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傅昭儀為什么斗不過王政君?原因是什么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讓很多人不解的是,手段厲害的西漢元帝傅昭儀,為什么每一步都輸給了王政君??v使她運用權(quán)謀,都將自己的孫子推上了皇位,也還是以悲慘為結(jié)局。涂涂今天就來講講其中的原因,一家之言,姑且看之。
一、地位正統(tǒng)問題:
王政君雖然不受漢元帝的寵愛,但畢竟是西漢名正言順的皇后?;屎笾槐日褍x來得更有分量,群臣們更認(rèn)可王政君。
其次,王政君之子劉驁是太子,在漢元帝去世后,他登基為王。所以王政君一脈是西漢王室的正統(tǒng)。而反觀傅昭儀方面,雖然劉欣稱帝了。但這只是在漢成帝無子的情況下,才沒有辦法的一次妥協(xié)。劉欣從封地定陶入京,屬于旁支稱帝。旁支與嫡系相比,屬于先天性弱勢,明顯王政君一脈更有分量。
二、漢哀帝絕嗣問題:
和王政君一樣,傅昭儀這一脈也絕嗣了。假使?jié)h哀帝有子嗣,作為繼任的正統(tǒng),傅昭儀這一脈能一直繼承西漢王位。通過兩代、三代人的努力,王家只能消失在朝堂上。
三、傅家后繼無人問題:
雖然在漢哀帝繼任王位后,傅家作為外戚勢力得到了大力的重用??上У氖?,整個傅家的人都不是可用之才。就連漢哀帝母親的丁氏家族,也是同樣的狀況。所以漢哀帝一死,一群碌碌無為的傅家丁家朝堂之人,被清洗,實屬正常。
反觀王政君的王氏家族,出了一個王莽。雖然后來他篡位了,但不可否認(rèn)他還是很有能力的。最終憑借著他的才能,王家牢牢地掌握了西漢的朝堂。
一盛一衰間,傅昭儀(此時已死)輸給了王政君。
三、壽命問題:
傅昭儀一生精于算計,可到頭來一場空,最根本的原因是她沒能活過王政君。要知道王政君可是活了84歲(公元13年去世),而傅瑤(公元前2年去世)卻少活了15年。
假使兩人的壽命對調(diào)一下,憑借著傅昭儀的手段,在王政君去世后,完全能制服朝堂上的王家勢力。這樣她就能幫孫子清理朝堂,也不至于在孫子去世后,傅家樹倒猢猻散。
廣大的網(wǎng)友們,你們怎么看呢?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壽命最長的皇太后,在古代醫(yī)療條件并不好的情況下,這位老太后居然活到了八十四歲,這不可謂不稀罕了。
可是,這位太后雖然長壽,但她并不是一個有福之人。
這位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她的名字叫王政君,她是西漢時期最無能的一個太后。
在王政君生命中的八十四年里,她撐握了六十多年的囯家政權(quán)。
王政君在撐權(quán)期間,無所作為,任人唯親,聽信讒言,朝鋼不正。
王政君是魏郡元城縣(今河北大名)人,陽平侯王禁的次女,母親李氏,她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漢成帝劉驁的生母。
傳說,這李氏當(dāng)初懷著王政君時,夢見一輪月亮撲入自己的懷中,不由大驚失色……
王政君慢慢長大后,她性情溫順,并且學(xué)會了婦人之道。
到了十四、十五歲的時候,王政君越發(fā)貌美聰慧了,她的父親王禁見女兒已經(jīng)出落成人,便要為她找個好婆家。
王禁原先為女兒許了一戶人家,可王政君還未過門,,男方就突然病死了。
后來,東平王聽聞王政賢惠,想要納她為妾,但是還沒入門,東平王也病死了。
王政君還未出閣,就一連死了兩個未婚夫,這讓她的父親大傷腦筋……
這天下的人都說王政君命不好,是個克夫命,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媒人上門提親了。
王政君滿腹委屈,也只能暗自神傷……
王政君的父親很是奇怪,他派人為女兒占卜……
那位占卜者看了王政君后,對王禁說道一一
王禁聽后喜形于色,他認(rèn)定女兒命中主貴,于是便讓她學(xué)習(xí)各種才藝,并在王政君十八歲時,將她獻(xiàn)入宮中為家人子。
王政君入宮一年多,皇太子劉奭寵愛的司馬良娣不幸病故了。
那良娣在臨死前,對皇太子劉奭說一一
從此以后,皇太子劉奭郁郁寡歡,又遷怒于其他姬妾,堅決不與她們接近。
其實張良娣所說之話,純屬私心作祟,她是想讓皇太子不要寵幸別的女人。
可癡情的皇太子劉奭卻深信不疑,他寧愿每天獨自安眠,也不和別的姬妾親近。
想那劉奭也是一個癡人了….…
劉奭的父親漢宣帝劉詢,知道皇太子怨恨自己的姬妾,于是便讓皇后在后宮挑選適合的宮女送給太子。
劉奭的母親挑了五個女子,這其中就包括王政君。
當(dāng)皇太子回到皇宮時,對這五個女子興致缺乏,但又不想違逆皇后的懿旨,便隨口一說一一
這時因為王政君坐得最靠近太子,且打扮素雅,所以大家都以為太子就是屬意王政君,遂將她送到了太子宮。
皇太子劉奭就這樣與王政君成了夫妻。
這王政君果然命里主貴??!
