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清朝旗人的工資有多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都誤以為旗人就是滿人,其實是不對的。所謂旗人并非單指滿人,而是指八旗所屬之人。是指滿人和早期投靠滿人的部分蒙古人、漢人和高麗人。這是一個特殊的族群,不完全是按照民族來確立的,而是按照軍事建制來確立。是清初入關的滿洲軍隊、他們的家屬以及后代。這是清廷賴以存在的基本武裝力量和擁躉。旗人的待遇和人口增長,制定了一系列針對八旗的優(yōu)待政策。
首先規(guī)定,旗人不能從事任何生產活動或是以賺錢為目的的謀生活動。因為旗人的男人生下來是要打仗的,而女人則是要為旗人生孩子的。除了打仗和生孩子,旗人干別的事情都是丟祖宗的臉。這是把旗人的生存方式道德化了,這對旗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至于后來旗人哪怕是從事很高雅的戲劇和書畫等藝術活動的時候都要特別強調:這是鬧著玩的,當不得真,給祖宗丟臉了。
族的待遇最好?;首褰y(tǒng)稱為宗室。由于歷代皇帝的子嗣很多,他們開枝散葉,所生的后代形成了龐大的宗室族群。
宗室分兩種,皇帝的直系后代,根紅苗正的,統(tǒng)稱覺羅,俗稱黃帶子。他們姓愛新覺羅,有爵位,有差事,當然有俸祿。還有就是他們的私生子,也屬于宗室,統(tǒng)稱為覺羅察,俗稱紅帶子。紅帶子沒有爵位,但有待遇,遇到立功的機會,與黃帶子也沒什么區(qū)別。
沒有爵位也沒有差事的宗室,稱之為閑散宗室。清廷規(guī)定,凡閑散宗室的黃帶子男丁,10歲以下的,每月發(fā)二兩銀子。滿20歲,每月發(fā)三兩銀子,每年給米42斛零2斗(清時,一斛為五斗)。紅帶子男丁,滿20歲,每月2兩銀子,每年給米21斛零2斗。
除了皇族,就是八旗兵丁了。高級兵丁每月4兩銀子,每年46斛米。低級兵丁每月1.5兩至3兩不等,每年米22斛至42斛不等。
八旗兵丁還享有各種年節(jié)和紅白喜事的福利。不論是高級兵丁還是普通兵丁,家中遇有生子、婚慶、喪葬事時均有10至20兩銀子的補貼。每年春節(jié)、端午、中秋都有節(jié)日補貼。
此外還有一種旗人,他們的身份很特殊,就是包衣。包衣實際上就是奴才,是有主人的奴隸。入關后,奴隸的身份雖在,但地位卻非同尋常。
上三旗歸皇帝,所以上三旗的包衣是皇帝的奴才?;实鄣呐攀枪鈽s稱號,有清一代整個八旗都以皇帝的奴才自居。上三旗的包衣往往是人上人,甚至出任方面。清廷規(guī)定,八旗的官員規(guī)定不準私自出京,可他們在京外大多都有很多土地,這些土地需要人料理,于是包衣就成了主人的代表,負責耕種和出租這些土地。
滿清旗人不用交稅,也沒有徭役,甚至犯罪后的量刑也有別于普通人,是清朝的VIP。他們的使命就是打仗,但實際上就算打仗也用不到他們沖鋒陷陣,他們已經不是最早的一批八旗軍了,優(yōu)越的生活讓他們越來越懶散。溫水煮青蛙般把他們磨成了蛀蟲。
八旗兵一個月的俸祿為2到4兩銀子,八旗子弟規(guī)定不得經商,不得干任何賺錢的買賣,他們?yōu)榇蛘潭?,八旗旗人的女人是為八旗旗人生孩子的,他們都有使命,對于他們來說,干活就是對不起祖宗,所以,他們中的許多人價值觀逐漸被帶偏,成了廢人。清朝末年,旗人沒有了餉銀,也沒有了口糧,鐵桿莊稼倒了,只好自謀生路。當時北京城常住人口一百二十萬,其中三十萬是旗人,這些人有的當了警察(清末警察地位和薪水都很低,是被人看不起的“賤業(yè)”),有的拉起了人力車,有的去天橋撂地唱曲說書說相聲,有的給人修腳、抬轎、搬家、縫窮,還有一大批旗人姑娘自賣自身,當了娼妓。
在許多人印象中,清朝時期的八旗旗人似乎日常生活就是喝茶、遛鳥,不用從事任何工作,每月固定時間還可以從有關部門領取一筆數額不菲的銀子。事實果真如此嗎?
