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因為他的這些品格,稱得上中國古代的優(yōu)秀戰(zhàn)將,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是三國時期的曹魏名將。在《三國演義》小說中,羅貫中對他的品德、智謀、情義、勇猛,都有正面的描寫。
對照演義和正史,也沒有太大的出入,在羅貫中整個褒劉抑曹的思想下,做到這一點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徐晃自扶保曹操起,曹魏的各種大小戰(zhàn)役都參加過。從攻徐州呂布、白馬坡戰(zhàn)顏良文丑,從參加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到戰(zhàn)馬超、漢中攻張魯、漢水一戰(zhàn)、漢中戰(zhàn)劉備、救樊城、曹丕伐吳,一直到討伐孟達的謝幕戰(zhàn),他走完了作為武將的戎馬一生。
曹操麾下戰(zhàn)將如云,徐晃出戰(zhàn)多,說明曹操看好他,重用他。羅貫中在演義中經常提起他,說明羅貫中也看重他
解讀徐晃這個人物,他所具備的一些品格,可以稱得上古代的優(yōu)秀戰(zhàn)將。
徐晃忠義不輸關羽
通過兩件事足可以看出徐晃的忠義:
當徐晃跟隨楊奉討敵,在他手下做騎都尉時,楊奉是李傕手下的將領。由于李傕、郭汜在長安叛亂并刀兵相見,漢獻帝任由此二人擺布。徐晃勸說楊奉脫離李催,保護獻帝去洛陽。
楊奉聽從了他的建議,和將軍董承等人一起護送獻帝返回洛陽。這是徐晃還是一個小小的騎都尉時,對國家的忠義。
后來徐晃決定不再屈身于楊、韓俗輩,要扶保曹操時,曹操手下將領滿寵勸說他殺了楊奉、韓暹,作為討曹操歡心的見面禮。
徐晃說“以臣弒主,大不義也。吾決不為?!?給予了斷然回絕。徐晃的以義為重,讓滿寵禁不住脫口贊揚“公真乃義士也?!?/p>
徐晃從扶保漢室,到離開楊奉投奔曹操,皆是在那個封建時代,一個有抱負的武將“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的正確選擇,他所表現出的忠義難能可貴,絲毫不輸關羽。
當今社會現實中,有些管理人員離開原企業(yè)后,把原企業(yè)和老板貶的一文不值,甚至帶走公司核心技術或機密,或為謀取巨額私利,或為惡意搞垮原企業(yè)作為報復,職業(yè)操守盡失。
徐晃的忠義,真應該是當今職場人士學習的榜樣,也應該是企業(yè)老板使用管理人員的參考標準。
徐晃智勇雙全,戰(zhàn)功赫赫
徐晃使大斧,力量不俗,號稱三國第一斧。每逢隨曹操出戰(zhàn),曹操總是回顧陣中,大喊一聲“公明何在”,充分體現了曹操對徐晃陣前殺敵的倚重。
徐晃出戰(zhàn)也是極有氣勢的:“一將手持大斧,飛驟驊騮,只一合,斬催勇于馬下,隨后的李樂同樣被一合斬于馬下?!弊阋娦旎蔚挠挛浜弯J不可當。
徐晃自從投奔曹操后,在官渡之戰(zhàn)前從軍破顏良,率軍擊殺河北名將之首文丑,一直到后來的斗趙云,戰(zhàn)關羽,拼許楮,戰(zhàn)黃忠,斗張飛,看看這些對手的實力,徐晃的勇武就可見一斑。
徐晃在曹操大宴銅雀臺時,射柳條飛取錦袍,也表明他的箭法在曹營中首屈一指,不見得會輸于轅門射戟的呂布和百步穿楊的黃忠。所謂藝多不壓身,這也是徐晃作為武將“勇”的一面。
而徐晃解樊城之危的經典之戰(zhàn),被曹操贊曰:“孤用兵30余年,未嘗敢長驅竟如敵圍,公明真乃膽識兼優(yōu)者也”??梢姴懿賹λ馁p識。
徐晃“智”的一面主要體現在三件事中:
一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圍攻鄴城,同時攻克邯鄲后,邯鄲附近的易陽縣令韓范假意表示投降。徐晃沒有用兵,而是射一封箭書,向韓范詳細陳述了成敗利害,說服了韓范心悅誠服地歸降。徐晃智取易陽,避免了軍士傷亡和巨大的戰(zhàn)爭物資損耗。
