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無虧的人生選擇、齊桓公的憂傷和宋襄公的野心,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齊桓公在世的晚年時期天下格局已經(jīng)不同往日,在這些年里很多國家都在發(fā)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說來倒去終歸是個權(quán)力之爭的事情,齊桓公的兒子們根本對君父沒有任何尊重,在齊桓公重病之際就發(fā)動宮廷政變,將其囚禁起來直至死亡。齊國的君位只有一個,這些公子們即便有著強硬的政治背景和權(quán)力派系,到登頂?shù)哪莻€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誰的力量更強。當時掌舵后宮的主要就是易牙、豎刁、衛(wèi)開方等人,衛(wèi)開方支持的是公子潘,易牙、豎刁支持的則是公子無虧。這里很奇怪的是,這些后宮之人為什么偏偏不支持太子呂昭,而要支持公子無虧和公子潘,這個很值得一說。
在齊桓公的晚年,因為不聽管仲之勸諫,寵幸易牙、豎刁、衛(wèi)開方等奸逆,這就導致齊國的數(shù)年混亂。齊桓公的太子是呂昭,其母親來自鄭國。當時的鄭國正在陷入內(nèi)亂之中,而且常年受到宋國宋襄公的壓制,根本無暇顧忌到齊國的儲君之爭中來。這位呂昭在國內(nèi)的名聲也不是那么完美,幸好齊桓公當年還曾為其準備好了外援,即在盟會上與宋襄公達成共識,希望借助宋襄公之輔助太子呂昭成為齊國國君。而宋襄公正好是個遵守仁義之人,在得知齊國內(nèi)亂,公子無虧奪取太子呂昭之位后,便是發(fā)動諸侯聯(lián)軍攻打齊國。
在這場戰(zhàn)爭中齊國因人心未穩(wěn)內(nèi)亂不止,宋國取得絕對性勝利。齊國大族國氏和高氏率領(lǐng)眾將誘殺豎刁,奪取后宮之生殺大權(quán),遂是將剛剛繼位不久的公子無虧弒殺。公子無虧的母親是長衛(wèi)姬,這個女人來自衛(wèi)國,是當年最受齊桓公寵愛的女人,可能時刻都跟隨在齊桓公的身邊,那三位奸逆之臣自然是懂得察言觀色之輩,在服務齊桓公的同時,難保沒有與長衛(wèi)姬進行過某種合作,即是支持公子無虧繼承君位。衛(wèi)開方也是來自衛(wèi)國,跟長衛(wèi)姬可能有著極大的淵源,但是衛(wèi)開方最終支持的不是公子無虧,而是公子潘,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來說,從明面上看來,三大奸逆后來都是認同公子無虧的,特別是在發(fā)動囚禁齊桓公之事上,三大奸逆可能達成某種共識,就是要在扶持公子無虧后成為齊國政治的操控者。但是三大奸逆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除了得到齊桓公的認同外,不管是管仲的管氏,還是鮑叔牙的鮑氏,或者傳統(tǒng)的大家族國氏、高氏,都對三大奸逆恨之入骨,只是由于在管仲死后齊桓公沒有找到更好的輔政大臣替代者,導致三大奸逆壟斷后宮,這才導致了自己最終的慘死。因此,三大奸逆在這個層面上是穩(wěn)固同盟。
易牙是名廚,管住了齊桓公的胃。豎刁是有魄力之人,當年為親近齊桓公,揮刀自宮成為宦官,被委以負責掌管內(nèi)侍及女宮的戒令之責,可說是三人中的核心。唯獨衛(wèi)開方可能是來自貴族家庭,輔佐齊桓公時期還曾有過機會回到衛(wèi)國,是在其父母死亡之時。衛(wèi)開方本來應該回國服喪,但是衛(wèi)開方卻不愿回到衛(wèi)國去,在管仲的眼中就是“不愛其親,安能愛君,不可為相”,這個衛(wèi)開方可能是個更有想法之人,其在齊國的目的可能極早的為管仲所識破,管仲才會極力反對其成為齊國的重臣,可惜的是晚年的齊桓公縱情于聲色犬馬,根本已經(jīng)無法放棄對奢侈生活的享樂,這才讓這三大奸逆成為擾亂齊國霸業(yè)的終結(jié)符。
衛(wèi)開方雖沒有豎刁之魄力,不過從其后來扶持公子潘的選擇看來,其在齊國動亂中所扮演的角色,絕對就不是另外兩大奸逆的忠實伙伴。當然,事實上三大奸逆的關(guān)系本來就沒有想象中那么穩(wěn)固,在齊桓公的五個兒子相繼為君的動蕩局勢中,豎刁扶持的公子無虧最先登上齊國君位,但是也最早為國內(nèi)與國外的反對勢力所推翻,豎刁與公子無虧最終都死無葬身之地。而易牙則是有本事的人,在齊國內(nèi)亂不止而后即避居彭城,操烹飪業(yè)至終,這即是說明易牙在權(quán)力和政治的陰謀漩渦中,始終保持清醒之頭腦,就是齊國之亂局是無法在他的參與中得到穩(wěn)定的,這種聰明之舉讓其逃脫了悲劇命運,與豎刁、衛(wèi)開方相比則明顯要幸運的多。
這個時代似乎出現(xiàn)了很多公子亂政的事情,鄭國有莊公的四個兒子相繼為君,齊國則是齊桓公的兒子們亂政,晉國有驪姬之亂和公子爭位,所有的國君們似乎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即是在成就霸業(yè)的同時,究竟如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孫?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大多沒有管好自己的繼承者。齊國的太子呂昭作為齊桓公名正言順的繼承者,雖說在齊國內(nèi)亂中其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夠光明,但好歹是霸主齊桓公的選擇,朝臣大族們大多也愿意選擇其作為齊國國君。
