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鄧綏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終東漢一朝,能被后世稱贊的女人不多。劉秀的老婆陰麗華算一個,漢明帝老婆的馬氏算一個。那就到漢和帝的第二任皇后鄧綏,她堪稱東漢帝國中期女強人,她的存在對于東漢后宮,東漢皇權和東漢帝國都有重要意義(多么官方)。簡單的說,這個女人無論在任何場合都能玩的很轉,多方面的業(yè)務能手。
起步高——人生何處無敵手
公元九十六年,漢和帝立了自己的皇后陰氏,也是在這一年,名門之后的鄧綏,也入了宮,也一開始被封為貴人。
從封號看,鄧綏除了自身的優(yōu)秀外,還必定有不同一般人的出身。鄧綏按照現在標準就是白富美加上官三代。他爺爺就是跟隨劉秀打天下的豪華天團“云臺二十八將”之首鄧禹。
這么一看,鄧綏進宮就被封為貴人也就不奇怪了,畢竟也是頂級家族出來的人。只不過唯一的不足就是鄧綏入宮時,皇后之位已經坐上人了。而且皇后還不好相處,后宮不太安寧。
鄧綏是智慧型女神,面對后宮的形勢,她嚴格要求自己,以德行征服眾人。這一點在東漢后宮特別好使,慢慢都知道鄧綏的品性,當然也包括漢和帝。
漢和帝進入鄧綏的后宮也多了起來,皇后陰氏慢慢被疏遠。面對鄧綏的知名度在后宮擴散,皇后陰氏多有不滿,開始詛咒鄧綏。這時就體現出鄧綏的智慧了,不想得罪皇后,又要保全自己。鄧綏沒有直接與皇后沖突,或者告訴和帝。而是采用了女人終極三招:一哭,二鬧,三吃藥。
好在鄧綏的自殺行為被制止,但鄧綏卻以此在后宮獲得更多群眾基礎,當然這也是她的無奈之舉。
公元一百零二年,長期從事詛咒活動的皇后陰氏被人舉報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不得皇后再欺負人了),皇帝一查,陰氏被廢,陰家被株連。在陰氏被廢的過程中,鄧綏沒有落井下石,反而以德報怨,只不過漢家皇帝不能容忍巫蠱而已。
入中宮——女人也可頂住半邊天
陰氏被廢,皇后之位空懸。有關部門就跟和帝說再立皇后,經過長時間相處,和帝也知道只有鄧綏配得上后位,于是加封鄧綏為后。鄧綏面對此事,沒有表現高興,而是總感覺配不上后位,奈何和帝注意已定。
公元一百零二下半年,鄧綏被立為皇后。鄧綏雖登后位,卻依舊絲毫不敢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此時的她頗具當年明德皇后之神。料理后宮,勤儉節(jié)約,拒絕給娘家封侯。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榜樣明德皇后馬氏的作風,克己復禮。
公元一百零五年,鄧綏剛做了三年的皇后,漢和帝駕崩了。鄧綏在和帝的兒子中選擇了,剛剛過了百日的劉隆(其實也是沒有的選,和帝的種都不太優(yōu)良)。
劉隆就是漢殤帝,可他還是嬰兒,不會說話,更不要說執(zhí)政。所以東漢王朝暫時由剛剛升級做太后的鄧綏掌管。
鄧綏此時開始由后宮之主向帝國掌舵人轉變:第一,梳理后宮,保證后院不起火;第二,精兵簡政,節(jié)約天下;第三,赦免陰氏家族,明察秋毫。
鄧綏在帝幼時,掌管朝政,將她的政治智慧展示出來,在穩(wěn)定天下這一方面,她做的不比男人差。
依靠誰——是否被權力迷了心
在封建社會,是男權社會,即使一個女人在聰明也要依靠男人。鄧綏算是能干的女強人,可是面對東漢此時的政局,首先依靠的還是自家人。
公元一百零五年,漢殤帝即位后,鄧綏的哥哥鄧騭被加封為車騎將軍,與鄧綏一內一外掌控朝政。鄧家其他兄弟也得到很好的封賞,鄧家成為鄧綏的管理國家的重要團隊。
公元一百零六年,不到一歲的漢殤帝去世了,東漢帝國又要重新選擇繼承人。鄧綏這次選擇的人出乎大家意料之外,鄧綏和鄧騭選了清河王系的劉祜。劉祜是漢和帝的侄子,他的父親就是被陰皇后整掉太子之位的劉慶。
