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薛舉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薛舉,河東汾陰人士,現(xiàn)在的山西萬榮縣,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有個西楚霸王項羽,西秦霸王薛舉的名氣被埋沒于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就是這個薛舉卻在軍事上把李世民打得大敗,這個人身上有哪些傳奇經(jīng)歷呢?
隋末天下大亂,各路英雄逐鹿中原,都想奪得天下的霸主,李淵和自己的兒子們李建成、李世民順利的拿下長安,有了自己的根據(jù)地。李世民幫助李淵四處征戰(zhàn),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非常的厲害,他的軍事才能是得到大家的公認的。
薛舉在金城起兵,號西秦霸王,也開始了四處征戰(zhàn),他的第一個對手是隋朝大將皇甫綰,此時的皇甫綰有軍隊一萬多人,薛舉親自帶領(lǐng)2000精兵迎戰(zhàn)。史書記載:隋將皇甫綰屯兵一萬在枹罕,舉選精銳二千人襲之,與綰軍遇于赤岸,陳兵未戰(zhàn),俄而風雨暴至。初,風逆舉陣,而綰不擊之;忽返風,正逆綰陣,氣色昏昧,軍中擾亂。舉策馬先登,眾軍從之,隋軍大潰,遂陷枹罕。
這一仗薛舉表現(xiàn)出了自己出眾的軍事指揮藝術(shù),他善于利用天氣的因素,順風而進,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以少勝多,非常的了不起。
各地的首領(lǐng)紛紛投到薛舉的門下, 羌鐘利俗等的加入讓薛舉聲勢大振“不闋旬,盡有隴西地,眾十三萬”
薛舉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決定去中原大地闖一闖,或許還可以當天下人的皇帝,于是他出發(fā)了。他派自己的兒子薛仁杲出其不意擊敗唐弼,奪去了他的兵馬,這時薛舉的總兵力大概有20萬人左右。
這時的唐高祖李淵派出自己的兒子李世民討伐薛舉,薛舉也讓自己最能打的兒子薛仁杲出戰(zhàn),兩位梟雄的兒子一決勝負,一交手,薛仁杲才知道李世民的厲害,敗下陣來,“秦王擊破之,斬首數(shù)千級,逐北至隴還”。
薛仁杲的失敗,讓薛舉也很震驚,沒想到李淵的兒子這么會打仗,心里有了退兵的打算,和手下的謀臣商量退兵還是投降,這時他的手下有兩位謀臣,一個主張投降,一個主戰(zhàn),謀臣褚亮主張投降,他拿出了歷史上的趙佗、劉禪打比方,覺得投降沒有什么大不了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他的觀點很悲觀,覺得打不過,只有投降這條路可以走,而且還可以不死,“昔趙佗以南粵歸漢,蜀劉禪亦仕晉,近世蕭琮,其家今存,轉(zhuǎn)禍為福,嘗有之。”
薛舉的另一位謀臣郝瑗主戰(zhàn),他的觀點是勝敗乃兵家常事,天下的常勝將軍能有幾人?我們也知道白起、韓信這樣的戰(zhàn)神世間少有,怎么能因為一次失敗就繳械投降,薛舉覺得也是,于是他決定采用郝瑗的計策,“亮之言非也。昔漢祖兵屢敗,蜀先主嘗亡其妻子。夫戰(zhàn)固有勝負,豈可一不勝便為亡國計乎?”,郝瑗又讓他聯(lián)絡(luò)梁師都、突厥莫賀咄設(shè)共同舉兵,對付李淵,讓他自顧不暇。薛舉也一一采納,于是他派出使者聯(lián)絡(luò)各地諸侯,共同舉兵。
