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么忌憚岳鐘琪?雍正忌憚他為什么還要留他性命?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所有人都看出來,雍正忌憚岳鐘琪了。
為什么說所有人都看出這一點了呢?
(岳鐘琪劇照)
其一,雍正三年(1725年)的時候,雍正處死功高震主,同時又飛揚跋扈的年羹堯。作為年羹堯副手的岳鐘琪,這時候并沒有緊急站隊。
要知道,雍正要羅列年羹堯的罪行,把他處死多么不容易。雖說年羹堯的辮子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但是這些辮子似乎都不至于上綱上線,有足夠的說服力判他死刑。如果作為年羹堯副手的岳鐘琪能夠站出來,彈劾年羹堯,這對雍正的幫助,顯然不是一點兩點。
我們再來看看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準(zhǔn)備向岳鐘琪動刀,用張廣泗替換岳鐘琪的時候,張廣泗的做法。正是因為張廣泗接連不斷地彈劾岳鐘琪,從而給了雍正充足的“證據(jù)”。
但當(dāng)年雍正同樣準(zhǔn)備用岳鐘琪替換年羹堯的時候,岳鐘琪并沒有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樣子??梢哉f,這件事,已經(jīng)讓本身就比較“講義氣”的雍正很不高清了。
其二,雍正五年(1727年),一個瘋子在成都大街上高叫“岳鐘琪造反了”。盡管岳鐘琪迅速把這件事上奏雍正,表達忠心。盡管雍正極力撫慰他。但是,誰都明白,瘋子的話,絕對不是瘋子能說出來的,肯定是有人授意瘋子說的。既然有人授意瘋子說,就說明有不少的人認(rèn)為岳鐘琪會造反,或者希望他造反。雍正知道這種情況,對岳鐘琪當(dāng)然是很擔(dān)心的。
其三,雍正六年(1728年),秀才曾靜攛掇岳鐘琪承頭造反。這件事發(fā)生后,岳鐘琪依然積極地上奏雍正表忠心。盡管雍正再次安慰岳鐘琪,并且由此搞出一個為自己辯護的《大義覺迷錄》,而且居然沒有殺曾靜,還讓曾靜去四處宣講。但是,雍正對岳鐘琪的忌憚顯然更大了。因為既然有那么多人希望岳鐘琪能造反,就算岳鐘琪暫時沒有想法,難保他將來沒有想法。以后有什么事讓他不高興了,說不定就有造反的想法了。
(雍正劇照)
可以說,圍繞在岳鐘琪身上發(fā)生的這三件事,讓所有人都緊緊地盯住了岳鐘琪。就等著雍正向岳鐘琪動刀,他們好落井下石。
但是,雖說雍正肯定忌憚岳鐘琪,但是他居然并沒有向岳鐘琪動刀。直到雍正十年(1732年)的時候,由于岳鐘琪的部下貽誤戰(zhàn)機,打了敗仗,雍正才批評岳鐘琪“攻敵不速,用人不當(dāng)”。
雖然看起來雍正只是責(zé)備岳鐘琪,并沒有給他任何處分。但是,岳鐘琪的那些政敵,包括想要把岳鐘琪搞下來,自己好上位的將領(lǐng)們,比如鄂爾泰、張廣泗等人,卻敏銳地感覺到,雍正對岳鐘琪并不僅僅是責(zé)備這么簡單,而是打擊他的開始,就像當(dāng)年打擊年羹堯一樣。盡管這個打擊有些來得太遲,但是后面肯定會一波接一波地跟著來的。
于是,鄂爾泰、張廣泗等人對岳鐘琪的彈劾就開始了。
果然,就像大家預(yù)料的那樣,雍正不但撤了岳鐘琪的職,而且把他抓了起來,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鄂爾泰、張廣泗等人等著岳鐘琪帶來和年羹堯一樣的版本,在監(jiān)獄里面,雍正會逼迫他自殺。
連兵部最終也是積極迎合雍正的心理,判決岳鐘琪“斬立決”。不過,奇怪的是,接下來的版本,和大家預(yù)料的并不一樣。雍正不但沒有“順應(yīng)民意”,對岳鐘琪實施“斬立決”,反而還給改成了“斬監(jiān)侯”,留了岳鐘琪一條性命。那么,雍正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判決呢?
(張廣泗劇照
史料上說的是,雍正之所以改判,是因為岳鐘琪有定西藏、平青海的功勞。但是,我們知道,這只是說出來的理由,并不是藏在雍正心中的理由。那么,藏在雍正心中的理由是什么呢?