劉祜繼位,是為漢安帝。當然大權仍然掌握在鄧綏和鄧騭手中,鄧綏面對新帝,沒有放權的意思。
鄧綏似乎此時已經對權力著迷了,不肯撒手。不管任何勸她放手,她都不肯,而且還要處罰這些人。
公元一百二十年,漢安帝已經成年了,有大臣看鄧綏還沒有放權意思,就上書勸告她。誰知鄧綏好像被激怒一般,直接處理掉這位大臣。
鄧綏不肯讓權,除了大臣看不下去,她家兄弟也有人看不下去,這人當然不是鄧騭,而是她另一個弟弟鄧康。鄧康勸她下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漢安帝,結果證明了一個真理,掌握權力的女人是多么可怕。鄧康掉了官不說,還被不承認是鄧家人。等于家和國兩方面不承認鄧康了。
控平衡——鄧家不能無節(jié)操無底線
只不過似乎矛盾的是,鄧綏對于鄧家是有要求的。鄧騭推辭加封,鄧騭兒子犯罪謝罪,鄧家相對其他外戚家族低調的多。
例如東漢的竇家和陰家,唯一比他們低調的肯能就是馬家。除了鄧騭外,鄧家其他人在政治上影響力并不大。
公元一百二十一年,鄧綏去世。漢安帝開始親政,安帝因鄧綏的專權對于鄧家沒有什么好印象,再加上身邊一群太監(jiān)誣陷,鄧家被安帝視為眼中釘,必須拔除。
鄧家被貶的被貶,流放的流放,鄧家多人被冤自殺以明志。鄧家這次的冤情,讓朝臣不滿,百姓動容,安帝一看再下去就要出事,也就停止對鄧家的追查。
我們無從猜測鄧綏的心思,她后期的不放權是對權力的迷戀還是對安帝的不放心。但從安穩(wěn)大局看,鄧綏無愧于劉家,對內對外許多政策也許連男人都不如。不知她是否能想到死后安帝對她鄧家進行清算。
可又是因為鄧綏對于東漢帝國的貢獻和對家族的約束,讓別人心甘情愿為鄧家所求情。當漢安帝處理鄧家時,鄧家多人自殺,這不能不說沒有鄧綏日常對于家族約束的作用。
鄧綏皇后 鄧綏出生于公元81年,卒于公元121年,活了40年,但是在這40年當中,她臨時執(zhí)政了16年,足見她的本事,是中國古代有名的女政治家。
?
在鄧綏還只是5歲的時候,太傅夫人就很喜歡她,還親自替她剪發(fā),可見對她的喜愛。但是夫人年老,眼睛不怎么好使,就誤傷到了鄧綏的前額,但是鄧綏忍住,并沒有發(fā)出什么聲音。之后,侍從們就問她,鄧綏說:?不是不痛啊,只是我知道老婦人年老,她替我剪發(fā),出于對我的喜愛,我不能傷了她的心。?
在她6歲的時候,她就可以讀懂《史書》,也是一個神童。12歲,她就可以通讀《詩經》、《論語》,并從中獲得心得。她的心思都放在書籍上,對于家中的家務都不怎么管,就遭到母親的批評,她只好百天操練女紅,到晚上再讀自己喜愛的書。而她的父親不這么認為,認為她與眾不同,經常有什么事情跟她商討。
在公元95年,鄧綏就被選入宮中,她身材苗條,姿色十分優(yōu)美,在這次選拔中脫穎而出。第二年,就被評為貴人,鄧綏做事小心謹慎,甚得漢和帝的喜愛。在鄧綏生病之后,漢和帝批準她可以讓她的母親來照顧她,但是鄧綏卻說:宮中禁地,不能讓外人常來。讓漢和帝再一次覺得她很不錯。而且鄧綏擔心漢和帝多次失去皇子之后,恐怕無子嗣,然后就多次選拔美女進來,讓其寵幸,只是為了讓皇帝開心和獲得子嗣。
就是出于她的性格,她在宮中如魚得水,在后宮的地位日益上升。在漢和帝突然駕崩之后,她就開始臨時執(zhí)政,執(zhí)政了16年,可以說當時的東漢,都是在她的一手掌控下,改變了原有的局面,使國家強盛起來。
由于晚年遭受到大臣們的非議,以及自己病重,于公元121年去世。
鄧綏怎么讀 關于鄧綏這一名字的讀法,很多人對此都還有疑惑。其實第一個字鄧,這個字很簡單,就是讀作d?ng,讀成第四聲,并且是后鼻音,其復韻母是eng。這個字部首為阝,部位筆畫為2筆,總筆畫為4筆,寫起來也很起來,只用折捺折豎就可以寫出鄧??梢哉f這個字大多都是當成姓氏或者是用地名,沒有其它的含義。
?