更重要的是呂昭在國外得到正當興盛的宋國支持,這即是齊人終究要選擇呂昭成為齊孝公的原因。齊孝公的母親是鄭國人,鄭國跟宋國數(shù)年之間皆在互相戰(zhàn)爭,但宋襄公的支持則成為齊宋穩(wěn)固同盟的源起,齊孝公反而可能更為親近宋國。齊孝公剛剛成為國君,鄭國人就跑到南方去投入了楚國人的懷抱,這即是鄭國人可能已經(jīng)認清形勢,就算這個齊孝公有一半血液是鄭國的,可是在面臨亂局之時,誰也不能保證齊國人會支持誰。
齊孝公當了十年國君就死掉了,在這十年之中齊國的動蕩格局并沒有結(jié)束,除了已經(jīng)死掉的公子無虧,還有當上國君的齊孝公以外,其他幾位公子依然是虎視眈眈,齊孝公死后即是衛(wèi)開方支持的公子潘成功逆轉(zhuǎn),殺掉了齊孝公的太子成為齊國國君。這里能看出,齊桓公時代的管氏、鮑氏,甚至是傳統(tǒng)大族國氏和高氏,可能都在這場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動亂中無所適從,沒有找到更好的人選,更沒有找到任何好辦法,來結(jié)束齊國的這場動亂,因此他們也只能任憑齊國君主的位置成了風水輪流轉(zhuǎn),反正都是齊桓公的子嗣,去了一個來一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公子無虧過了是齊孝公,齊孝公過了是齊昭公,而齊昭公過了又是齊桓公的兒子齊懿公,再然后是齊惠公,這些公子在前前后后三十年間相繼為君,可說是整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少見的傳承體系,齊桓公還有個兒子是公子雍,這個公子背后的支持力量應該不少,其母親來自宋國,當年齊桓公在世的時候曾經(jīng)命易牙輔佐他,也就是說,公子雍也絕非一般人,每個成為國君的公子,都不能忽視這個兄弟的力量。
從某種角度上看,公子雍也有機會成為齊國國君。格局已經(jīng)越來越復雜,齊國的衰敗之象已經(jīng)無法阻止,而西方的晉國有個晉文公,已經(jīng)徹底改變晉國的亂局。齊國在數(shù)十年時間里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保持霸業(yè)的機會,被西方的晉國徹底的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晉文公通過城濮之戰(zhàn),在中原既受到周天子的封賞,又得到諸侯列國的擁護,成為真正的中原霸主。
齊桓公是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名小白。齊僖公的兒子春秋五霸之首。齊襄公和齊君無知相繼死于內(nèi)亂后,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腹喂苤贋橄?,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腹谇?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擊,于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齊桓公
那時候他還不能叫齊桓公,大家都叫他小白,而且在爭奪王位繼承的時候,差點就被他的后來最重要的助手管仲一箭射死,齊襄公時,國政混亂。小白的師傅鮑叔牙預感齊國將發(fā)生大亂,就保護小白逃到莒國。襄公十二年,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殺公孫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一片混亂。小白和齊國正卿高傒從小相好,一聽說雍林人殺公孫無知,就和國氏秘密召小白從莒國回來。魯國聽說無知被殺,也發(fā)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而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咬舌吐血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六日方抵。這時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立其為國君,是為桓公。
管仲雕像
