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曹丕的才能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孫權成為天下霸主之后,笑傲天下,大有不將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架勢,曾放出狂言稱:“曹丕的才能不及曹操十分之一?!卑凑者@句話的意思,孫權大有希望統(tǒng)一三國,因為他還很年輕,年輕就是資本,這句話放在三國這個亂世中最為合適不過的了,郭嘉稱為鬼才,36歲便死了;周瑜是位軍事奇才,可惜35歲便撒手西歸,這個鐵律仿佛一直在昭示著一個真理:才能越大,壽命越短。孫權是在曹操、劉備中活得最長德帝王,按照三國的“鐵律”,孫權很無能,以至于到死都沒有統(tǒng)一天下。
孫權沒有曹操逆天的軍事能力,也沒有劉備仁義的光鮮外表,但是前期對權力的把控恰到好處,這才是孫權屹立三國不倒的主要原因。孫權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為何笑話曹魏新晉帝王曹丕?其實這句笑話也不是空穴來風,答案就在一場戰(zhàn)爭中,是為三國最后一場轉折性戰(zhàn)爭—夷陵之戰(zhàn)。
221年,劉備不顧眾人反對,鐵了心要對東吳發(fā)起戰(zhàn)爭,史稱夷陵之戰(zhàn)。東吳都督陸遜一退再退,避其鋒芒,在夷陵成功阻擊劉備的攻勢。孫權為了打這場戰(zhàn)爭,可謂是下了“血本”,將東吳作為曹魏的附屬國,年年向曹魏納貢。曹丕對孫權的做法很滿意,殊不知這是孫權的無奈之舉,目的便是全心對付暴走的劉備。蜀漢與東吳之間必定會有一場戰(zhàn)爭,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如果不能安撫好曹丕,那么很可能他會與劉備共同夾擊孫權,如此一來,東吳便提前消失在歷史長流中,這是孫權不愿意看到的。
222年七月,劉備放棄水軍,將全軍遷入森林避暑,陸遜看準時機,親率吳軍攜帶火油,突襲蜀軍,火燒連營,蜀軍五萬精銳盡數(shù)喪生火海,如果不是劉備跑得快,怕是夷陵就是劉備的葬身之地了。東吳防衛(wèi)戰(zhàn)取得了大勝,士氣如虹,孫權開始“飄了”,對曹丕諾言只兌現(xiàn)了一半,納貢兌現(xiàn)了,送質子去許都一事被孫權一推再推,最后,孫權也煩了,貢品也給曹丕取消了,孫權無恥的做法把曹丕氣壞了。
孫權、曹丕翻臉后,曹丕氣不過,親率大軍南征,可惜曹丕已經(jīng)錯過滅吳的最佳時機,面對萬眾一心的吳軍,曹丕鎩羽而歸。當初,孫劉開戰(zhàn)時,有人便勸說曹丕趁機對東吳下手,可惜的是,曹丕好面子,不好意思出爾反爾,當曹丕拋下一切面子南征時,卻又沒了戰(zhàn)機,這讓曹丕又悔又恨。
或許孫權說的沒錯,曹丕的才能只能到曹操的十分之一,膽大、心黑、臉皮厚,曹操已經(jīng)甩了曹丕十條街,對此,曹丕還是過于仁義了些,如果狠一點,收了貢品再出兵東吳,怕是孫權不會說曹丕沒有才能了,而是心黑了,與其讓他人嘲笑,倒不如做一個落井下石的小人,可惜這個道理曹丕只有下輩子才能明白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7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的順天府尹,為何不怕直隸總督
下一篇: 張遼、張郃和張飛,誰的實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