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劉邦為什么沒有給戚夫人留條后路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留了留了,怎么能說是沒留呢?其實劉邦是有準備給戚夫人留一條后路的,早在生前劉邦就肉眼可見呂后與戚夫人之間的關系惡化,在劉邦死后必定有所內(nèi)亂。但是誰能料到自己怎么突然就駕崩了呢?劉邦也意想不到自己還沒鋪好路,就先走一步了。
說到劉邦、呂后、戚夫人這塊三角關系,相信不少朋友都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早在劉邦從沛縣起兵時,后來的呂后——呂雉就跟隨劉邦兢兢業(yè)業(yè)地打天下了,無論是錢還是人呂雉基本都出了很多。直到后來劉邦當了皇帝,立呂雉為后,結果這時的呂后卻發(fā)現(xiàn)劉邦愛上了別人,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戚夫人。
雖說在古代,這種一踏幾條船的事情是不犯法的,但是換誰誰心里過得去呢?呂后心里就十分過意不去,但礙于劉邦臉面,也不好對戚夫人作出什么舉動。在這里歷史上有個說法,就是呂后其實最開始并沒準備拿戚夫人怎么樣,至少不會想到把她做成人彘這種殘忍行徑。也的確如此,劉邦死后呂后并沒有立即對戚夫人下手,而是打入冷宮讓她干些舂米之類的活。
但是戚夫人怎么說呢,有點恃寵而驕的意味。其實說白了戚夫人也是個不識大局的單純女子,認為自己兒子劉如意都被封成了趙王,自己不該被貶啊,就十分放心大膽地寫了首歌——暗罵呂后不仁。
如果戚夫人不做這些,沒準呂后也不會拿她當回事了。但這事一出,戚夫人不但連累了自己,還連累了兒子。至于兒子劉如意為什么被封為趙王——那就是劉邦給戚夫人留的后路啊。其實早在當初,劉邦就看出來這兩人之間有所端倪,但是呂后的黨羽豐滿,劉邦想要休掉呂后的兒子劉盈已經(jīng)是無用功了,因為實在是沒辦法,呂后的黨羽不允許劉邦休啊。
劉邦這些后路其實只鋪了一半,包括把自己心愛的女人的兒子劉如意調(diào)走,包括留下一位權重位高的老臣周昌為戚夫人打點今后的路子。雖說其實這些手段已經(jīng)足夠戚夫人保身,但當時的戚夫人真的是十分不識時務的一位女性,就算你戚夫人痛罵呂后那又如何?人家呂后畢竟為后,權力也都掌握在她的手里,戚夫人一介冷宮奴婢的生死還不是呂后說了算。
劉邦早些時候的確想要廢掉太子劉盈,好削弱呂后勢力的。但突如其來的駕崩讓劉邦猝不及防、沒空轉(zhuǎn)圜了。于是只能留下個舊臣周昌來為戚夫人指點路子,只不過戚夫人其人十分不知足,也學不太會明哲保身的道理,所以才導致最后慘遭呂后毒手,葬身茅廁。
劉邦精明一世,晚年精明的他更是不可能看不出呂后的野心。
太子劉盈雖然心慈軟弱,但也未必不能通過調(diào)教而改善。說劉邦因此想改立太子,其實有些站不住腳,劉邦最大的擔憂,還是來自太子生母呂雉。
而戚夫人,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配合劉邦做了一件錯誤的事。她是在賭,確切的說,是劉邦逼著她賭的,一個勝算不大卻收益甚豐的賭注。
有人說戚夫人是作死的,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因為廢太子是劉邦提的,以他的精明,絕對不會因為戚夫人的枕頭風就要輕易改變自己的身后事。
但劉邦低估了自己的掌控力,當呂后和劉盈帶著商山四皓來到他面前時,他知道大勢已去,漢家天下有可能要迎來第一次外戚專政,也意味著戚夫人母子二人注定要死無葬身之地。
但劉邦知道敗局已定時,并非毫無作為,史料中有多處記載劉邦為保護戚夫人和劉如意做的努力,比如告誡劉盈,善待戚氏母子;殺樊噲事件,就是因為得到消息稱樊噲欲殺戚夫人母子,因為樊噲娶的是呂后的妹妹,被劉邦自然劃成呂氏一黨;再比如他把部分兵權分給了親戚氏的將領手中,其實都是為戚夫人和劉如意在自己死后,呂后不能輕舉妄動。
但所有的努力都在呂后的專權下被粉碎,倒是劉邦一直不看好的太子劉盈,沒有懷恨在心,極力的保護著戚氏母女,但也因為疏忽,劉如意被呂后毒殺,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了?人彘?。
悲劇的是,他生前對戚夫人保護得越多,呂后對戚夫人的恨就越深。劉邦死后,呂后就會把這種恨如數(shù)還給戚夫人!最終的戚夫人被呂后制作成了?人彘?。實際上,當初劉邦誰也不求,跑去求呂后,然后對呂后好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呂后對戚夫人可能就是另一個結果了。?
劉邦生前做了很多工作來保住戚夫人的性命,但是戚夫人自作孽不可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另外劉邦死了以后也管不了身后的事,誰能料想到呂后如此強勢霸道呢戚夫人自己要找死,又遇到了百年難一遇的女強人呂后,她只能死而后已了。
劉邦生前做了以下三件事來保護戚夫人:其一、冊封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趙王,劉邦死后戚夫人可以去趙國當太后養(yǎng)老;其二、讓對呂后有恩的周昌去當趙國丞相,輔助趙王劉如意避免呂后加害趙王;其三、派陳平等人執(zhí)皇帝令牌去擒殺呂后的妹夫樊噲,消除呂后在武將集團中的最大支持者。按理說這三條計策足可以保證戚夫人平安一世了,但是陳平?jīng)]有殺樊噲,呂后也精于算計,最終還是殺了趙王劉如意。
戚夫人雖有美色,但是政治能力太低下了,不知進退自保。劉邦死后呂后就執(zhí)掌了大權,當此之時一定要低眉順眼、奉承呂后以求離宮去趙國養(yǎng)老。但是戚夫人還是趾高氣揚不把呂后放在眼里,呂后將她罰到舂米坊舂米并沒有殺心。不想戚夫人自恃精通詩詞歌賦,偏偏要在舂米時高歌一曲:子為王兮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使誰告汝。
呂后聽聞后大怒,原來戚夫人還指望兒子趙王來救他,于是呂后堅定了誅殺趙王與戚夫人的意志。之后呂后設計將趙王召至皇宮中,用酒毒殺了趙王劉如意;然后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扔在茅廁之中待死??梢哉f戚夫人之死是自己找的,她有薄夫人一半的聰明就不會四肢分離了。所以說自恃美色侍奉君王,色衰就會失寵,王死就會跟著死,這一點沒有錯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8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年羹堯被抄家時發(fā)現(xiàn)一句話,雍正知道后···
下一篇: 外丙是怎么坐上皇位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