薛舉派兵向李唐王朝的長安進發(fā),他要親自帶兵和李淵、李世民父子決戰(zhàn),看天下誰是英雄?李淵再次派出自己最能打的兒子李世民出戰(zhàn),這時勝利的天平倒向了薛舉一方,李世民被打敗狼狽而逃。史書里記載說,這時的李世民生病了,是自己的手下人無能,輕敵冒進,“ 會王疾,臥屯不出,而舉數(shù)挑戰(zhàn)。行軍長史劉文靜、殷開山觀兵于高墌,恃眾不設(shè)備,舉兵掩其后,遂大敗,死者十六,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皆沒。王還京師,舉拔高墌,仁杲進逼寧州。”
李世民經(jīng)歷了自己人生最大的一次失利,作為戰(zhàn)神的秦王,這一輩子打了多少惡仗,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都敗在自己的手下,只有這次的失敗讓他記憶深刻。
薛舉打敗了李世民,長安唾手可得,他和謀事郝瑗商量著下一個目標,李世民的父親李淵,他要親自會一會這位梟雄,戰(zhàn)場上見。郝瑗:今唐新破,將卒禽俘,人心搖矣,可乘勝直趨長安。薛舉和郝媛準備大干一場,可惜老天爺不幫他,閻王爺邀他去做客,薛舉還沒來得及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撒手而去,他沒有姜子牙那樣的長壽,“方行而病,召巫占視,言唐兵為崇,舉惡之,未幾死?!?/p>
薛舉死了,他的事業(yè)就交給他的兒子薛仁杲了,可惜他的兒子性格不好,薛舉也覺得他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可惜對將士們不好,脾氣太暴躁,喜歡殺人,薛舉“汝智略縱橫,足辦我家事,而傷于苛虐,與物無恩,終當覆我宗社?!?/p>
李世民再次出征,很快就消滅了薛仁杲,長安城也轉(zhuǎn)危為安,度過了這次劫難。
縱觀薛舉的一生,大業(yè)十三年(617年)起兵,到武德元年(618年)病逝,時間不長,卻打了很多仗,給我們留下了以少勝多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他作為李世民最強勁的對手,擊敗了李世民,兵鋒直抵長安城下,可惜老天不讓他建功立業(yè),突然病逝,他的兒子又不成器。李淵正好相反,他的兒子李世民是個天生的軍事奇才,雖然作戰(zhàn)失利,但是很快就卷土重來,打出了漂亮的殲滅戰(zhàn),一雪前恥,成功扭轉(zhuǎn)了唐軍的頹勢。
薛舉號稱西秦霸王,想成就和西楚霸王一樣的功業(yè),可惜功敗垂成,英年早逝。史書評價他:薛舉容貌瑰偉,兇悍善射,驍武絕倫,家產(chǎn)巨萬,交結(jié)豪猾,雄于邊朔?!?歷史沒有給他時間,誰也不知道如果他再活幾十年,天下姓“薛”,還是姓“李”?
薛舉的身邊只有一位謀臣郝瑗,呂布的身邊只有一個陳宮,西楚霸王項羽的身邊只有一位范增,我們再想想李淵、李世民身邊的文臣武將,大家就明白了,為什么成就天下的是李淵、李世民父子。
揭秘李世民擊滅薛舉父子之戰(zhàn)
隋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在唐初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秦公(建唐后為秦王)李世民擊滅隴西(今六盤山、隴山以西和黃河以東一帶)割據(jù)勢力薛舉、薛仁杲父子的作戰(zhàn)。
義寧元年四月,隋金城府校尉薛舉與其子仁杲起兵反隋。不久,攻占隴西(治襄武,今甘肅隴西東南)、西平(治湟水,今青海樂都)、天水(治上邽,今甘肅天水)等郡,盡有隴西之地。七月,薛舉自稱西秦霸王,改元秦興,眾至13萬,都上邽。