實際上,清朝時期旗人能不能不干活,光領錢,得看他的出身來決定。能享受到這一特殊福利待遇的主要是皇族子弟。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中國歷來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傳統(tǒng),如今家族里出了皇帝,那么親戚自然就成了皇親國戚,得到點特殊照顧就是再正常不過了。不過,也不是所有皇親國戚都能不干活,光領錢。首先,能享受到這個福利的皇族得是男性的“閑散宗室”或“閑散覺羅”。
什么是“閑散宗室”和“閑散覺羅”呢?顧名思義,閑散也就是沒事可干的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無業(yè)游民。其中,閑散宗室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一脈的后裔。閑散覺羅是塔克世的哥哥、弟弟一脈的后裔,屬于皇族旁支。
清朝定鼎中原后,皇族的人口成倍增長,規(guī)模越發(fā)龐大。他們中的少數人承襲了父輩的爵位,或者自己謀到了一官半職。剩下的大多數人既沒有爵位可以承襲,也沒能力謀到官職,因此就成了閑散人員。這些閑散的皇族子弟大多沒什么謀生的本領,在沒有爵位和職務的情況下,生計就成了問題?;实蹫榱祟櫲始业哪樏妫匀徊豢赡芸粗@些皇族子弟淪落街頭。因此就給了他們不干活,光領錢的福利,官方稱為“養(yǎng)贍銀”。
按照規(guī)定,凡是閑散宗室男性,十歲開始,每月由宗人府發(fā)二兩銀子,從二十歲開始,每月由宗人府發(fā)三兩銀子,同時每年給米給米四十二斛二斗。凡閑散覺羅(紅帶子)男性,從二十歲開始,每月由宗人府發(fā)二兩銀子,同時每年給米二十一斛二斗。
乾隆年間北京一個普通老百姓月收入大約是二、三兩銀子。也就是說,皇帝發(fā)給這些閑散皇族子弟的“養(yǎng)贍銀”跟當時北京普通百姓的平均收入差不多,解決他們的溫飽是沒問題,但絕對沒有數額不菲的程度。因此,這項福利其實也就相當于給“皇親國戚”的低保。雖然他們不用勞動就有錢拿,可吃低保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那么,除了皇族外的其他旗人生活待遇怎么樣呢?答案是:他們得干活才有錢。
對大部分男性旗人而言,當兵是唯一正當的職業(yè),只要通過“挑缺”成為正式八旗兵丁,就可以光榮的吃兵餉了。清朝的兵餉分為“坐糧”和“行糧”?!白Z”相當于固定工資,高級兵(京旗前鋒、護軍)月餉4兩,餉米均46斛;馬兵月餉3兩,餉米均46斛;步兵月餉1兩5錢,餉米均22斛?!靶屑Z”相當于獎金,在出征時期才有發(fā)放,每人每月2兩銀子。除了月餉,八旗兵每個季度還可以領取“季米”一次,相當于現(xiàn)在的季度獎金。此外,八旗兵還有一些福利收入,比如“喜事給銀十兩,喪事給銀二十兩”。
不過,上面所說的兵餉都有個前提,得是八旗兵才有資格領取,而在和平年代,兵缺沒有那么多,不是人人都有機會當兵吃皇糧。因此,對于那些補不上兵缺的“余丁”而言,生活是相當窘迫的。為了維持生計,許多人只好去從事被旗人所鄙視的農、工、商等職業(yè)。有人說清朝禁止旗人從事這些職業(yè),其實這也是個誤解。朝廷并沒有明令禁止旗人不得從事什么職業(yè),只是許多旗人認為自己祖輩都是“隨龍入關”的,不屑去干這些職業(yè)罷了。
因此,在清朝時期,八旗旗人的生活待遇也并不是許多人想象中那樣悠然自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也同樣要為生計奔波。特別是到了晚清時期,國家財政吃緊,旗人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差,連一些宗室成員都不得不出來干活謀生。