皇太子原本已有姬妾十多人,但長年以來一直都沒懷孕,而王政君成為太子妃后,一夜之間竟然懷孕了,這使宣帝和皇后都非常地高興……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分娩生下一子,那年她才21歲。
漢宣帝親自為皇孫命名為劉驁,字太孫,并時時帶在身邊。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漢宣帝駕崩,劉奭即位為帝,是為漢元帝。
漢元帝承基后,先封王政君為婕妤,三天之后升她為皇后。
不久之后,又冊封長子劉驁為太子。
不過,王政君雖然貴為皇后,但自從她生子以后,日益受到元帝冷落,每天都在獨守空房。
更加不幸的是,王政君的兒子劉驁起初寬博謹(jǐn)慎,但后來不知道為什么,竟然喜好上了宴飲玩樂,這讓漢元帝十分地不滿。
漢元帝覺得劉驁沒有什么才干,也沒有什么帝王之相。
恰在此時,漢元帝的寵妃傅婕妤,生下定陶王劉康,漢元帝就想要改立劉康做太子。
王政君與其兄王鳳、太子劉驁聽到此消息,都大為驚恐……
王政君每天除了抱著兒子痛哭外,別無他法……
好在后來由老臣史丹的擁護(hù),而漢元帝也考量到皇后為人謹(jǐn)慎,太子又是漢宣帝以前所喜愛,這才決定不再廢除太子。
王政君雙手合十,跪倒在地,淚流滿面……
從此以后,王政君更加謹(jǐn)言慎行,不敢有半點差錯。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漢元帝駕崩,由太子劉驁即位為帝,是為漢成帝。
漢成帝繼位后,尊母親王政君為皇太后。
王政君性格懦弱無主見,她對朝政一竅不通,于是她便大力提撥王家人入朝為官。
當(dāng)時以皇太后的兄長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同母異弟王崇為安成侯,后來又同日封王譚為平阿侯、王商為成都侯、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逢時為高平侯,世稱“五侯”。
劉家朝堂亦然變成了王家朝堂,這為日后的王莽篡權(quán)埋下了隱患。
王氏一族權(quán)勢大熾,不可一世……
王政君的生母李氏,早年與王禁離婚,而改嫁茍賓,不久生子茍參。
茍賓死后,王政君讓母親再回去與王禁復(fù)合。
西漢時期,男女婚嫁相對自由,離婚復(fù)婚也算平常之事。
王政君繼而又同情異父兄弟茍參,她欲仿漢武帝時的外戚田鼢,也想給茍參封侯爵,可惜被成帝拒絕了。
王政君在無奈中,只得讓茍參任侍中、衡水都尉。
這王政君也是一個好心腸的人,她只是覺得自己發(fā)達(dá)了,也應(yīng)該好好照顧一下家人了。
可是,這政治上的事怎么如此輕率呢?