二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當馬超、韓遂為首的十部聯(lián)軍,聚集十余萬人馬據守潼關抗曹時,曹操問計于徐晃。徐晃獻計“今盡屯兵于關上,此去河西,必無準備,若得一軍暗渡,先截其歸路,丞相徑發(fā)河北擊之,倆不相應,勢必危貽”。
曹操從了徐晃的破敵之策,又采納了謀士賈詡的計謀,大破關中軍。徐晃作為陣前戰(zhàn)將,他在此一役中的謀略,已經相當于半個謀士
三是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進攻漢中時,襲擊馬鳴閣,企圖切斷曹軍后方通道,被徐晃擊敗,蜀軍自投山谷。
曹操高興的稱贊說:“將軍這一舉粉碎了劉備的計劃,真是妙計中的妙計啊!”。曹操可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和智謀家,從他嘴里如此贊揚徐晃,也可見徐晃智謀不俗。
由以上幾個戰(zhàn)例足見徐晃智勇雙全,戰(zhàn)功赫赫。在三國時期的武將中,還沒有發(fā)現比徐晃的智謀記載更多的。
徐晃勇略而不失善良
當徐晃射箭書招降了易陽令韓范,曹操由于惱怒欲屠城報復。徐晃勸告曹操說:“如今袁譚、袁尚還沒有被擊敗,沒有攻下的城池都等待消息,如果今日滅了易陽,明日那些城池都會死命防守,河北就沒有平定的那一天了。請求您招降易陽來給各城看,那樣他們都會望風歸順。”曹操采納了徐晃的良言。
曹操后來能夠很快的翦除鄴城羽翼,攻克鄴城,奪得翼州,和他聽取了徐晃的這一建議是分不開的。
要知道,在那狼煙四起,兵戈鐵馬的三國時期,很多武將信奉屠萬為雄,殺得百萬人方為雄中雄,無不以多殺人來爭取加官進爵。而徐晃的這一良言避免了全城百姓被屠殺,足以見他難能可貴的善良的一面。
徐晃國事為上,陣前公私分明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圍樊城,并且水淹七軍,全殲前來援救樊城的于禁、龐德等軍。曹操派徐晃領兵前去救援。由于徐晃與關羽平素相交甚厚,因此兩軍對陣后,二人并未交戰(zhàn),而是遙相共語,傾訴別情,互道仰慕。
這對老朋友剛敘完舊情,徐晃忽然回頭厲聲向軍中傳令:“有得關云長頭者,賞金千斤?!标P羽大驚失色的慌忙問道:“公明何出此言?”
徐晃正色道:“如今各為其主,國事為上,不敢以私廢公?!庇谑菗艄拇筮M,擊敗關羽,解了樊城之圍。
在這一點上,徐晃的國事為上,陣前公私分明,與關羽的華容道義放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徐晃對得起主公曹操,而關羽卻對不起主公兼大哥的劉備。
現在我們常講,領導干部要有感情,但是也要有原則,做事公私分明,徐晃就是一個好榜樣。
徐晃謹慎簡樸,不居功自傲
徐晃戎馬一生,每逢戰(zhàn)事,他總是及早派人到遠處偵察敵情,事先設想好各種可能對勝利有影響的因素,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這是他謹慎細心的一面。
徐晃深得曹操器重,功勞顯赫,卻能做到一生簡樸,對自己約束很嚴。甚至于,徐晃病死前還特別囑咐,叫埋葬他時斂以時服。
徐晃的簡樸,在那個武將追求功名和榮華富貴的年代,確實顯得很難得。
當楊奉聽從徐晃建議護送獻帝返回洛陽后,當時護駕有功者為名利而爭斗不休,而徐晃卻不為所動,這表現出了他不居功自傲。
而徐晃帶兵,部伍整肅,軍威嚴整,令行禁止,這也表現出了他從不恃寵而驕。
徐晃每戰(zhàn)有功,但很少邀功請賞,所以在曹操的軍隊中流傳著一句話“不得晌,屬徐晃?!?/p>
