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馬褂有什么特權(quán)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相信人們在影視劇中會發(fā)現(xiàn)兩個特別牛的道具,一個是尚方寶劍,另一個是黃馬褂。我想人們在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接近尾聲的劇情中,會看到一個劇情,那就是最后的主人公穿著黃馬褂拿著尚方寶劍一度囂張到不行。我們今天先不談尚方寶劍,黃馬褂到底有多少特權(quán)呢?
我們簡單了解一下黃馬褂,顧名思義,黃馬褂就是黃色的褂子,其實如果有人真的在一些地方見過真實的黃馬褂的話,會發(fā)現(xiàn)黃馬褂與一般的褂子沒什么區(qū)別,可能又會有人感到好奇,既然如此那么這個黃馬褂又有著什么厲害的地方呢?厲害就厲害在這個黃色上!
在古代黃色象征著是皇家,其實在古代大興文字獄,人們對這種事情當然是唯恐不及,當然在當時也有著規(guī)定,黃色只能是皇家專用的,因此能穿上黃馬褂可就是象征著地位了,又因為黃馬褂大多數(shù)都是皇帝親自批的,一般人不敢去惹穿黃馬褂的人,在普通老百姓的面前自然也就是神一樣的人物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黃馬褂除了看起來比較高大上之外,到底有著什么樣的特權(quán)呢?其實黃馬褂這個衣服也是有著挺大的特權(quán)的,但是在皇帝身邊的一些人都會有穿黃馬褂的權(quán)利,比如說是侍衛(wèi)甚至是太監(jiān),畢竟陪伴在皇帝身邊的人,也算皇帝的臉面,自然會是這樣了。
而且賞賜黃馬褂還是要分好多種類的,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賞賜黃馬褂,另一種是賞穿黃馬褂,這兩種意義不同,賞穿黃馬褂的自然是身份高貴,其實穿不穿都是很厲害了。但是另一種是賞賜黃馬褂,這個就有說法了,賞賜的黃馬褂只能是供起來,相當與將皇帝迎進了家里,損壞可是對皇帝的不敬,甚至是被殺頭。
所以說黃馬褂說實在的并沒有什么特權(quán),唯一的特權(quán)就是因為穿上黃馬褂一般人不敢近身,因為這代表的意義不一樣,基本上就屬于代表著皇家,一般人自然就不敢靠近了。
導語:在很多影視劇當中能夠看到這樣的場景,那么就是皇帝將自己的黃馬褂,賜給了朝廷當中立下了大功的人,而得到這件黃馬褂的人立馬就會穿在身上,整個人都覺得特別的榮耀,周圍的人也對于這種事情非常的羨慕。那么清朝皇帝把黃馬褂賜給別人,黃馬褂到底有多少特權(quán)呢?
那么,黃馬褂究竟是什么東西?
在古代社會當中,黃色是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夠穿的顏色,因為社會等級非常的森嚴,所以其他人根本就不可以碰這個顏色,就算是在后宮當中,封號里面只要帶上了一個皇字,那么就說明這個人的身份非常的尊貴,穿著的衣服里面也可以添加一些黃顏色,但是絕對不能超過自己的品級,而明黃色的衣物更是只有皇帝才能夠穿的東西。黃馬褂其實不是從清朝才有的,各朝各代都有類似的賞賜,例如明朝麒麟袍就有著類似清朝黃馬褂的功效,因為黃色作為皇室專屬顏色在清朝達到了頂峰,從而黃馬褂才作為清朝最高規(guī)格的賞賜。
在清朝哪怕你官再大,也沒有使用黃色的資格,而黃馬褂之所以有著這么大的震懾力,也和此有關。
黃馬褂有什么種類?賞賜的黃馬褂有什么講究?
有一種黃馬褂叫做行職褂子,這種衣服就只能夠在特定的場合穿,他們大都數(shù)都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侍衛(wèi),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保護皇帝的安全,所以只有在上班工作的時候才可以穿這種衣服,相當于工作服一樣的存在。
另外一種黃馬褂叫做行圍褂子,這種衣服更加難得,代表著皇帝賜予他們的權(quán)力也更大,一般是在跟隨皇帝打獵的時候才能夠穿著。有很多影視作品當中,把黃馬褂看做是免死金牌一樣的存在,但實際上在歷史上并不確切,當時皇馬褂就像是如今的獎牌一樣,只不過是皇帝給與他們的一種嘉獎,并不算什么實質(zhì)性的獎勵。
而且皇帝賞賜給大臣的黃馬褂也都是有講究的
并不是賞賜給所有人的黃馬褂都一樣,而是里面還有很多具體的分別,有的黃馬褂只有在特定的時候才能夠穿出去,而且有的黃馬褂這一輩子也不能夠穿在身上,但是有的卻可以在大臣認為比較重要的日子穿上,接受周圍人的羨慕,穿上黃馬褂的人一般官員都不可以處置,就好像是皇帝親臨一樣。看到這里你就懂了吧,難怪那些臣子都想穿黃馬褂,畢竟黃馬褂代表著皇帝啊,誰不想感受一下呢?