而綏這個字就難很多,其部首為纟,部外筆畫7筆,總筆畫為10筆,只要將其分為纟爫女這三個部件來寫的話,一般情況下,這個字是不會寫錯的。這個字的讀音挺好玩的,在遵義市那邊,用方言來說的話讀成xū,而在漢語詞典當中,一般讀作su?,只有一個讀音,并且是第一聲,為何方言和普通話的發(fā)音有著很大的區(qū)別,誰都知道貴州和四川那邊,他們的話是有點接近于普通話,但是地域的不同,導致他們對綏這個字的發(fā)音也不一樣。這個字的基本解釋有四種意思,1、安撫;2、安好,大多適用于以前的書信用語,現在已經不怎么用這個詞;3、指以前登車的時候,所抓取的索;4、指古代的旒。雖然它在用作形容詞的時候,詞義有所發(fā)生變化,更多的是舒緩或者平安的意思,但是可以根據其原有的含義推斷出來。其實只要理解了這個字的含義,并將其分開來寫,很快就能掌握這個字。
鄧綏一名合起來說的話,就是d?ngsu?,這樣看《班淑傳奇》的時候,就不能讀錯這個人名。
漢和帝劉肇皇后鄧綏,能夠臨朝執(zhí)政有兩個方面原因。第一漢和帝去世后,新皇帝年幼,需要身為太后的鄧綏輔助。第二鄧綏從貴人開始,就因為好的人品,以及會為人處世,聲望變得越來越高,成為皇后、太后以后,這種聲望也就給了他臨朝執(zhí)政的機會。
作為東漢開國功臣鄧禹孫女,鄧綏從小就表現得知書達理。她不僅飽讀詩書,更為難得的是,出生高貴卻能夠禮貌對待身邊所有人。她的謙恭和禮貌,也讓她的人生路,變得開闊又平坦。
漢和帝劉肇對鄧綏的喜歡,使得她從一位貴人,慢慢被冊立為皇后。在漢和帝劉肇去世后,鄧綏也才25歲年齡,作為當朝太后的她,開啟了為期16年臨朝執(zhí)政生涯。
劉隆夭折后,新繼位皇帝劉祜,年齡依然不大,只有13歲。就這樣鄧綏這位太后,也就繼續(xù)行駛了臨朝執(zhí)政權力,一直到鄧綏晚年時候,才將權力還給了皇帝。
鄧綏處理朝政期間,不僅能夠妥善應對天災,還能夠察查刑獄,與百姓一起共克時艱。最終在她的治理下,東漢還出現了豐收景象。
東漢和帝鄧綏鄧皇后簡介
東漢和帝鄧皇后(81年-121年),東漢女政治家。名綏,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漢光武帝時太傅鄧禹的孫女。
禹為南陽豪族,隨光武帝起事,為東漢初的大功臣;其父鄧訓,曾為護羌校尉,撫邊有功,其母為東漢第二任皇后陰麗華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殤帝、安帝,臨朝執(zhí)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職,掌握大權。執(zhí)政期間,崇尚寬簡,不事奢華。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鄧綏五歲,太傅夫人很愛她,親自為她剪發(fā)。夫人年高眼睛不大好,誤傷鄧綏前額,鄧綏忍痛不吭聲。左右看到的感覺奇怪就問鄧綏,鄧綏說:?不是不痛,太夫人憐愛我為我斷發(fā),不忍傷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鄧綏六歲能讀《史書》,十二歲通《詩經》、《論語》。她哥哥們每讀經傳,往往注意提出問題。她的志趣在研究詩書典籍,而不問居家事務。她媽媽常常批評她,說:?你不習女工以供服飾之用,卻另外一心向學,難道你要當博士嗎鄧綏聽母親的話,白天操練女工,晚上就誦讀經典,家人叫她為?諸生?。她父親鄧訓認為她與眾不同,無論大小事,往往和她詳細計議。
