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后宮,有時會出現(xiàn)皇太后與皇后同時存在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雖然皇后是名義上的六宮之主,但不得不說,皇太后在后宮事務方面也有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有時甚至會起主導影響。于是,身為兒媳的皇后便會以長為尊,給皇太后三分薄面,但清朝卻有一位強勢的皇后,與皇太后爭奪后宮大權(quán),最終丟掉了性命,她就是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是道光帝第三位皇后,由于道光帝原配孝穆成皇后在道光帝繼位前便去世了,所以孝全成皇后實際上是道光帝的繼后。
鈕祜祿氏是在清朝道光二年的選秀中進入皇宮的,當時,道光帝一眼便看中了鈕祜祿氏,這是為何呢?
原來這鈕祜祿氏來自上三旗之首的滿洲鑲黃旗,又出身清朝著名后族鈕祜祿家族,而且從相貌和身材方面,從小跟隨父親頤齡在江南地區(qū)(蘇州)長大的鈕祜祿氏,更具有漢族女子的嬌柔與秀麗,這令道光帝不能自拔,鈕祜祿氏一入宮便被封為全嬪,這在清朝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自從鈕祜祿氏進入皇宮后,她的位分便不斷晉升,在短短的兩三年內(nèi),便坐上了貴妃(全貴妃)的位子,成為道光后宮僅次于孝慎皇后的第二主位。
此后,鈕祜祿氏連續(xù)為道光帝生下兒女,尤其是道光十一年生育的皇四子奕詝,成為道光帝實際上的長子(道光帝前三子早逝)。這使得鈕祜祿氏在道光帝心中的位置更加牢不可破。
道光十三年,孝慎皇后佟佳氏病逝,隨后,鈕祜祿氏便被晉升為攝六宮事皇貴妃,開始主宰東西六宮。僅過了一年,鈕祜祿氏便順利度過皇后實習期,正式入主中宮,成為大清帝國的皇后,即孝全皇后。
然而,有一個女人卻是不能忽略的。她就是道光帝的嫡母恭慈皇太后(孝和?;屎?。
首先,雖然恭慈皇太后與孝全皇后同姓鈕祜祿氏,但她們并不是同一家族,也就是同姓不同宗,恭慈皇太后與道光后宮的祥妃是來自同一家族的。
其次,從性格上來看,恭慈皇太后與孝全皇后同屬于那種有心計和比較強勢的女人。這兩個女人同處后宮,必定會產(chǎn)生一定的沖突和摩擦。
正史中關(guān)于孝全皇后與恭慈皇太后之間摩擦的描述非常少,但一些野史筆記中卻有所涉及。比如說,孝全皇后事事以兒子奕詝為先,為他謀求皇儲之位,甚至想毒害道光帝其他皇子。恭慈皇太后知道后勃然大怒,下旨令孝全皇后自盡,不久便傳出了孝全皇后暴崩的消息。
雖然野史筆記中關(guān)于孝全皇后毒害皇子的事件,有一定的杜撰性,但此事卻能反映出孝全皇后與恭慈皇太后之間的關(guān)系。也就是說,孝全皇后很有可能長期與皇太后處于一種爭奪后宮大權(quán)的狀態(tài),以致于最終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落得一個33歲便暴崩于后宮的結(jié)局。
慈禧太后不僅是光緒帝的養(yǎng)母、親姨媽、還是他的伯母。剛開始母子關(guān)系很親近。
1875年,慈禧年僅19歲的兒子、同治皇帝駕崩,無子嗣。慈禧為了更加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把3歲半的載湉(光緒帝)接進宮收為咸豐帝的養(yǎng)子,繼承了皇位,年號光緒。光緒帝的父親是醇親王奕譞(七王爺),母親是慈禧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
幼小的光緒帝突然和親生父母分開,哭鬧不止,主要由慈禧和慈安兩宮太后照料。據(jù)慈禧自己說:載湉“常臥我寢榻上,時其寒暖,加減衣衿”,“我日書方紙課皇帝識字,口授讀四書詩經(jīng),我愛憐惟恐不至”,按照慈禧自己的說法,她起初是疼愛光緒帝的,她讓內(nèi)閣學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為光緒帝的老師。
