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高浚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南北朝時的朝代真的換得太勤,東晉后的政權(quán)基本沒有存在超過百年的。北齊這個由高家建立的政權(quán),盡出“人才”,荒淫暴虐是大多數(shù)北齊皇帝的通病。而他們皇室的事情也是比較有趣,為北齊奠定了基礎(chǔ)的權(quán)臣高歡有這么一個兒子,他叫高浚,是高歡娶的寡婦所生。
而最讓人抓狂的是嫁給高歡沒有一個月就生下了高浚,買一送一不過如此。所以最開始高歡也不怎么喜歡高浚,直到高浚顯露才能才逐漸得到高歡的喜愛。按照古代的制度,庶子和真正的皇子還是有區(qū)別的,高浚作為庶子,其出身就意味著和皇位無緣,若要登上皇位,是競爭不過其他人的。
高浚八歲就顯露他的才能,得到博士盧景裕的認可,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得到高歡的喜愛。高浚和大兄高澄的關(guān)系比較好,高澄也比較喜歡這個兄弟。但是高浚和二哥高洋的關(guān)系卻不好,當初高洋還是太原公時,帶著高浚去見長兄高澄,高洋因為天氣冷而流鼻涕。高浚就當眾對下人說:“何不為我二兄拭鼻?”。
大庭廣眾之下,讓高洋赤裸裸地站在庭院被觀賞,對于高洋的形象打擊可就大了,這是當面打擊羞辱。這下子徹底得罪了高洋,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埋下了禍根。
高歡還沒死時,高浚任青州刺史,聰明矜恕,得到青州官民的擁護。這說明他還是挺會為官的,只是沒多久他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先是喜愛他的高歡去世,后關(guān)系好的大兄高澄又被人刺殺而亡,最要命的是他得罪過的二哥高洋繼位了。
而他還暗中諷刺高洋酗酒不是人主所為,就是說高洋不配當皇帝??商煜聸]有不漏風的墻,很快就被高洋聽了去,更加生氣。當他入朝陪伴高洋時,高洋在酒后脫了衣服耍流氓,于是勸諫高洋不要這樣,但高洋不以為意。之后他又找到自己的姐夫丞相楊愔,讓楊愔去勸諫高洋。而高洋不喜歡和大臣們交流,楊愔也不敢說,最終把要他勸諫的事說給高洋聽了,當時就很生氣。高?;氐角嘀莺笥稚蠒f這件事,高洋便讓他回朝,可是他裝病不去。
這下子高洋便下令捉拿高浚,高浚在青州很有聲望,當時被抓有幾千人為他送行。被抓到后就被關(guān)入京城鐵籠子里,吃飯大小便都是在這里,過得生不如死。過了一年高洋在外面唱歌,讓他應(yīng)答,而他被關(guān)了太久,聲音帶著顫音,高洋憐憫并準備釋放,可是被高湛破壞。最后被高洋下令亂刺,他用手拉住用來刺殺的槊,并且大喊上蒼無眼。于是就被命令扔柴火亂燒,又讓人扔石頭和泥土掩埋,后面被挖出來已經(jīng)不成人樣,慘烈無比。
本來身份就比不過高歡的其他幾個兒子,還仗著自己有點智慧就羞辱其他人,最終被高洋活活燒死,也算是比較奇葩的了。若是懂得隱藏自己,說不定最后皇位都是自己的,可以說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歷史上的高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歷史上的高湛和陸貞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你想了解的問題,關(guān)注本站哦。
29歲就當太上皇的高湛,在歷史上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歷史上的高湛是一個殘暴變態(tài)的昏君,他在位期間,寵信佞臣,生活淫亂,肆意殺人,可以說的上是人神共憤了。但北齊高氏皇帝都是如此,個個的行為都稱得上是令人毛骨悚然,根據(jù)調(diào)查,人們認為北齊皇帝的變態(tài)皆是遺傳于神武帝的皇后婁昭君,因其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再加上神武帝本身性格就比較殘虐,使得他們的子孫后代大多都不太正常。
