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后羿這個人嗎?后羿奪位后是誰在唱“五子之歌”?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夏商周三朝,東夷族一直是朝廷的勁敵。尤其在夏朝初建時,東夷人動不動就起來反對大禹的統(tǒng)治。
夏朝第二位皇帝夏后啟,疑似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玫酵跷缓螅_啟了他“世代為王”的夢想之旅。然而天不遂人算,自己的五個兒子為了爭位,打得頭破血流,最小的兒子武觀,居然在夏后啟還活著的時候,便舉兵造反,早早被鎮(zhèn)壓。夏后啟萬萬沒想到,開國不過幾十年,夏朝便就要陷入一場四十年無王的浩劫。
啟上了年紀后,變得昏庸起來,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自小又沒受過什么苦,反倒跟著他有樣學樣。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只能矮子中間拔高個,選了長子太康。太康過慣了腐化享樂的生活,即位后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經(jīng)常跑到洛水北岸狩獵,數(shù)月不歸,根本不理朝政。
當時,東夷族中的有窮氏部落實力很強大,其首領(lǐng)為后羿。后羿又稱“夷羿”,祖先一直善射,官職為射師,稱為“司羿”。自帝嚳時代起,“司羿”便是顯赫的職位,可以代代相傳,到后羿這一代,因為執(zhí)掌過夏朝政權(quán),按傳統(tǒng)記載法,改為后羿。
夏后啟在位時,后羿是有窮氏部落的首領(lǐng),因箭法如神,追隨者眾,便有了奪位的野心。太康即位后荒廢朝政,民間怨聲載道,后羿抓住機會發(fā)動政變,將太康五兄弟逐出宮,史稱“太康失國”。
太康被逐后,流亡于河南太康縣一帶,不久便死了,即位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算得上第一位悲劇皇帝。他去世后,氏族立其弟仲康繼位,仲康也不成器,沒什么能力,只能在后羿的淫威下做了幾年傀儡皇帝,很快就死了,他的兒子相繼承了王位。
此時,后羿卻不耐煩起來,干脆把相趕走,自己當了皇帝。相為了保住性命,逃奔到商丘,依附在同族諸侯斟尋氏和斟灌氏之下。一直跟隨后羿的另一位梟雄寒浞,建議將相斬草除根,并派自己的兒子率兵追殺,將相殺死。相的妻子后緡東逃,生下遺腹子少康。
寒浞是伯明氏后代,從小頑劣,十幾歲時就攪得四鄰不安,被族長驅(qū)逐出境,永遠不準再回寒國。跟隨后羿后,一直全力協(xié)助后羿處理國家大事,被后羿收為義子。后羿嬪妃有好幾位,也有親生兒子,但他卻一直喜歡義子寒浞,沒想到自己養(yǎng)了一頭白眼狼。
野心勃勃的寒浞,早就在私下培植黨羽,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后羿代夏后,也是十分荒淫無道。寒浞手握大權(quán),暗中又勾搭上后羿年輕貌美的妃子純狐,兩人合謀,將酒醉的后羿殺死在寢宮的床上,篡奪了執(zhí)政大權(quán)。
和后羿不同,寒浞具有長遠的政治眼光,深謀遠慮,手下又有征戰(zhàn)善戰(zhàn)的原配夫人九黎蚩尤氏女姜蠡,兩個兒子寒澆和寒戲,都是戰(zhàn)場上的常勝將軍。因此,寒浞在位二十年,并數(shù)次進攻夏后氏族,滅亡了夏朝,直到夏后相的遺腹子少康復(fù)國,才被處以極刑,族人全都難逃一死。
自太康失國起,后羿攝政,名義上夏朝皇帝還在,如仲康、相等。至寒浞奪位,則夏朝無王局面達四十年之久。可憐后羿,也算一代梟雄,結(jié)果被義子寒浞奪妻奪位又奪命,死得窩囊。
傳說太康失國后,曾經(jīng)奪位失敗的武觀,卻幡然悔悟,整天呆在河邊盼望“王師東來”,臨死前還創(chuàng)作了一首《五子之歌》,記錄在《尚書》中。
歌一:“皇祖有訓(xùn),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
歌二:“訓(xùn)有之,內(nèi)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歌三:“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厎滅亡?!?/p>
歌四:“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關(guān)石和鈞,王府則有?;膲嬝示w,覆宗絕祀!”
歌五:“嗚乎曷歸?予懷之悲。萬姓仇予,予將疇依?郁陶乎予心,顏厚有忸怩。弗慎厥德,雖悔可追?”