及李淵攻占長安(參見李淵攻取長安之戰(zhàn)),薛舉遂派薛仁杲東進爭奪關(guān)中。十二月,薛仁杲在汧源(今陜西隴縣)襲破農(nóng)民起義軍唐弼部,悉并其眾,實力大增,號稱30萬,繼而進圍扶風(治雍縣,今陜西鳳翔)。李淵命李世民率兵迎擊,大敗薛仁杲軍,并追擊至隴坻(今陜西隴縣、寶雞與甘肅清水、張家川之間)而還。隨后,李淵賄賂突厥,使薛舉與其聯(lián)兵之謀破產(chǎn)。
武德元年六月,薛舉率軍攻擾涇州(治安定,今甘肅涇川北涇河北岸),唐高祖李淵命秦王李世民率8總管兵抵御。七月,李世民進至高墌城(今陜西長武西北),決定采取堅壁不戰(zhàn)、待敵疲憊的方略。后因李世民患病,將指揮權(quán)交給長史劉文靜、司馬殷開山。劉、殷二人不聽其告誡,擅自出兵淺水原(今陜西長武縣境),被薛舉軍突襲,唐軍大敗,李世民撤回長安,薛舉占領(lǐng)高墌城。八月,薛舉遣薛仁杲攻圍寧州(治定安,今甘肅寧縣),準備乘勝直取長安,唐寧州剌史胡演率部將其擊退。初九,薛舉病死,薛仁杲遂屯兵折墌城(今甘肅涇川東北)。
唐軍初敗淺水原后,李淵為鞏固新立的唐王朝,徹底消除西北隱患,乃秘密派人聯(lián)絡(luò)割據(jù)涼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的李軌,封其為涼王,以東西夾擊薛軍。及聞薛舉已死,李淵遂于十七日再命李世民進攻薛仁杲。十一月,李世民軍進到高坡(參見淺水原之戰(zhàn))。薛仁杲派大將宗羅睺率軍10萬迎擊,數(shù)次挑戰(zhàn),唐軍諸將也屢請出戰(zhàn)。但李世民卻認為唐軍新敗,士氣低落,應堅守高墌,養(yǎng)精蓄銳,待薛軍恃勝而驕,然后出城破敵,故下令軍中:敢言戰(zhàn)者斬!同時,李世民為分散薛軍兵力,派秦州總管竇軌、長平王李叔良等人增援位于敵后的涇州,使薛仁杲猶如芒剌在背。薛仁杲雖多次圍攻涇州,并大敗唐驃騎將軍劉感,又用詐降計俘唐隴州刺史常達,但始終未能攻下涇州。唐軍與宗羅睺軍在高摭相持60余日。
至十一月,薛仁杲軍糧盡,將士離心,內(nèi)史令翟長孫、將軍梁胡郎等率部降唐。李世民見決戰(zhàn)時機已到,命行軍總管梁實率所部扎營于淺水原,引誘薛軍。宗羅睺大喜,盡率其精銳來攻,梁實堅守不出。數(shù)日后,李世民又命右武侯大將軍龐玉在淺水原南布陣,宗羅睺集中兵力轉(zhuǎn)攻龐玉。雙方苦戰(zhàn)正酣,李世民親率主力從淺水原北部出其不意地突襲宗羅睺側(cè)背。宗羅睺受前后夾擊,大敗而逃,死數(shù)千人,投澗谷死者不計其數(shù)。李世民率2000余輕騎乘勝追擊,薛軍驍將渾干等臨陣降唐,薛仁杲不敢迎戰(zhàn),引兵退入折墌城拒守。傍晚,唐軍主力趕至,將折摭城四面包圍,夜間,薛軍士卒紛紛出城投降,薛仁杲計窮勢蹙,被迫于次日(初八)率精兵萬余出降。
點評:此戰(zhàn),唐軍徹底消滅薛舉父子割據(jù)勢力,解除了后顧之憂,鞏固了關(guān)中,為統(tǒng)一戰(zhàn)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子。四歲時候,看相人為他相面,對李淵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 李淵就采用?濟世安民?的意思為李世民起名。李世民?幼聰睿,玄鑒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jié),時人莫能測也。?