徐晃把為曹操的統(tǒng)一事業(yè)而戰(zhàn)斗當做自己的理想,他常對身邊的人講:“古人總以遇上賢明君主為幸事,現在我也有幸遇到了,便理應盡心竭力以報效知遇之恩,又怎能只為一己之利而沽名釣譽呢?”徐晃并以此為動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動。
徐晃這話說的可謂至誠至真,即使過去了近1800余年,這話也一點都不過時。如果你為老板打工,也是這種心態(tài)和品格,老板不欣賞你才怪。
徐晃的這種品質很可能和他喜歡秉燭夜讀有關,徐晃在兩軍鏖戰(zhàn)之際,也不忘秉燭夜讀,頗有關云長之范,也因此被人稱為儒將。
只有喜歡讀書的人,才能明白更多事理,才能更加深明大意。這也解釋了,曹操部下諸將中,自張遼以外,只有徐晃與云長交厚,其余亦皆敬服。徐晃和關羽,實乃英雄惺惺相惜耳。
在當今社會,無論做人做事,像徐晃這樣的人,到哪都會大受青睞。
徐晃是令人稱道的古代優(yōu)秀戰(zhàn)將
《三國志》里,樊城之戰(zhàn)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被曹操盛贊“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倍斂吹交诬姞I整齊,將士駐陳不動,更稱贊“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得到曹操如此高評價的人,恐怕沒有幾個
徐晃無論在對峙擁有五虎上將的劉備,還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瑜,以及諸葛瑾都表現優(yōu)異,徐晃是曹營中,也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為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之一。
而縱觀徐晃的一生,無論在哪一方面,德、智、義、勇,羅貫中都有對徐晃的正面描寫,是《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里為數不多的此類人物之一。
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徐晃去世,享年59歲,被謚“壯侯”。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徐晃得享從祀于曹操廟庭
羅貫中曾贊徐晃:“降明權成厚,爭津定策高。揚名攻不備,陷敵戰(zhàn)當鏖。欲虜平襄漢,還屯振節(jié)旄。功逾孫子右,魏武過情褒。”
唐代著名詩人溫庭筠也曾寫詩贊頌徐晃:魏武尊高,猥知徐晃。簡冊增輝,尊彝動彩。
現代《辭?!防镎f:長驅直入徐公明,一箭雙雕長孫晟。
看三國,你會慢慢接觸到更廣闊的歷史,更光輝的歲月??葱旎危煞蛱幨蕾饬⒐γ?,立功名兮慰平生。
在那段歷史的陰謀與詭辯,權利與欲望,輝煌與落魄,豪情壯語中,徐晃身上似乎有著一種我們心目中理想化的名將所應具備的所有優(yōu)良品質。
穿越千年歷史云煙,盡管我們對徐晃的認識,有些會打上封建思想的印記,然而,他那些可貴的品格,卻足以稱得上我國古代的優(yōu)秀
在《三國演義》中,徐晃是個“標尺”的戰(zhàn)將。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只有武力值在徐晃之上的,就可以進入“超級猛將”的行列,比如說呂布、蜀漢五虎、顏良、文丑、典韋、許禇這批人;如果和徐晃武藝相當的,就可以定義為“強一流”,比如說曹彰、龐德、夏侯惇等;如果比徐晃略低,則屬于“中一流”,比如張郃、張遼、孫策、太史慈等人。
