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光武帝同學(xué)何許人也?嚴光的故事
大名鼎鼎的光武帝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一位平定中原開啟東漢的大人物在歷史上也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都知道劉秀除了擅長帶兵打仗還有一大優(yōu)點就是很會用人,但是有這么一位,他跟劉秀是同窗關(guān)系,也在許多方面幫助過劉秀,但是他并沒有繼續(xù)輔佐劉秀,而是選擇退隱,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光武帝的同窗好友。
嚴光出生于公元前39年,公元41年去世,還有一個名字叫嚴遵,可以說是一位越過公元紀年的人物。他字子陵,是個地地道道的漢族人,會稽余姚人,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浙江省余姚市低塘街道人。本來這位嚴光的姓氏是莊,但是因為避諱漢明帝劉莊改用嚴姓。他還是東漢非常有名的隱士。
嚴光這個人為人處世十分地低調(diào),也很少有與他相干的傳言。但是我們可以了解到的是他跟光武帝劉秀是同班同學(xué),二人關(guān)系甚好,早年就結(jié)為好友。后來西漢末期天下局勢動蕩,四處都有軍隊起義。嚴光也積極地幫助劉秀進行起義活動。但是顯然嚴光對于這種事情并沒有多大的興趣,后來劉秀起兵事成,他便選擇了歸隱,設(shè)立書館教授徒弟。劉秀上位后念及嚴光,多次延聘他前來幫助自己。但是嚴光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隱姓埋名,隱居于富春山。嚴光的后半生過得平淡悠閑,但是仍然逃不脫生老病死的命運。在他80歲的時候,被發(fā)現(xiàn)死于家中。后人將他安葬在富春山,也算是對他這一生有了交代。有一位著名的文人也就是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曾經(jīng)寫寫下“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來表達對嚴光的贊許,也是因為這個,嚴光才以高風(fēng)亮節(jié)天下聞名。
前面我們提到過嚴光本姓莊,后來為了避諱漢明帝劉莊改姓為嚴。他早年跟光武帝劉秀的關(guān)系可以說是十分的密切,二人同學(xué)關(guān)系,私交甚深,也維持好友關(guān)系多年,和劉秀一同游學(xué)。他在平樂山上曾經(jīng)寫出了王莽將會伏誅,光武中興遲早到來的預(yù)言。先于事情發(fā)生20多年就預(yù)測了王莽謀權(quán)和光武中興這兩個影響很大的歷史事件。
光武帝元年,也就是25年,劉秀創(chuàng)建東漢帝國,嚴光在那時決定隱姓換名,隱居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的富春江江畔,每天都悠然垂釣,后來位于桐廬的嚴子陵釣臺也就是由此而得名。劉秀這個人思念賢者念及舊人,下令讓手下繪制嚴光的形貌長相進行尋訪。當(dāng)時在齊那片地方有人上報說有一個男子身上披著羊毛裘在江邊垂釣,劉秀心想會不會是嚴光,趕忙派遣使者備車,多次前往延聘嚴光,終于將嚴光請到了京都洛陽。當(dāng)時劉秀的舊友侯霸擔(dān)任大司徒一職,他派遣信使前來問候,劉秀親口告訴使者:“懷著仁愛之心輔助皇帝按照大義做事會被天下的人贊揚,阿諛奉承一味順著皇帝旨意的,就應(yīng)當(dāng)斬首?!?/p>
后來劉秀到嚴光居住的處所探望,嚴光在床上臥著不愿起來,劉秀上前摸著嚴光的肚子說:“子陵啊子陵,為何我一再求你,你卻不給我面子,不愿意相助于我呢?”嚴光當(dāng)時并沒有回答,而是思考了很久之后才張開眼睛看著劉秀,回答他:“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志向,為什么要如此對我進行逼迫呢?”劉秀聽了以后很是失望,于是上車嘆息著走了。后來劉秀有請嚴光進宮談?wù)摰懒x和舊事,因為他們一起躺在床上,就有傳言說嚴光將腳放在皇帝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官就上奏說:“客人侵犯御座這件事非常的不妥當(dāng)”,劉秀卻笑著說:“這不是什么大事,我只是在于我的老友子陵一起躺著聊天罷了。”后來劉秀還是想讓嚴光任職,嚴光拒絕了。繼續(xù)歸隱于富春山,耕作讀書釣魚,悠閑地過著每天。
光武帝十七年,劉秀再次想請嚴光出山任職,嚴光仍然不同意。后來有劉秀寫給嚴光的書信被世人發(fā)現(xiàn),里面寫滿了對于嚴光不愿意放棄隱居,出山任職幫助他的無可奈何,他認為雖然高風(fēng)亮節(jié)的氣質(zhì)很可貴,卻不希望嚴光也這么做。嚴光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后,仍然過著平淡的生活,八十歲的時候在家中去世。后人將他安葬,并且修筑了一系列紀念,稱頌他高風(fēng)亮節(jié)的紀念物。宋朝有一首歌頌嚴光的詩,詩的大概意思是說出了嚴光對名聲實際上也有著渴望,陸游也在《鵲橋仙》中表達出自己和嚴光的不同,絲毫沒有求名的心,只是一個“無名”漁夫。
嚴光這樣做主要原因在于嚴光自己的性格,嚴光是一個性格散漫,不事雕琢的人。這一點從劉秀授予嚴光的官職就可以看出,嚴光是規(guī)勸光武帝的廉政干部,這是一個不需要嚴謹態(tài)度的官位。劉秀想念嚴光,很大程度是思念舊友,而且,知道嚴光為人樸素,不阿諛權(quán)貴,劉秀在一個新的政權(quán)里需要自己的故交,這從心理的角度看來說能給人很大的安全感。
而且從歷史上來看,劉秀為人厚道,對于故交功臣都十分的寬厚,不是鮮恩刻薄的人。嚴光并不怕劉秀報復(fù),而且辭官不做,能贏得很大的名聲,這一點嚴光雖然落拓不羈,心里還是很明白的,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工資什么的無所謂,開心就最好了”,這句話很適合嚴光的心態(tài)。
歷史人物的命運,雖然離不開時勢造英雄的歷史大勢,可和歷史人物本身的性格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嚴光本來不適合做官,從劉秀掌握天下的戰(zhàn)爭中一直沒有征召嚴光我們可以就看出,嚴光不是出相入將的能臣,劉秀希望的是有一個老友能夠陪伴自己,有一個忠臣能夠規(guī)勸自己。
嚴光愛好山水田園,劉秀征召他時,都已經(jīng)年歲很大了,嚴光早已經(jīng)沒有了在政府工作的目標和進取心。朝堂之上,人心叵測,嚴光本是豁達之人,想一想自己的處境,回到農(nóng)家小康之家是很好的選擇,何必趟那攤渾水呢?嚴光拒絕劉秀這樣也在情理之中了。劉秀也沒有強求,對于每個人而言,幼時的朋友都是很珍貴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4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世民為什么選定性格溫和的李治為太子
下一篇: 紅樓夢中老太妃是誰的,她的身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