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諸葛孔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一些人了解三國故事是通過小說名著,而小說里面的諸葛孔明過于神話,過于無所不能了,這就會讓人造成誤解。其實諸葛孔明在正史之中并沒有小說里面寫的這么夸張,沒有小說里面的什么都神機妙算、也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特別是小說還安插了不少“情節(jié)”在諸葛孔明身上,不把這些拋去,那么就看不到原本的的那個諸葛孔明。
小說里,諸葛孔明一出手,先是火燒博望坡,然后又是火燒新野,在赤壁之戰(zhàn)中更是借東風、草船借箭等等,給人感覺諸葛孔明打仗好厲害啊??上У氖?,這些都是小說里的諸葛孔明,而不是歷史里的諸葛孔明。
歷史里的諸葛孔明,一出山根本就沒打仗。
第一,火燒博望坡,根本沒有諸葛孔明啥事
博望坡之戰(zhàn)是有的,但不關(guān)諸葛孔明啥事,因為劉玄德還不認識諸葛孔明呢。博望之戰(zhàn)是發(fā)生在曹孟德北征烏桓之前,曹孟德北征烏桓是在公元207年,而劉玄德三顧諸葛孔明的茅廬,是在公元208年。此時劉玄德都沒聽說過諸葛孔明,諸葛孔明又怎么火燒博望坡呢?
第二,火燒新野,是子虛烏有的事
在小說里,諸葛孔明先是燒了博望坡,接著又燒了新野,給予曹軍重創(chuàng)。事實上,博望坡之戰(zhàn),發(fā)生在曹孟德入荊州之前;而新野之戰(zhàn),更是子虛烏有。
劉玄德剛投奔劉表時,駐軍于新野。但是在曹孟德大舉入荊州時,劉玄德并非駐于新野,而是駐于樊城。劉玄德先是駐屯在樊城,后來到宛城、過襄陽,一路逃到當陽。那么,在一路逃跑途中,諸葛孔明有什么表現(xiàn)呢?
他勸劉玄德攻打劉琮,劉玄德不肯。劉玄德一行人一路逃到當陽,遭到曹軍五千騎兵的追擊,劉玄德拋妻棄子,與諸葛孔明、張翼德、趙云等十余騎狼狽而逃。對于張翼德與趙云在撤退時的英勇表現(xiàn),史書都有寫。但是諸葛孔明干了什么,史書并沒有寫。
第三,在赤壁之戰(zhàn)中,諸葛孔明扮演外交使臣的角色
在接下來的赤壁之戰(zhàn)中,諸葛孔明對聯(lián)合孫仲謀共同抗曹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對孫仲謀采取了激將法,而且還是一連雙激,使得孫仲謀怒而表戰(zhàn)??梢哉f,諸葛孔明的外交任務,完成得非常精彩,這絕對是一個經(jīng)典的案例,可以看出諸葛孔明在外交上過人的才華。
然而,在整個赤壁之戰(zhàn)中,我們從正史上找不到任何諸葛孔明指揮作戰(zhàn)的記錄。因此,在諸葛孔明入蜀前,實際上很少參與具體的戰(zhàn)事。故而所謂諸葛孔明未經(jīng)實戰(zhàn),一出山就很厲害的說法,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
學習的深度不一樣
其實現(xiàn)在有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知識學習了不少,但是實際遇到問題的時候卻無從下手,這就是學習的理念不同造成的。會學習不會只復制粘貼知識,而是注重運用知識的智慧。知識是末,智慧是本,先本而后末,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沒有本,只有末,那么問題永遠解決不了。無論古今,真正善于學習之人,會在學習浩瀚知識的過程中同時領悟前人運用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智慧,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復制知識而已,這就是學習的深度不一樣。
拋去小說中的那個諸葛孔明,回到現(xiàn)實中,他依然很厲害。他能在劉玄德三顧茅廬之后給劉玄德呈上《隆中對》,能在出山之后不久就代表劉玄德去勸說孫仲謀等等。這就是因為他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如何運用自己的知識。與之對比,只會復制粘貼知識而沒有學會怎么運用知識的趙括,就只能成了紙上談兵被人笑話的對象。