歌詞大意是歌頌祖先大禹,悔恨自己當年少不更事,更痛恨大哥太康昏庸誤國。可惜,時光不會倒流。
太康是夏啟的長子,大禹的孫子,夏啟死后,太康在夏后繼承權(quán)的爭奪中勝出,大約在公元前1978年即位稱后。
《爾雅》中就有"后者,君也"的解釋。在古代漢語中,"后"和繁體"後"同時存在,所以"后"字本身并不是簡化之后形成。帝堯時封夏朝的開國君主大禹為司空,接替他父親鯀的職務(wù)負責治理洪水。夏啟即位之后,因父親大禹的職務(wù)而自認為夏王室出身于"司空"家族,特命史官依"司"字的鏡像將其反寫而成"后"字,并確定了它新的讀音。
夏太康像
夏啟為了表示自己以及子孫后代不敢與皇祖大禹比肩等列,所以賦予"后"一種自貶一級的意味,同時也有"子承父業(yè)"之意。所以自夏啟開始,夏朝的統(tǒng)治者不稱君或王,而稱為后。我們后面所要說到的"后羿"也是如此。
夏后太康即位之始就把國都從安邑(現(xiàn)運城市夏縣埝掌鎮(zhèn)東下馮村東下馮遺址)遷至河南洛陽盆地故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處的斟鄩(zhēn xún)。但他在夏朝的歷史上并沒有什么大的作為,他唯一讓人們記住的事跡,就是使夏朝的基業(yè)在他的手里中斷,被后世稱為"太康失國"。
太康失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生活的奢靡,最直接的原因則是他沉迷于游獵。正因如此,他在位期間國政荒廢,大權(quán)旁落,歸于有窮國國君后羿之手。在這種情勢下,太康仍然不能悔悟,且更加驕奢。
太康即位后的第四年,有一次他攜帶家眷、親信等外出狩獵長達一百多天之久,仍不思返歸,百姓們對此十分怨恨。東夷部族有窮氏首領(lǐng)羿見百姓怨聲載道,乘機起兵發(fā)動戰(zhàn)爭攻占夏后都城斟鄩,等太康得知消息后返回時,卻被羿拒于洛水之外,不讓其歸國。這樣羿就成為了夏朝的實際操控者,亦或說是實質(zhì)統(tǒng)治者。
羿不僅不讓太康歸國,而且還驅(qū)逐了他的母親和五個弟弟。他們在洛水的拐彎處等著太康,一直等了很久也不見太康歸來,心里充滿了失國之痛,又為哥哥太康和自己的處境擔憂,因而追述大禹之戒,而作《五子之歌》。
太康游獵圖
羿成為夏后的實質(zhì)統(tǒng)治者,他卻沒有廢除夏朝的國號和太康的后位,也就是說羿此時只是篡權(quán)而并沒有篡位,所以流亡在外的太康遂將夏陽作為都城,與羿操控的夏后政權(quán)形成了并立的局面。
因此歷史上也稱此次政變?yōu)?后羿代夏",而這個"代"字目前還不是替代、取代的意思,而是代理之意。他被稱為"后羿"則是后來的事情。
現(xiàn)在史學界似乎還存在一個誤區(qū),那就是認為射日的大神羿和代夏專權(quán)的雄偉是同一個人,而且一直以來都有爭議。但無白書生認為,射日的神羿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所以有關(guān)他的神話,大都出現(xiàn)于堯、舜和大禹治水時期,而這里的羿則是夏啟和太康時期的有窮氏部落的首領(lǐng),單從時間的關(guān)系上看,他們就不可能是同一個人。況且,大神羿死于家臣蓬蒙之手,而后羿則是被亂臣寒浞所害,更能說明此羿并非彼羿。
后羿沒有出現(xiàn)在《史記·夏本紀》里,有關(guān)他的事跡零零散散地載于其它史料和傳說之中。
據(jù)說,后羿原本是一個普通農(nóng)民的兒子,擅長射箭之技,因為仰慕射九日、為民除害的神羿,因而也為自己取名為羿。
后羿生來就是一個射箭的天才,出生一個月就會說話。有一年夏天,他躺在搖籃里,被蒼蠅叮咬得睡不著覺,于是要求父母用蓽草給他做了一把小弓和幾束小箭。他拿起弓箭,對著嗡嗡飛來飛去的蒼蠅就射,那些在他周圍飛舞的蒼蠅竟然被死了很多。
《路史·后紀十三》記載,后羿五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的父母帶他到山上采藥。那時正是夏秋交替的季節(jié),山間一片蟬鳴。走了半天,直到一棵大樹下,他再也走不動了,嚷嚷著要睡覺,父母只好把他安頓在樹下讓他睡一會。這棵大樹上只有一只蟬在叫,老兩口商量著先去采藥,然后再按照蟬的叫聲來找他??墒堑人麄儾伤幓貋碓賹ふ夷强么髽涞臅r候,卻怎么也找不到了,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山上到處都是樹,樹上也都有蟬鳴,他們無法分辨出兒子睡覺的那棵大樹了。
眼看著天色將晚,老兩口沒有找到兒子,只得哭哭啼啼地回家去了。以后又來山上多次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
后羿一覺醒來,只聽見滿山的蟬鳴,卻不見父母的影子,起初他覺得山上也十分好玩,也不害怕,就蹦蹦跳跳地從這里跑到那里,逐蜂追鳥,捉蟲看花,玩得不亦樂乎。直到天色漸漸灰暗下來,也不見父母來尋他,于是坐在山路旁的一塊石頭上大哭起來。