八旗子弟,指的是有國家供養(yǎng)的,對于開創(chuàng)清朝統(tǒng)治有特大功勛的開國將士的后代。他們的人數一般保持在十萬人左右。這十萬人相當于國家的一個貴族階梯。他們的生活無憂無慮。每個人都有很好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
例如,旗人每月可以領到一筆不菲的月錢。就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工資,也就是說如果自己的祖輩,在大清朝建國初期,為國家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奉獻了自己的力量。那么,只要大清朝不滅亡,他們的后代,每個月均可以享受到這筆錢。
一般情況下,在京城的人每個月可以拿到四兩銀子,在其他城市的八旗子弟每個月可以拿到二兩銀子。除了銀子之外,還有每個月的糧食大米160斤左右。這樣優(yōu)厚的條件是讓人眼饞幾輩子的。八旗子弟,享受這樣的待遇,肯定要為國家盡自己衷心。待遇養(yǎng)人,也預示著自己責任。
清康熙年間,朝廷除了給他們錢餉銀之外。還給每一個旗人分配優(yōu)越的居住條件。就像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四室兩廳、三室兩廳的房子,你們說:旗人對于這樣的生活條件,還有什么可說的?于是乎,沒事干啦!因為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生活的很滋潤。遛鳥、遛狗、斗蛐蛐,成為了八旗子弟的正事。
那么,養(yǎng)一個八旗子弟,需要多少錢呢?每月銀子二兩,一年就是24兩,十年就是240兩,六十歲可以領1440兩白銀,這還不包括每月160斤大米。算下來,厲害啦!若果平均按照每月4兩的包月計算,每個八旗子弟一年就要耗費國家48兩的財政,十萬人就是近500萬兩的賦稅!這500萬兩供養(yǎng)的是一群斗蛐蛐、遛狗、斗雞,不干正事的人……真的具有諷刺意味!
清朝順治十八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緬王莽白迫于清軍壓力,將南明永歷帝扭送至清軍大營。第二年四月,永歷帝與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吳三桂處決,明朝正統(tǒng)就此滅亡。
在明朝滅亡的原因這個問題上,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是明朝末期的小冰河時期,造成了明朝國力的衰弱,最終使得明朝不堪重負而滅亡。不過,隨著人們對明朝歷史了解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明朝的滅亡和朱元璋當初分封藩王有關。清朝的康熙皇帝在總結明朝滅亡原因時,也認為是明朝后期成千上萬的朱家藩王,耗空了大明江山。
康熙皇帝洞悉了明朝滅亡的原因,可是他卻并沒有從其中吸取教訓。所以,清朝雖然沒有分封藩王的習慣,但是清朝賴以起家的八旗兵,最后卻成為了清王朝的巨大負擔??峙逻B康熙帝都沒有想到,僅僅過去百余年之后,八旗子弟帶給朝廷的壓力,比之明朝末期的那些朱家藩王還要嚴重。
在清朝統(tǒng)一天下的過程中,八旗子弟可以說是居功甚偉,那時候的八旗子弟也都是弓馬嫻熟的能征善戰(zhàn)之輩。可是,當享受了兩百多年的安逸生活后,清朝末期的八旗子弟已經再也沒有祖先當年的風光。人們常說的八旗子弟,大多也是指這一時期的八旗旗人。他們憑借祖先的余蔭,領著?月錢?,整日游手好閑,好逸惡勞。
