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滿人有多落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滿漢之爭其實從清朝政權(quán)建立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開始了,乾隆時期,雖然乾隆還在叫著“滿漢一家”的口號,可是行動上還是保持不變,漢人不可封王,不可授予過重兵權(quán),甚至以限制科技力量來壓制漢人,這些事情,在“滿漢一家”的乾隆身上也是沒少做。像乾隆都是如此,其他清帝對于漢人也就不難想象了。八旗子弟和漢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也是不少,血脈上的高貴感,更是不許滿人與漢人結(jié)婚,生下那血統(tǒng)不純正的孩子。
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也就不難理解,在晚清革命之后,民間的漢人們?yōu)槭裁磿M人抵抗情緒那么強烈了。在滿清擁有政權(quán)的時候,漢人無可奈何,可是到了晚清這會,在清朝政權(quán)不穩(wěn)的情況下,抵抗、反對的情緒就會因為壓制,反彈的更加厲害。
在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簽署了宣統(tǒng)退位書之后,清朝正式宣布完結(jié),一個新的時代降臨。而失去清朝做為依仗的滿人,也開始走向沒落。最初靠著祖輩留下的遺產(chǎn),滿人還能支持個十多年時間,可到了1924年,情況發(fā)生突變,八旗軍解散、皇城外墻被拆、貴族學院被毀,光緒更是被趕出了皇城,滿洲官員的薪水也被停滯了。
普通的滿人生活水平一時間變得落魄,生計問題成了最大問題。
在《末代皇弟溥杰傳》里還有記載,在民國成立之后,滿族處處受到排擠,皇族必改姓為金,不改姓就不能在就業(yè)。而《聞塵偶記》還有記載,在城中的旗人,貧寒者借債無路,謀生手段匱乏。京畿旗人,大半衣服、食物無著落,困苦萬分。
而在民間討生活,改了身份的旗人、滿人,在寫信回家的過程中,還需隱瞞自己的身份,以免遭受歧視,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被人暗殺、滅門。
普通旗子們?nèi)绱?,貴族們其實也不好過,變賣祖產(chǎn)的比比皆是。像勤郡王這樣的,為了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家中的祖產(chǎn)基本上都拿出去變賣了。
然而變賣祖產(chǎn),像郡王、侯爺這些人,又不能很大方的公開變賣,只能找挑擔收破爛的“打鼓兒”來收自己的東西,一箱子寶貝,甚至僅需20大洋。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面子上過不去,不愿讓人看到自己生活窘迫。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當時限制太大,變賣家產(chǎn)也不敢聲張。要是換成一般的商人,換一個身份,或是讓別人幫忙寄售,都能賣出好價錢,可是這些王公貴族們大多沒這本事,便宜變賣家產(chǎn)也就不奇怪了。
在往后,由于戰(zhàn)爭問題,遷都、改造,房價、地價一路下跌,讓一些原本有房產(chǎn)的貴族們,也因為收不到高租金的原因,令生活水平更加困苦。
最令滿人難受的是剪辮子,一開始倒是還有人強硬的拒絕剪辮子的要求,不過在嚴懲幾個帶頭鬧事的,再有當初清兵入關(guān)時“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的屠城故事為例,倒是再也沒人對剪辮子有意見了。
其實從現(xiàn)在來看,無論是哪種其實都是不對的,共同和平的發(fā)展,才能最正確的選擇。
滿族的日常生活:
滿族的農(nóng)村一般住草房,忙牛頂架七道檁子。如果用好紅松蓋房子,必須有二柁,五檁五臼,柱腳下墊柱腳石,房頂苫羊草也有苫葦子的。壘墻用土坯,有的臥拉合辮。蓋房子在正脊中檁貼陰陽魚畫八卦,斜著貼“太公在此,諸神讓位”。上粱中間掛兩根紅筷子、三個太平錢和一塊紅布。正房西間用木板隔扇滿語叫排柵子,能卸下來祭祖時打開。炕中間有間壁,叫曖隔也叫倒閘,同樣可以打開。
滿族以西為大,老人住屋。屋子里南北搭對面炕,炕邊掛幔帳,晚間睡覺叫放幔帳。 碾子和磨一定要安在西廂房,磨為“青龍”碾為“白虎”。
馬圈里有五個羅漢木,橫串三道馬桿子。多數(shù)馬圈都有個石猴子卡在門上邊,說是為了太平。馬槽順南北方向安,說馬吃東西不吃南北。豬為黑煞神,豬圈放在西南角。
滿族人平日吃小米飯、苞米面干糧(鍋貼)、苞米馇子、稷子米飯和豆芽菜(黃豆芽或綠豆芽)。桌上經(jīng)常擺咸菜碟(小菜),愛吃大醬。平時吃兩頓飯,農(nóng)忙時吃三頓飯,開鏟時吃四頓飯。這時,多吃粘豆包、粘糕,豆面卷子、散壯等。
滿人講究的飯菜有生魚、火鍋、白片肉、血腸、酸菜、春餅、饸勒(蕎麥面的)、碗坨,還有用苞米面、黃米面、小米面、黃豆面攪的酸茶。
年節(jié)吃饅頭,包餃子。穿的衣服不論長短衫都是左大襟,出門會客喜歡穿長袍馬褂,有的在長袍外邊套上一通到底的大坎肩,帶開禊兒四大扇。婦女穿旗袍,有時旗袍外面套坎肩。男人特別是車老板,冬天穿靰鞡脖子上圍達連絨手巾,腰系大帶子,頭戴三元貉殼帽子。女子頭戴坤秋帽,帽頂有疙瘩,形似官員帽子腦后有兩個飄帶。不纏足,穿白布做的明緝臉襪子,木底鞋。有的穿網(wǎng)云子鞋,網(wǎng)云子即用彩線繡上方頭圖案。衣服袖頭鑲絳子,袖頭里面襯白布袖襯。老太太冬天戴媽護,頭頂露著鬏,平日多戴腦箍,耳包。男孩子帶兜肚,留頭頂,梳歪辮,戴手鐲。冬天戴四喜帽子,帽上縫一個銀質(zhì)壽星。衣穿十三太??布?,肩頭縫著一對對的銀鋦子,多是姑母和姨母送的,腳穿三道牙靴子。
老頭有鼻煙壺,銀三件(胡梳、摳耳勺,通煙鍋針)、大煙袋。滿族人抽旱煙,女人尤其嗜好,經(jīng)常叼大煙袋,男子抽大煙袋的為數(shù)較少。
滿人生男孩掛弓箭,生女孩掛蓋簾。小孩枕頭用米或蕎麥皮裝實,講究把小孩后腦勺睡 成扁平形。小孩第一次到親屬家串門,長輩人給掛線,表示祝福。
滿人不準在索侖桿上拴馬,表示對天地的尊敬;不準傷害烏鴉,對烏鴉救罕王表示感激;不準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
生活在農(nóng)村的滿人家族,在經(jīng)濟上有大柜和小份子之分。大柜也叫伙上,指家族集體全家土地一年生產(chǎn)所得歸大柜所有。能勞動的家庭成員都給大柜干活,全家人吃飯由大柜開銷。男勞力的靰鞡、帽子由大柜供給,不干活的懶人大柜只供飯。念書的由大柜負責一切學習費用,做飯的活由婦女輪班干。婦女薅草、間苗的收入、做針線掙的錢、揀地、剝麻桿的收入,歸小份子也叫私房餞。
滿人最講“五世同堂”,幾輩子不分家,誰鬧分家惹眾人恥笑。說這是大分小,小分了,眾人捧柴火焰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4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