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拓跋燾一個和漢武帝一樣的悲情皇帝,晚年殺太子、戮功臣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拓跋燾(408年—452年),字佛貍,鮮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時也是優(yōu)秀的軍事統(tǒng)帥。
拓跋燾,是明元帝拓跋嗣長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驚人的軍事才能。拓跋燾剛出生的時候祖父拓跋珪就對他給予了厚望,因為拓跋燾出生時,他的容貌和體態(tài)與尋常孩子不一樣,于是拓跋珪就非常激動的說,拓跋燾是日后能完成北魏大業(yè)的人,所以,拓跋燾從小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所有的人都寵愛這他,拓跋燾非常的聰明,尤其對軍事方面十分的熱愛,這也是他后來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天賜六年,拓跋珪駕崩,拓跋燾的父親繼任為皇帝,同時還封拓跋燾為泰平王,還任命為大將軍,還讓他監(jiān)管國事,授予了拓跋燾很大的權(quán)力,拓跋燾還親自帶兵出塞。在明元帝生病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拓跋燾處理國事,從處理國事中可以看出,拓跋燾非常的聰明,處理事請也游刃有余,是一個當(dāng)皇帝的料。泰常八年,明元帝去世,拓跋燾繼任為北魏的第三位皇帝,拓跋燾12歲時在抵抗柔然的戰(zhàn)爭“云中突圍”中顯示出拓跋燾非凡的軍事天賦。他在位期間,注重發(fā)展經(jīng)濟,注重人才任用,最終統(tǒng)一了北方。
剛剛登基時期的拓跋燾還是一位政治開明、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可是由于起義軍的出現(xiàn),他的疑心慢慢的加大,開始疑神疑鬼,歷經(jīng)三朝的大員崔浩,信奉佛教,和太子等人是站在一邊的,于是拓跋燾懷疑上了太子。438年,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沙門盡皆還俗,以從征役,解決翌年西伐北涼所需的人力問題,在444年,拓跋燾又下滅佛詔,指責(zé)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布淳德于天下。
規(guī)定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養(yǎng)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于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曹,不得藏匿。過期不送,一經(jīng)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以加強政治控制。在446年下詔滅佛更是使佛教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成也蕭何敗蕭何,最終崔浩也死在了拓跋燾的一怒之下。
拓跋燾的兒子拓跋晃是代表著鮮卑族長層階級的思想,雖然在拓跋燾的施壓下,拓跋晃還是焚燒寺院可是故意拖延時間給更多的和尚放生的機會,于是這種思想上的差異成為了他們父子倆之間的最初隔閡。
當(dāng)所有人都為這位開明的太子感到有所期待的時刻,有一個人害怕了,那就是中常侍宗愛。宗愛作奸犯科、罪行累累,一但英明的拓跋晃繼位,他肯定會最先遭到清算。經(jīng)過一番思考后,宗愛不敢打太子的主意,就在太武皇帝的面前給太子的左膀右臂——給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潑臟水,太武皇帝信以為真,把兩人斬首示眾,更拔蘿卜帶出泥,賜死了一批拓跋晃親手栽培的東宮官員。
劉潔和崔浩事件發(fā)生之后,拓跋燾把鮮卑貴族和親信漢臣得罪個遍,真正嘗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秦始皇怎么樣,生前一言九鼎,殺伐任已,死后尸首臭氣熏天也沒人管。勇于殺伐的皇帝最孤獨,太監(jiān)于是成為親近可心的人,許多軍政事務(wù)會交給他們?nèi)マk。
這個太監(jiān)是拓跋燾近來最寵信的,名叫宗愛。他出身低賤,來歷不詳,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人,因為犯罪給閹了。宗愛為人機靈,八面玲瓏,干活麻利,不斷得到升遷,做到中常侍(皇帝的顧問),伺候拓跋燾南征時的起居。瓜步山大賞群臣,宗愛封為秦郡公。北魏對待宦官和常人一樣,既可做京官,又可外出做地方官。
晚年的拓跋燾沉迷于殺戮,不過殺完人卻總是后悔。在拓跋晃死后,拓跋燾悔恨不已的同時,一度和大臣爭論過要不要把拓跋浚立為皇位繼承人。不過這一問題觸及到了宗愛的敏感神經(jīng),再加上他嗅到空氣中東窗事發(fā)、山雨欲來的氣味,決定先下手為強,在拓跋晃死后的8個月后就秘密解決了拓跋燾。
《魏書》評價對拓跋燾的評價為:”世祖聰明雄斷,威豪杰立,藉二世之資,奮征伐之氣,遂戎軒四出,周旋險夷。掃統(tǒng)萬,平秦隴,翦遼海,蕩河源,南夷荷擔(dān),北蠕削跡,廓定四表,混一戎華,其為功也大矣。遂使有魏之業(yè),光邁百王,豈非神睿經(jīng)綸,事當(dāng)命世?”《宋書》評價其為:“佛貍篡偽,彌煽雄威,英圖武略,事駕前古,雖冒頓之鷙勇,檀石之驍強,亦不能及也。西吞河右,東舉龍碣,總括戎荒,地兼萬里,連騎百萬。”
不管是何書,總的一點突出了拓跋燾依靠著自己的雄才大略,統(tǒng)一了西晉末年以來中國北方地區(qū)的割據(jù)混亂局面,為中國北方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恢復(fù)和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在中國歷史極為罕見。這基本上是從他的軍事方面做出的評判,其實拓跋燾還有許多方面的作為,但未必是他的成績,也許是他一生的過錯,甚至是把他逼向死亡之地利劍。諸如他在國內(nèi)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就是一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9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