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李世民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我國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前后數(shù)十個朝代,上百位皇帝,真正能被人記住卻寥寥無幾,而唐太宗李世民明顯不在這其中。李世民雖然并非開朝皇帝,但是他對歷史做出的貢獻不失為一代明君。當然人無完人,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的污點,殘害兄弟,逼迫父皇禪位。除此之外,三皇子李恪臨死前一句話,也揭示了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失誤。
三皇子李恪母親是隋煬帝女兒,出生之后備受李淵和李世民喜愛,武德三年年僅2歲的李恪就被封為長沙郡王,后該封為漢中郡王。李世民登基之后,李恪晉封為漢王。李世民寵認為李恪英武果敢十分像自己,所以十分寵愛他。
貞觀二年,李世民下令改封10歲的李恪為蜀王,并授予益州大都督的要職,但因為年紀小所以沒有赴任,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對他的寵愛。
可能是受李世民玄武門政變的影響,雖然長子李承乾被立為太子,但是諸皇子之間的斗爭并沒有停止。李世民心里很清楚,而且他對當時的太子李承乾也非常不滿意,于是便把全部心思放在了李恪的培養(yǎng)上。
貞觀十年李恪再次改封為吳王,先后出任安州刺史,安州都督等職位,李世民的意思很明顯,培養(yǎng)李恪的個人能力。李恪也沒有辜負李世民的期待,任職期間政績和聲望都做得十分不錯。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查出太子李承乾謀反之事,一怒之下廢除太子,剛開始李世民準備立魏王李泰為太子,但是長孫無忌卻站了出來,擁立晉王李治為太子,最終在長孫無忌的勸說下,李治被立為太子。
但是過了沒多久,李世民就后悔了,他找到長孫無忌說:“晉王性格懦弱,不適合當太子,吳王李恪英武果敢,我想立他為太子”。長孫無忌引經(jīng)據(jù)典,最終還是勸服氣李世民打消了重新立儲的想法,從這之后長孫無忌開始忌恨李恪。
李治登基之后,長孫無忌作為功臣開始執(zhí)掌大權(quán),高陽公主謀反案發(fā)生之后,長孫無忌趁機誣陷李恪謀反,導致李恪被誅殺,子女全部被流放。
在臨死之前,李恪憤怒的說了一句話:“社稷有靈,無忌且族滅”,詛咒長孫無忌日后被誅九族。這句話可以說既詛咒了長孫無忌,同時也埋怨了李世民。長孫無忌作為凌煙閣第一功臣,從李世民時期到李治時期,獨掌朝政20余年,而造成這一切的真實李世民,可以說長孫無忌的囂張跋扈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失誤。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乃隋煬帝之女。
郁林王恪,始王長沙,俄進封漢。貞觀二年徙蜀,與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國, 久乃為齊州都督。帝謂左曰:’吾于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 屏,吾百歲后,庶兄弟無危亡憂?!笔?,改王吳,與魏、齊、蜀、蔣、越、紀六 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帝賜書曰:“汝惟茂親,勉思所以籓王室,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外之為君臣,內(nèi)之為父子,今當去膝下,不遺汝珍,而遺汝以言,其念之 哉!”坐與乳媼子博塞,罷都督,削封戶三百。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 善騎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帝初以晉王為太子, 又欲立恪,長孫無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 未可知?!睙o忌曰:“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帝乃止。故無忌常惡之。永徽中,房遺愛謀反,因遂誅恪,以絕天下望。臨刑呼曰: “社稷有靈,無忌且族滅!”四子,仁、瑋、琨、璄并流嶺表。顯慶五年,追王郁 林,為立廟,以河間王孝恭孫榮為郁林縣侯以嗣。神龍初,贈司空,備禮改葬。
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 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對。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來,無忌輔立李治后 ,就借口“謀反案”殺李恪“以絕眾望,海內(nèi)冤之”。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shù)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于冤獄。
從太宗立李治為太子以后賜吳王恪書可以看出,太宗逝世之前,他都還是很有野心的,太宗書誡之曰:“吾以君臨兆庶,表正萬邦。汝地居茂親,寄惟籓屏,勉思橋梓之道,善侔間、平之德。以義制事,以禮制心,三風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則克固盤石,永保維城。外為君臣之忠,內(nèi)有父子之孝,宜自勵志,以勖日新。汝方違膝下,凄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故誡此一言,以為庭訓?!比魠峭蹉∈莻€太過于本分的人,太宗也不必如此費盡苦心地告誡他。
還有一樣東西是不得不提。
李恪不能當上皇帝是主要原因他是隋煬帝的外孫,所以,人們擔心殘暴的隋朝會卷土重來,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騎射,在當時也不可能讓他當上皇帝。
至於之后他能當上司空,我覺得是李治和長孫無忌的一種政治伎倆。挑個在皇帝上頭最大的兄弟封賞,安定人心。李治豈是無能,他知道他的三哥就是他當皇帝最大的阻礙,只有除了他,他才能安枕無懮。長孫無忌更不是不忠或什么奸詐的,只是他是隨李世民南征北伐才打下大好江山,當然不會拱手將皇位送給這個隋煬帝的外孫,吳王李恪。
李世民一生勤政愛民,殺兄逼父,自有公論。九優(yōu)子今天會和大家討論一個比較花邊的方面。誰是李世民最喜歡的女兒?說到這里,肯定有不少朋友脫口而出高陽公主,但這并不準確。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很多人選擇高陽公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陽公主和辯手和尚的風流韻事讓萊文成為了李世民的女兒之一。就像我們小時候上歷史課學文成公主,以為唐太宗最愛文成。但事實上,萊文和文成并不是李世民最喜歡的女兒,甚至文成也不是李世民的女兒。
那么,誰是李世民最喜歡的女兒呢?先來看看大致情況。唐太宗李世民在歷史上有21個女兒,這么多肯定是超出所有人的寵愛。我們?nèi)绾螀^(qū)分它們?一定是按官職,嬪妃。和皇后孫昌?施關(guān)系很好。石為生了三子四女。四個女兒分別是長樂公主、晉陽公主、城陽公主和新城公主。他們是最喜歡的女兒,比如電視劇中安康公主嫁給獨孤家,高陽公主嫁給方氏遺愛。他們都是小妾,在封建社會不可能得到父親太多的寵愛。那么長樂、晉陽、城陽、新城四大女中,李世民最喜歡誰呢?
首先城陽合和新城可以出院。城陽公主先是嫁給了杜如晦的兒子杜克。杜克謀反被殺后,城陽在李世民的建議下與薛琮復婚,生下一子,取名薛紹,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新城相對年輕。當長孫皇后因病去世時,新城只有兩歲多。長大后,她嫁給了孫家人。她死后,皇帝以女王的儀式下葬。這兩個可以說是普普通通,不怎么受寵。長樂公主的名字叫李麗質(zhì),是唐太宗嫡長子,從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她天生麗質(zhì),從小就是李世民的掌上明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6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