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廢是被人陷害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古代的太子,也稱為儲君,太子之位在古代來說是最不好干的“職業(yè)”了。他們離哪個萬人之上的皇位只差一步之遙,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地位被別的皇子所取代,他們的命運只能用悲慘來形容了。究竟是他們無能還是遭人陷害,這就無從知曉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歷史上的廢太子們吧。
首先小編要講的是隋朝的廢太子楊勇。楊勇是隋朝第一個皇帝楊堅長子,他的母親是皇后獨孤伽羅。楊堅登基后就封楊勇為太子??梢哉f楊勇生在了在古代帝王中最為無情的家了。要是以前楊堅還沒稱帝的時候還好點,兄弟和睦、家庭幸福美滿。但是自從楊堅登上皇位后。楊勇的悲劇就來了,由于性格原因楊勇沉悶、木訥沒有他的弟弟楊廣會看眼色。楊堅猜忌他能不能做好皇帝,他的親生母親獨孤伽羅不喜愛他更喜愛能說會道的楊廣,而表面上人畜無害的楊廣背地里想弄死他。
某影視劇照,楊勇
這樣的親情關(guān)系,也許是楊勇最終被廢的重要原因吧。歷史上的楊勇前期是個喜愛文學、個性仁厚、脾氣溫和、率真、真實不做作的人。他被楊廣設(shè)計陷害讓獨孤伽羅越來越不喜歡他。楊堅也認為楊勇不適合做儲君,開始后悔當初立楊勇為太子的決定。有意廢黜他的太子之位,想讓比較會“裝”的楊廣成為太子。最后他也放棄了自已,有這樣想法的楊勇就開始放縱自己。他出門開始講究排場了,他的出門排場絕不亞于楊堅。在朝堂上多次不給楊堅面子,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跟楊堅頂嘴,這就觸到了楊堅的痛處。隨后楊勇被廢成為了庶人。楊廣即位后,假傳圣旨,賜死了楊勇。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慘的廢太子了。
楊堅
其次小編要講的是唐朝廢太子李建成了。對于李建成這個太子我們并不陌生。他是唐高祖李淵的長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這個人狂妄自大、好大喜功。李淵起兵反隋的時候,李建成可是鞍前馬后立下了不少的功勞。李淵當上皇帝后,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當上太子之后的李建成經(jīng)常私下里打壓他的弟弟李世民。李世民當然不甘心被李建成欺負了。于是和他身邊的人策劃了“宣武門之變”。李世民在宣武門一箭射殺了李建成。所幸當上皇帝的李世民并不昏庸,成為了是一代明君。
李建成
再次小編要講的是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了。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跟長孫皇后所生,從小天生殘疾對他李世民很是愧疚。在李承乾八歲時候被立為太子。他這個人因為善妒,他也是一個貪玩好色之徒。他嫉妒他的胞弟李泰深得李世民的喜愛,在他身邊小人的鼓動之下起兵逼宮,打算把李世民從皇位上拉下來自己坐上皇位。最終他的事情敗露。李世民還是很疼愛他的,并沒有把他們怎么樣只是把他貶到黔州。645年,李承乾郁郁而終。在奪位失敗中還能有這樣好的下場的??峙略谥袊鴼v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吧。最后小編認為:自古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勝者來編寫的,而當時廢太子怎樣被廢的。他們是通過什么樣的手段當上皇帝的,恐怕這些事只有他們知道了吧。
某影視劇照,李承乾
楊堅和獨孤伽羅更喜歡楊廣,以當時的情況來說楊廣的表現(xiàn)確實比楊勇好得多,而楊勇也曾犯過很多錯誤。