所以說雖然諸葛孔明出山之前未經(jīng)歷實戰(zhàn),但是他已經(jīng)把自己的知識融會貫通,并且擁有了如何運用這些知識的智慧,然后他再有了一個可以發(fā)揮的平臺,當然就能施展自己的抱負了。故諸葛孔明的厲害是他會靈活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而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
不是擺譜,且聽我細細道來。
諸葛亮出身瑯琊諸葛氏,早年父母雙亡。他十二歲的時候所在州郡被戰(zhàn)火波及,為了躲避中原戰(zhàn)亂叔叔諸葛玄帶著他和弟弟諸葛均啟程前往當時的亂世避風港荊州。瑯琊國為徐州所屬,那戰(zhàn)火便是曹操東征徐州燃起的。而當時陶謙派人求救于各路諸侯,來了兩路人馬,一個是公孫瓚手下青州刺史田楷,另一路就是平原相劉備劉玄德。
劉備當時名聲很好,之前黃巾余孽管亥進攻北??兹谝彩窍騽淝缶取渲徽f句:?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后就點起三千兵馬火速馳援孔融,《隆中對》所說?信義著于四海?非虛也。而這次馳援徐州也是義舉,正是為了阻止曹操東征屠城殺戮徐州百姓。少年諸葛亮這時知道了這個亂世有一個英雄叫做劉備。
來到荊州后諸葛亮躬耕隴畝、潛心向?qū)W的同時也關(guān)注天下大勢的走向,并且立下了匡扶九州、結(jié)束亂世的志向。(每自比管仲樂毅)并且結(jié)交了徐庶、崔州平等好友,并且得到了荊襄名士司馬徽和黃承彥等人的賞識,黃承彥還將女兒許配給了諸葛亮。
青年諸葛亮在隆中等一個人,一個可以結(jié)束亂世的人。風云際會劉備來到了荊州,劉表待之以上賓之禮,使其屯兵新野。這時的劉備是名滿天下的英雄,而諸葛亮不過是一個才學不顯的年輕人罷了。劉備并不知道荊州有這樣一個影響他后半生氣運的人物存在,即使知道也不會貿(mào)貿(mào)然的突然去尋訪。
這個時候諸葛亮在荊州積累的名士人脈便產(chǎn)生了作用。首先是徐庶在劉備面前推薦了諸葛亮,劉備在新野時認識了徐庶很器重他,徐庶在跟劉備點評荊州人才時對他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其愿見乎??劉備說:?下次讓他跟你一起來吧?(君與俱來)徐庶回答說:?這個人將軍您可以去拜訪他,但是不要隨便召他過來,您還是親自去一趟吧。?(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當然不只是徐庶推薦過諸葛亮,劉備在與襄陽名士交往時司馬徽也向劉備推薦了諸葛孔明和龐士元兩人。襄陽名士界對于諸葛亮的推崇引起了劉備的興趣,終于劉備去見了諸葛亮。這是二十七歲的諸葛亮與四十六歲的劉備第一次見面,這次見面劉備終于找到了日思夜想的經(jīng)世之才,而諸葛亮終于找到了能共同施展理想抱負的主君。《隆中對》于劉備可謂撥云見日,三分天下的序章就此奏響。
后來劉備又多次拜訪諸葛亮討論細節(jié),情好日密連關(guān)羽、張飛都?吃醋?了。劉備卻對兩位兄弟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所以《出師表》?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應該解釋為多次來草廬拜會諸葛亮,商討要事才對。比《諸葛亮傳》中的?凡三往,乃見?更說得通。
劉備真乃人杰也,以兄弟待關(guān)羽、張飛,關(guān)張這兩位世之虎臣以兄事之,刀斧不避。以國士待諸葛孔明,孔明這位臥龍先生以國士報之,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難怪曹孟德會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水鏡先生這么說的原因是以諸葛亮的才華,如果在太平盛世也許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生逢亂世,最終可能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會打仗的,諸葛亮的戰(zhàn)績非常多,比如平定南中和率領蜀軍六次北伐,都取得了不錯的戰(zhàn)績,雖然因為大勢所趨,最終沒有成功,但是戰(zhàn)術(shù)層面的勝利還是非常多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6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