王政君雖賢惠,但無政治頭腦,凡事只聽家人的話,她已經(jīng)完全被王氏家族所左右了。
王家一門人借著皇太后的關(guān)系,在朝廷擔(dān)任相當(dāng)多的官職,他們大多無才無德,跋扈張揚,眾人皆知。
可笑的是,王政君還以為天下太平,家人能干呢?
這樣一個女人只能做普通人家的妻子,這皇太后的位置真的不適合她做。
漢成帝即位多年,沒有子嗣,又因房事過度,而身體虛弱,作為母親的王政君對此除了叮嚀之外,再無任何作為了。
自從趙飛燕與趙合德姐妹倆入宮后,成帝更是每日都泡在“溫柔鄉(xiāng)”里,他的身體已經(jīng)被這兩個尤物給掏空了。
王政君對此依然保持沉默……
漢成帝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可他仍然沒有皇嗣。
岀于無奈,王政君與眾大臣商議,決定在劉姓宗親里選出一位繼承大統(tǒng)。
各方劉姓宗親紛紛來到長安,他們都想成為皇位的繼承人。
這其中以定陶恭王的祖母傅昭儀最有手段,她賄賂了皇太后的家人王根,希望讓定陶恭王之子,自己的孫子劉欣繼承帝位。
王根收了傅昭儀的錢后,果然保舉劉欣繼位。
不久之后,劉欣遂被立為太子。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酒色侵骨的漢成帝在趙合德的宮中暴死(淫樂過度而亡)。
皇太子劉欣以成帝養(yǎng)子的身份繼承了皇位,是為漢哀帝。
王政君因此成為了太皇太后。
面對“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jù)勢官滿朝廷”的局面,漢哀帝著手排擠王氏外戚勢力,強化皇權(quán)。
漢哀帝即位后,便拔高自己祖母和母親家族傅氏、丁氏的勢力。
漢哀帝封她的祖母傅昭儀為恭皇太后,母親丁姬為恭皇后,食邑與王政君相等。
王政君看到后,心中非常的不安,便要她的侄兒大司馬王莽“乞骸骨”回家。
可是,漢哀帝并沒有批準(zhǔn)王莽的辭呈。
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將軍師丹等對王政君說一一
亳無見地的王政君又令王莽復(fù)行視事。
漢哀帝原是想要試探一下王家,現(xiàn)在看到王莽的態(tài)度,不由惱怒萬分,他對王家的厚待逐漸減弱……
此后,漢哀帝與王氏之間的斗爭日趨激烈。
這時候,司隸校尉解光彈劾王根罪行,漢哀帝便想借機將王根逐出京師,并將王氏舉薦的官吏悉數(shù)罷免。
不久后,高昌侯董宏承風(fēng)希旨,以《春秋》“母以子貴”之義請尊哀帝生母丁姬為帝太后。
高昌侯此議一出,便遭到大司馬王莽、丞相孔光、左將軍史丹等人的強烈反對。
漢哀帝迫于壓力,只得將董宏免為庶人。
不久,未央宮舉行宴會,內(nèi)者令為傅昭儀設(shè)帷幄,坐于王政君旁。
王莽見狀呵斥道一一
漢哀帝聽了王莽的話,雖不言語,但?他對王氏家族恨意更深了……
在漢哀帝的連續(xù)打擊下,王氏難逃衰落的命運。
這樣又過了兩年,漢哀帝還是尊傅昭儀為帝太太后,丁姬為帝太后,而王莽則被貶逐新野,王氏勢力頓時跌落谷底。
王政君在宮中無權(quán)無勢,只能傷心難過,她不明白漢哀帝為何如此的絕情。
政治斗爭向來就是你死我的游戲,可嘆王政君從政多年依然一竅不通。