剛開始楊堅夫婦也是對楊勇寄予厚望的,楊勇的表現(xiàn)也不錯。他勤奮好學,待人和善,但是后來卻翻了一些錯誤讓楊堅夫婦漸漸地不喜歡他了。
第一點就是不尊禮儀
比如冬至接受朝臣的祝賀,楊堅知道這件事情之后就問他接受的是哪種禮儀,答是朝。這就讓楊堅不是很高興,可能各位看官不懂,我來解釋一下。朝只能是參見皇帝和皇后的禮儀,即使是太子也只能用賀,所以楊勇這就是犯忌諱了。
第二點就是好色
楊堅夫婦情比金堅自然對于好色的楊勇就不大喜歡,楊勇不喜歡自己的太子妃而喜歡另一個寵妾,妾氏的地位與正妻無異,這讓獨孤伽羅不是很滿意曾經(jīng)多次警告他,打你他仍然我行我素。楊勇的正妻元妃不得寵愛,氣出了心病,沒兩天就死了,獨孤皇后認為是楊勇和妾氏合謀害死了太子妃,甚至派人監(jiān)視楊勇。而楊廣就在他的母后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忠貞,只愛一人,這讓獨孤更喜歡楊廣。
第三點是被認為楊勇瘋了
以上兩點根本不至于廢太子之位,大臣們也不會同意,但是這里面有個重要的人物就是楊素。楊素深得楊堅夫婦的信任,但是楊素卻是楊廣的人,楊堅派楊素去監(jiān)視楊勇,楊素總是說楊勇的壞話,楊廣和楊素阻止楊堅見楊勇,楊勇就爬到樹上大喊大叫,這更讓楊堅認為楊勇瘋了,把他貶為庶民。
結(jié)果
楊堅臨死前才知道楊廣的為人,趕緊派人把楊勇接回宮,要廢了楊廣,但是這事情被楊廣知道了,楊堅此時已經(jīng)是彌留之際,楊廣控制了宮內(nèi),旨意傳達不出去,楊廣大呼一聲:獨孤誤我。吐血而死。
在陳喬恩主演的電視劇《獨孤皇后》中,女主獨孤伽羅跟男主楊堅攜手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始終相敬如賓、恩愛有佳,并且兩人共同努力創(chuàng)建了一個和諧富強的大隋王朝,他們的愛情實在讓羨慕。
在歷史上,獨孤伽羅跟楊堅也是一對恩愛夫妻,當初獨孤伽羅剛嫁給楊堅的時候,獨孤伽羅的父親獨孤信就遭到北周權(quán)臣宇文護的迫害,而與獨孤家族結(jié)成親家的楊堅也遭到牽連,被排擠在權(quán)力中心之外。不過政治生活的殘酷,并沒有影響這對夫妻的感情。他們二人同舟共濟,并且立下?無異生之子?的誓言。就是說兩個人的感情情比金堅,誰也不能去找小三。
在獨孤伽羅的輔佐下,楊堅一步一步走到了北周的權(quán)力中心,最終,北周的小皇帝將皇位禪讓給楊堅。楊堅在公元公元581年,登上皇帝的寶座,建立隋朝,他的妻子也被封為皇后。隋朝建立后,獨孤伽羅深度參與了王朝的治理,隋文帝對獨孤伽羅是既寵愛又信服,軍國大事對她都是言聽計從,宮中同尊他倆為?二圣? 。
楊堅當上皇帝后,也將他跟獨孤伽羅生下的大兒子楊勇立為太子。楊勇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總的來說還算一個合格的公子哥。但是他有一點卻讓他的母親看不慣,就是太好色。楊勇除了娶了一位太子妃,還納了許多妻妾。這讓獨孤伽羅十分不滿,她覺得男性也罷、女性也罷,一生只能愛一個人。而他這個兒子有一個太子妃不夠,居然還娶了這么多妃子,獨孤伽羅看這個兒子越看越不喜歡。
后來,太子府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就讓獨孤伽羅更加不喜歡楊勇了。在楊勇的眾多妾室之中,有一位云昭訓,容貌出眾,備受楊勇的寵愛,并且還給楊勇生了三個兒子。這還不算,這云昭訓在太子府受到的待遇跟太子府是不相上下。獨守空房的太子妃,看著風光無限的云昭訓,是越看越氣,最后把自己活活氣死了。太子妃死了,楊勇就讓云昭訓主持太子府的事務(wù)。
太子妃去世以及云昭訓受寵的消息傳到了獨孤伽羅的耳中,她覺得肯定是他們二人合伙害死的太子妃,不但派人嚴厲地責備了楊勇,還派人考察楊勇的言行。這個關(guān)鍵的時候,一心謀取太子位置的楊廣看到了機會,他為了刻意討好母后,就跟獨孤伽羅說自己只寵愛王妃一人,這讓獨孤伽羅覺得楊廣才是一個合格的兒子,而太子楊勇呢,啥也不是?