高湛在政治上寵信奸佞,但他也曾勤政近賢,抵御北周的侵略。高湛剛剛登基的時候,還派出使者巡查各地官員,提拔賢良,體恤百姓的生活疾苦,但不久之后他就開始寵信和士開,兩個人相處常常不遵守君臣禮節(jié),他還縱容和士開同自己的皇后私通。而高湛在政事上最大的舉措就是平定高歸彥的叛亂以及將北周的軍隊趕出北齊,解除了洛陽之圍。
高湛也曾殺害兄弟,虐殺侄子。文宣帝高洋在位時,曾將兄弟高浚和高渙關(guān)在地牢,高洋本想要釋放他二人時,高湛勸說他不可放猛虎出洞,于是高洋仍將這二人殺了。等到高湛即位后,侄子高孝瑜因勸諫皇后遠離和士開與高睿而被這二人讒毀,于是高湛將其灌醉,然后喂以毒酒;高孝瑜的弟弟高孝琬聽說后,扎了草人射箭泄憤,和士開說他把草人當成高湛,高孝琬夜晚哭憶父親時,失寵的侍妾又告訴高湛他夜夜對著高湛的畫像咬牙切齒,高湛于是將他鞭撻致死。
高湛還是一個私生活混亂,強淫嫂子的人。高洋的皇后李祖娥長得貌美,高湛即位后就以她的兒子高紹德相要挾,李祖娥恨而從之。李祖娥懷孕時,高紹德來看她,她不肯相見,于是高紹德說她因為肚子大了而不肯見他,李祖娥十分羞愧,在女兒生下來之后就將她殺死,高湛十分生氣,當著李祖娥的面殺掉了高紹德。悲痛欲絕的李祖娥悲聲慟哭,更加激怒了高湛,高湛將她脫光大打出手,隨后又將她裝進袋中丟進了水溝里。
高湛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高湛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齊第四位皇帝。神武帝高歡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母為武明皇后婁昭君。
高湛儀表瑰杰,風度高爽,甚為高歡所喜愛。東魏元象年間,受封長廣郡公。高洋創(chuàng)建北齊后,進爵長廣王。后支持孝昭帝政變奪權(quán),遷太傅、右丞相?;式ǘ辏?61年)即位,改元太寧。在位期間,寵信奸小,淫亂嫂子,肆意誅殺宗室以及大臣,導致朝政日益混亂,社會處于動蕩,國勢日益衰敗。河清四年(565年),天象示警,傳位于太子高緯,自號太上皇帝。
天統(tǒng)四年(568年),因酒色過度而死,年僅三十二歲,謚號武成皇帝,廟號世祖,葬于永平陵。
電視劇《陸貞傳奇》中的高湛在真實歷史上是怎樣一個人呢?
事實上,《陸貞傳奇》的高湛,正是電視劇史上洗白最成功的皇帝。歷史上的高湛,是一位荒淫殘暴程度令人發(fā)指的皇帝。高湛是北齊奠基人高歡第九個兒子,同母兄長文宣帝高洋建立北齊之后,封為長廣王。高湛尚未做皇帝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兇殘的本性。因為高洋在位的時候,高演為了鏟除日后自己做皇帝的障礙,栽贓誣陷幾個異母兄弟,本來高洋想囚禁他們一段時間就放了他們,卻被高湛先下手為強毒死在牢獄。
另外,高洋死后,兒子高殷繼承皇位,高湛就和另一個同母兄高演發(fā)動政變廢殺了高殷,隨后高演做了皇帝,史稱孝昭帝。高湛做了皇帝,才真正表露出他的荒淫本性。文宣帝高洋的皇后叫李祖娥,其美貌堪稱北齊第一美女,高湛早已垂涎李祖娥的美色。高湛威脅李祖娥,如果她反抗,就把李祖娥與高洋生的兒子全部殺死,李祖娥無力反抗,被迫忍受高湛的獸行。另外,高湛命北齊全國各地向他進獻美女,供給他個人享受。
高湛前后在位四年,日日夜夜沉浸在酒色當中,朝政落入奸臣小人手中,其中一個就是女官陸令萱,也就是《陸貞傳奇》趙麗穎扮演的陸貞的歷史原型。北齊在高湛的統(tǒng)治下,國家混亂不堪,國力由盛轉(zhuǎn)衰,埋下了被宿敵北周攻滅的禍根。公元565年,高湛傳位兒子高緯,自己做太上皇,繼續(xù)享受在酒色當中。公元568年,高湛終于因為酒色過度暴斃,終年32歲,廟號“世祖”,謚號“武成皇帝”。
歷史上真實的高湛,與電視劇《陸貞傳奇》中的高湛簡直是兩個極端,電視劇把荒淫殘暴的高湛洗白成了千古帝王,如果不讀過歷史,確實會被電視劇所誤導,所以說高湛是電視劇史上洗白最成功的皇帝。
歷史上真實的高湛真的是一代明君嗎?