當時桓公被射中帶鉤,裝死騙過管仲,躲在帳篷車里日夜兼程趕回齊國,又有齊國貴族國、高兩氏支持,成為國君。桓公發(fā)兵迎擊魯國,在干時(今山東省桓臺縣)大戰(zhàn),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侯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腹獨⒐苤伲U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xiàn)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讓齊國成為強國,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
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yè),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被腹爮乃慕ㄗh,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腹凸苤僬務摪酝踔g(shù),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就是這一次,齊桓公能盡釋前嫌大膽任用管仲為相,全力支持改革,使得齊桓公一度成為天下最威武的霸主,是春秋大戲的領(lǐng)軍風云人物。如果按照事情的發(fā)展推演下去,管仲就算不推翻周王朝的名譽地位,也能把自己的赫赫武功永載史冊,遺憾的是,在管仲去世之后,齊桓公就開始昏庸起來。
易牙迷惑齊桓公
易牙以廚藝服侍齊桓公。齊桓公說:“只有蒸嬰兒肉還沒嘗過。”于是易牙將其長子蒸了獻給齊桓公吃。管仲重病的時候,桓公問他:“群臣中誰可以代你為相?”管仲說:“了解臣下沒有人比得上君主?!被腹f:“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殺掉孩子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被腹f:“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背棄親人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說:“豎刁如何?”管仲回答:“把自己閹割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愛?!惫苤偎篮螅R桓公不聽管仲的話,重用三人,三人專權(quán),最終使得齊桓公權(quán)力失控。他的五個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朝政內(nèi)外大亂,齊桓公被限制竟然被活活餓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齊國一片混亂?;腹w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蟲都從窗子里爬了出來,“身死不葬,蟲流出戶”。
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一帶霸主竟然如此慘痛結(jié)局,這實在需要讓人為之深思。
背景 自太公姜尚之后,十二傳至齊莊公。其間,齊紀交惡,哀公被烹;胡獻構(gòu)怨,內(nèi)壁操戈。內(nèi)亂迭起,外患雜錯、民不聊生,國無寧日,莊僖繼立,方現(xiàn)轉(zhuǎn)機。莊公在位64年,僖公當政33載,父子連續(xù)治齊近百年之久。政局相對穩(wěn)定,元氣漸復,國力日增。征伐異國,主盟諸侯,史稱莊僖小霸。然而曇花一現(xiàn),好景不長。襄公嗣位,前功盡棄。襄公有莊僖稱霸的野心,卻無莊僖治國平天下的才能。他借助莊僖余威,大動干戈。征紀、伐鄭、滅部、平郚。連綿戰(zhàn)爭既造難于鄰國,亦消耗了自己。齊國呈現(xiàn)一幅憂凄的景象:成年男子當兵打仗去了,家中只剩下殘邁的老人、弱小的孩子、孤苦的婦女。昔日盛產(chǎn)谷米的田地里,如今長滿了茂密的狗尾巴草。襄公荒淫無恥,長期與其妹文姜(魯桓公夫人)私通,并謀殺魯桓公,導致齊魯兩國關(guān)系惡化。襄公政令無常,朝布暮改,弄得吏僚們無所適從。 由上可知,襄公時期,朝綱失常,政局混亂,不得不靠濫殺穩(wěn)定秩序了:襄公“殺誅數(shù)不當,淫于婦人,數(shù)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次弟小白奔莒”(《史記·齊太公世家》)。 結(jié)果鬧得眾叛親離,襄公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值此良機,積有宿怨的公孫無知聯(lián)合連稱、管至父作亂,殺襄公而自立,此事發(fā)生在公元前686年。次年春,無知又被渠丘大夫雍林所殺。連鎖性政變導致齊國出現(xiàn)了無君的局面。 即位 齊國國政混亂,而可望登上君位的有兩個合適的人選: 齊桓公 一為避難于魯?shù)墓蛹m,一為避難于莒的公子小白。糾的母親是魯國女,魯自然成為糾的強大外援,又有管仲、召忽的輔佐,因而糾具有爭奪君位的優(yōu)勢條件。