對比下楊勇跟楊廣的言行舉止,楊堅跟獨孤伽羅就產(chǎn)生了廢立楊勇太子之位的想法。而考察下來的結(jié)局是,楊勇言語毫無遮攔,行為奢侈;而楊廣則是禮賢下士,作風簡樸,不好聲色。最終獨孤伽羅覺得還是立楊廣為太子比較好,就向楊堅建議改立太子。楊堅也對楊勇比較失望,最終在公元600年十月,楊堅廢掉了楊勇的太子之位,十一月,改立楊廣為皇太子。
楊廣后來當上皇帝后,就造了一份楊堅的詔書,賜死了楊勇。楊勇的兒子們也全部流放濟南,后來多數(shù)都被楊廣殺死。而楊廣呢,當上皇帝后,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又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西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濫用民力,導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最終天下大亂,隋朝也落得一個二世而亡的命運。
公元600年,當了20年皇太子的楊勇被廢。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改立第二子楊廣為皇太子。
楊廣就是后來的隋煬帝,大隋帝國第二代掌門人。
因為隋朝二世而亡,所以楊廣的名聲一直不好、一直被黑。不僅弒父鴆兄、當了皇帝,而且太子之位也來得詭詐權(quán)謀。
所以,關(guān)于楊勇被廢和楊廣繼位之間的解釋,都是一股腦地權(quán)謀問題和道德問題。歷史被簡單地描繪成了宮廷劇,越狗血越吸引人。但是,越狗血越吸引人,也就越脫離真實、漸入戲劇。
廢儲,從來都是一個政治問題。
因為皇帝不是一個人,它是一個機構(gòu)和權(quán)力的一極;而儲君也不是一個人,它也是一個機構(gòu)和一股勢力。這兩股勢力,再加上朝堂勢力和后來居上的楊廣,構(gòu)成了一組博弈關(guān)系。而這組博弈關(guān)系,是不能簡化為一起宮廷劇的。
01.史料推演:楊勇真性情、楊廣真詭詐
勇頗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
唐朝人寫的《隋書》,定義了楊勇的人設(shè):好學的文藝青年、仁厚的大隋儲君、率性的坦蕩君子。
楊勇是文藝青年,而楊堅卻要改革文風,父子矛盾不可避免。楊勇仁厚,而楊廣卻隱忍奸詐,算計儲君就有的放矢。楊勇坦蕩,而楊堅老而猜忌,楊勇被廢則是必然之勢。
除此之外,楊堅和楊勇這對父子關(guān)系,明里暗里還會推演出這樣幾個矛盾:
一個是楊堅節(jié)儉而楊勇奢侈。
勇嘗文飾蜀鎧,上見而不悅,恐致奢侈之漸。
太子楊勇紋飾鏤刻了一具鎧甲,而皇帝楊堅卻一直儉以養(yǎng)德,所以擔心楊勇養(yǎng)成奢侈的惡習。這是父子在性情方面的矛盾。
一個是群臣朝太子、觸怒楊堅。
其后經(jīng)冬至,百官朝勇,勇張樂受賀。
一年冬至,百官在朝堂朝賀完皇帝楊堅,又跑到東宮朝賀太子。這件事讓楊堅很不是滋味。于是,下詔罷停東宮朝賀,理由是于禮不合。這是君臣之間在權(quán)力方面的矛盾。
一個是楊勇專寵云昭訓,觸怒獨孤皇后。
獨孤皇后這個人有愛情潔癖,跟皇帝楊堅基本上就是一夫一妻,容不得她女插足。所以,太子楊勇冷落正妃元氏,這位皇后非常不滿意。而得罪皇后,就得罪了皇帝,因為皇帝楊堅是個妻管嚴。所以,楊勇被廢,與獨孤皇后這個老媽,關(guān)系甚大。
圍繞這些矛盾,晉王楊廣也就有了權(quán)謀詭詐的可能。楊廣做了這樣幾件事,基本上就是與太子楊勇反著來:
一是專寵正妻,?彌自矯飾,姬妾但備員數(shù),唯共蕭妃居處?,目的是爭取母親獨孤皇后的好感。
二是崇德尚儉,?車馬侍從,皆為儉素,敬接朝臣,禮極卑屈?,目的是爭取父親楊堅的支持。