在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陸貞傳奇》中,北齊的武成帝高湛被塑造成了一代明君。那么,歷史上真實的高湛真的就如電視劇《陸貞傳奇》描述的那樣是一代明君嗎?實際上,電視劇《陸貞傳奇》都是騙人的。歷史上真實的高湛在位的短短4年時間里,干了很多殘暴的事情,其行徑人神共憤,令人發(fā)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真實的丑惡嘴臉。
高湛是北齊神武帝高歡的第九個兒子,長得帥氣,典型的高富帥,深得高歡的喜愛。在高洋創(chuàng)建北齊后,高湛成了王爺。后來,在高洋死后,他的哥哥高演野心勃勃,想要自己當皇帝,在高湛的幫助下,成功地逼迫高洋的兒子高殷退位,高演稱帝。北齊的皇帝都是短命鬼,不久高演也不行了,臨終的時候,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高百年步了高殷的后塵,主動將皇位給了高湛。高湛是如愿當上了北齊的皇帝,但是他并沒有信守承諾,繼位后就殺了自己的侄兒高百年。同時,他擔心自己的四哥高淹謀奪自己的皇位。于是乎,一做二不休,直接把自己的四哥高淹也給毒殺了??梢?,這個高湛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
在高湛剛繼位的時候,他為了穩(wěn)定朝局,還是勤政親賢的,詢問百姓的疾苦,表現(xiàn)了勤政愛民的一面。同時,更是在北周大兵壓境的時候,他御駕親征,抵御北周,大敗北周,解除了北齊的危機。但是狐貍的尾巴是藏不住的,很快高湛就暴露了貪圖享樂,荒淫無道的一面了。他寵信寵幸奸佞和士開,夜夜笙歌,縱欲宮幃。
這個高湛真的是連禽獸都不如,在自己的哥哥高洋死后,他貪戀自己的皇嫂李祖娥的美貌。在他繼位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要霸占皇嫂李祖娥。這個李祖娥誓死不從,高湛就以李祖娥的兒子的高紹德為要挾,如果李祖娥不就范的話,就殺了她的兒子高紹德。李祖娥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只能委身高湛。不久之后,李祖娥懷孕,高紹德前去探望李祖娥,李祖娥避而不見,高紹德生氣地說:“兒子難道不知道嗎,母親的肚子大了,所以不肯見兒子?!?br>李祖娥聽了羞愧難當,在生下女兒后,就親手將其殺死。高湛自己的女兒死后,非常生氣,讓高紹德抵命,高湛在李祖娥面前將高紹德虐殺。隨后,高湛更是遷怒于李祖娥,將其脫光衣服,毒打一頓,最后把李祖娥送到寺廟出家為尼。
公元565年3月,有彗星出現(xiàn),預(yù)示有新皇帝出現(xiàn)。于是乎,高湛直接撂挑子,傳位于太子高緯。他自己躲入后宮,過起了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縱欲宮幃的荒淫生活。3年后,32歲的高湛終因酒色過度而死。在他死后,他的兒子高緯更是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加的荒淫無道。于是乎,在他們父子二人的努力下,北齊很快就被北周滅亡。而高湛的皇后胡太后,更是生猛,在北齊滅亡后,直接帶著自己的兒媳干起了皮肉生意,一時間成了北周都城長安的一段奇聞,這真的令人無語,可能就是所謂的報應(yīng)吧!