一、岳鐘琪是常勝將軍。
岳鐘琪在被抓起來之前,除了最后一場和噶爾丹策零的戰(zhàn)役,之前一直在打勝仗。而且,他在戰(zhàn)場上的作用,比年羹堯還大。就算是最后一場與噶爾丹策零的戰(zhàn)役,其實也不是他打敗的,而是他的手下不聽招呼,判斷失誤,貽誤戰(zhàn)機。岳鐘琪當(dāng)然應(yīng)該負(fù)責(zé)任,但是這并不表明岳鐘琪不會打仗。
當(dāng)時邊關(guān)并不平靜,雍正雖然提防岳鐘琪,但是更需要岳鐘琪這樣能打勝仗的人。因此,留下岳鐘琪的命,在將來的時候,說不定還能用上。
雖然雍正很快就死了,但是后來乾隆確實又啟用了岳鐘琪,這就是證明。
二、只需要除掉岳鐘琪的權(quán)力。
岳鐘琪雖然是個危險分子,讓雍正心里惴惴不安。但是這個人本質(zhì)上并沒有反骨。當(dāng)他掌控著權(quán)力的時候,別人也許會攛掇他造反。但是如果把他手中的權(quán)力拿下來,就沒有人會攛掇他了。因為他手中沒有兵,攛掇他也沒用。
所以,雍正撤了岳鐘琪的職后,把他閑置下來,也就夠了。
三、雍正需要在大將中間建立平衡。
雖說雍正把岳鐘琪拿下來,把兵權(quán)交給張廣泗及鄂爾泰等人。但是,一來他們戰(zhàn)斗能力沒有岳鐘琪強,二來,也不能讓他們獨大,雍正最需要的,是保持權(quán)力的平衡。所以,留下岳鐘琪,還可以在將來適當(dāng)?shù)臅r候,把他重新提拔起來,用他平衡張廣泗、鄂爾泰等人。
正是因為有以上考慮,所以,雍正把岳鐘琪的命留了下來。
這就是雍正的為君之道,他心中清楚雖然年羹堯和岳鐘琪都有軍事才能,但是年羹堯是自己一手培養(yǎng)出來的,而岳鐘琪卻是前朝老臣的兒子。相比較而言肯定要選擇年羹堯。
雍正的登基和年羹堯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當(dāng)時年羹堯把自己的妹妹給了雍正,而雍正也是有年羹堯的軍事支持才能那么順利的當(dāng)上皇帝。當(dāng)雍正登基之后,西北方的羅卜藏丹津帶領(lǐng)手下稱王,這個時候肯定要選擇將軍去平叛。而雍正在權(quán)衡利弊之下選擇了讓年羹堯成為大將軍。
年羹堯也沒有辜負(fù)雍正的信任,在第二年就平定了這次叛亂??梢哉f當(dāng)時的年羹堯風(fēng)頭無兩,只要他不是太過分就能夠一直富貴。但是年羹堯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非常的自大。自大到認(rèn)為雍正都必須讓著他。認(rèn)為自己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他就把所有人都不放在心上。
雍正皇位鞏固了之后就會反過來收拾他,畢竟雍正是個君王,君王的威信不容挑戰(zhàn)。還有人說雍正在叛亂的時候重用年羹堯也是因為他的這個性格。他的性格導(dǎo)致他肯定會犯很多錯誤,一個犯錯的大將軍不值得忌憚。而在反叛過后兩年時間就因為很多條罪被處死也說明了這。
岳鐘琪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身為皇帝對這種人都比較忌憚,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他沒有缺點。如果讓這種人掌握了實權(quán),那么你甚至?xí)也坏浇杩诎衍姍?quán)拿回來。而一個皇帝軍權(quán)不在手甚至?xí)缓糜X。所以雍正在權(quán)衡之下毅然決然選擇重用年羹堯。
岳鐘琪是雍正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曾官拜川陜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太保,封三等公爵,可謂一時風(fēng)光無二。
雍正帝對岳鐘琪極其信任,從雍正五年的一起謠言事件中便可見一斑。
這一年,有一個蓬頭垢面、衣衫爛摟的男子雙手各握一塊石頭,在大街上一邊赤足狂奔,一邊沿街高聲叫喊:?岳鐘琪要率川陜大軍造反了!
岳鐘琪當(dāng)時手握重兵,這一傳言,無異于一條震驚朝野的爆炸式頭條新聞。地方官不敢怠慢,馬上將沿街叫喊的男子逮捕,然而,經(jīng)審訊,發(fā)現(xiàn)此事莫須有,而且該男子是個瘋子。
但是,岳鐘琪不能因為此時莫須有,便無動于衷,要知道,他的祖先岳飛,就是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于是他馬上上奏,向雍正闡明自己的忠心,并多番解釋,希望雍正能為他洗刷冤屈。
俗話說,解釋就是掩飾,解釋得越多,掩飾的成分就越大,雍正是如何看待岳鐘琪的解釋的呢?
