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夫沒有犯任何錯誤,為什么漢景帝還要把他下獄,逼死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一代名將周亞夫最后羞憤自殺,很多人都把責(zé)任怪在周亞夫自己身上,認(rèn)為這是周亞夫性格太直,又功高震主??傊?,周亞夫被逼自殺,基本上是“咎由自取”的味道。果真是這樣嗎?
咱們先來說說周亞夫怎么會絕食自殺。
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后,漢景帝對他非常器重,提拔他到中央擔(dān)任丞相。不過,周亞夫很快就和漢景帝鬧矛盾了。所鬧的矛盾主要是這幾件事:
一是漢景帝準(zhǔn)備廢了劉榮的太子之位,改立兒子劉徹,周亞夫表示反對,這讓漢景帝不高興。最后還是廢了劉榮,改立劉徹。
二是竇太后想給漢景帝的皇后王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周亞夫不同意,這讓竇太后不高興。
三是因為有五個匈奴將軍歸順漢朝,漢景帝一高興,就打算封這五人為侯,周亞夫不同意,漢景帝再一次不高興,不聽周亞夫的,依然封了五人為侯。
周亞夫見漢景帝都不聽他的,就推有病,要辭職。漢景帝也想試探一下周亞夫性格是不是還那么直,就設(shè)宴招待周亞夫,在他面前放了一大塊肉,卻不給筷子。周亞夫問廚師要筷子,漢景帝說:“這么一大塊肉還不夠你吃嗎?你還要!”周亞夫明白是漢景帝安排的,立刻請罪。但漢景帝還沒有說“免罪”啥的,周亞夫就起來回家了。漢景帝很不高興地說:“這樣的人,怎么能輔佐太子呢?”
后來,就有人告周亞夫要造反,漢景帝把他抓起來。證據(jù)是在他家搜到了五百甲盾(其實是他兒子買來放在那里的冥器,等周亞夫死后在葬禮上用的)。周亞夫雖然解釋,但廷尉卻說:“就算你在陽世不造反,也會去陰間造反。”周亞夫羞憤不已,最后絕食而死。
看完整個過程,我們現(xiàn)在來分析一下,看看周亞夫究竟有什么錯?
第一,周亞夫反對漢景帝換太子。太子是國家的根本,一般都是不能輕易換的。再說,太子劉榮根本沒犯錯誤,不過是因為他母親栗姬不討漢景帝喜歡而已。栗姬不討漢景帝喜歡的原因,是漢景帝經(jīng)常選妃充實后宮。這本來就是漢景帝做得不對,周亞夫的反對有什么錯呢?
第二,竇太后想立王信為侯,周亞夫不同意的理由是,劉邦說過,非劉姓不封王,無功勞不封侯。王信手無寸功,又不姓劉,憑什么封侯?再說了,就算劉邦沒說過,朝廷把這樣一個人封侯,那不是敗壞吏治風(fēng)氣嗎?事實上,這一點漢景帝也明白。當(dāng)竇太后給他說的時候,他推說要和朝廷商量。周亞夫不同意,漢景帝就給竇太后說,不是我不同意,是周亞夫不同意。漢景帝就這樣把責(zé)任全推在周亞夫身上,把周亞夫給出賣了。周亞夫有什么錯?
第三,漢景帝把五個投降過來的匈奴將軍封侯。漢景帝的意思是,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匈奴將軍投降過來。周亞夫卻認(rèn)為,一個人投降變節(jié)就可以封侯,那不是鼓勵投降嗎?顯然,漢景帝和周亞夫在這里討論了兩個問題:一是面對匈奴應(yīng)該使用什么樣的策略?是招撫還是打擊?二是在軍隊里應(yīng)該確立什么樣的價值尺度?是以利益為主還是以道德為主?我們不能簡單就說明誰對誰錯,但有一點。就算漢景帝這樣做無可厚非,其實也是無效的,因為這樣是解決不了匈奴問題的。
既然周亞夫并沒有做錯什么,他憑什么就該受折磨,被下獄?周亞夫沒有活到被審判的那一天。如果他活下去,他的下場絕對不會比他的爹周勃更好。廷尉在折磨周亞夫的時候就說了一句話:“你不在陽世造反,你就必然去陰間造反?!边@顯然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廷尉之所以敢對一個丞相這么,說顯然是受了漢景帝的暗示。也就是說,漢景帝一定要周亞夫死。
漢景帝為什么要周亞夫死呢?他早就說過答案:“這樣的人,怎么能輔佐太子呢?”也就是說,因為周亞夫曾反對立劉徹為太子,他為了給劉徹掃除障礙,不管周亞夫有沒有罪,他都要把周亞夫處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1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