大業(yè)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煬帝北巡被突厥十萬騎圍于雁門,征召天下兵馬勤王。李世民時年十六,應募從軍隸屬屯衛(wèi)將軍云定興麾下前往救援,提出大張軍容,數(shù)十里幡旗相續(xù),夜則鉦鼓相應的疑兵之計。當時天下各路勤王兵馬相繼開赴,迫使突厥始畢可汗解圍而去。此次,李世民嶄露頭角。
太原起義之后,與其兄李建成率軍共攻取西河(今山西汾陽)。拜右領(lǐng)大都督,統(tǒng)率右三軍,封敦煌郡公。大軍西進至霍邑,攻城之時,與兄李建成配合分據(jù)霍邑東南二門,和李淵大軍前后夾擊隋朝殘兵。后來,向李淵獻計引軍西渡黃河,直接入關(guān)。李世民率前軍渡過黃河,首先平定渭北。各豪強地主紛紛前來投效,又有幾支農(nóng)民起義軍亦來歸附,此時兵力已達13萬。當年十一月,與諸軍攻克長安。李淵立楊侑為帝,改大業(yè)十三年為義寧元年。李淵掌握軍政大權(quán),以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義寧元年十二月,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同年五月,李淵即皇帝位,改元武德,以李世民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唐朝建立之后,為統(tǒng)一全國,先后大戰(zhàn)六次,李世民指揮其中四次,全部獲勝,為大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唐滅薛舉父子之戰(zhàn)
薛舉,河東汾陰人,?容貌瑰偉,兇悍善射,驍武絕倫?。起初,為金城府校尉。隋大業(yè)末年,隴西群盜蜂起,饑民遍地,金城令郝瑗,招募饑民數(shù)千人,派薛舉前往討捕盜賊。薛舉與薛其子仁杲及同謀十三人,劫持郝瑗,假稱收捕反叛者,將郝瑗等郡縣官收監(jiān),開倉賑濟貧民。薛舉自稱西秦霸王,建元為秦興。薛舉大肆招兵買馬,氣勢很盛,所到之處,無不被攻下的。隋將皇甫綰屯兵一萬在枹罕,薛舉選精兵二千人偷襲,與皇甫綰軍遇于赤岸,還未交戰(zhàn),突然來了暴風雨。開始之時,薛舉軍處于逆風之勢,但皇甫綰卻沒出擊;忽然風向改變,兩邊一對調(diào),皇甫綰軍處于逆風之勢,天色昏暗,軍中混亂。趁此機會,薛舉策馬沖前,大隊人馬緊隨而上,隋軍大敗,于是攻陷枹罕。當時羌人首領(lǐng)鐘利俗在岷山界擁兵二萬,全部投降薛舉,由此兵力大增。不斷率軍攻占地盤,又攻克鄯、廓二州,數(shù)日之間,盡有隴西之地,兵力多達十三萬。
大業(yè)十三年秋七月,薛舉在蘭州稱帝。當月,薛仁杲進兵圍秦州。薛仁越兵奔劍口,在河池郡,被太守蕭瑀所敗。薛仁杲攻克秦州,薛舉自蘭州遷都秦州。汧源唐弼在扶風起兵,有十萬人。薛舉遣使招降唐弼,唐弼舉并依附薛舉。薛仁杲乘唐弼守備松懈,偷襲他并兼并了他的軍隊,唐弼只帶著數(shù)百騎逃脫。此時,薛舉勢力大漲,號稱三十萬大軍,準備奪取長安。恰逢太原義軍平定關(guān)中,于是率軍攻打扶風。李世民率軍將其擊敗,斬首數(shù)千,追趕至隴坻而還。估計是被李世民打怕了,薛舉擔心李世民越隴追來,就問部下說:?古來天子有降事否??衛(wèi)尉卿郝瑗快步向前進言:?皇帝失言了。昔日漢高祖屢經(jīng)敗績,蜀先主屢次與妻兒離散,打仗有勝有敗,那個朝代沒有?怎能一戰(zhàn)不勝,就考慮亡國之事呢!?不過,薛舉也后悔,只得說:?我只是說說而已,試探你們罷了。?后來,與突厥莫賀咄商議奪取長安。莫賀咄設(shè)答應出兵,并定下了日期。碰巧唐都水監(jiān)宇文歆出使突厥,宇文歆勸說莫賀咄設(shè)不要出兵,所以薛舉的計謀未能實現(xiàn)。
武德元年七月,薛舉進犯涇州,李世民率軍征討。李世民估計他們?nèi)鄙偌Z食,想速戰(zhàn)速決,于是深溝堅壁不出戰(zhàn),以使敵軍疲憊厭戰(zhàn)。逢李世民得瘧疾,將軍事委托給劉文靜、殷開山,并告誡說:?薛舉懸軍深入,食少兵疲,若來挑戰(zhàn),慎勿應也。俟吾疾愈,為君等破之。?劉文靜不聽,出軍爭利,雙方激戰(zhàn),唐軍大敗,李世民遂引軍返回長安。此次大戰(zhàn),是李世民一生當中唯一一次敗仗。薛舉奪取高墌,又派薛仁杲進圍寧州。郝瑗向薛舉獻計:?今唐兵新破,將帥并擒,京師騷動,可乘勝直取長安。?薛舉同意。臨出發(fā)時薛舉有疾,不久就死了。其子薛仁杲嗣繼立。
?
