的,誰做皇
帝都一樣。
一樣相親相愛。
……
但這一次,他錯了,錯得很徹底。
這是他人生里唯一的錯誤。
公元626年6月最后一天,他和往常一樣,處理了政務(wù)就去了后院。
人老了,精力總比不上以前。
不多時就靠在老婆身上睡著了,等他醒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外面已經(jīng)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他是不相信什么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鬼話。
那天他信了。
起因是世民被人下了毒,吐了不少血。
一直猶豫的世民終于在謀士的勸說下,開始對自己的大哥和四弟動手。
他率領(lǐng)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云、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在玄武門設(shè)下埋伏,趁著建成和元吉上朝的路上,將他們一舉給殺了。
建成的5個兒子全部被殺,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
歷史 把這一天稱作“玄武門事變”。
還說這是大唐輝煌的開始。
根本就是鬼話,這根本就是他的苦楚日。
好不容易養(yǎng)大的兒子,就這么被殺了。
做父親的哪能不痛心。
他躲在后院里大哭了一場,三天后再次出來,他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立世民為大唐太子。
他痛苦地下詔說,“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wù),無論大小,全部委托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后再報告給朕。”
面對這樣的結(jié)果,他并沒有感到有多么的不舍。
只是,他有一點不明白,本是相親相愛的親兄弟,為何下手竟這么狠呢?
這個疑問,他問了自己一天一夜依舊沒有答案。
在一個黃昏,他把世民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親自詢問了這個答案。
“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們可是你的親兄弟?”
“ 父親該問一下他們,是否把我當兄弟了,還有父親,你可還記得曾經(jīng)的諾言?我是被逼的!”李世民盯著李淵的雙眼說道。
李淵嘆了口氣,他很清楚,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看著跪在眼前的兒子,他忽然松了一口氣,他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看得開,比起死,他更怕大唐沒有繼承人。
如今,這一切都云消霧散了。
許久,他才緩緩說道:“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
我?guī)缀醴艞壛四悖€好你沒有放棄。
老爹不如你啊。
我老了,這天下就交給你吧!
半個月后,他退位,稱“太上皇”,李世民登基為帝,是為唐太宗。
8年后的一個夜晚,已經(jīng)病重的李淵看著窗外的月亮,開始回望自己的一生,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他是一個標準的高富帥,為了心中的目標,他走上了一條奮斗之路。
在這條理想的路上,他有過猶豫、有個疑惑、甚至有過害怕,但很欣慰的是,他一直努力的走了下來。
世間的路最不好走的也許就是理想之路,奮斗之路。
他很慶幸自己走了下來。
人生到了這個年紀還有遺憾么?
似乎沒了!
李密,字玄邃,曾祖父李弼是西魏八柱國將軍之一,祖父李曜是北周邢國公,父親李寬是隋朝上柱國,后獲封蒲山郡公。隋唐時期,群雄并起,李密就是其中之一。
越國公楊素見過李密用功讀書的情景以后,回到家對自家兒子楊玄感說,這個小子將來必定有大造化!楊玄感見父親對此人評價甚高,經(jīng)過了解,他和李密成為了摯友。
隋煬帝的暴政讓李密感到不滿,于是楊玄感起兵反隋以后,李密加入了好友楊玄感的大營。李密善于謀劃,他一共給楊玄感提供了三條計策,分別是上策襲據(jù)涿郡,扼臨榆關(guān),使隋軍潰散關(guān)外;中策是攻占長安,占據(jù)關(guān)中和隋煬帝對抗;下策是攻打洛陽??上У氖?楊玄感最后采納的卻是李密提出的下下之策,最后失敗了。
李密作為楊玄感的黨羽,被朝廷抓獲,在送往洛陽問罪的中途,李密趁機逃脫了。聽聞翟讓的農(nóng)民起義聲勢浩大,還在瓦崗寨建立了根據(jù)地,李密便投奔于此。有了李密的加入,翟讓勢如破竹,奪取滎陽的目標順利實現(xiàn),隋朝名將張須陀也死于李密之手。
除了會打仗,李密還很會籠絡(luò)人心。攻破興洛倉以后,李密便立即下令開倉賑糧,把糧食分發(fā)給災(zāi)民們。李密的大義之舉感動了老百姓,于是更多的百姓加入了李密的起義軍隊伍,增加了李密起義軍的實力。李密的優(yōu)秀和出色領(lǐng)導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自然而然的大家打算擁立李密為他們的老大,愿意聽從李密的號召。最后李密被大家共舉為魏公,年號永平。
為了積累長久對抗隋朝的實力,李密率領(lǐng)起義軍攻占了金墉城,當做抵抗隋朝的大本營。
