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西漢黑幫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西漢黑幫巨子——郭解。
在西漢初期游俠風氣盛行。在西漢初期的眾多游俠之中,大概生存于漢景帝和漢武帝年間的郭解(xiě),無疑是名號最響的,以至于漢武帝都羨慕嫉妒恨得咬牙切齒。如果說劉徹是國家皇帝,那郭解就是黑道皇帝,西漢黑幫話事人。
郭解到底有多牛呢,可謂振臂一呼應者云集,時人對郭解的仰慕,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猶如黃河泛濫一發(fā)不可收拾。郭解的父親也是一代游俠,因為在漢文帝時期行俠被殺,外婆是著名女相士許負。
郭解一生坎坷,經歷了血雨腥風,也有過大徹大悟,可是時代不許他安度余生,最終被漢武帝賜死。
年少不更事,惹事生非
郭解為人個子矮小,精明強悍,不喝酒,或許怕是喝酒誤事。小的時候頗有父親的作風,殘忍狠毒,心中憤慨不快時,親手殺的人很多。為了兄弟情誼,不惜犧牲生命去替朋友報仇,包庇罪犯亡命徒更是家常便飯,閑暇時間還伙同他人私造貨幣,挖墳掘墓。郭解年輕時做的違法活動數不勝數。但每次總是能夠化險為夷,或許是祖墳冒青煙,不是貴人相助就是碰到大赦。
一朝頓悟,從此懲惡揚善
等到郭解年齡大了,仿佛是一朝頓悟,就開始約束自己,改變自己的行為,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學會了以德報怨。做了善事,也不自夸功勞,但其內心仍然殘忍狠毒,為小事突然怨怒行兇的事依然如故。當地少年仰慕他的行為,也常常為他報仇,卻不讓他知道。不知不覺間郭解有了第一批馬仔。
明于事理,不憑好惡行事
郭解的侄子依仗郭解的勢力,總是作威作福,在飯局上也是惡跡斑斑,強行灌酒,終于有一人忍受不了拔刀剌死了郭解的侄子,之后就是趕緊跑路??墒枪馀龅搅瞬恢v理的姐姐,她把兒子的尸體丟棄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還說“以我弟弟翁伯(郭解字翁伯)的義氣,人家殺了我兒子,兇手卻捉不到?”
郭解發(fā)布追殺令。兇手十分的害怕,自動回來把真實情況告訴了郭解。郭解聽后說到:“你殺了他本來應該,我的孩子無理。”于是放走了那個兇手,把罪責歸于姐姐的兒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們聽到這消息,都稱贊郭解的道義行為,更加依附于他。從此,郭解身邊的小弟越來越多。
隨著郭解一系列收買人心的做法,讓更多的人圍繞在他身邊,上通高官,下有擁躉,說話辦事也是十分的順利。
皇帝忌憚,終死于非命
元朔二年(前127年),朝廷要將各郡國的豪富人家遷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貧,不符合資財三百萬的遷轉標準,但遷移名單中有郭解的名字。軹人楊季主的兒子當縣掾,是他提名遷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兒子砍掉楊縣掾的頭。從此楊家于郭家結了仇。當時大將軍衛(wèi)青替郭解向漢武帝說:“郭解家貧,不符合遷移的標準?!钡菨h武帝說:“一個百姓的權勢竟能使將軍替他說話,這就可見他家不窮。”郭解于是被遷徙到茂陵。人們?yōu)楣馑托泄渤鲥X一千余萬。
郭解遷移到關中,關中的賢人豪杰無論從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聽到他的名聲,都爭著與郭解結為好朋友。后來又殺死楊季主。楊季主的家人上書告狀,有人又把告狀的在宮門下給殺了。漢武帝聽到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
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在社會一片安定的情況下,漢武帝“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終于,因為種種原因,漢武帝對郭解下了通緝令,全國緝拿。雖然在逃亡路上郭解獲得了很多人的包庇掩護,也躲不過被捉拿歸案。最后在定罪的時候,卻又有了糾紛,有人說郭解無罪,因為所犯事都非郭解親手所為。當時的御史大夫公孫弘議論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俠,玩弄權詐之術,因為小事而殺人,郭解自己雖然不知道,這個罪過比他自己殺人還嚴重。判處郭解大逆無道的罪?!睗h武帝覺得這正是覆滅郭解的絕好理由,于是判處郭解死罪,并誅殺其家族。
從此,西漢黑幫“教父”郭解成了過去式,隨著郭解的死去,漢朝的游俠風氣也算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漢武帝時,為解決王國問題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推恩令
? ? 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諸侯國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文帝時,賈誼鑒于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一建議,但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漢景帝即位后,采納晁錯的建議削藩,結果吳楚七國以武裝叛亂相對抗(見西漢七國之亂)。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亂,并采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使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驕奢淫逸 ,抗命 ,威脅著中央集權的鞏固 。因此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符合了漢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采納。同年春正月,武帝頒布推恩令。推恩令下達后,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后分為若干侯國。按照漢制,侯國隸屬于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這樣,漢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其后,王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1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