做為“強一流”猛將,就是在超水平發(fā)揮的情況下,能夠與一部分超級猛將在相當回合數內戰(zhàn)至“不分勝負”,徐晃顯然非常符合這個特點。咱們來看一下徐晃的戰(zhàn)斗履歷:
1.華陰之戰(zhàn),徐晃對陣郭汜部將崔勇,“兩馬相交,只一合”,斧劈崔勇;
2.箕關之戰(zhàn),徐晃對陣李樂,“兩馬相交,只一合”,斬李樂于馬下;
3.曹操挾天子移駕許都,遇徐晃攔截,許褚出戰(zhàn),“刀斧相交,戰(zhàn)五十余合”,不分勝負;
4.土山之戰(zhàn),徐晃、許禇聯(lián)手夾攻,被關羽“奮力殺退二將”;
5.白馬坡之戰(zhàn),顏良連斬宋憲、魏續(xù),徐晃掄斧出戰(zhàn),“與顏良戰(zhàn)二十合,敗歸本陣”;
6.廷津渡之戰(zhàn),袁紹大將文丑來戰(zhàn),徐晃、張遼雙雙出陣,文丑射倒張遼坐騎,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文丑后軍齊至,徐晃“料敵不過”,回馬而走;
7.官渡之戰(zhàn),徐晃奉命劫燒袁軍糧草,敵將韓猛“飛馬來戰(zhàn)”,徐晃掄斧接戰(zhàn),韓猛“抵擋不住,撥回馬走”;
8.黎陽之戰(zhàn),袁譚部將汪昭出陣,徐晃迎敵,兩將“戰(zhàn)不數合”,徐晃“一刀斬汪昭于馬下”。大家注意,徐晃還會使刀(可能是向關羽學的) ;
9. 冀州城破,審配率部死戰(zhàn),“正迎徐晃交馬”,徐晃生擒審配;
10. 南皮之戰(zhàn),徐晃“不數合”斧劈彭安;
11. 徐州城外,張飛夜襲曹營,中計陷伏,左沖右突,“正遇徐晃,大殺一陣”,樂進率兵趕到,張飛奪路突圍而走;
12.赤壁之戰(zhàn),凌統(tǒng)率兵阻截曹操敗兵,徐晃趕到攔住凌統(tǒng)“彼此混戰(zhàn)一場”,掩護曹操撤走;
13.烏林道伏擊戰(zhàn),曹操敗兵遭到趙云堵截,“徐晃、張郃雙敵趙云”,被趙云擊退;
14.葫蘆口伏擊戰(zhàn),曹軍遇張飛截擊,許禇騎無鞍馬迎戰(zhàn),“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被張飛打退;
15.漢中平張魯,南鄭之戰(zhàn),徐晃與龐德交鋒詐敗,“戰(zhàn)三五合也退了”;
16. 米倉山之戰(zhàn),徐晃和張郃夾攻,“將黃忠困于垓心”無法突圍;
17.米倉山之戰(zhàn),趙云沖陣,連斬曹軍兩將,救出黃忠和張著,徐晃、張郃“心驚膽戰(zhàn)”不敢迎敵;
18.漢中五界山之戰(zhàn),徐晃出陣,劉封迎戰(zhàn),劉封“敵晃不住”,拔馬敗回本陣。
19.陽平關之戰(zhàn),劉封出陣,徐晃迎敵,“封詐敗而走”;
20. 徐晃繞襲偃城,遇關平交鋒,“戰(zhàn)不三四合”,后軍火起,關平退走;
21. 樊城之戰(zhàn),徐晃迎戰(zhàn)箭傷未愈“右臂少力”的關羽,“戰(zhàn)八十余合”,關羽落下風;
22.南征東吳,曹丕遭到火攻撤退,遇丁奉伏擊,張遼出戰(zhàn),中箭落馬,“卻得徐晃救了”;
23.徐晃率部助司馬懿攻打新城,在城下被孟達暗箭射中額頭,“當晚身死,時年五十九歲”。
徐晃這名猛將非常了不起,戰(zhàn)斗經驗極其豐富。大家注意看一下徐晃曾經對戰(zhàn)的強敵。“超級猛將”有7人:許禇、顏良、文丑、關羽、張飛、趙云和黃忠;徐晃對戰(zhàn)過的一流猛將有3人:龐德、凌統(tǒng)、關平。在如此之多的惡戰(zhàn)中,徐晃能夠活下來,可見他的武藝還是相當厲害的。
做為三國武將們戰(zhàn)斗力的“標尺”,徐晃見證了很多名將的殞落:“英風震于華夏”的關羽、“河北四庭柱”中的顏良、文丑,“威震逍遙津”的張遼等。