小白自小與高俁友善,齊國的大貴族高氏、國氏自然成為小白的得力內(nèi)應,加上鮑叔的幫助,因而足以與糾抗衡。 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殺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一片混亂。小白和齊國正卿高傒從小相好,一聽說雍林人殺無知,就和國氏秘密召小白從莒國回來。魯國聽說無知被殺,也發(fā)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而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這時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立他為國君,是為桓公。魯國兵送子糾,遲到一步,釀成敗局。魯兵臨境,齊國相拒。同年秋,齊魯戰(zhàn)于乾時,魯師敗績。后子糾被殺,召忽殉死,管仲請囚,桓公保住君位,齊國由此開始復興。 當時桓公被射中帶鉤,裝死迷惑管仲。躲在帳篷車里日夜兼程趕回齊國,又有齊國貴族國、高兩氏支持,成為國君。桓公發(fā)兵迎擊魯國,在干時(今桓臺)大戰(zhàn),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侯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濒斎撕ε?,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腹獨⒐苤?,鮑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xiàn)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齊國,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yè),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被腹爮乃慕ㄗh,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腹凸苤僬務摪酝踔g(shù),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改革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nèi)整頓朝政、例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續(xù)絕。這一時期,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杰”。 早在齊桓公不記一箭之仇,欲拜管仲為相時,管仲便提出:“建成大廈,決不能單憑一根木材;匯成大海也決不能僅靠幾條涓涓細流。君欲成就大業(yè)必須任用五杰——舉動講 齊桓公 規(guī)范、進退合禮節(jié)、言辭剛?cè)嵯酀也蝗缵襞?,請任命他為大司行,負責外交;開荒建城、墾地蓄糧、增加人口,我不如寧戚,請任命為大司田,掌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在廣闊的原野上使戰(zhàn)車不亂、兵士不退,擂鼓指揮著將士視死如歸,我不如王子城父,請任命他為大司馬,統(tǒng)帥三軍;能夠斷案合理公道,不殺無辜者,不誣無罪者,我不如賓胥無,請任命他為大司理,負責司法刑律;敢于犯顏直諫,不避死亡、不圖富貴,我不如東郭牙,請任命他為大諫之臣主管監(jiān)察諫議。想要富國強兵有這五位就足夠了,想要成就霸王之業(yè),還要有我管仲在這里?!被腹爮墓苤俳ㄗh,令五人各掌其事,并拜管仲為相,組成了強有力的領(lǐng)導集團。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領(lǐng)導集團決策英明,深得人民擁護。 開始稱霸 齊桓公改革之后,齊國國力大為增強,齊桓公開始走上稱霸的道路。他先是與鄰國修好,歸還給魯國以前侵占的棠、潛兩邑,讓魯國作為南邊的屏障;歸還衛(wèi)國以前侵占的臺、原、姑、漆里四邑,讓衛(wèi)國成為西邊的屏障;歸還燕國以前侵占的柴夫、吠狗兩邑,讓燕國成為北部的屏障?;腹迥甏海ㄇ?81年),在甄召集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后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另外,齊桓公還滅了郯、遂等小國?;腹哪辏ㄇ?72年),陳歷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齊國,桓公想任命他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為工正。 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聽,晃個不停。