永元七年(95年),鄧綏與諸家女子一同選入宮中。她身長七尺二寸,姿色十分美麗,出類拔萃,左右都很驚訝。
永元八年(96年)冬,鄧綏入掖庭為貴人,時年十六。恭謙肅穆,小心謹慎,一舉一動,有規(guī)有矩。奉侍陰皇后日夜戰(zhàn)戰(zhàn)兢兢。與同列的妃嬪應接慰藉,常??思后w下,即使是宮人仆役,都加恩施惠。和帝深深地嘉許她的行為,鄧綏有病,特許她母親和兄弟入宮服侍醫(yī)藥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宮的日數。鄧綏對和帝說?:宮中禁地至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宮之地,對上來說讓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譏諷,對下來說使我獲得不知足的誹謗。上下兩相受損,我實在不情愿啊!?和帝說?:別人都以經常能到禁宮走走為光榮,而你卻反以為憂慮,深深地自我抑制寧愿吃虧,真是難能可貴而為人們所做不到的啊!?每有宴會,眾妃嬪貴人爭著打扮修飾,金釵簪珥光采奪目,裳衣羅綺鮮明照人,而鄧綏獨著素裝,沒有修飾,樸質無華。她的衣服有與陰皇后同顏色的,即刻變易它裝。假使與陰皇后同時進見和帝,則不敢正坐而離位站立,走的時候也是弓著身軀以示卑猥。和帝每有所垂問,常表現遲疑而后對答,不敢在陰皇后之前爭著發(fā)言。和帝了解鄧綏用心良苦而曲體人情,感嘆地說:?修身進德之費心勞力,竟是這樣的艱難嗎后來皇上對陰皇后日漸疏遠,每當鄧綏被召,往往稱疾不應。這個時候和帝多次失去皇子,鄧綏擔心繼嗣無人,常垂淚嘆息,選進眾多美女進獻給和帝,以應帝之愛心并企獲得子嗣。
永元十四年(102年)夏,陰皇后因搞巫蠱活動而廢除,鄧綏請求挽救沒有成功,和帝便更屬意于鄧綏。鄧綏更加說自己的病十分嚴重,深居閉戶以絕和帝之召幸。這時管事人奏請重立皇后,和帝說:?皇后之尊,與我皇帝位同一體,同等貴重,承祀宗廟社稷,為天下母,不容易啊!只有鄧綏品德為后宮之首,才可以當得起。?到冬天,立鄧綏為皇后。再三推辭謙讓,然后登皇后位。親手寫好謝恩的奏書,深深陳述自己德行菲薄,不足以充當君王妻室的人選。這時,四方諸侯之國,貢獻方物,爭求得珍貴華麗之物,自鄧綏入主中宮,一律禁絕,歲時季節(jié)只要供給紙墨就行了。和帝每次想封爵鄧綏家族,鄧綏往往謙讓苦苦哀求不讓進行,所以鄧綏的哥哥鄧騭在整個和帝之世不過是一位虎賁中郎將而已。
在鄧綏的治理下,東漢國家經濟在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下仍能獲得復蘇,社會漸漸安定。鄧綏執(zhí)政期間,外戚宦官均不能為禍,她日夜操勞,躬自處置,增收節(jié)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百姓安居樂業(yè)。她采納西域都護任留班超之子班勇的進諫,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并州、涼州,使西線多年無戰(zhàn)事。她聽從虞詡等人良策,以赦免戰(zhàn)俘、安撫和談的辦法轉守為攻,使羌人暴動得以平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7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