徐晃有個神奇的特點:極其不善于與人配合,只要有徐晃參與,往往戰(zhàn)敗。比如說土山之戰(zhàn),徐晃與許禇配合,被關羽“奮力殺退”;延津渡與張遼配合,張遼被文丑射倒戰(zhàn)馬;烏林道與張郃配合,被趙云打退;葫蘆口與許禇、張遼配合,被張飛胖揍;米倉山與張郃配合,被趙云震懾不敢戰(zhàn);南征東吳與張遼配合,張遼中箭不治身亡。
張遼一代名將,與徐晃配合了兩次,總是挨箭,都是被徐晃所救:延津渡之戰(zhàn),與徐晃配合雙戰(zhàn)文丑,被文丑先一箭射中盔纓,再一箭射倒戰(zhàn)馬,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救下張遼;南征東吳,再與徐晃配合,腰部中箭,徐晃又救了他。但這次傷勢嚴重,回到洛陽后,張遼就“箭傷迸裂”,不治身亡。
從武力值水平上評判,徐晃屬于“強一流猛將”;從作戰(zhàn)風格上來看,徐晃屬于力量型猛將,攻強于守;從領兵作戰(zhàn)特點上來,徐晃治軍嚴整,“有周亞夫之風”,擅長堂堂正戰(zhàn)。新城討伐孟達,被小賊孟達暗箭所傷,結束了曲折壯麗的戎馬生涯。
曹操畫像
曹操有三個兒子,曹丕、曹植、曹沖,繼承父位的是曹丕。成年的只有曹丕,曹植,聰明絕頂的曹沖早夭。曹丕繼承了曹操的狡詐和冷血,善于利用人心,曹植是杰出的文學家,《七步詩》聞名于史書。
曹操是官宦世家出身,是一個貴族,機智聰慧,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因為他不喜歡遵循常理,是一個難以掌控的人。但是梁國的橋玄卻對曹操抱有很大期望,后來也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
曹操喜好武藝,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梟雄,曾經為了偷學武藝被別人發(fā)現,但是最終全身而退。曹操熟讀兵書、戰(zhàn)法通論,善于利用地形、戰(zhàn)略布局,這為他后來能夠用軍事實力打下江山奠定了基礎。
曹操性格上多疑,楊修就是這樣被他除掉,“睡夢中好殺人”的名號也傳了出來。但是同時,曹操又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他對懷有才華的人特別禮遇、用人只看才華,不看出身。這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有關,三分天下,能得到一個名將、名儒將會給曹魏政權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
赤壁之戰(zhàn)是曹操和諸葛亮的一次經典對戰(zhàn)。曹操發(fā)明了屯田制,解決軍糧不足的問題,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興修水利,提高了糧食產量。
徐晃劇照
初平三年,王允與呂布殺死了董卓,董卓的部下郭汜等攻打長安,殺王允,在長安城大肆屠殺,百姓民不聊生,漢獻帝倉皇東逃。徐晃勸楊奉等保護漢獻帝,楊奉等漢朝老臣一路逃過郭汜的追擊,順利護送獻帝到了洛陽。因保駕有功,封徐晃為都亭侯。徐晃見大將軍韓暹和衛(wèi)將軍董承兩人爭權奪利,預料以后又是一場血雨腥風的紛爭,就勸楊奉歸附曹操,楊奉決定接受了徐晃的建議。
建安二年,曹操親自接獻帝到許昌時,楊奉在韓暹的挑撥下,放棄依附曹操的決定,和韓暹出兵劫駕,不幸楊奉大敗被殺。徐晃武藝過人、有勇有謀,曹操一向愛惜人才,所以很欣賞徐晃,希望可以把他收歸門下,為自己效力,于是派滿寵去說降徐晃。
