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徐達(dá)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徐達(dá),作為明朝的開國軍事統(tǒng)帥,深受朱元璋倚重。在其打敗陳友諒,消滅張士誠,推翻元朝過程中,可謂是戰(zhàn)功赫赫,更是被敕封為魏國公。而即便是個人生活中,在徐達(dá)妻子張氏去世后,朱元璋更是做主將謝再興次女嫁給徐達(dá)。而在其死后,朱元璋更是追贈其為中山王,還配享太廟,是當(dāng)之無愧的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而根據(jù)《明實錄》記載, 共有四子四女。徐達(dá)死后,其長子徐輝祖承襲了魏國公的爵位,而四兒子徐增壽則為左都督。
但是接下來的事,則讓我們見識了選擇的重要性。上臺伊始,建文帝朱允炆,便著手進(jìn)行削藩。而自己的叔父朱棣,在諸位王爺中,實力強勁,隱隱有不臣之心。
而話分兩頭,徐達(dá)家之長女,徐氏嫁給了朱棣。也便有著姻親關(guān)系,而魏國公徐輝祖,則選擇了站在建文帝一方,支持他的削藩行動,但是四兒子徐增壽,則選擇了支持燕王朱棣。面對建文帝的詰問,他選擇為朱棣掩飾“燕王天生貴胄,又和陛下是骨肉至親,榮華富貴不愁,有何必要謀反呢?”
1399年,朱棣以“清君側(cè)”起兵。即便如此,建文帝依舊沒有怪罪為燕王朱棣開托的徐增壽,可惜是“婦人之仁”從來難成大事。擁有50萬大軍的建文帝,任用李景隆等人,以致于形勢急轉(zhuǎn)直下。而徐增壽也一直暗中向朱棣傳遞京城情報,更是送出京師空虛,可以直取的情報。
1402年,朱棣已經(jīng)揮師渡江,后知后覺的建文帝才意識到他的不臣之心,質(zhì)問其是否通風(fēng)報信,徐增壽自然不敢回答,憤怒之下的建文帝親自揮劍將其斬殺?!睹魇贰すчh帝本紀(jì)》中說:“燕兵犯金川門,左都督徐增壽謀內(nèi)應(yīng),伏誅?!?/p>
可惜的是,此時對于建文帝而言,已然大勢已去。而當(dāng)朱棣進(jìn)入宮城,見到橫尸路旁的小舅子,不禁仰天大哭,而能夠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可以說小舅子居功至偉。便將其追封為定國公,由其年僅15歲的兒子徐景昌繼承。
而如此一來,徐達(dá)一家,則便是“一門二公”。徐皇后更是堅決反對,但是朱棣深感其功,堅持封爵。
魏國公,徐輝祖,雖然也是朱棣的舅子。但是他對于朱棣造反奪權(quán),他并不支持,更是堅持不肯迎接,而被朱棣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革除俸祿和爵位。1407年,去世。朱棣到也念情,令其長子承繼魏國公。但其長子徐欽也不得朱棣所喜,被其罷黜為民直到明仁宗繼位后,才恢復(fù)爵位。而魏國公一脈,自徐達(dá)其承襲11代。
而定國公一脈,自首任定國公徐景昌開始便恣意妄為,而朱棣也尤其縱容,但在明仁宗時,奪其公爵,但很快又恢復(fù)了。在其后的二百余年,定國公傳承9代,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時,便是其后嗣徐允禎打開德勝門,后被李自成處死。
而縱觀洪武年的諸多功臣,也只有徐達(dá)子孫能夠有二公,雖然魏國公與定國公府居兩地,而且定國公更受到皇帝喜愛,萬歷朝時即便面對諫言上書,萬歷帝也視若罔聞。反觀魏國公后裔即便是多賢明之士,也都不受重視。而造成這種200余年差異的,無疑就是徐達(dá)二個兒子徐增壽、徐輝祖在那場靖難之役之上的選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6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