三是構(gòu)陷兄長,楊廣向獨孤皇后哭訴太子有殺己之心,于是?皇后意移?,目的是利用母親促成換儲之事。
然后,楊廣勾結(jié)了楊素、宇文述等朝中重臣,開始了正式的奪嫡?戰(zhàn)爭?。楊廣咄咄逼人,楊勇卻?計無所出?,只能等著一紙詔書被廢。
這個推演可以簡化為這樣的模型:
楊勇奢侈、不招父親待見;楊勇好色、不招母親待見。
楊廣假裝專一蕭妃,于是母親喜歡;楊廣假裝崇德尚儉,于是父親喜歡。
于是,楊廣小施詭計、小結(jié)同盟,然后楊勇被廢、楊廣繼位。
移其關(guān)系限制之處,還能更簡單一點,就是:
父親母親不喜歡老大、特喜歡老二,于是老二繼承家業(yè)、老大掃地出門。
02.邏輯推演:國政不是過家家,皇室不能太任性
首先得確定一個大前提:改立儲君,必須是一個政治事件。
因為影響太大,特別是楊勇這種當了20年太子的儲君,背后會牽涉一大批人和一大股政治勢力。
如果出現(xiàn)差池,隋朝很可能會出現(xiàn)大的政治動蕩。其結(jié)果將是隋文帝楊堅和整個隋朝承受不起的。
以這個前提為起點,實施邏輯推演的結(jié)果就是:以上那個史料推演,根本就站不住腳。
第一,把國政簡化成家事,站不住腳。
國家、國家,但國不是家、國政不是家事。這個簡化模型不能成立。
因為國比家復雜得多,國政比家事復雜得多。把國家簡化為家事、把國政簡化為宮廷,這是電視劇的套路,但不是真實世界的腳本。
自三代以來的宗法制就決定了:國家是靠典章制度來運行的,而不是靠喜好感情來運行。
所以,這就不允許楊堅和獨孤皇后用簡單的喜好來決定未來儲君的去留。喜好感情,只能是形勢所驅(qū)后的點火因素,不能構(gòu)成廢儲事件的真正原因。
誰說不可能,任性的皇帝多了,南北朝比比皆是。所以,皇帝楊堅任性、獨孤皇后更任性,而任性的這兩口子又有無限的權(quán)力,所以想干啥就干啥,別說改立個兒子當儲君,就是改立個禽獸當開府,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把楊堅和獨孤皇后簡化為老父、老母,也站不住腳。
楊堅篡位之后,干得第一件事就是重建典章制度。廢北周?六官制度?、建?三省六部?,改革府兵制、改兵戶為民戶,以北齊律為基礎(chǔ)修訂開皇律。
所以,楊堅這個人是非常重視制度建設(shè)的。
所以,這兩個人不是性情中人,而是理性至極的人,完全可以用理性人的假設(shè)模型來定位楊堅和獨孤皇后。
因此,對于關(guān)系國家根本的儲君廢立,他們不會單靠喜歡與不喜歡來決斷。喜歡不喜歡,只能在大勢已定之后,做一個觸發(fā)機制來用。
但是,楊勇私德有虧啊,而且觸犯了龍鱗。楊堅節(jié)儉非常,而他奢侈非常;獨孤皇后愛情潔癖,而他風流好色。所以,為大隋計、為后世計,也不能要一個既奢侈又好色的儲君。
第三,放大楊勇的私德問題,也站不住腳。
楊廣生于公元569年,公元581年建隋的時候,楊廣12歲;公元600年當太子的時候,楊廣31歲。
楊俊,楊堅與獨孤皇后的第三子,生于公元571年。
據(jù)此反推楊勇的年齡,在公元581年當太子的時候,也就十四五歲;而公元600年被廢的時候,也就三十歲出頭。
楊勇20年的太子生涯,正是由青春年少到壯年成熟的過程。所以,在這個時候,?文飾蜀鎧?,做了一件漂亮衣服;寵幸云昭訓,喜歡一個大美女。他的這些所為,是不是有點兒太正常了。
普通百姓家,紈绔子弟、風流無度,可能是個大問題,因為真會把家產(chǎn)敗光。但是,你不能用百姓家跟皇家做簡單類比。如果楊堅和獨孤皇后都是理性人的話,他們應(yīng)該理解,甚至不會把這種事放在心上。
再一個更重要的就是:楊勇到底干沒干大逆無道的事情,逼得楊堅和獨孤皇后必須得廢掉他這個太子。
縱觀史料,真得沒有。所以,要么就是有篡逆之事,但是沒記載;要么就是根本就沒有,廢其太子還另有他因。
03.政治問題:才是楊勇被廢、楊廣繼位的關(guān)鍵所在
改立儲君,是政治事件。
所以,就得從政治問題的角度來拆解,而不能從宮廷劇的角度來分析。