一直到了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漢哀帝念王政君年事已高,才將王莽與平阿侯王仁召還京師,侍奉在王政君左右。
王莽再次回到長安后,收斂鋒芒,謹(jǐn)慎小心,這讓漢哀帝放心了不少。
王政君對侄兒王莽的歸來,感到十分的高興,她以為這下子可以一家團圓,高枕無憂了。
只不過,她想的太簡單了……
元壽二年六月初三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無子而亡。
王政君聽聞哀帝死訊后,迅速移駕未央宮,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樞。
漢哀帝臨終前將傳國玉璽交給他的男寵大司馬董賢,王政君聽取了王閎建議,派王閎威脅董賢交出傳國玉璽,然后再交給王政君。
王政君隨即召見了董賢,問他國喪該如何調(diào)度。
董賢神色慌張,不敢應(yīng)對,脫帽謝罪……
王政君對董賢說道一一
王莽應(yīng)王政君召見而入宮來了,他從董賢手中奪取了兵權(quán)。
董賢自知性命不保,為了免受其辱,故而先行自殺了。
王政君一向深惡痛絕的趙飛燕和哀帝傅皇后被逼致死。
不僅如此,連已故傅昭儀和丁姬的陵墓也被扒開,哀帝所拔擢的傅、丁兩家也迅速被王氏鏟除了。
這時候的王政君依然被尊為太皇太后,并以中山王劉衎為帝,是為漢平帝。
漢平帝繼位時年僅九歲,由太皇太后王政君臨朝稱制,大司馬王莽秉持朝政。
王政君已經(jīng)開始老了,她將權(quán)力都交給了侄兒王莽,她喜歡王莽的聰明能干,她認(rèn)為自己沒有做錯什么事。
元始五年(公元6年),漢平帝駕崩了。
隨后,孺子嬰繼位,眾人在王莽的安排下,齊聲附和,請求王莽效法周公輔政。
王政君知道后,大吃一驚,她認(rèn)為此事不可,可惜這個宮中無人會聽她的話。
王莽在朝輔佐孺子嬰,自稱是攝皇帝,王莽此行遭到很多人的非議。
王政君在內(nèi)宮聽聞后說一一
可惜,她的話依然不作數(shù)….…
接下來,王莽又更以各種祥瑞之兆做為天命,終于自立為帝,并將這些符瑞告訴王政君,王政君失聲痛哭,追悔莫及……
王政君本以為王莽只不過貪戀權(quán)勢,她怎么也沒有料到,這個侄兒會搶走劉氏的江山。
可是這一切都太晩了……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后,便讓安陽侯王舜去向太后索取玉璽。
王政君對著王舜怒罵道一一
王政君說完這些話后,隨即蒙面大哭起來,旁邊的宮人也跟著垂泣。
王舜雖然感到十分的悲哀,但過了許久還是說道一一
王政君知道這是王莽在威脅她,便將傳國玉璽取出,狠狠地砸到地上,給了王舜。
傳國玉璽掉在地上時,還崩碎了一角。
王政君憤恨地說道一一
王莽得到玉璽后非常高興,他并不在乎王政君所說的話,他在未央宮為王政君置酒設(shè)宴,大肆慶祝。
在席間,王政君滿臉怒氣,一言不發(fā)….…
在此后的歲月里,王政君一直活在懺悔之中,她深感自己對不起先帝,對不起劉氏宗親……
不久之后,王政君便憂憤而死,在她死后,王莽將王政君與漢元帝合葬渭陵。
不知道,到了地下的王政君該如何面對漢元帝?
王政君不是一個壞女人,但她過度地相信家人,對兒子又教育無方,又無能力料理囯事,以致于釀成大禍,后悔當(dāng)初.……
有時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比一個惡毒的人更加的可怕!