可是,隨著起義軍的勢力越來越大,李密早期體恤屬下的熱情已經(jīng)沒有了,此時的他只想把所有戰(zhàn)利品據(jù)為己有。翟讓等人就是因為這些問題,和李密起了爭執(zhí),最終被李密打敗殺死。內(nèi)部人心不齊,外部又腹背受敵,李密所處的情況急轉(zhuǎn)而下。
宇文化及有十萬大軍,而王世充也不弱,李密接受了楊侗的冊封條件,打敗宇文化及以后便可成為朝廷的輔政大臣,出兵攻打宇文化及。等打敗了宇文化及,王世充卻趁著起義軍疲憊之際攻打李密。此時瓦崗寨只是表面上的和平,實際上卻是矛盾重重,所以李密失敗了,他去投奔李淵去了,而瓦崗寨的秦叔寶、程咬金等人也投奔了李淵。
李密肯歸降于李淵令李淵如獲至寶,立刻就封李密為光祿卿,封邢國公,為了拉攏李密,他還把表妹獨孤氏嫁給了李密??墒菄L到了上位者甜頭的李密真的甘愿居于人下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李密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李淵派李密去安撫他曾經(jīng)的部下,到了半路,李淵卻突然緊急召回李密。李密認為李淵對自己已經(jīng)起了懷疑,所以決定背叛李淵,轉(zhuǎn)而投奔自己的舊部張善相。可是,李密不知道,他叛亂的消息已經(jīng)傳遍了,熊州副將盛彥師得知這一消息以后,率領(lǐng)士兵埋伏,直接擊殺了李密。
徐_主動獻出城池,希望李淵能將李密的尸體交給他好好安葬。據(jù)說,在李密的葬禮上,很多李密的舊將傷心得大哭,有的受不住打擊還直接吐血了。
雖然李密有過自私,犯過錯誤,但是同李密并肩作戰(zhàn)的將士們對李密還是很尊敬的,李密慘死,他們傷心也可以理解,而且李密又不是對所有人都很差。
武德元年九月,李密與王世充決戰(zhàn)失利,決心投靠李淵。十月到了長安,李淵派出好多使者迎接慰勞,相望不絕于道。李密大喜,跟王伯當說,我曾經(jīng)擁兵百萬之眾,現(xiàn)在解甲歸唐,以前的瓦崗兄弟知道我在這里,只要我派人打個招呼,誰不屁嗲屁嗲趕過來給我站臺。比起東漢時歸順劉秀的竇融絲毫不差,起碼不得給我個三公當當。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等他到了長安,有關(guān)部門對他特別苛刻,他帶來的這幫小弟連飯都吃不上,于是人人怨恨。接著李淵給李密安排了一個光祿卿的職務(wù)。光祿卿專司皇室膳食,轄太官、肴藏、良醞、掌醢四署,相當于現(xiàn)在的政府接待辦主任。封上柱國,賜爵邢國公。唐代官職分為職事官、散階、勛官、爵位等,一人可同時擁有幾項官職。對李密來說,光祿卿是職事官,實職。上柱國是勛官,榮譽職務(wù),相當于特級戰(zhàn)斗英雄。爵位為公,待遇。
由此可見李淵高超的政治權(quán)術(shù),簡直爐火純青。光祿卿是個肥差,但也是個得罪人的差事,當時長安城物資奇缺,大部分錢財珍寶和糧食綢緞都讓隋煬帝下江南時候一股腦兒卷包走了,李淵相當于接收了一座空城,連寫公文的紙都缺,還得用北周時期的舊公文背面來寫。所以吃飯問題是個大問題,追隨李淵入長安的這幫爺個個不好惹,關(guān)隴勛貴也都不是善茬,因此光祿卿很難干。又是個從三品官不大。所以人人看不起他,動不動前來索賄。李密要是不給這幫人就給他甩臉子,甚至惡語相向。只有李淵對他很好,叫他老弟,還把舅舅的女兒嫁給他,李密于是成了李淵妹夫。
李淵這種安排一是殺李密威風。別看你以前很牛逼,我還得巴結(jié)你,現(xiàn)在你風光不再,別還擺著一副牛逼架子下不來,是龍給我盤著,是虎給我臥著,形勢比人強不懂嗎。再是看看李密處理復(fù)雜事務(wù)的能力,以后能不能重用。光祿卿不好干,需要擺平各種關(guān)系,就交給你干,干了不。順便讓他跟關(guān)隴集團結(jié)怨,離間他和舊部的關(guān)系。因為李密干這肥差,肯定要給自己帶來的兄弟們好處。如果不給,舊部就會心生怨恨,不跟他玩。如果給了,關(guān)隴集團就會跟他為難。李密這是三只雞蛋跳舞,誰都惹不起。但是李淵表面上又對他很好,又是加官進爵,又是稱兄道弟,還把妹妹嫁給他,你還想咋地。給你臉你得兜著。所以李密有苦難言。
但是李密打心眼里看不起李淵,每次見了李淵頗有傲色,不肯做低伏小,李淵也一直忍著。十一月,李世民大破薛仁杲,李淵就讓李密去迎接一下。李密見了李世民大吃一驚,佩服的五體投地,跟殷開山說,秦王真是英明之主,要不是能力超強,怎么能平定薛仁杲這樣的強敵呢。李密為啥佩服李世民,三條。
第一李世民氣場強大。李世民雖然年輕,可是從小在道上混,有一股霸氣,為了彌補自己年輕的不足,他特意留了一臉絡(luò)腮胡,看起來相當猛。每次打仗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因此殺氣也很重。走哪兒都是自帶流量IP,誰見了都怕。第二,李世民用兵嫻熟。李密也是打仗高手,也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兩人肯定作了一番交流,李密于是被李世民征服了。畢竟自己雖然搞那么大,還是戰(zhàn)敗了。李世民雖然年輕,卻能擊敗強敵薛仁杲,事實勝于雄辯,不服不行。第三,李世民為人豁達,推心置腹,不像李淵一股子小家子氣,靠權(quán)術(shù)陰謀制人,李世民玩的是道,讓你不用揚鞭自奮蹄。所以李密說,李世民才是真英雄,別人都不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3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黃巢到底是不是當了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