那么,清朝養(yǎng)一個八旗子弟,究竟要花多少錢呢?算完賬才知道,大清是活該滅亡。
清軍剛入關時,出于統(tǒng)治需要,對八旗子弟管理得十分嚴格。比如規(guī)定他們不準隨便離開本旗,在京城的旗人若無必要也不準隨便離京。雖然朝廷對旗人限制十分嚴格,但是將他們的生活也安排得十分妥當。比如京城的這些旗人之中,和皇室血緣關系稍微近一點的,基本上最少也可以撈一個輔國公,如果關系再親密一些,那就是封貝子、貝勒之類了。
對于那些不在京城的八旗子弟,朝廷也考慮得十分周到,成年之后的八旗子弟可以擔任旗兵,就算什么都不干的,每個月都可以領到一份?月錢?。順治年間,清朝剛剛入關不久,國力尚且不甚富足,有軍籍的八旗子弟每個月就可以領到2兩銀子,沒有軍籍的每個月也能領到1兩銀子。
后來到了康熙年間,因為康熙皇帝對旗人子弟向來仁厚,軍籍旗人每個月所領俸祿翻了一番,還賞賜給在京旗人子弟大量土地??墒前似熳拥芏际侨竹R出身,壓根就不會種地,也打心眼里就瞧不起種地,所以康熙賞賜給他們的土地全部被他們拿去出租??滴醮伺e可以說是把后來的雍正坑苦了,火耗歸公、攤丁入畝都卡在旗人這里。要不是雍正皇帝鐵血無情,寧愿得罪旗人也要推行這兩項政策,恐怕康熙年間虧空的國庫是無論如何也補不起來。
普通八旗子弟都有這么好的福利,那么跟皇族沾親帶故的旗人子弟福利就更加好了。清朝的宗室子弟,剛出生時就可以領24兩賞錢,成親時朝廷也會發(fā)放20兩賀禮,就連去世的時候朝廷也會發(fā)放30兩白銀給他辦后事。這樣算起來,再加上每個月按時領的月錢,如果一個旗人子弟活到五六十歲,朝廷最少要在他身上花兩三千兩銀子。
康熙年間,八旗子弟大約有27萬人,皇族的數量要少很多,大約只有500人左右。但是,到了雍正年間,皇族人數就翻了一番,超過一千多人了。后來再經過乾隆時期的進一步發(fā)展,至清朝道光年間時,皇族人數已經突破萬人了。1937年,清朝宗室最后一次修譜時,皇族人數已經突破2萬人大關了。也就是說,清朝要花費一大筆錢財在這些八旗子弟身上,而他們則什么貢獻都不需要做。
所以說,清王朝對待八旗子弟確實是沒的說,旗人子弟的待遇可以說是十分優(yōu)厚。并且在《大清律?名例》中還規(guī)定,?凡旗人犯罪,笞仗各照數鞭責。充軍留遷,免發(fā)遣,分別枷號。?也就是說,旗人觸犯大清律是可以從輕發(fā)落的。比如原本應流放充軍的,只要折抵枷號70~90日即可。因為清朝對旗人確實太過于優(yōu)待,所以一直到今天,還有一些旗人后裔,穿著長袍留著長辮,幻想回到清朝。
二百多年的享樂生活,使得大多數旗人都忘記了如何賺錢生存。到了清朝末期以后,朝廷自顧尚且不暇,哪還有錢按時發(fā)給旗人子弟?可是這些八旗子弟生活一向是驕奢慣了的,所以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也要窮講究。那么沒錢怎么辦?只好去變賣祖產,甚至還有像克勤郡王晏森這樣的皇親國戚,敗光祖產轉行去拉黃包車的。
當兩百多年的時間過去后,這些原本驍勇善戰(zhàn)的八旗兵,逐漸變成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少爺兵,已經沒有了絲毫的戰(zhàn)斗力。到了清朝末期的時候,朝廷看到八旗兵實在是不堪大用,只好轉而訓練新軍??墒乔宄譄o法阻止那些具有進步思想的青年參軍,這樣一來也就為后來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84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