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虞姬和項羽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史記說項羽最后被漢兵追上時,身邊僅有28騎,而其成功渡過淮河時,還有100多人,但文中卻沒有激烈交戰(zhàn)的描述。
所以,有學(xué)者就提出了一個假說:這應(yīng)該是在保護虞姬中損耗了不少兵力,而虞姬極有可能是死于陰陵。
雖然,虞姬讓作戰(zhàn)狠勇的項羽多了些人情味,但她和項羽究竟死于何處,一直都是學(xué)者研究的課題。
司馬遷關(guān)于項羽的描述談不上詳細,尤其后來他兵敗,言語間更多的是一種倉皇出逃,再加上“四面楚歌”那段,好像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的結(jié)局。其實,有時候民間的說法沒準更接近真相,因為,古陰陵遺址仍可看見當時戰(zhàn)場的作戰(zhàn)痕跡。
當時,項羽被灌嬰困在陰陵山,他為了突圍雙方打得很是激烈。后來,民間還修了霸王廟和虞姬祠,現(xiàn)在還能看到這些遺存。在當?shù)氐膫髡f中,虞姬頭顱的血落于地面時每一滴都化成了一座小土丘。所以,從陰陵到嗟虞墩的這段路上,一共有七座小土丘,而民間還給其起了個名“七星照月”。
于是,學(xué)者根據(jù)這個傳說推測:當時,這一仗項羽的損失很大,而虞姬應(yīng)該在突圍中死去了。不過,項羽不舍虞姬,在離去前割下了她的頭顱,之后,便有了這個傳說。
不過,項羽來到烏江邊后,自愧江東父老,就選擇了自刎。
這種推測若是事實,那這“霸王別姬”就得改版。
因為,虞姬跟隨項羽這么多年,應(yīng)該熟知項羽的性情。若是她真的選擇自絕于項羽面前,應(yīng)該是對項羽“前途”的一種極度不看好。虞姬其實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比如:早早離去,而不必用這種極端方式來“打擊”項羽。然而,從這個傳說也可以看出,項羽是一個重情義之人。
因為,史上有太多人物為了逃命拋棄了家眷,劉邦就這樣。其實,項羽割下了虞姬的頭顱帶在身邊,有點“共生死”的意味。后來,他感覺真的沒戲了,就和隨從將這頭顱草草埋了。據(jù)說,是用了三塊土塊,而后人就按照這個式樣給砌成了封土。
這封土就在古東城遺址西側(cè)幾里地之外,被當?shù)厝朔Q為“嗟虞墩”。在以前,嗟虞墩隨處可見虞美人草,尤其到了春天時在風(fēng)中搖曳,自成了一道風(fēng)景。若是按照傳統(tǒng)的解讀,虞姬應(yīng)是自刎于垓下。但垓下和陰陵實在是有點距離,哪怕項羽跑的再快,這血也早凝固了。
此外,《定遠縣志》里也清楚寫著:“虞姬墓即嗟虞墩”。
當時,項羽逃跑時,按照傳統(tǒng)說法,連老天都沒幫他。
本來,他從垓下突圍后,應(yīng)是有時間緩沖的,但一路上感覺總是走岔道。后來問路,還被人指錯了方向,導(dǎo)致被漢軍追上。當時,劉邦可是千金加萬戶要他的人頭,他也知道自己值錢,居然大方的割下自己腦袋,讓他人去領(lǐng)賞。
其實,一般人無法做到這一點,在古代,無論如何都要葬全尸,否則后果很嚴重??梢姡@時的項羽已經(jīng)放下了一切。當時,不僅江山和他無緣,連身邊的人都走了,也就差沒有打開秦始皇的陵墓好好揍一頓。如此說來,虞姬和項羽這二人和安徽還真有淵源。
虞姬頭顱草葬于東城附近,而項羽的自殺地點也沒有離此太遠。試想一下,不足30人要應(yīng)對千人的攻擊,難度相當大。更何況,他們始終都在趕路,中間連歇腳的時間都沒有。都知道,人疲馬乏是個大忌,即使項羽再厲害,都無法抵御有備而來的漢軍。
所以,司馬遷最后來了一句,項王笑曰:“天之我亡,我何渡為!”
當時的情形是會讓人生出“生不逢時”的感慨,但是,項羽似乎不甘心,回頭繼續(xù)和漢兵廝殺了一陣,才選擇自刎。因此,學(xué)者指出,這一段和前面垓下突圍之間,似乎少了些什么。那時,兵力還有800人,東城100多人,但此時卻不過28人。
由此,學(xué)者斷定:正是陰陵之戰(zhàn),讓項羽真正折了戟,兵力消耗太大。本來,他打定主意南下,再重振旗鼓和劉邦抗衡,但是,這一仗卻將他的抱負似乎都打沒了。或許,項羽做出那樣的選擇,不是承認自己輸了,而是不愿江東父老跟著自己再受戰(zhàn)場之苦。
其實,學(xué)者結(jié)合地方傳說和地方縣志,推斷2000多年前的那場決定項羽命運的戰(zhàn)役,不但滅了他的大部分兵力,還讓他失去自己心愛的女人。可是,為何司馬遷對這一段卻是簡單帶過呢?那些提著項羽人頭回去復(fù)命的人,不可能不說這場戰(zhàn)事。
也許,在司馬遷看來,他只要客觀地寫出史實就好,至于有些過程,其實,已經(jīng)埋于字里行間了。
雖然,項羽的英雄氣概值得世人佩服,但這個世界就是這么現(xiàn)實。不管結(jié)果如何,項羽都敗了,且敗得一塌糊涂。從此之后,無論是江山還是美人,都成了劉邦的了。
參考資料:
【《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第八》、《漢書·高帝紀》】
在今安徽省靈璧縣境內(nèi)。
垓下古戰(zhàn)場,楚漢相爭時項羽與劉邦決戰(zhàn)之地,遺址位于今安徽省靈璧縣境內(nèi)睢水至洨水(今沱河)間開闊的平原地區(qū)。
戰(zhàn)場中心根據(jù)當代歷史學(xué)家郭沫若《中國史稿地圖集》(上冊)“楚漢戰(zhàn)爭”(前205年—前202年)中標,位于靈璧縣城東南24.5公里處的韋集鎮(zhèn)垓下村附近。
這里南部陡峭,標高18.77米,北部漸次平緩,標高15.22米,高程差3.52米,屬自然形態(tài)的高崗絕岸地形,面積約25萬平方米。
垓下是劉邦、項羽長達4年之久的“楚漢戰(zhàn)爭”的最后決戰(zhàn)之地,被稱作東方的“滑鐵盧”。
擴展資料:
楚漢相爭中的垓下之戰(zhàn)的垓下古戰(zhàn)場遺址位于今宿州市靈璧縣東南沱河北岸(俗稱霸王城),這里人杰地靈,民風(fēng)淳仆,歷史沉淀深厚,秦磚漢瓦俯首皆是,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間廣為流傳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優(yōu)美動人的故事均出自此。
“霸王別姬”的故事:
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長達十幾年的戰(zhàn)爭。最后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最后自刎身亡。
項羽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陪伴在自己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于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么辦,虞姬啊虞姬我該怎樣安置你!”