齊桓公出船,大發(fā)雷霆,把蔡姬送了回去。蔡國也不高興,把蔡姬又嫁給別人?;腹l(fā)怒,興兵討伐?;腹甏海ㄇ?56年),齊桓公帶領(lǐng)魯、宋、陳、衛(wèi)、鄭、許、曹七國諸侯伐蔡,蔡國臣民反叛。又討伐楚國,楚成王起兵迎戰(zhàn),問:“為什么來到我國?”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對我國先君太公說:‘你要討伐諸侯,輔助周室?!o我們先君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的土地。楚國沒有進貢包茅,使周王祭祀時沒有用來縮酒的東西。周昭王南征沒有回來。是因為這些來責問。”楚王說:“沒有進貢,實有此事,這是寡人的過錯。昭王南征沒有回來,你問漢水去吧?!饼R軍打到陘。夏,楚王派屈完帶兵抵御,齊軍退回召陵。屈完對桓公說:“你講道理就算了。如果不,那么楚用方城山作為城墻,長江漢水作為護城河,和你決戰(zhàn)。你還能打贏嗎?”于是和屈完講和退兵。 葵丘會盟 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桓公大會諸侯于葵丘。周襄王派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諸侯朝服之車),不要桓公下拜受賜?;腹氩话?,管仲說:“不可?!?,于是桓公還是下拜收賜。秋,又和諸侯會于葵丘,周派宰孔參加?;腹絹碓津湴?,諸侯有不少背叛的。宰孔對晉侯說:“齊桓公太驕傲了?!边@年,晉獻公死,晉國發(fā)生內(nèi)亂,秦穆公立公子夷吾為晉君,桓公也出兵平亂。這時周朝式微,只有齊、晉、楚、秦強大。晉國內(nèi)亂,秦國偏遠,楚王以蠻夷自居,齊桓公成為中原的霸主?;腹f:“寡人向南打到召陵,望見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深入流沙之中。登上太行山,到卑耳山才返回。諸侯不要違背寡人。我三次聯(lián)合諸侯出兵,六次和諸侯會盟,定襄王太子之位。說以前三王偉大,現(xiàn)在我和他們有什么兩樣嗎?我想在泰山封禪。”管仲勸說,桓公不聽。管仲又說,要得到遠方的珍奇怪物才能封禪,桓公才不考慮這事。 晚年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問他:“群臣中誰 齊桓公 可以代你為相?”管仲說:“了解臣下沒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說:“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殺掉孩子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說:“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背棄親人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說:“豎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閹割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愛?!惫苤偎篮螅R桓公不聽管仲的話,重用三人,三人專權(quán)。桓公四十二年(前644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齊,齊令各國諸侯發(fā)兵救周?;腹氖辏ㄇ?43年),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冬十月七日,齊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qū)Ψ?,齊國一片混亂?;腹w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蟲都從窗子里爬了出來。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斂。
齊桓公當然是個很了不起的霸主了,但他有個很大的毛?。汗讶擞屑?,寡人好色。
就因為好色,所以娶了很多媳婦,先后有三位夫人,王姬、許姬、蔡姬,都沒有生下嫡子,其后又寵幸了六個女人,這六個女人因為都很漂亮,所以一律封為如夫人,如夫人的意思就是雖然沒有夫人的名分,但享受夫人的待遇,在規(guī)格上同妾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因此,這六位如夫人生下的孩子該叫什么呢,嫡子,不是,庶子,更不是,那么就像他們的媽媽看齊,一律稱之為如嫡子吧。
齊桓公
六個如嫡子都很厲害,以下內(nèi)容大概要拿個小本記一下,倘若你直勾勾看下去還搞不亂關(guān)系,那簡直就可以當我偶像,然后收下我的膝蓋了。六個如嫡子都什么人呢。
老大是長衛(wèi)姬的孩子無虧,老二是鄭姬的孩子昭,老三是葛羸的孩子潘,老四是密姬的孩子商人,老五是少衛(wèi)姬的孩子元,老六則是宋華子的孩子雍。