王政君雖無大過,但有大錯,西漢衰落,她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政治從來只屬于強者,而不屬于弱者。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癡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
傅瑤,漢元帝妃,原名淳于瑤,母親是淳于衍,自幼被傅子元收養(yǎng),認(rèn)為哥哥,改姓傅。她是元帝最寵愛的妃子。傅妃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在宮中的人緣極好,雖受寵于元帝,但并不遭眾嬪妃的嫉妒。
漢元帝即位后,想把皇后的鳳冠戴在傅妃的頭上。但是,在他那個時代,劉驁既立為皇太子,皇后的桂冠按傳統(tǒng)的規(guī)制當(dāng)屬于王妃。元帝整整躊躇了三天,他還原引來非議,最后還是無可奈何地立王妃為皇后。
傅瑤與王政君都是漢元帝的女人,在她們的簡介中記載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傅瑤則是漢元帝的妃子。王政君生了一個兒子劉驁,他是漢元帝的第一個兒子并且劉驁從小就倍受父親漢元帝的寵愛,所以他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太子。但傅瑤的兒子劉康卻沒有這么好的命運,他長大后被漢元帝封為定陶王。
在傅瑤與王政君的記載中提到漢元帝死后王政君的兒子登基,但劉驁每天不問朝政,整天花天酒地,跟皇后趙飛燕等人玩的不亦樂乎,最終將身體搞垮,死后也沒有留下子嗣。于是傅瑤趁此機會和趙飛燕狼狽為奸,勾結(jié)朝中大臣,向太皇太后王政君提議讓定陶王的兒子劉欣做皇帝繼承大統(tǒng),王政君被迫同意劉欣登基。劉欣做了皇帝后多次想要扶正奶奶傅瑤的地位,但遭到王政君家族勢力的反對,只好作罷。當(dāng)時王家的勢力已經(jīng)如日中天,朝中忠于劉欣的大臣勢力比不上王家的勢力,王家已經(jīng)達(dá)到在朝中稱霸的地位。
因此王政君雖然同意讓劉欣登基,卻總是不同意劉欣提出的要求。傅瑤死后,劉欣再次想要扶正奶奶傅瑤的位置卻又遭到王政君的反對。傅瑤與王政君服侍同一個皇帝并且都有兒子,但是她們的兒子一個受寵一個不受寵,他們的命運截然不同,王政君死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入葬,而傅瑤則是以一個諸侯王太后的身份入葬。
傅瑤是漢哀帝的祖母,漢元帝的妃嬪。由于傅瑤的父親早逝,所以傅瑤的母親便改嫁魏郡鄭翁,婚后生了一個兒子叫鄭揮。年紀(jì)輕輕的傅瑤入宮成為皇后身邊的紅人,漢元帝即位后非常寵愛傅瑤并立傅瑤為婕妤。傅婕妤是一個善于為人處事,在后宮的勾心斗角中游刃有余,并且傅婕妤也是一個略有才華的女子。 那么歷史上傅瑤怎么死的呢?
傅瑤一共生下了一男一女,男的為定陶恭王劉康,女的為平都公主。因為劉康很有才華所以備受父親漢元帝的寵愛。在后宮當(dāng)中漢元帝不僅僅寵愛傅婕妤一人,馮婕妤也備受寵愛。漢元帝因為她二人都產(chǎn)下一子所以又賜封為昭儀。漢元帝逝世后劉康稱帝,傅昭儀被稱為傅太后,劉康逝世后傅太后親自撫養(yǎng)劉欣,漢成帝也很器重劉欣后來封他為太子。漢成帝立劉景為定陽王,讓劉景成為劉康的后嗣,并且下詔傅太后與太子的母親居住在陶國邸,而且朝中大臣也為皇太子與傅太后、丁姬是否能夠相見的問題爭吵的不可開交。
在斗爭中傅瑤先是被囚禁在冷宮中,后來又被貶為平民,傅瑤接受不了現(xiàn)實所以只好選擇自殺來結(jié)束自己的一生
原型:
傅昭儀(?—公元前2年),傅氏,漢元帝劉奭的妃嬪,定陶恭王劉康生母,漢哀帝劉欣的祖母。其父為河內(nèi)溫縣人,早逝;其母遂改嫁為魏郡鄭翁。
傅氏初為上官太后的才人,漢元帝劉奭為太子時,得以進(jìn)幸。漢元帝即位,立為婕妤,甚得寵愛。生有一男一女,女為平都公主,男為定陶恭王劉康。后封為昭儀。
公元前33年(竟寧元年),漢元帝去世,傅氏隨子劉康歸定陶國,稱定陶太后。公元前22年(陽朔二年),劉康去世,其子劉欣繼王位,由傅太后親自撫養(yǎng)。時漢成帝無子,遂立劉欣為太子。