南北朝時,高歡為了穩(wěn)定軍心,決定將民間的寡婦分配給西魏的士兵。這一舉動,不僅讓當時的士兵們心中感受到了穩(wěn)定和溫馨,更讓民間喪夫的寡婦們,有了重新再嫁的機會,所以把這一決策稱為是后代無數(shù)寡婦的福音。
正是因為高歡的這一決策,從那以后,寡婦可以重新再嫁。在古代,喪夫的寡婦要守寡一輩子,很多女性飽受這一限制的苦。既要承受痛失夫君的痛苦,又要操持家務(wù)孝順公婆,有時還要被公婆抱怨。高歡的決策一出,很多寡婦都擁有了重新再嫁的機會,這相當于是給她們已經(jīng)判決的人生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所以寡婦們都非常地感謝高歡。
高歡做這個決策的初衷其實是為了穩(wěn)定軍心,沒曾想還會有這樣的作用。東魏武定元年東西魏邙山大戰(zhàn)后,高歡將西魏打了個落花流水,很多西魏的士兵被俘虜無法回到自己的國家。武定三年,高歡為了這些西魏士兵能夠安心在東魏安家,為自己所用,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他請求皇帝釋放所以被東魏俘虜?shù)奈魑菏勘ㄟ^其他方式讓這些士兵來在東魏安家。高歡與謀士們思量甚久,最終做出了一個傳奇的決策:當時因為戰(zhàn)亂死傷很多,所以民間有著非常大的寡婦數(shù)量,高歡決定把寡婦們都許配給這些士兵。這樣一來,西魏士兵在這邊有了家室也就有了歸屬感,便會安心在此安家不再思念家鄉(xiāng)。
謀殺高澄的幕后主使人究竟是誰,目前也沒有定論。如果蘭京的確有人指使的話,我經(jīng)過多方面分析,認為只有高洋的嫌疑最大。
以前我總愿意把他們兄弟的關(guān)系往溫情一點的地方想,不過站在高洋的角度來分析,他很有理由殺掉高澄,也很有把握殺掉高澄。既然動機和條件都有了,作為高洋這個既忍且狠,從小就知道“亂者當斬”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動手呢?
下面逐條分析高洋的策謀和心路歷程。
高歡除了偶爾的贊揚之外,平日里只是習慣性輕視這個兒子,沒有寄予任何希望。天平二年,在高澄“偷車”敗露,高歡大怒之下想要將高澄廢黜的時候,所想到的新一任世子人選不是排行第二的嫡次子高洋,而是非嫡非長的高。高洋當時九歲,高才幾個月大,這么明顯的偏心,足以 *** 到性情內(nèi)向,敏感異常的高洋了。多年之后,高洋跑去高家里親手殺掉彭城太妃大爾朱,所說的話也正是在翻舊賬,“憶汝辱我母婿時,向何由可耐?”
至于婁妃,所生的其他五個兒子里,有三個美貌的(高澄、高、高湛),有一個孝順的(高演),最小的兒子高濟年幼不計,唯獨高洋從小丑陋,性情又是最不討喜的。婁妃也明顯很不喜歡這個兒子。不喜歡也就算了,后來干脆在大臣面前數(shù)落高洋,先是罵他不如父兄,算個什么東西;后來又對大臣說,高洋既懦弱又沒心機,相當皇帝肯定是被高德政這種小人攛掇的。高洋被母親打擊得幾乎放棄篡位;而在位后期發(fā)狂后,也因為得罪了母親,激動得想要燒死自己來謝罪。
可見,在父母這樣的態(tài)度之下,高洋想要找個靠山,有多么困難了。
當然,他也可以選擇第三個人,那就是他的親兄長高澄。倆人年齡相近,共同患難過。也許在富貴之前,高澄對他還是不錯的,這份比較溫馨的兒時記憶,應(yīng)該說讓高洋自然而然地想要去親近兄長,而不是其他那些庶出的弟弟,更不是高演等開襠褲還沒脫下的小屁孩兒。
高澄自從偷車事件反敗為勝之后,又主動出擊,謀得在京城另立門戶,掌握輔政大權(quán)的機會。從這一點看,高澄是個非常有政治眼光和策略的人,他很清楚,即使母親早已失寵,只要自己在京城這邊建立好自己的小班子,羽翼豐滿,高歡就算再想廢長立幼,也是辦不到的事情了。
這一年高澄十五歲,高洋十歲。我認為,此時的高洋應(yīng)該還沒有成熟到為自己將來的仕途鋪路的計劃,所以,他找靠山的問題,應(yīng)該往后推遲幾年。
是什么促使高洋想要找高澄當自己的靠山呢?我覺得這個原因很簡單――高澄是高氏幕府將來的話事人,被眾星捧月。人人都向他獻殷勤,得到他喜愛的人,都能混得如魚得水。被高歡懷疑不是自己骨血的老三高浚,正是因為得了高澄的喜歡,才可以肆無忌憚地欺負比他年長幾歲的高洋,而高洋也只有老實愛欺負的份兒。