到底什么人才能得到黃馬褂呢?
而穿黃馬褂的人大體上有兩種:
一種是宮里的侍衛(wèi)或是貼身大臣如御前大臣、內(nèi)大臣、內(nèi)廷王大臣等,
另一種則是功勛卓著的官員。
侍衛(wèi)和大臣為何會穿黃馬褂呢?
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是皇帝身邊的人,穿黃馬褂代表皇帝的尊嚴。這一類人如果不再擔任這個職務,那就必須交還黃馬褂。所以這種黃馬褂也叫做"職任馬褂",滿洲話為"禿山褂子"。
還有一種就是得到皇帝賞賜的官員,一般來說,能夠得到黃馬褂的官員主要分三種,其一就是競技場上比武的優(yōu)勝者和每年"行圍"時,貢獻珍貴禽獸的大臣可以享用,其二作戰(zhàn)有功,顯赫的高級武將或統(tǒng)兵的文官可以享用。最后就是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員可以被特賜。
為何權(quán)臣和珅擁有20多件黃馬褂?
其實這還是與和珅自己本身的權(quán)勢有關,那個時候乾隆喜愛和珅是其一,而需要和珅的能力是其二,這個時候如果有功勞賞賜和珅什么呢?
升官已經(jīng)不可能了,已經(jīng)夠高了,錢財?人家和珅也不缺,所以就用這種對于和珅沒啥用,但是卻象征著榮譽和皇上恩寵的黃馬褂來賞賜他。
一而再再而三的,黃馬褂自然累積就多起來了。
后來和珅獻寶給皇帝,皇帝實在沒有什么能夠獎賞他,那就賞賜一件榮譽黃馬褂來打發(fā)和珅吧,對于乾隆皇帝來說,這樣的買賣真心還是挺劃算的。
總結(jié):到清朝后期,時代變遷,皇室沒落。而當時象征榮耀和地位的黃馬褂也成為了爛大街的東西,那時候皇室的很多東西都被拿來交易和拍賣,只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買得到。而且買到之后就屬于私人物品,可以隨意的穿戴和處置,再也沒有了當時的珍貴和榮耀。
黃馬褂上線以來就成為了無上、至高榮耀的御賜之品,是走親訪友必穿、參加大小莊重場合必穿、是出門必備的裝逼之品,新一代的籠絡人心的好寶貝。
在黃馬褂上線之前都是靠著?加官進爵、賞賜、給予封號?等其他操作來籠絡人心,相比下來,黃馬褂更加的方便省錢其他大臣們還有挺喜歡,不得不讓人感嘆,清朝帝王的智商確實杠杠的。
在乾隆年間的時候,搜索當時的各種記載,事實證明,在乾隆的時候還沒有流行起黃馬褂這種方式。據(jù)推測的話,應該是在咸豐年間出現(xiàn)的,而在慈禧的手上,進一步地將黃馬褂發(fā)揚光大。
而黃馬褂其實也是要分成兩種情況的,第1種是御賜的黃馬褂,通常出現(xiàn)在那種大功臣、帝王的親信身上,有賞賜的作用。第二種是出現(xiàn)在皇帝身邊的侍衛(wèi)身上,這里的黃馬褂其實就是相當于賞賜給這個身份,在侍衛(wèi)離職之后,他們身穿的黃馬褂是必須上交不能私自留下的。與此同時加入有新的人員上崗,成為了帝王的侍衛(wèi)那么他也能得到一件黃馬褂。
黃馬褂他所蘊含的權(quán)利并沒有多大,通常來說是因為你的權(quán)利地位來決定你會不會被帝王賞賜黃馬褂,而不是通過黃馬褂能決定你的地位。
有的時候,這件黃馬褂還擁有一個額外的技能,當欽差大臣出門穿上黃馬褂之后,就等同于代替帝王?宣勞中外?有點帝王御駕親臨的味。這就算是一種穿上之后擁有點皇家威嚴氣勢的感覺。
雖然這只是一件籠絡人心的東西,但是對于帝王來說,絕對是可以好好利用的東西,這種象征皇權(quán)的明黃色加上滿族馬褂相結(jié)合的懷柔政策,實在是居家旅行必備之良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6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