于是,可以限定這樣四條?公理?的框架、來拆解這一歷史事件:
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
第二公理:皇帝之外還有其他權(quán)力。
第三公理:權(quán)力是個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
第四公理:人性不是理性,必有弱點。
當然,四條公理只適用于這一歷史事件,而且肯定也是不完備的,因為內(nèi)部自洽只能在外部才能論證。再有,就是我們所依據(jù)的史料,還得以《隋書》和《資治通鑒》為基礎(chǔ),因為沒有別的參考。
楊勇被廢的原因一:太子做得時間太長。
千年的老二,老二最難當。這是一個尷尬到死的角色。上面有老大壓著、還猜忌著,下面不知道有多少老三、在追趕著。
而楊勇就處在這么一個尷尬的位置上,而且一呆就是二十年。歷史上,鮮有當了這么多年太子,最后還能順利接班的。
原因就是在風口浪尖上呆久了,早晚會被風浪打到海底。
這個可以適用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
對皇帝威脅最大的就是老二。在沒有權(quán)臣的時候,老二就是太子,特別是成年的太子。
還可以適用第三公理:權(quán)力是個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
動態(tài)博弈的權(quán)力諸主體,就會把矛盾集中在老二這個位置上。老大的皇帝,誰都不敢惹而且它誰都干惹;其余諸多勢力肯定就會盯著老二做文章。
史料記載的楊廣各種小動作,比如投楊堅和獨孤皇后所好、結(jié)交朝中權(quán)臣以及惡意告黑狀,符合邏輯。因為楊廣也是一股勢力,他當然要爭太子這個位置,不爭就是傻子。
楊勇被廢的原因二:第三已經(jīng)做大成勢。
第三是誰?就是楊廣。楊廣從什么時候開始做大成勢的?
公元588年,楊廣統(tǒng)帥五十余萬隋軍滅陳之戰(zhàn)。公元590年,江南叛亂平定后,楊廣任揚州總管。至此時,楊廣基本上坐定了隋朝三分之一的天下。
楊廣有滅國之功,這是大隋的第一功。北齊是北周滅的,所以滅南朝陳就是大隋唯一的滅國之功。而經(jīng)營江南,又是第二大功。所以,自此時起,楊廣基本上已經(jīng)做大成勢。
公元582年,楊堅與獨孤皇后為楊廣娶蕭氏女為妻;公元590年后,楊堅派楊廣經(jīng)營江南。這些都是在太子楊勇之外,培植這個第三勢力。
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所以,太子勢力不能超過皇帝,皇帝需要在太子之外打造其他勢力。
第二公理:皇帝之外還有其他權(quán)力。太子權(quán)力、關(guān)隴貴族權(quán)力、山東士族權(quán)力,還有江南的楊廣權(quán)力,這些人彼此牽制、勢均力敵,楊堅這個皇帝才能做得穩(wěn)。
所以,楊堅有意培植楊廣,而楊廣卻在這種培植中、逐漸做大。
楊勇被廢的原因三:山東豪族權(quán)力開始崛起。
山東豪族權(quán)力就是關(guān)中以外地區(qū)的士族豪門。
隋朝取代北周,靠得是關(guān)隴軍事貴族。而凝聚關(guān)隴軍事貴族的,就是獨孤皇后背后的獨孤家,這是關(guān)隴集團的頂級貴族和樞紐貴族。
而統(tǒng)一天下之后,楊堅就不能一直依靠關(guān)隴軍事貴族,主要是不能受制于關(guān)隴軍事貴族。而現(xiàn)成的勢力就有一個,那就是山東豪族。能與山東豪族結(jié)成紐帶的,就是第三子楊廣。而太子楊勇的支持者是誰呢?卻是關(guān)隴軍事貴族。
第三公理:權(quán)力是個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奪取天下的楊堅,就要在關(guān)隴之外,培植新的勢力,以鞏固皇權(quán)。