同年九月,李世民率軍征討薛仁杲,薛仁杲派宗羅睺領(lǐng)兵抵御。宗羅睺幾次挑戰(zhàn),李世民都堅守不出,雙方在折墌城相持。李世民帳下諸將請戰(zhàn),李世民不許,說:?我軍新敗,士氣沮喪,賊恃勝而驕,有輕我心,宜閉壘以待之。彼驕我奮,可一戰(zhàn)而克也。?并下令軍中:?敢言戰(zhàn)者斬!?雙方相持六十余日,薛仁杲勇而無謀,再加上糧盡,將士離心,內(nèi)史令翟長孫以其眾來降,薛仁杲妹夫鐘俱仇以河州投降唐朝。李世民了解薛仁杲軍將士離心,對諸將說:?彼氣衰矣,吾當取之。?于是派行軍總管梁實在淺水原扎營引誘薛仁杲軍,宗羅睺大喜,盡起精銳猛攻梁實,梁實據(jù)險不出。李世民估計對方已是疲勞,對諸將說:?可以戰(zhàn)矣!?令龐玉與淺水原南列陣與宗羅睺對戰(zhàn),宗羅睺合兵進攻龐玉,攻勢猛烈,龐玉幾乎抵擋不住。此時,李世民親率大軍出其不意從淺水原北殺出,宗羅睺引軍迎戰(zhàn)。李世民率數(shù)十騎兵率先突入宗羅睺陣中,與外圍唐軍內(nèi)外夾擊,呼聲動地,宗羅睺大敗,唐軍斬首數(shù)千級,?投澗谷而死者不可勝計。?李世民率左右二千余騎追擊宗羅睺,進軍折墌城。薛仁杲在城下列陣,李世民依涇河面對薛仁杲扎營。這時薛仁杲又有部將向李世民投降,薛仁杲大懼,據(jù)城自守。天快黑了,唐朝大軍相繼達到,四面合圍。半夜,守城之人紛紛下稱投降,薛仁杲無計可施。窮途末路之下,薛仁杲只得請降,唐朝得精兵萬余人、百姓五萬人。薛仁杲和十個將領(lǐng)被帶回長安一同處死。此戰(zhàn)過后,大唐盡得隴右之地,已無后顧之憂。
隋唐最厲害的梟雄到底是誰,其實不好說,畢竟成王敗寇。但打敗李世民,險些滅掉唐朝的這個梟雄,我們都很清楚他是誰——西秦霸王薛舉。他大敗李世民之后,是計劃打進長安,奪取天下的。然而大軍開拔之際,西秦霸王薛舉卻暴病而死。也辛虧他死得早,否則,歷史很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
西秦霸王薛舉,祖上是河東汾陰人,他和父親遷居蘭州金城。薛舉家族很有錢,在當?shù)赜幸欢ǖ臋?quán)勢,薛舉為人仗義疏財,愛結(jié)交朋友,在當?shù)睾苡刑栒倭Γ蹟n了一群死黨。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四處烽煙,金城縣令郝瑗為了平定起義,任命薛舉為將,而薛舉乘機率領(lǐng)死黨發(fā)動兵變,自此他自號西秦霸王。由此,薛舉踏上了他人生的快車道,他率領(lǐng)兩千人,大勝皇甫綰率領(lǐng)的一萬人,建立赫赫威名,很快他就“盡有隴西之地,眾至十三萬”。于是,薛舉在稱帝。
稱帝之后,薛舉大舉向關(guān)中地區(qū)進軍,逐鹿中原。可惜的時候,長安已經(jīng)讓李淵占據(jù),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收到消息的薛舉,決定親自帶兵,征討唐朝。李淵急忙派李世民出征,雙發(fā)在淺水原遇上,兩支軍隊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最終的結(jié)果是李世民大敗。
