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武王為什么自稱為王,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若敖在位二十七年后去世了,安葬在若敖,所以熊儀就被尊稱為若敖,其子熊坎繼位,就是霄敖。霄敖在位六年后去世,其子熊眴即位,就是蚡冒。蚡冒在位十七年后去世,蚡冒的弟弟熊通政變,殺了蚡冒的兒子自立為君,就是楚武王。
楚武王即位后,與鄧國聯(lián)姻,娶鄧國公室之女為妻。第三年,就遠征南陽,攻打周朝,但沒能取勝。楚武王就又去攻打江漢平原西部,滅掉了權(quán)國(湖北當(dāng)陽)然后任命斗緡為權(quán)尹。斗緡做權(quán)尹不久就叛變了楚國,楚武王就派兵殺了斗緡,把權(quán)縣百姓遷移到了那處(湖北沙洋),派閻敖治理。
第三十五年,楚國攻打隨國,隨國國君說:“我沒有罪過,為何攻打我?”楚武王說:“諸侯們都背叛周王室,并且互相攻打,我有軍隊,想憑此參與中原事物,請求周王室給我尊號?!庇谑请S國就派人到周王室替周武王請求尊號,周王室不同意,隨國就告訴了楚武王。
第三十七年,楚武王知道后,很生氣,就說:“我的祖先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周成王也只給我的先公一個子爵的爵位,但我的先公們把楚地治理的很好,周王室也不提升楚國的爵位,我就自稱尊號。”于是楚武王就自稱為王。由于當(dāng)時周王室衰落了,所以對楚武王也無可奈何。
周桓王時,楚國君主熊通不滿自己爵小,以其先祖鬻熊子事文王 ,通過漢陽諸姬向周天子討要更高級的爵位,遭拒后在前704年自稱王號為“楚武王”。熊通稱王,開諸侯僭號稱王之先河,當(dāng)時周王室衰微,對楚國無可奈何。
大家可能知道,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都是稱國君,不稱王的,他們有一個標準的,叫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墒浅鴧s牛哄哄的稱王,比如楚莊王。
為什么楚國的國君稱楚王呢?它是什么時候開始稱王的呢?
1.
其實,楚國一開始是子爵,這個級別比較低,但楚國還是比較爭氣的,在南方一直很努力,慢慢實力就上來了。
到了周昭王時候,周昭王突然想著教訓(xùn)一下南方的楚人,發(fā)動了三次南征。
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sì)
周昭王領(lǐng)著咱們?nèi)ノ溲b教育楚人,渡過漢水的時候,碰上了大兕(一種類犀牛生物),不太吉利,咱們就退回來了。
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
三年后我們又去了,可天氣不太好,陰風(fēng)突起,氣候惡劣,免子野雞都嚇壞了,結(jié)果我們六師損失在了漢水(注意這莫名的因果關(guān)系)。
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王南巡不返。(《竹書紀年》)
第三次,我們再接再勵,這一回,夜色清朗,可以看到五種顏色的光直沖紫微,(此紫微不是還珠格格里的紫微,是指代表天子的紫微星座)。我們的王南巡就再沒有回來(又是神乎其技的上句不理下句)。
怎么看這也不像一份周王伐楚之軍事簡報,而像是野外科考發(fā)現(xiàn)珍稀動物記和天氣突變造成重大人員財產(chǎn)損失報告以及天象觀察記錄一二及失蹤人口登記信息。做出這樣奇怪的記錄也是沒有辦法,因為周軍三次南下,三次敗北,直接寫下來太沒面子,只好用文學(xué)來修飾一下。
真相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次,周昭王率兵討伐楚人,結(jié)果剛渡過江,就被楚人趕了回來。可能楚人像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一樣,使用了犀牛部隊,但也許跟大兕這種東西沒一分錢的關(guān)系。
第二次,周昭王立志雪恥,率兵猛進,結(jié)果中了楚人引兵深入的詭計,楚人在惡劣的天氣中猛然發(fā)起進攻,把周昭王打得大敗。
第三次,天氣真不錯啊,夜朗星清,空中神秘的五線光束直沖紫微,我們昭王慘哪,一去就沒有回來,淹死在了漢水里。連尸體都沒打撈上來。
前二條事實清楚,無可爭辯,第三條各方則有不同看法,中原的官方記錄以及流行說法顯示,周昭王晚年犯了嚴重的錯誤(德衰),南征的時候,船工厭惡他,給了他一條膠船,船開到中流,膠水溶解,船只解體,昭王掉到水里淹死了。但有人分析,周昭王的船是在河中被楚軍潛水員弄沉的。
2.
周王室寧愿吃啞巴虧,也要采用第一種說法,畢竟被楚蠻打敗這種事情太丟人。
楚人表示認同這種說法。
事后來看,玩心眼老陜還是玩不過湖北佬啊。很多年以后,當(dāng)中原人拿這件陳年舊事質(zhì)問楚國使者時,楚國使者一臉無辜:你們的周王不是被你們自己船工坑得嗎?關(guān)我們什么事!
經(jīng)過這三戰(zhàn),楚國打出了信心,這樣過了五十年,楚人終于有人準備對周朝說不。
這個人是楚國國君熊渠。熊渠是一位傳奇人物,力大無比,有一次夜出,發(fā)現(xiàn)夜色里有一只老虎趴著,熊渠引弓一射,老虎沒有半點反映,下馬一看,原來是一塊巨石,箭羽深深陷進石頭。
楚國人對自己這位神射手國君相當(dāng)自豪,經(jīng)過他們科學(xué)嚴密的論證,他們認為后羿的射技相當(dāng)高,跟我們國君比,也就差了一點點。
楚國人的驕傲是有底氣的,到了熊渠這一代,楚國的強大已經(jīng)水到渠成。熊渠得到了國內(nèi)民眾的熱烈擁戴,進而興兵對外,伐庸、揚粵,至于鄂。連山西老表都被他們欺負上了。
國力的強盛讓熊渠信心高漲,他終于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宣言: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
我蠻夷,我驕傲!你們瞧不起我們,我們也不陪你們玩了,我們自己搞一套謚號系統(tǒng)。
熊渠說干就干,分別冊立自己的三個兒子為句亶王,鄂王,章王。
從規(guī)則的服從者,要規(guī)則的制定者,楚國走出了有楚國特色的封建主義道路。實在讓人佩服,但要是讓魯國人來評判,只有三個字:非禮也。
3.
中原的政治體系是共王休系,天下共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下面的諸侯按照“公候伯子男”五個等級來稱呼。熊渠自我提干,把兒子封為了王,自己當(dāng)起了王他爹。這讓周天子顏面何存?
自此之后,楚國把挑戰(zhàn)周朝當(dāng)作一種樂趣,直到今天,楚文化圈還用一句俗語來形容那些倔強不認輸?shù)娜耍耗悴环埽?br>這是楚國第一次稱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0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