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所以,皇帝不能一直被關(guān)隴勢力所壓制。于是,楊堅就得借助一方勢力壓制和削弱另一方勢力。
楊勇被廢的原因四:人性的弱點。
楊堅培植楊廣這股勢力,是出于第一公理:皇帝是第一核心。但是,楊堅也沒有想到楊廣能夠做大到這種程度。他不僅籠絡(luò)住了江南勢力,而且也結(jié)交了山東士族勢力。同時,與楊素和宇文述這些關(guān)隴勢力,也建立了同盟。
所以,第三公理:權(quán)力是個動態(tài)博弈的過程。楊廣上位而楊勇下課,不僅是楊堅和獨孤皇后的意見,整個朝堂的勢力也倒向楊廣一方。這可能也是楊堅所不能左右的。
嗟乎小子,爾一旦無我,或欲妄動,彼取爾如籠內(nèi)雞雛耳。
楊勇被廢后,幼子楊諒據(jù)山東五十二州,他也有圖謀帝位之心,就是也想當太子。而隋文帝楊堅對楊諒的警告卻是:你小子,要是沒有我,膽敢妄動,人家取你性命就如同取籠內(nèi)雞崽一樣簡單。
而?彼取爾如籠內(nèi)雞雛耳?的這個?彼?,就是楊廣。
足見,楊廣的勢力、雄心以及能力,楊堅這個當?shù)氖橇巳挥谛氐摹?/p>
而后來的歷史也確是如此:楊廣繼位、楊諒造反,楊廣派楊素平叛,一戰(zhàn)告捷,楊諒便成了楊廣的砧板魚肉。
人性的喜歡與不喜歡,解釋不了楊勇遭廢的問題。
但是,人性的不完美、不理性,卻可以輕率地做出楊勇被廢的行動。
所以,人性的喜歡與不喜歡,只能發(fā)揮觸發(fā)機制的作用。
而在觸發(fā)之前,一切都已經(jīng)木已成舟、必然之勢已成,可能發(fā)也得發(fā)、不發(fā)也得發(fā)。
一是始終處于風口浪尖的太子楊勇,是皇權(quán)的最大威脅,也是其他勢力上位的阻礙。所以,皇帝父親的猜忌、其他勢力的算計,是楊勇遭廢的根本原因。
二是為了壓制太子楊勇的風頭和勢力,楊堅培植楊廣作為牽制,而楊廣卻做大成勢。所以,無論楊堅愿不愿意,楊廣勢必要取代楊勇,成為大隋的第二代掌門人。所以,楊廣做大成勢,使太子楊勇喪失了不可替代性,是楊勇遭廢的必然原因。
三是楊廣之所以能夠做大成勢,是因為大隋權(quán)力重心由關(guān)隴一極向山東士族的轉(zhuǎn)移。大隋要實現(xiàn)皇帝政治,就得壓制關(guān)隴軍事貴族。而楊廣恰恰成為山東士族,特別是江南士族的一個樞紐,這是楊勇遭廢的環(huán)境原因。
四是楊勇遭廢已經(jīng)遭遇到了形勢壓迫,但是廢與不廢的決心還得由楊堅和獨孤皇后拍板。楊堅晚年的猜忌、獨孤皇后的個性,這些人性的沖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楊勇不是不可替代的,還有比楊勇更合適的人選、就是楊廣,楊廣取而代之、各方勢力都很滿意。在這種大勢已成的情況之下,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就可以無所顧忌地施展人性的喜好。
而至于楊廣弒父,以及在父親病榻前調(diào)戲庶母宣華夫人,真得就有點抹黑的不像話了。
為了扳倒兄長楊勇、自己取而代之,楊廣費了那么多的心機去經(jīng)營勢力、去揣摩上意,他不可能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這么荒唐的事情來。所以,這些也只是宮廷劇的套路,能讓人莫名的興奮,卻無法讓人深刻思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76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順治為何偏偏喜歡上弟媳最后還逼死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