經(jīng)此一役,薛舉信心大增,決定“乘勝直趨長安”。于是,他重整兵馬,揮師東進,直取長安,奪取天下??上?,天不如人愿,薛舉揮師東進之際,突然暴斃。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以武藝聞名的皇帝。唐朝開國前后,他為父親李淵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一生的輝煌成就可以說是少有敗績。然而,唐朝建立后不久,李世民遭受了一場大敗。那么誰打敗了李世民?他為什么要讓戰(zhàn)斗如神的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后不久就陷入大潰???這個人就是薛舉,他是西秦皇帝,自稱西秦霸主。
薛菊出生在一個權(quán)貴家庭。他不僅富有,而且勇敢。原文記載:“居相貌雄壯,勇猛善射,武功蓋世,家財萬貫,交友狡詐,優(yōu)于邊碩。當時正值隋末天下大亂,薛舉憑借高超的武藝和豐厚的家財,廣泛結(jié)交英雄豪杰。他之所以這么做,是為將來做準備。
薛舉當時還有一個身份是金城府的校尉。當時隴西盜賊橫行,晉城縣令袁浩招募了數(shù)千人,交給薛舉鎮(zhèn)壓盜賊作亂。卻說薛舉在酒席上,挾持郝瑗等十余人,并派人告訴晉城官民,說他們是奉命來捉的叛賊。不久金城被薛舉占領(lǐng)。此時,薛舉為了收買人心,開倉濟民,他自己也自詡為西秦霸主,并分別給自己的兩個兒子起名齊桓公和晉文公。
薛舉敢?guī)畮讉€兵,倒不是說他有勇無謀。在挾持郝瑗之后,他獲得了金城的數(shù)千兵馬。但這些人根本無法讓他在亂世立足。但薛舉本身就是一個大豪強,史書也稱他為“良友,優(yōu)于邊碩”。所以他起兵后,金城附近的賊英雄都來找他,于是有一段時間,薛舉的力量一下子變成了割據(jù)一方的力量。薛舉很快引起了隋朝的重視,但多次隋軍前來討伐薛舉,都以高中失敗告終。薛菊的實力不僅沒有輸,還逐漸壯大。他的軍隊越大,就變得越多。后來就有了“隴西全地,有十三萬之多?!?br>
眼看隋朝的運氣即將耗盡,薛舉干脆稱帝了。薛舉占領(lǐng)隴西后,將目光投向關(guān)中地區(qū)。薛舉先后占領(lǐng)周琴,兼并唐弼數(shù)十萬人,然后自稱雇傭軍三十萬大軍占領(lǐng)長安。當時長安被唐高祖占領(lǐng),在唐高祖的唐高祖感到身后面臨巨大威脅。不除薛舉,就無法在中原爭天下。于是李淵讓李世民帶兵去攻打薛舉。戰(zhàn)爭開始時,李世民打得很好。史書記載“斬首數(shù)千,奔到狄龍而歸?!辈贿^,當時薛舉的雇傭軍損失了幾十萬人,對他來說也只是小打小鬧。不久,他重組了他的軍事力量,再次來打李世民,但這一次李世民沒有那么幸運。
說李世民倒霉,不是說他不會打仗,而是說他在關(guān)鍵時候生病了。原史書上說“不戰(zhàn)則太懼”。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李世民不得不返回后方休養(yǎng)。臨行前,他把軍隊的指揮權(quán)交給了長史劉文靜和大將軍尹開山。李世民的策略是堅守壁壘打倒薛舉,而劉文靜和尹開山在李世民離開后擅自與薛舉作戰(zhàn)。結(jié)果唐軍一敗涂地,兵馬損失過半,慕容、也被薛舉俘虜。
劉文靜與殷開山的一戰(zhàn),可以說是讓唐軍損失慘重,之前被薛舉挾持的凌昊,在唐軍元氣大傷的情況下,說服薛舉集結(jié)重兵攻打長安。薛駒接受了他的建議,但是在出發(fā)去打仗之前,薛駒突然得了重病,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0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