雍正在他的奏疏上密密麻麻批示了許多字,大意是說,自己并不相信謠言,希望岳鐘琪也不要在意。然后,雍正下令將瘋子以?造謠惑眾,誣陷大臣罪?斬首示眾,此事便就此終結(jié)。
見雍正對自己如此信任,岳鐘琪也投桃報李,更加死心塌地地效忠雍正。
雍正六年,靖州秀才曾靜派門人張熙致信岳鐘琪,書信中對雍正帝極盡責(zé)罵之詞,又以岳飛抗金的事跡激勵岳鐘琪,勸他掉轉(zhuǎn)槍頭指向金人的后裔滿洲人,為宋、明二朝復(fù)仇。
岳鐘琪是岳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曾靜以為岳鐘琪會被他說服。很快,岳鐘琪便派人告訴曾靜,同意舉兵反清。
但曾靜萬萬沒想到,岳鐘琪是假裝同意,目的是為了騙出口供,反過來抓捕二人。隨后,岳鐘琪向雍正舉報了曾靜。雍正非常高興,大力褒獎岳鐘琪忠心,并一如既往地對他委以重任,后加封寧遠大將軍、太子少保。
在彼時的人們看來,雍正和岳鐘琪親密無間,互相信任,可謂一對君賢臣明的典范。
然而,六年后的一天,明君雍正卻突然翻臉,下令判處賢臣岳鐘琪?斬監(jiān)侯?,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說,岳鐘琪功高蓋世,遭到了雍正的猜忌。
其實,如果雍正猜忌岳鐘琪,在雍正五年的謠言事件中,雍正便可乘機解除岳鐘琪的兵權(quán),而不是對他繼續(xù)重用。
況且,雍正有什么理由猜疑岳鐘琪呢?岳鐘琪在雍正六年曾靜事件中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他的忠誠。
也有人說,岳鐘琪是抗金名將岳飛的后人,而雍正是滿族人,滿族人是金人后人,所以岳鐘琪遭到了雍正的猜忌。
如果雍正因岳鐘琪是岳飛后人便猜忌他,那么,雍正當(dāng)初就不會重用岳鐘琪。事實上,岳鐘琪岳飛后人的身份,非但不會給他帶來麻煩,反而能提升他在君主面前的好感,要知道,岳飛可是一個對皇帝忠心耿耿的將領(lǐng)。
還有人說,岳鐘琪是漢臣,所以遭到雍正猜忌。
其實,與其他清代帝王比,雍正最無滿漢之見的皇帝之一,他最信任和倚仗的大臣張廷玉,就是漢人;其他重臣如李衛(wèi)、田文境等等,也是漢人。說雍正因岳鐘琪的漢人身份而猜忌他,這是無稽之談。
岳鐘琪被判斬監(jiān)候的主要原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腹黑,主要原因只有兩個:
其一,作戰(zhàn)不利,軍事業(yè)績嚴(yán)重下滑。
雍正八年,岳鐘琪奉命討伐準(zhǔn)噶爾噶爾丹策零,雍正對他寄予很大期望,希望岳鐘琪一舉破敵,徹底解決邊患,因此特旨派岳鐘琪長子岳濬專程從濟南趕往陜西代表皇上送其父出征。
可是,岳鐘琪這一戰(zhàn)戰(zhàn)績很不理想,一直打了兩年,耗費無數(shù)軍費,卻依然沒有平定噶爾丹策零之亂,反倒使清軍損失慘重。比如雍正九年五月的一戰(zhàn),清軍四位將軍臨俘自盡,一位副將軍、七位王公大臣在混戰(zhàn)中陣亡。戰(zhàn)后,北路清軍六萬僅剩下二千人馬,幾乎是全軍覆沒。
古代軍法極嚴(yán),比如漢代,將軍打了敗仗,通常會判死罪。清代軍法雖不如漢代嚴(yán)苛,但岳鐘琪苦戰(zhàn)兩年無功,僅憑這點,雍正便可治其重罪。何況,岳鐘琪面對的,不僅是軍事上的問題。
其二,鄂爾泰、張廣泗落井下石,彈劾岳鐘琪。
當(dāng)岳鐘琪在戰(zhàn)場上連連失利時,雍正也連連下詔斥責(zé)岳鐘琪,大學(xué)士鄂爾泰見狀,極力彈劾岳鐘琪,導(dǎo)致岳鐘琪入罪。但是,雍正并未嚴(yán)懲岳鐘琪,甚至都沒有罷免其軍權(quán),只是削去了他的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銜,降為三等侯。
不久,雍正下旨詔岳鐘琪離疆返京?商辦軍務(wù)?,由副將軍張廣泗護寧遠大將軍印。張廣泗乘機上書彈劾岳鐘琪。來自同事的彈劾,往往是最致命的,因為對方了解情況,能踩到痛處。就這樣,岳鐘琪被雍正下獄,兵部判處他?斬決?。
沒錯,兵部給出的判決結(jié)果是?斬決?。但雍正念及岳鐘琪當(dāng)年進西藏、平青海之功,改斬決為?斬監(jiān)侯?,并處罰銀七十萬兩。
就這樣,岳鐘琪撿回一條性命,后被貶為庶民。不過,乾隆年間,岳鐘琪又再度復(fù)出,被乾隆任命為四川提督。
如果岳鐘琪受到雍正猜忌,恐怕他不可能活到乾隆年間;如果岳鐘琪受到猜忌,說明他對大清的忠誠可疑,乾隆也不可能繼續(xù)重用他。岳鐘琪的入獄,其實就是單純的軍事問題,最多摻雜了一些大臣間爭權(quán)奪利的政治斗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1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