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shù)行,身邊的人也都哭了,沒有誰能抬起頭來看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垓下古戰(zhàn)場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霸王別姬
假的 純屬戲文里的杜撰 項羽寵愛虞姬倒是真的!
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作為一代霸王項羽更是對其愛妻虞姬保護有加,不可能孰視無睹地將愛妻帶在身邊參與危險的戰(zhàn)爭。而在《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王在垓下(今安徽泗縣濠城鎮(zhèn)),夜聞四面楚歌聲,尤為驚詫,難道漢軍己經(jīng)取得了楚地?于是項王飲酒悲歌:“力能拔山兮,英雄蓋世無雙,時運不齊,騅馬不往前闖,虞姬奈何安排?!痹谂c劉邦決戰(zhàn)前,項羽早將虞姬秘密安排在蚌埠的霸王城。項王又從垓下突圍打至陰陵,包括項羽在內(nèi)全部兵馬只有二十八騎,而且此地是只進難出的沼澤地,除非虞姬會飛,從垓下200余里飛到陰陵看老公打仗。
項羽在東城消失的消息傳至虞姬,虞姬茶飯不思殉情殉國。后人為了紀念他們,將虞姬葬于東城?,F(xiàn)在,安徽靈壁縣東城8公里處二龍鄉(xiāng)還有建于漢朝時的“虞姬墓”,兩旁石碑刻有楹聯(lián):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碑額刻:巾幗千秋。
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作為一代霸王項羽更是對其愛妻虞姬保護有加,不可能孰視無睹地將愛妻帶在身邊參與危險的戰(zhàn)爭。而在《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王在垓下(今安徽泗縣濠城鎮(zhèn)),夜聞四面楚歌聲,尤為驚詫,難道漢軍己經(jīng)取得了楚地?于是項王飲酒悲歌:“力能拔山兮,英雄蓋世無雙,時運不齊,騅馬不往前闖,虞姬奈何安排?!痹谂c劉邦決戰(zhàn)前,項羽早將虞姬秘密安排在蚌埠的霸王城。項王又從垓下突圍打至陰陵,包括項羽在內(nèi)全部兵馬只有二十八騎,而且此地是只進難出的沼澤地,除非虞姬會飛,從垓下200余里飛到陰陵看老公打仗。
項羽在東城消失的消息傳至虞姬,虞姬茶飯不思殉情殉國。后人為了紀念他們,將虞姬葬于東城?,F(xiàn)在,安徽靈壁縣東城8公里處二龍鄉(xiāng)還有建于漢朝時的“虞姬墓”,兩旁石碑刻有楹聯(lián):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碑額刻:巾幗千秋。
你還真的以為他們是好兄弟嗎,這個兄弟可以用引號括起來。劉邦命人將項羽的尸體給弄死,就是因為他恨項羽,所以不懂他心中的恨。他日夜都希望項羽能死,這下項羽真的死了,那他還不用盡自己的方法,殘酷地虐待項羽的尸體。
劉邦埋葬虞姬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原因是,項羽死后,虞姬不聽項羽的話,自己也沒有活下來。第二個是流傳下來的,劉邦是一個非常好色的人,而虞姬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于是劉邦選擇了埋葬虞姬。
當她得知祥良在與劉邦的戰(zhàn)斗中犧牲時,她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恐懼。相反,她精心打扮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她一生中最莊重的人。她還親自為項羽準備了食物。
也許是因為劉邦實在是太恨項羽了,早年的一些友情已經(jīng)拋到了腦后。想想吧,兩個人奮斗了這么多年,為了爭奪世界,哪里還記得那些年的友情。估計劉邦暗中不知道項羽的詛咒有多少次。
而項羽,顯然也沒有把劉邦當哥哥,原來,兩個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有最后贏得世界才有資格生存,兩個人都不希望對方快點死。
劉也是這個想法,所以他在項羽自殺,命令將肢解項羽,我認為他可能有一個救濟的感覺在里面,覺得這么多年,你終于項羽死了,然后想到自己多年和項羽之間的戰(zhàn)爭,頓時自己的心中就只有仇恨了。
我想,如果項羽知道他死后會受到這樣的虐待,而且他的后代也姓劉,他可能會過河?xùn)|去,再試一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