在滿寵說服下,徐晃答應依附曹操。從此,他便成為曹操手下一名優(yōu)秀的將領,為曹操出生入死、東征西討、屢建奇功。例如在官渡之戰(zhàn)中,帶人燒掉袁紹糧草,為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起決定性作用。之所以獲得不少功勞,是因為徐晃一直將曹魏的統(tǒng)一視為自己為曹操效力的機會,并時刻牢記這一點,一次次奮勇殺敵,成為曹魏的開國元勛,也成為三國時期令人稱贊的優(yōu)秀戰(zhàn)將。
如果將戰(zhàn)斗履歷列出來細看,在《三國演義》中,徐晃大概是曹魏陣營中所對陣過勁敵最多的戰(zhàn)將了。
和徐晃對戰(zhàn)過的猛將有:許禇、顏良、文丑、張飛、關羽、趙云、凌統(tǒng)、黃忠、龐德、關平、丁奉……
經歷過如此多的勁敵和惡戰(zhàn),徐晃仍然能夠生存下來,也算是相當難得了。
徐晃最初是在楊奉麾下為將,他是個力量型的猛將,武器是一柄大斧,做戰(zhàn)十分勇猛。歸附曹操之前,徐晃經歷過三場廝殺:
1. 華陰之戰(zhàn),徐晃一個回合斬殺崔勇
2. 箕關之戰(zhàn),只一合,徐晃斧劈李樂
3. 曹操挾君臣前往許都的途中,被徐晃攔截,許禇出陣,與徐晃大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
徐晃歸順曹操以后,曹軍陣營中就多了一員猛將。
曹操最初興兵起事的時候,手下的戰(zhàn)將不多,夏侯惇算是武藝最高強的,主要是靠他打頭陣。夏侯惇眼睛受傷以后,實力大打折扣,沖鋒陷陣的次數就少多了。
樂進也算拿得出手,但武藝比夏侯惇低一個層次。李典和于禁更要弱一個階層。曹洪當時還年齡不大,扛不起來。
典韋歸附曹操以后,成為曹軍中的第一猛將,而更重要的任務是保護曹操的安全。宛城一戰(zhàn),典韋殞命,曹操就又少一個能征慣戰(zhàn)的猛將。
典韋死后,許禇成為曹軍中的第一人。以前典韋在的時候,典韋偏重于護衛(wèi)曹操,而許禇偏重于戰(zhàn)陣廝殺。典韋犧牲了,許禇就擔負起更多的責任。
所以,當曹操看到徐晃能夠與許禇大戰(zhàn)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頓起收服之心,他太需要徐晃這樣武藝高強的猛將了。
曹操與袁紹兩軍對壘之際,歸附于曹軍的徐晃當時還未有戰(zhàn)功,遇到敵方猛將顏良連斬宋憲魏續(xù)兩將,徐晃自然想證明自己的實力。
如果曹魏陣營中的龐德、徐晃與蜀漢張飛、黃忠對戰(zhàn),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咱們可以通過各自的戰(zhàn)斗進行分析比較。
在曹魏方面,除了許禇和曾經的第一勇士典韋之外,就要數龐德和徐晃的武藝高強了。
龐德在馬超麾下的時候,還不算顯山露水,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戰(zhàn)斗中他落入了陷坑,他奮力一躍,從陷坑中蹦了出來,“立殺數人”,包圍他的曹兵嚇得紛紛后退,這說明龐德的彈跳力還是很棒的。馬超勇武自@負,遇到強敵惡戰(zhàn),往往親身上陣,龐德的武藝就沒有太多展示的機會。
曹操平張魯之時,龐德已在張魯麾下,奉命抵御曹軍。曹操以前在渭北之戰(zhàn)中就見過龐德,知道他悍勇敢斗,武藝高強,想收為已用,下令部將以車輪戰(zhàn)的方式消耗其體力,張郃、夏侯淵、徐晃、許禇數將輪戰(zhàn),龐德全然不懼,奮力而斗,眾人都夸其好武藝。
歸順曹操后,龐德的戰(zhàn)績漸多。合肥之戰(zhàn)中斬殺陳武;陽平關一戰(zhàn),奮力擊退魏延,救下曹操;樊城之戰(zhàn)中三十合與關平打成平手,又百余合戰(zhàn)平關羽;次日再戰(zhàn),虛作拖刀計射傷關羽;關羽水淹七軍,龐德被擒,不屈殉國。