(光緒帝讀書)
另外慈禧還保證
“一俟嗣皇帝典學有成,即行歸政”但是她的保證至始至終都未兌現(xiàn)。
相比慈禧光緒帝更喜歡慈安,因慈禧權(quán)力欲極強,對光緒帝的要求很嚴苛,束縛的厲害。慈禧性格強硬,無論是誰,只要是說話做事?lián)p害了她的私欲,都會嚴重處罰。光緒帝見到她自然害怕。 ?相反,慈安太后對權(quán)利不感興趣,比較隨和。就連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也喜歡和慈安親近。在選皇后時同治帝采納了慈安的意見,立阿魯特氏為皇后,而不立慈禧選中的富察氏。這對嗜權(quán)如命、唯我獨尊的慈禧來說,是無法容忍的,她感到丟人丟大發(fā)了,嫉恨兒子與慈安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對抗自己。 ?而光緒帝也和溫和的慈安太后更親近些。慈禧心中不快。
(慈安太后)
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45歲的慈安太后身體一直很好,突然暴斃于鐘粹宮。朝野皆驚,有人懷疑是慈禧下的手,但沒有充足的證據(jù)。 ?
長大些的光緒試圖攔阻慈禧的權(quán)利欲望,不愿接受慈禧的擺布,慈禧對光緒帝反感。 ?光緒為自己爭取權(quán)利引發(fā)慈禧惱怒 ,光緒皇帝成年后,慈禧繼續(xù)把握大權(quán)不交。
“凡遇召見引見,皇太后升座訓政” 慈禧為了更好地控制光緒帝,就把自己的親侄女葉赫那拉氏(隆裕皇后)指婚給光緒帝,慈禧的目的是讓隆?;屎蟊O(jiān)視光緒皇帝的一舉一動。光緒帝一點都不喜歡她,而喜歡漂亮、聰明伶俐的珍妃,慈禧心中不快。 ?
(隆裕左,珍妃右)
光緒帝大婚后以為慈禧該交權(quán)了,因為清朝祖法規(guī)定,皇帝大婚后就要主持朝政,而嗜權(quán)如命的慈禧違背祖制,把朝中大臣全部換為自己的心腹,繼續(xù)變著法子操縱朝廷大權(quán),控制光緒。她規(guī)定光緒帝每日向她問安,把朝中一切事宜向她“稟白而后行”。
光緒皇帝苦苦讀書十余年,作為一個年輕的皇帝,受壓多年,血氣方剛,滿腔的治國之道和政治抱負渴望施展。
在對日本的戰(zhàn)爭中,慈禧集團主和,而光緒帝主戰(zhàn)。 ?光緒帝在對日作戰(zhàn)中,多次下令加兵籌餉。而此時的慈禧太后正在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光緒下令立刻停止慈禧的大興土木,把銀子用于軍費,但沒有被批準。
1895年清政府在與日方草簽了《馬關(guān)條約》時,光緒帝拒絕割地,拒絕簽字,他想通過遷都和日本周旋,但遭到慈禧的強烈反對。慈禧太后令心腹大臣逼迫光緒帝在條約上簽字,光緒帝捶胸頓足,痛哭流涕,被迫在《馬關(guān)條約》上簽了字。 ?光緒帝的所有想法和做法與慈禧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
1898年戊戌變法損害了慈禧守舊派的利益,徹底激化了帝后的矛盾。光緒帝為救國,慈禧為了自己的大權(quán),怕手中大權(quán)不保。她生怕光緒帝通過變法,壯大自己的勢力,從而奪權(quán)。無論是誰,不管處于什么目的,只要有敢和慈禧奪權(quán)的意向,慈禧絕不會放過。由于袁世凱的告密,慈禧知道了維新派的密謀。9月28日她將康廣仁、楊深秀、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六人殺害。光緒帝被囚禁瀛臺,珍妃被打入冷宮。
慈禧想廢掉光緒,在宗室中選了溥儁( jùn),想立他為“儲君”,以達到繼續(xù)順利垂簾聽政的目的,但遭到西方列強反對,未遂。 ?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慈禧帶著光緒帝西逃,她在逃跑前,令太監(jiān)崔玉貴把珍妃投入井中淹死。光緒對慈禧的恨可想而知,慈禧自知“母子”關(guān)系永遠不能恢復,開始尋找新的傀儡,立3歲的溥儀為儲君。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年僅38歲的光緒帝正值壯年突然暴崩,死于砒霜中毒。第二天,74歲的慈禧也離開了人間,二人死亡間隔約20個小時。