高洋在找高澄做靠山之前,不是沒有努力過。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高洋在別人面前都很老實木訥,在高澄面前傻傻的,膽小怯懦的模樣。唯獨到了高歡面前,他才會展露自己的真實水平,譬如治亂絲事件,譬如城門口伏兵演習事件。我覺得,這可能有故意成分,他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同時不引起兄弟的警惕和嫉妒。然而他的努力還是失敗了,他最后認清,高歡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讓他當世子的打算。
既然這條路走不通了,那么他唯一通往成功的道路,就是抱緊高澄的大腿,跟著高澄水漲船高。事實證明,高洋這條路走對了,他獲得了非常豐厚的回報。
天平二年(535年),九歲的高洋被封太原公,開府儀同三司,同時還擔任了驃騎大將軍。注意,這個職位以前是高澄的。
武定元年(543年),“高澄啟解侍中,東魏主以其弟并州刺史太原公洋代之”,這一年高洋十七歲。可以判斷,正是這一年,高洋隨高澄進京,開始被高澄栽培扶植的。并州刺史一職,也是高澄曾經(jīng)擔任過的。
武定二年(544年),“東魏以高澄為大將軍、領(lǐng)中書監(jiān),元弼為錄尚書事,左仆射司馬子如為尚書令,侍中高洋為左仆射。”這一年高澄雷厲風行地整頓吏治,懲治貪殘,高洋又得了左仆射這個有彈劾百官之權(quán)的職位,可見他正式成為高澄的副手。
武定五年(547年),五月,“仆射高洋為尚書令、領(lǐng)中書監(jiān)”,注意,高洋再一次得到了高澄以前擔任過的職位,正式成為可以留在鄴城單獨輔政的宰相。六月,“高澄將如晉陽,以弟洋為京畿大都督,留守于,使黃門侍郎高德政佐之?!?/p>
至此,高洋終于得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職位,京畿大都督,這個職位也是高澄以前擔任的。從此,高洋在鄴城軍政大權(quán)一把抓,足可以呼風喚雨了。同時,高洋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初步目標,成為高氏幕府的第二號人物。只要第一號人物高澄出現(xiàn)什么意外,那么非常時期,高洋理應(yīng)以第二號人物身份遞進,繼承高澄的位置,成為高氏幕府的話事人。
其實高澄這個人的想法和心態(tài),很容易被人看穿,也很容易用人之常情去分析,幾乎沒有什么秘密。高洋這個弟弟,相貌丑陋,性情木訥,不善言辭,必然不會得到高澄的喜歡。而且,高澄對高洋的輕視,也經(jīng)常溢于言表,經(jīng)常嘲笑諷刺這個弟弟,絲毫不留情面。這些足以對內(nèi)心敏感、睚眥必報的高洋形成非常大的 *** ,足以讓高洋懷恨在心,伺機報復(fù)。
為什么在不喜歡高洋的情況下,高澄仍然要栽培扶植這個弟弟當自己的副手呢?
第一,齒序問題。
平時高歡在晉陽,高澄可以在鄴城輔政;而高歡長年征戰(zhàn),每次外出,都必然招高澄回晉陽留守坐鎮(zhèn),于是一年到頭,高澄都出于兩頭跑的狀態(tài),很累,在鄴城沒有一個可以徹底信賴的自家人,他不放心。自家人用誰呢?自然是弟弟;而弟弟這么多,該用誰呢?自然是親弟弟;親弟弟有好幾個,該用哪一個?自然是僅僅比自己小五歲的高洋,而不是比他小了足足十四歲的小毛孩高演。
第二,高洋的自身問題。
高澄需要一個副手,這個副手既要對他絕對聽話,絕對服從,又要辦事妥當可靠,更不能對他形成威脅。高洋雖然一直裝傻,但是高澄不可能相信弟弟真的弱智 *** ,他對于高洋的智商是非常有數(shù)的,高洋在他不在鄴城的時候,當個看家的人,還是綽綽有余的。而且高洋老實木訥,和其他人沒有什么交際,無法結(jié)黨營私。也就是說,沒野心也沒有實現(xiàn)野心的條件,他辦事,高澄放心。高歡死后的墓地選擇,也是高澄派高洋去的,可見他對弟弟還是頗為信任的。
第三,一點兄弟親情成分在內(nèi)。
高洋是和高澄同患難過的弟弟,是高澄看著長大的。高澄的特點向來是對家人非常親厚,對于那十幾個比他小很多的弟弟,他負責管束教育,可以說是起到了“長兄如父”這樣的作用。既然對庶出的弟弟和堂弟都很好,高澄沒理由對高洋完全冷漠沒有感情。雖然討厭高洋的丑陋傻氣,但是高洋對他百依百順,他自己也覺得愧疚,所以在給弟弟升官和培養(yǎng)弟弟方面,他還是不遺余力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血脈相連,有好處自然也要分給弟弟一些的。
現(xiàn)在的一個問題是,高洋為什么要殺高澄?