徐晃是個標桿式的戰(zhàn)將,武力值超過徐晃的就可以進入超級猛將的行列了。徐晃遇到過的強敵特別多,比如說許禇、顏良、文丑、張飛、馬超、趙云、關羽、龐德、關平等。蜀漢五虎將他對戰(zhàn)過四個,河北四庭柱他對戰(zhàn)過兩個,戰(zhàn)斗含金量非常之高。
比較一下徐晃和龐德的武藝。兩人都曾經與許禇和關羽有過交鋒。天子赴許昌途中,徐晃曾經大戰(zhàn)許禇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樊城之戰(zhàn)中,徐晃大戰(zhàn)帶傷的關羽,八十回合后占據上風。而龐德在漢中與許禇戰(zhàn)五十合平手,在樊城百余合戰(zhàn)平關羽。要注意的是,許禇戰(zhàn)徐晃那場戰(zhàn)斗,許禇是沒有留手的,曹操見徐晃五十合不敗,心生收服之意。而漢中平張魯,曹操已經明確要求眾將不要傷了龐德,許禇出戰(zhàn)是留了手的。所以說徐晃的武藝絕不低于龐德,龐德的優(yōu)點是悍勇敢戰(zhàn),舍命相拼,但他的實力進入不了超級猛將的行列。
張飛的武藝自不需多說,在三國時代,除了天下第一勇士呂布以外,沒有任何人能扛住張飛的暴擊,他是唯一一個能百合之外抗衡呂布的猛將,其他任何人也達不到這個實力。張飛還有個其他戰(zhàn)將不具備的神奇之處:遇到比他強的敵將(如呂布),他能戰(zhàn)平,甚至能贏;遇到和他同一檔次的敵將(如許禇),他能屢戰(zhàn)屢勝;遇到比他低一階的敵將(如張郃),他能穩(wěn)操勝券。而其他猛將都缺少他這個特點。
黃忠出場時候就年已六旬了,挺可惜的,青壯年時代的黃忠趕上了世界和平,他空有一身屠龍之術,卻沒有展現才能的機會。劉表治下的荊州地區(qū)重文輕武,崇尚空談,風氣靡廢,黃忠也只能隨著劉磐騷擾一下江東,英雄無用武之處。
長沙城一戰(zhàn),黃忠力敵壯年關羽百余合旗鼓相當,被關羽贊為“全無破綻”。若是青壯年時代,黃忠的武力值之高令人難以想象。但黃忠真正發(fā)揮才能的時候畢竟年老,“老將不以筋骨為能”,在戰(zhàn)斗中開始出現嚴重的失誤,長沙之戰(zhàn)馬失前蹄,綿竹之戰(zhàn)五六十合拿不下李嚴,葭萌關二十合贏不得張郃,定軍山二十合勝不了夏侯淵,米倉山被張郃和徐晃困住無法突圍,彝陵之戰(zhàn)不能速勝潘璋,比起其他四虎來,黃忠確實頹勢明顯。
分析張飛和黃忠對陣龐德和徐晃,如果以原著中各自的巔峰期為標準,張飛的巔峰期在小沛時候,黃忠的巔峰期在長沙城。此時如果與龐德、徐晃對戰(zhàn),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都用不著黃忠出場,張飛一個人就足以應對龐德和徐晃的聯(lián)手夾擊,龐德雖勇,能勇過張飛嗎?蜀漢方面將完全占據上風。
如果以漢中之戰(zhàn),四將同時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的時期為標準,雙方還有的一斗。此時的張飛年過五旬,功成名就,地位上升,早已失去了當年當敢死隊長時的悍不畏死的勇氣,用智多于用力,而黃忠也已六十多歲,武力值進一步衰褪。此時的龐德還正在當打之年,徐晃也還不算太老。如果兩方陣營廝殺起來,龐德和徐晃還是能多支撐些時候。但以張飛的特點來說,他一生中除了徐州酒醉被呂布打跑之外,平生未逢一敗,從來沒丟過人,心理上有一定優(yōu)勢。蜀漢兩虎至少是不會落敗的。
所以說,無論任何時候,張飛和黃忠都沒有輸的可能性,即使在衰褪期也不會輸。龐德和徐晃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打平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12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