公元前7年(綏和二年),漢成帝去世,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尊祖母傅氏為恭皇太后。一年后,改稱帝太太后。后又改稱皇太太后。公元前1年(元壽元年),傅氏去世,與漢元帝合葬渭陵,稱為孝元傅皇后。
哀帝逝后,王莽掌權(quán)掘墳重葬,貶傅太后的尊號為定陶共王母。
去世:公元前2年(元壽元年)正月十七日,傅太后去世,與漢元帝合葬在渭陵,稱為孝元傅皇后。去世原因未提及。
公元前33年(竟寧元年),漢元帝去世,傅昭儀隨其子定陶恭王劉康回到封國定陶,稱為定陶太后(傅太后)。
公元前22年(陽朔二年),定陶恭王劉康去世,其子劉欣繼承為定陶王的爵位,劉欣母為丁姬。傅太后親自撫養(yǎng),到劉欣長大后,漢成帝無子嗣,當(dāng)時中山孝王劉興健在。元延四年(前9年),劉興與劉欣同時入朝。傅太后多以珍寶賄賂趙昭儀及漢成帝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根,私下請求立劉欣為太子。趙昭儀與王根見漢成帝無太子,都想事先結(jié)好于劉欣,為今后的富貴作長久打算,就在漢成帝面前互相稱贊劉欣。漢成帝也很器重劉欣,第二年遂立劉欣為太子。
一個多月后,漢成帝立楚孝王劉囂之孫劉景為定陶王,奉定陶恭王劉康之后。太子劉欣想對祖母傅太后及生母丁姬進(jìn)行拜謝,少傅閻崇認(rèn)為《春秋》不以父命廢祖父之命,為人后嗣之禮不得顧私親,不應(yīng)當(dāng)拜謝。”太傅趙玄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拜謝,于是劉欣就拜謝了。漢成帝過問太子劉欣拜謝的情況,尚書劾奏趙玄的建議失禮,降為少府,派光祿勛師丹為太傅。詔傅太后與丁姬自居定陶國府,要有關(guān)官員討論皇太子與傅太后、丁姬能否相見,有關(guān)官員奏議不得相見。不久,漢成帝的母親王太后王政君想令傅太后、丁姬十日至太子家,漢成帝說:“太子承繼正統(tǒng),當(dāng)供養(yǎng)陛下,不得再顧私親?!蓖跆笳f:“太子年幼,是傅太后抱養(yǎng)大的,現(xiàn)在到太子家,就報她乳養(yǎng)之恩,這不會有什么妨礙?!庇谑橇罡堤罂梢缘教蛹?,丁姬因為從太子小時就沒撫養(yǎng),就不得見太子。
公元前7年(綏和二年),漢成帝去世,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王太后詔令傅太后、丁姬十日到未央宮。高昌侯董宏迎合漢哀帝的旨意,就上書提議封丁姬為帝太后。師丹彈劾董宏說:“董宏心術(shù)不正,危害朝廷,實屬大逆不道。”漢哀帝剛剛即位,遇事謙遜,聽了師丹的話也就作罷了。后來就稟告王太后,讓她下詔尊奉定陶恭王劉康為恭皇。漢哀帝因此說:“《春秋》之義是‘母以子貴’應(yīng)尊奉傅太后為恭皇太后,丁姬為恭皇后,各設(shè)置左右詹事,封賞食邑按照皇太后、皇后的制度。追尊恭皇太后的父親為崇祖侯,恭皇后的父親為褒德侯。
一年多后,漢哀帝又下詔說:“按漢家的制度,當(dāng)親其所親,尊其所尊,定陶恭皇的尊號不應(yīng)再加定陶二字。應(yīng)稱恭皇太后為帝太太后,丁后為帝太后?!焙髞碛謱⒌厶蟮淖鹛柛臑榛侍螅訉m殿稱作永信宮,帝太后所居宮殿稱作中安宮,各設(shè)有少府、太仆,秩祿都是中二千石。
傅太后地位尊貴后,便更加驕橫,和漢成帝的母親說話,甚至稱呼她為老太婆。傅太后曾經(jīng)與中山孝王劉興的母親馮太后馮媛一同侍奉漢元帝,追想往事,心中怨恨,就用詛咒的罪名誣陷馮媛,逼她自殺。公元前2年(元壽元年)正月十七日,傅太后去世,與漢元帝合葬在渭陵,稱為孝元傅皇后。
哀帝去世后,王莽執(zhí)掌朝政,指使有關(guān)官員舉報丁氏、傅氏家族的罪行。王莽用太皇太后的詔書將他們?nèi)苛T官,丁氏一族被趕回原籍。王莽奏請貶傅太后的尊號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稱為丁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5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