想他死的人,肯定很多,西魏、元氏、侯景都想他死。不過他們一個個陸續(xù)失敗了,有的還敗得很慘,連命都丟了??梢哉f,到了武定七年夏秋之際,高澄已經(jīng)強大到外力幾乎無法摧折的地步了,正因為如此,他才容易放松警惕,驕縱麻痹,認為沒有人可以威脅到他,他已經(jīng)百毒不侵,無所不能了。
越是如此,他越容易忽略“燈影黑”,越是不會去提防他所信任的自家人。高洋這個老實聽話的弟弟,他怎么會想到去防備呢?試問,外人想殺高澄,能否做到對高澄的生活起居,作息時間,護衛(wèi)漏洞了如指掌,掌握到滴水不漏?能否看準時機下手,一舉得手,然后用最迅捷也最完美的手段善后,不會殃及到自身,同時又有絕對把握能讓自己在事后獲得最大利益?
來說說高洋所具備的條件。
首先,他既是宰相,又掌握京畿兵權(quán)。高澄在高洋死后的兩年多時間里多數(shù)在晉陽坐鎮(zhèn),調(diào)兵遣將,鄴城這邊基本是高洋管理。高澄的府邸戒備森嚴,自有高澄自己的親信管理。但是高澄的外宅,也就是他既用來蒞政,又用來泡妞的東柏堂,平日自然可以交由高洋負責打理。高洋這樣的身份,安 *** 去幾個奸細刺客的,不成問題。
高洋既然有兵權(quán),又是第二號人物,可以保證自己在高澄突發(fā)意外死掉之后,能夠迅速掌控局面,得到勛貴支持。如此得天獨厚的資本,外人如何能夠擁有?
其次,高洋可以清楚地掌握高澄的具體動向,甚至知道大部分高澄的政治謀劃,軍政大略。知道他身邊沒有幾個侍衛(wèi),疏于防范。因為了解,所以他能夠選擇最恰當?shù)臅r間,安排恰當?shù)娜?,對高澄制造致命一擊?/p>
這個時機是什么?關(guān)鍵點在于高澄讓元善見立太子這一舉動。高澄從潁川凱旋歸來,位極人臣,已經(jīng)沒有任何上升空間了,只有篡位。他的舉動也能讓人推測出他的這個打算――他謝絕了元善見給他的所有封賞,同時請元善見冊立太子。
知道他和元善見關(guān)系的人都清楚,這時候,高澄和元善見的矛盾早已不可調(diào)和。高澄想要元善見主動將皇位禪讓給他,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他又是個比較漢化的人,注重得位體面,所以不會強行去搶。既然元善見不想讓位,他為了保持表面光鮮,只能采取一個迂回手段。這個迂回手段,我分析如下:
先冊立元善見和他妹妹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反正是個小孩,任由擺布。然后秘密毒死元善見,立太子長仁為新君。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一些得到授意的大臣就會上 “勸進表”,一面勸小皇帝禪讓,一面勸高澄接受禪讓。等到這些把戲玩得差不多了,火候到了,高澄就可以實現(xiàn)他的穩(wěn)定過渡策略,太太平平地得到外甥的禪讓,徹底完成他將晉陽霸府向一國政權(quán)過渡的重任了。
高澄的這個打算,高洋自然是知曉的,還包括他的那幾個心腹重臣,這個極小范圍的人清楚具體步驟,包括具體時間,日程表。
高澄在七月份回到京城,請立太子。八月初八早上,元善見正式下詔大赦,建立東宮。這一天,百官自然會去朝賀,高澄和高洋都會去。高洋很清楚,用不了多久,元善見就會被秘密除掉,高澄就會從外甥手里得到皇位,時間緊迫,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想要成功,他必須搶在高澄篡位之前,用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解決掉高澄。刺客既然已經(jīng)布置好,時機也基本成熟,為了防止夜長夢多,高洋還是作出了決斷。
于是,上午元善見冊立太子,下午高澄被殺,時間掐的這么精準,如果不是處心積慮的謀算,如何能巧合到這個地步?