之所以說的這么詳細 ,是他這六個孩子,確切的說是五個孩子都很了不起,只有老六公子雍,因為膽小怕事,很早就逃到秦國,最后在秦國終老的。
因為六個孩子的母親都先后受過寵幸,再加上齊桓公又沒有嫡子,所以導致六個孩子都有非分的想法,覺得我才是最佳的繼位人選。而齊桓公在繼位的問題上,舍棄老大無虧,本著?立賢不立長?的原則,冊封老二昭當了世子。
管仲
對這樣的安排管仲當年就勸說過,說什么了:立賢不立長是可以保證霸業(yè)延續(xù)下去,但恐怕這種打破規(guī)矩的做法會給國內(nèi)帶來混亂,所以還是找個重義守信的諸侯托付一下為好。
齊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建議,將世子昭隆重其事的托付給了當時最講仁義的君主宋襄公。齊桓公死后,國內(nèi)果然如管仲以前所預料的那樣,諸公子很是不服,特別是長公子無虧認為:立長不立幼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如今老爹死掉,就該輪到我上位,無虧雖然被立為世子,但他是我弟弟,他當國君,禮法上是說不過去的。
他這樣想不是沒有根據(jù),因為其時已經(jīng)得到齊桓公三寵當中的易牙和豎貂的支持,其中豎貂還是有軍權(quán)的,于是三人勾結(jié)在一起,于公元前642年公然違背齊桓公遺命,讓長公子無虧上位當了國君。
世子昭懼禍出逃,一竿子跑到了宋國。
無虧
無虧當了國君,老三潘心里又很不服,老爹明明要傳位給昭,可現(xiàn)在你無虧當國君,明顯很不合規(guī)定,現(xiàn)在無虧逃掉,君位自然大家有份,你能搶,我為什么不能搶,于是就這樣和三寵之內(nèi)的開方勾結(jié)在一起,率領(lǐng)家族部隊,公然占據(jù)左殿,準備和無虧爭權(quán)。
兩公子一動,老四、老五又看不下去。于是商人找到元說:世子回來,我們遵照父命,迎立世子為君自然 沒什么話說,但世子要是回不來,我倆也不能看著天下被無虧和潘奪了去 ,必須也分一杯羹,大不了把齊國分成六份算了。
元聽了四哥的話,也是盡起家甲,盤踞右殿,公然和無虧等人對抗。
在這場爭斗中,只有老六雍知道不是哥哥的對手,所以連夜出逃,到秦國當官去了。
就這樣五公子對峙了沒幾天,世子昭在宋襄公的幫助下回國當了齊孝公,無虧稍微掙扎了一小下下,就被昭連根鏟除。
①公子扶蘇與胡亥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當年七月,行至沙丘時病重,秦始皇命中車府令趙高寫遺詔給扶蘇,遺詔內(nèi)容是讓扶蘇將兵權(quán)交給蒙恬,趕快回咸陽主持喪事并繼承帝位。當時遺詔已經(jīng)封好,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秦始皇死后,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陰謀篡改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同時偽造一封遺詔賜給扶蘇,列舉扶蘇和蒙恬的罪過,命令他們自殺。扶蘇看到遺詔內(nèi)容,就哭泣著走入內(nèi)宅,準備自殺。蒙恬阻止扶蘇,讓他請示清楚,使者在旁邊一再逼迫催促,扶蘇對蒙恬說:?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些什么呢??說完便自殺而死。扶蘇死后,胡亥登基,是為秦二世。
②周幽王與周平王
周幽王八年,周幽王廢嫡立庶,廢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寵妃褒姒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親申侯大為憤怒。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聯(lián)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周幽王死后,諸侯們與申侯共同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
③齊桓公五子爭權(quán)
桓公四十二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齊,齊令各國諸侯發(fā)兵救周 ?;腹氖?,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冬十月七日乙亥,齊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qū)Ψ?,齊國一片混亂?;腹w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蟲都從窗子里爬了出來。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3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