哭了一會,山間的野風吹得樹木呼呼直響,他有些害怕,便獨自摸索著下山,卻迷失了方向,于是又大哭起來。
正在哭著的時候,走來一個獵戶,名叫楚狐父。他見后羿哭得可憐,就問他家住哪里,為什么一個人在這里哭泣?可是后羿只哭著搖頭,什么也說不清楚。楚狐父只好把他帶回家中,把他收養(yǎng)下來,由于楚狐父也是孤身一人,就把他收作義子。
楚狐父是有名的獵手,尤其擅長射箭。后羿在他這里漸漸長大,他就把自己所有的射箭本領(lǐng)全部傳授給了后羿。據(jù)說后羿的左臂比右臂略長,這大概就是由于經(jīng)常用力挽弓射箭所致,這樣就使他在挽弓的時候能夠把弓拉得更滿,因而射出去的箭也更加勁疾有力。
生卒年不詳?shù)奶凳情L子。疾病和死亡后的繼承。實際上他只在位兩年。因為他不顧民政,在洛水北岸打獵時,為后羿奪了州政。病逝,葬于楊霞。
冼太康,姓冼,名太康,是中國皇家分封時代的夏朝三王。他的祖父是夏朝的第一任國王魚雨,他的父親是第二任國王琪宇。夏朝的第三位皇帝齊賢,年輕時非常重視武術(shù),直到三十五歲才結(jié)婚。但是他結(jié)婚后,接連娶了三個老婆,都是有女兒沒有男孩,他覺得很壓抑。后來,他受父親之命去治理楊宅,訓(xùn)練軍隊,在那里娶了一個當?shù)氐墓媚铩S菟慈荒?,生下第一個男孩,取名太康。
齊魯?shù)哪贻p妻子真的很厲害。太康之后,她接連生下五個兒子,成為夏王室第一功臣。夏朝第一個國王于正式登基時,太康二十八歲,跟隨父親齊參軍。他的祖父去世后,他的父親斯琪繼承了王位,他成了朝廷的大臣。因為父親很喜歡他,而他又是王的長子,父親晚年立下遺囑,立他為皇位繼承人。
太康,他從小就和父親玩得很開心。他即位后,生活比凱更腐敗。他只關(guān)心飲酒和打獵,不關(guān)心政治事務(wù)。
有一次,他帶著家人和親信去洛水北岸狩獵。超過三個月不回來,一切都白費了,民怨沸騰了。東夷部落的部落首領(lǐng)后羿,在今天的山東省德州北部,乘機揭竿而起,奪取了夏的都城安邑。泰康帶著獵物高高興興地回來了。走到洛水岸邊,見對岸戒備森嚴,急忙派人過河詢問。他這才知道,是后羿不讓他回京城。各部落首領(lǐng)不滿太康的荒唐,又害怕后羿的強勢,沒有人來幫忙??岛蠡谀埃缓迷陉栂闹艘蛔脸?,住在那里。史稱“太康失國”
太康的五個弟弟見哥哥回不了京城,便陪著母親來到洛水南岸等他們,卻始終沒有等到。五兄弟寫了一首歌來紀念他們的祖父于的功績和品德,并談?wù)撍麄兊谋瘋榫w。這首歌就是《尚書》中著名的《五子之歌》。歌詞的主旨是
我們的老祖宗大禹曾經(jīng)教導(dǎo)后人,民為國之本,基礎(chǔ)穩(wěn)固,才能國泰民安。君主要勤于政事,用心經(jīng)營好天下。如果他貪淫好色,好獵好獵,或者大規(guī)模修建亭臺樓閣宮殿,那么只要有其一,就會失去民心,導(dǎo)致亡國。緬懷我們的祖先大禹,他作為萬邦之王,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安居樂業(yè)。他是一個多么英明的君主啊!今天的太康不守祖訓(xùn),疏于政事,讓百姓痛恨我們,顛覆我們祖先建立的王朝,把我們置于悲慘的境地。泰康,你犯了一個大錯。我們的心有多痛!
七年后,太康在夏天病逝。
后羿拼音為:[hòu yì]。
釋義:
夏時有窮國首領(lǐng),善射。夏太康沉湎于田獵,不理政事,后羿乃攻占夏都,掌握大權(quán)。恃其善射而不修民事,棄賢臣,用小人,后為部下寒浞所殺。
見《書·五子之歌》、《左傳·襄公四年》、《楚辭·離騷》、《史記·吳世家》。古代神話又謂 堯 時十日并出,植物枯死,封豕長蛇為害,羿射去九日,射殺封豕長蛇,民賴以安。見《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淮南子·覽冥訓(xùn)》。
造句:
1、后羿聽見,勇氣倍增,旋即又取出兩支神箭,張弓搭弦,對準毒花花的兩日,雙箭齊發(fā),立刻,那兩個烈日又被射落下來。
2、南極仙翁為什么是大腦門?后羿射日是義舉還是買兇殺人?因果到底是什么東西?為什么會有那么大影響?
3、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重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鉆,心術(shù)不正的彭孟也混了進來。
4、東夷后羿,西戎王母,南蠻東皇太一,北狄后土。
5、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shù)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5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人晚上沒有什么娛樂設(shè)施,那么熬夜是···
下一篇: 傅昭儀為什么斗不過王政君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