選擇蘭京的最大好處在于,最方便善后。蘭京痛恨高澄,自覺前途無望,殺心早有,高洋派早已安排好的那六個刺客配合蘭京,他自然應(yīng)承,不會推卻。蘭京是梁國人,此時侯景亂梁,兩國差不多是敵對關(guān)系。高澄死后追究兇手,兇手的幕后主使是誰,誰也想不明白。高洋作為主事人,只消把蘭氏兄弟都殺掉就可以結(jié)案了,反正他們的家人都在梁國,沒法追究。
蘭京因為被高澄痛打,回國無望,憤而殺掉主人,同歸于盡。沒有任何人指使,純屬個人恩怨。既撇清了高洋的嫌疑,又不會牽扯到元氏和?;逝?,鮮卑勛貴, *** 相安無事,可以保證大局穩(wěn)定,以便于高洋順利繼承。多么完美的人選,多么完美的解釋?
因此,高洋在借口去雙堂辦事,暗中拉好隊伍之后,對蘭京下達了動手的命令。
從蘭京在高澄和三個大臣密商時,不經(jīng)傳喚,就擅自進去送食看來,他此時已經(jīng)打算動手,只不過先來探察一下局勢,看看高澄身邊有什么人,會不會造成什么妨礙。高澄之所以看到他發(fā)怒,可能是認為他鬼鬼祟祟想要探聽機密,故而對他沒有好臉色,將他斥退。
蘭京心中有鬼,又礙于室內(nèi)不是高澄一個人,猶豫不決,所以刻意折返回去偷聽。結(jié)果,他聽到了高澄所說的那句“昨晚我夢見此奴殺我,待會兒我就殺掉他”。
這句話徹底將蘭京推向深淵,促使他當機立斷,迅速折返廚房,和六個早已準備好的刺客一起,拿走了廚房里所有刀具。由蘭京最先進去,假裝送食,趁機行刺。另外六個人負責對付高澄留在外面的兩個侍衛(wèi)(當然也可能是三五個,其他沒有官職的普通侍衛(wèi)沒有留名罷了),阻斷高澄的最后一線生機。
再說高洋。
在等待訊號傳來的時間里,注定是高洋一生中最漫長最難熬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里,他想過了什么?有沒有猶豫過,有沒有一點點惻隱之心和對兄弟親情的顧念?這個,就無從知曉了。
不過,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的緊張,多么的亢奮,多么的焦躁。像一只蟄伏于草叢中隨時準備躍起撲出的豹子,表面沉靜,其實極度危險。
如果他沒能殺掉高澄,反而暴露自己的話,結(jié)局只能是死路一條,高澄不會因為他是親兄弟而饒過他的。同樣身為高歡和婁昭君的兒子,同樣生長于這個弱肉強食的叢林時代,這對兄弟的骨子里都有著殘忍和兇悍的基因,高澄可能為鏟除禍患殺掉他,他也可以為了攫取權(quán)利保全自身而殺掉高澄。兄弟情分,到了帝王之家,實在脆弱得不堪一擊。
高洋也可以準備著,一旦敗露,就立即逃跑??墒?,整個東魏,根本沒有他的棲身之地。作為高歡合法繼承人的高澄,只需要一道命令,就足以讓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在這個國家里,連他的母親都不會支持他,在兩兄弟之間選擇他。如果婁妃知道他居然謀害高澄,定然極度失望,極度痛恨他。如此,他還能其他活路嗎?
所以,在等待的時間里,生死勝負,不過是瞬息之間的事情。要么高澄死,他笑到最后;要么高澄僥幸躲過,他萬劫不復(fù)。如此豪賭,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正因為他是高洋,才做得到。
萬事俱備,加上東風,他終于賭贏了。在第一時間趕到東柏堂時,他干脆利落地砍下了七個刺客的頭顱,然后將他們碎尸萬段。殺人滅口之后,他只消利用高澄的尸體,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獲得勛貴支持,成為高澄的繼任者了。
當晚,在接下來是否去晉陽的問題上,“帝遑不能決”,我想,高洋在殺死哥哥之后,的確有過那么一點害怕和慌張,不過他畢竟還是平穩(wěn)度過了。若干年后,已經(jīng)成為皇帝的高洋在一次醉酒后,突然想起了東柏堂的事情,想到當時高澄的侍衛(wèi)長,現(xiàn)在的左右都督王師羅沒有拼死救高澄,他頓時氣意難平了。
“爾與紇奚舍樂同事我兄,舍樂死,爾何不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