歷史上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都是通過選秀入宮的秀女,在咸豐二年的那場選秀活動中,15歲的慈安太后被封為貞嬪,17歲的慈禧太后被封為蘭貴人。從咸豐二年(公元1851年)至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的三十年間,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在宮中共同生活居住三十年,這期間,隨著二人的地位不斷的變化,其關(guān)系也在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兩個人的關(guān)系經(jīng)歷了二個明顯不同的階段。
鈕祜祿氏與葉赫那拉氏一同入宮,咸豐帝原配的妻子薩克達氏在咸豐帝登記之前便已經(jīng)去世,所以,這批秀女入宮的時候,實際上是沒有皇后的,入宮后,出身滿洲鑲黃旗的鈕祜祿氏被咸豐帝封為貞嬪,同批入宮的秀女中,只有鈕祜祿氏被封為一宮主位,其受封的位份是最高的,而出身滿洲鑲藍旗的葉赫那拉氏僅被封為了蘭貴人,值得一提的是,咸豐朝赫赫有名的麗妃他他喇氏也是這批選秀入宮的秀女,她和慈禧太后一樣,被封為了貴人之位,封號為“麗”。
此時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的為分只相差了一級,并不懸殊,但是,慈安太后隨之而來的火速晉升卻讓整個后宮女人驚掉了下巴:鈕祜祿氏于咸豐二年四月被封為貞嬪,同年五月便越過妃位升為貴妃,六月又越過皇貴妃一級被直接晉為皇后,咸豐二年十月,舉行封后大典,鈕祜祿氏在四個月之內(nèi)就完成了三級跳,從咸豐帝的一位嬪火速上升為皇后。
而此時的葉赫那拉氏仍然是咸豐帝的蘭貴人,與慈安相差五級,后來葉赫那拉氏因為生子和受寵等原因而得到晉升,但是仍然無法撼動皇后鈕祜祿氏的地位,無兒無女的皇后鈕祜祿氏身上始終有種東西吸引著咸豐皇帝,咸豐帝也頗為敬重慈安,更對其十分寵愛。
慈禧雖然生下了咸豐帝唯一活下來的兒子,并因此升為貴妃,但是礙于嫡庶之別,仍然執(zhí)禮恭謙,不敢稍有放肆。
咸豐帝死后,兩宮太后聯(lián)合恭親王發(fā)動辛酉政變,政變后,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共同垂簾聽政的政治生涯,在共同聽政的時期,慈安太后“優(yōu)于德”,而慈禧太后“優(yōu)于才”。
實際上慈安太后對于朝政事務和權(quán)力并沒有太大興趣,當初聯(lián)合慈禧與恭親王發(fā)動政變也是以同治皇帝的利益為出發(fā)點,而并不是為了自己掌權(quán),所以在同光年間的朝政事務的處理上,基本上慈安太后是放手讓慈禧太后去做的,但是這并不是說慈安太后對于朝政事物完全放手,因為在這期間,但凡是涉及朝政舉措的大事,慈禧明知道慈安沒有異議,依然也先要請示,慈禧懾于嫡庶之分,所以在重大事情的裁決上必須征得慈安太后的同意,因為也只有得到了慈安太后的首肯,事情才變得合法。
共同垂簾聽政的二十年間,慈安太后始終對于朝政事務的處理有著最終的決定權(quán)。實際上兩宮皇太后在長達二十年間的垂簾聽政期間,一直保持比較和諧、穩(wěn)定的關(guān)系,未曾見得兩人有重大分歧和爭執(zhí)的記載。這是歷朝歷代后宮生活中所罕見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8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魯?shù)抗?弭兵之會的和平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